古代的官員們上早朝有哪些規定? 甚至有些人還不用上早朝

2020-12-20 資深盤點員

每當看到古裝劇,大家一定都會看到皇帝和官員們每天都要上早朝,然後大家各抒己見,議論國家大事,並喊著口號,每當看到這些場面,可謂是非常壯觀,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羨慕皇帝的龍椅,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接受眾多大臣的朝拜,這是何等的榮幸?

那麼,上朝時大臣們的站位是如何排列的呢?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古代官員的官帽

據史料記載,上早朝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上朝的時候大臣們都會帶上官帽,而這個官帽兩旁有兩個彎下來的玉片,被稱作為「充耳」。

那這個「充耳」的用處就是來規範官員們不要來回交頭接耳,認真朝聖,如果大家亂動的話,這個玉片就會打到臉龐。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大臣們的站位都是按照官職的高低所排列的,文武官員們都是在一起混合著,但有一個規定就是:右為上,左為下。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這麼一句:「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站位。

等到了漢朝,上朝禮儀就比較繁瑣了。上朝的官員們必須嚴格登記,並發放證件,憑證進入。

站位也發生了變化,首先三師三孤位列首位,次位為諸侯王,武官們排在其後位。

唐朝時,文武官員就被分開了,文官在左邊,武官在右邊,這個站位是來自《老子》中的一句話:「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這個時候,就有一些官員不用上朝了,但只有獲得正一品的官員才可以不用上朝,而且這些官員一般都上了年紀,行動不是很方便。

所以,在唐朝,一般站在前列的都是正二品大臣們,其他大臣則是根據品級高低排列。

後來,到了明朝,這個時候上朝的官員開始增多,官員流動性比較大,站位也沒有絕對的安排,大家都是根據安排的表格執行。

清朝時,就比較自由了,大多數官員們都不用每天早早地來上朝了,只是皇帝會跟一些內閣學士們交流探討一些要事,但每次有重大活動的時候,大家才需要上朝。

清朝的站位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內閣學士在前面,其他官員們在後面。

看了以上內容,大家或多或少對大臣們在不同朝代不同時期如何站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吧,以後大家看電視劇就可以分辨出官位高低了。

