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血病折磨的家庭,來自水滴籌的愛心正在幫助他們重燃期望

2020-12-07 大眾生活報

一說起白血病,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絕望的感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直觀地詮釋出了「金錢的厚度決定了生命的長度」這句話的意義。尤其對很多普通農村家庭出身的患者來說,治療血液病所需的高額費用,是切膚之痛。

一、從農村娃到研究生 生活軌跡被急性白血病改變

今年元旦,一場意外降臨到29歲的李深(化名)身上。

他來自山東,和妻子小慧都是從農村考出來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李深進入一家國企從事項目實施工作,小慧則成為一名技術員。兩人順利走進婚姻殿堂,很快有了可愛的兒子。2019年3月,夫妻倆買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了還每個月6000多元的房貸,他們工作更加拼命了,李深大部分時間都在出差,小慧平時下班後到樓下的餐廳打工,周末去輔導機構代課。

生病前的李深一家

今年1月1日,正在廣州清遠的李深突然感到頭暈乏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血小板很低,疑似是白血病,醫生當即要求他住院,李深卻堅持回了家。返回山東後,他們到齊魯醫院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確診後,李深的病情發展很快,後期必須做骨髓移植。幸運的是,他和母親配型成功。得知自己的骨髓能救兒子時,老人激動地說:「哪怕一命換一命,我也不後悔!」

3月,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李深進行了移植手術,生病期間,這個1.78米的漢子暴瘦至105斤。從確診到出倉再到排異期,截至目前,他們已經花了近100萬,往往是舊帳還沒還清又有了新帳。

出倉後第23天,李深出現了嚴重的排異反應,皮排、腸排、膀胱炎接踵而至,手腳腫脹,渾身癢,肚子絞痛,讓這個山東大漢掉下了生病以來的第一滴眼淚。比起病痛對李深的折磨,小慧面臨著另一種痛:都說移植有價排異無價,沒有錢,她要如何治好丈夫的病……

為了籌錢,李深曾做過腦瘤手術的父親拖著病體到工地上打工,4歲的兒子欣欣雖還不懂事,但也知道爸爸生了很嚴重的病,他常對媽媽說:「我不買玩具了,把錢都留給爸爸治病。」

二、高三女孩在病床上錯過高考:「我還想重回課堂」

同樣承受著這種壓力的還有18歲的白血病女孩沙賽丹。

她來自內蒙古通遼的一個單親家庭,和媽媽、姐姐生活在一起。為了供兩個孩子讀書,媽媽一個人常年務農,十分辛苦,家中經濟頗為拮据。本來姐姐大學畢業,沙賽丹今年也要參加高考,日子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卻不想所有的美好都被一紙診斷書打破了。

病床上的沙賽丹

今年4月份,因為疫情剛回校上課不久,沙賽丹在學校例行的體溫檢測中因體溫過高被隔離,在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後,醫生懷疑是白血病。媽媽隨即帶她去天津做骨穿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白血病。這一噩耗的降臨,讓媽媽和姐姐完全慌了神。雖然難以接受,她們還是馬上帶著沙賽丹到吉林進行治療,經過4個月、花費了15萬元治療後,骨穿結果顯示