相關焦點

  • 古代官員上早朝有多不容易?經常半夜就起床,遲到還會被打
    當我們真正了解現實的時候,會發現古代官員在上早朝的時候是非常慘的,他們要聽從皇帝給他們下達的各種命令以及履行各種禮節。官員們甚至為了趕到早朝只能半夜出發,如果這些官員遲到的話,甚至還可能遭受毒打。古代官員上早朝有多不容易?
  • 古代官員上早朝有多慘?半夜出發,遲到還被打,別被電視劇誤導了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古裝劇中常出現這句話,只要這句話出來就代表大臣們要上朝了,根據時間可分為早朝、午朝、三朝,一般皇帝都是在早朝召集大家商議今後幾天的國事。《史記》最早記載的早朝出現於西周,唐朝規定,所有官員都要參加早朝,明清時期的宮廷規模有限,五品以下的官員除每月初一、十五外,其餘日子都可以不用早朝,把事情通報給上級就好了,五品大臣按等級從高到低排列,可以坐下來上早朝。
  • 古代皇帝上早朝時,所有官員都要來?有什麼制度和規則嗎?
    而同樣的,在這個點,文武百官也開始了他們的早朝。早朝延續的時間長短一般依據當天事務的多少來決定,若國事繁忙,皇帝和大臣們討論決定的過程複雜,那麼早朝就會很晚結束,若國家安定國事清閒,那麼早朝就會結束得很快。早朝結束之後文武百官還可以在皇宮宮門外享用皇帝御賜的早飯。
  • 古代官員上早朝有多慘?小官只準步行,常半夜出發,遲到還要被打
    每個時期都有當官者,高權重者往往會事務纏身,而所謂的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古代還有那麼多抨擊當官者呢?就比如我們所說的科舉制,有的人考試是為了理想,而有的人考試是為了功名,而有的人考試則是為了地位。擁有地位的生活是滋潤的,處處受人敬待。但是真正當官以後,當官的生活是我們想的那樣滋潤嗎?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 古代官員上早朝時,都是吃什麼早飯?一幫官員圍著地攤吃早飯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都過著比較清貧而又落後的生活,許多人都覺得現如今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因此都感慨,如果要是生活在古時候該有多好。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並不像我們現代人所想像的那麼好,有時候農民在農忙完成之後,要將自己所收的糧食的一半上交給政府,如果要是遇到自然災害的話,甚至還有許多農民因為吃不上飯而被活活的餓死。
  • 古代皇帝天天上早起上早朝嗎?除了這幾個皇帝,基本沒人上早朝
    古代皇帝天天上早起上早朝嗎?除了這幾個皇帝,基本沒人上早朝努力工作、比較開明的古代帝王形象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他們的日常工作是除了看奏摺之外,還要和大臣們開會。熬到很晚還不睡在那裡批奏摺。那麼他們在早朝的表現如何?他們堅持每天早起嗎?
  • 古代官員早朝流程是怎樣的,什麼級別的官才有資格參加
    白居易《長恨歌》有詩云:「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在封建社會,臣子到朝廷覲見君王,奏事議政,被稱為上朝。而早朝,更是一個很重要的處理國事的群臣集體性活動,尤其是想要勵精圖治的皇帝,都會特別重視。那麼,都會有哪些官員可以參加早朝呢?
  • 古時官員上早朝,都是怎麼吃早餐?一幫官員圍著地攤吃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並不像我們現代人所想像的那麼好,有時候農民在農忙完成之後,要將自己所收的糧食的一半上交給政府,如果要是遇到自然災害的話,甚至還有許多農民因為吃不上飯而被活活的餓死。而且即便是有了一定的糧食收入,還需要交納一定的徭役稅,因此使得許多家庭都過得非常的貧窮。如此一來,就使得許多農民不得不出去做工,而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現如今那麼多工廠所存在,所以古代的人們只能夠去做一些苦力的活。
  • 古代官員參加早朝的流程是怎樣的,什麼級別的官才有資格參加
    白居易《長恨歌》有詩云:「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在封建社會,臣子到朝廷覲見君王,奏事議政,被稱為上朝。而早朝,更是一個很重要的處理國事的群臣集體性活動,尤其是想要勵精圖治的皇帝,都會特別重視。那麼,都會有哪些官員可以參加早朝呢?
  • 古代官位多高才能參加早朝?早朝的流程又是怎樣?你不能不知道!
    像朱元璋等勤於政事的皇帝對早朝都特別重視,那麼在古代官位要多高才能參加早朝?早朝又有哪些步驟呢?唐朝有記載,凡事在京城的九品以上官員,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參加早朝,唐朝最低的官位便是九品。京城每天都要參加早朝的官員並不多,大都是是五品以上官員。唐朝的五品以上地方官如果得到皇帝召見或者入京述職時便有資格參加早朝,地方五品以下官員要是想參加早朝那便是天方夜譚。
  • 古代官員早朝後幹什麼?並非喝茶遛鳥,比現代人還辛苦
    現在有很多的古裝劇在不停的播出,所以想必大家對於古代的事情也還有一些了解的,在電視劇裡面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人在古代的時候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看過一些古代宮廷劇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古代的一些大臣或者是官員是需要按時上早朝的。
  • 古代上早朝的官員該如何吃早飯?你可能不信,很多只能吃路邊攤
    每當有古裝劇上映時,特別是清宮劇,觀眾們在熱烈討論劇情的時候,總有一些槓精在關注「穿幫」鏡頭。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畢竟是現代人,沒有在古代生活過,哪怕再良心的製作方,對於古代人的很多生活細節不是特別清楚,這也是難免的。就比如古代官員上班這一環節,他們早朝後去哪吃飯呢?他們平常如何打卡上班呢?請假扣工資嗎?
  • 古代皇帝5點上早朝 大臣更是半夜12點就起床 比現代人還忙碌
    或許你會認為他每天按時上朝應該算得上是好皇帝,但是,古代的早朝和我們現在的上班有些類似,只不過叫法不同。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應該是,皇帝每天晚上批奏摺也要到很晚,並且白天還需要總和大臣們商討政事。現在咱們上班好歹也能有個假期,但是古代的皇帝們可是每天都要上早朝,不曾休息,有些甚至天不亮就要去上朝。上早朝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古代就一直沿襲下來的。
  • 古代官員早朝竟在這個時間,比百姓辛苦多了
    早朝是在夏朝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所謂的早朝一天只有這一次,這些官員雖然都是京官,但是並沒有住在金鑾殿或者附近,早朝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在不同時期的朝代待遇也是不同的,有的是站著,有的朝代會坐著,明清時期的官員都是站著的,不但要站著還經常的會三跪九叩,年級大的也不例外,可以說也是相當的辛苦。那麼都有什麼人可以參加早朝呢?
  • 古代早朝制度的變化更新,皇帝也在逐步減負!官員也鬆口氣
    現代人上班都有得按時間打卡,在古代當然也不例外,古代的官員打卡那叫點卯,因為一般官員是在卯時上早朝的,相當於現在的五點到7點,所以說非常辛苦,天還沒亮就起床了,在現在也就一些職業是這個點起來,一般是朝九晚五等時間上班。
  • 在我國古代幾品官員才能上早朝?
    古時候官員是通過品級來劃分等級的,但是官員何其多,當然不可能每一位官員都能夠站在朝堂上。那麼,古代究竟多少品級的官員才能夠有資格上朝?他們站的位置又是什麼樣的?以上問題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當然每個朝代的形式都不同,我就把我知道的朝代資料整理就好了,畢竟咱不能穿越到每個朝代去開會對吧。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上朝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 別被影視劇騙了,古代皇帝天天要睡眼惺忪上早朝?人家都是自然醒
    別被影視劇騙了,古代皇帝天天要睡眼惺忪上早朝?人家都是自然醒。在很多古裝劇裡面,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場景,每天大清早,皇帝都要睡眼惺忪的上早朝,文武百官都要將一些重要的事情呈報給皇帝,請皇帝定奪。對於「皇帝天天上早朝」這件事情,我們一直深信不疑。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重要的事情都在早朝上處理了,那麼還要奏摺幹什麼?皇帝為什麼還要花大量時間批閱奏摺?其實,大家都被影視劇騙了,皇帝根本就不是天天上早朝。
  • 當皇帝不易,為早朝起得比雞早,其實大臣們更辛苦
    就比如說,皇帝為了早朝起的比雞還要早! 關於皇帝早朝有哪些故事?早朝的王公大臣們又是怎樣的情形?下面小編就來聊聊皇帝早朝那些事兒。 以唐朝為例,早朝一般是早上5-7點。 皇帝約4點起來,而官員們則是住在自己家裡,一般都需要早點出門,正常情況下3點出門,早的可能凌晨一點就出門了。 正如李商隱的詩《為有》中描述:「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 古代官員上早朝,萬一遲到會怎麼處置,說出來你別不信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現代社會,擁堵得上班人山人海在公交車、地鐵口,咬著雞蛋灌餅、荷包蛋,害怕遲到扣工資,影響到發展前途。你以為這上班打卡制度是今日才有的,也別覺得大家有多艱辛,看一下古代官員們是怎麼每日籤到的吧。
  • 清朝大臣上早朝有多不容易,半夜起床,不敢吃早飯,苦練跪功!
    在清朝皇帝上朝非常早,一般來說在凌晨5:00左右,有時候皇帝會在凌晨3:00就開始上朝,而根據記載,當時北京內城只允許旗人居住,很多官員沒有皇家特許只能住在宣武門外,所以官員們不得不凌晨一點多就從家裡出發,有的官員住得遠,甚至需要頭一天夜裡就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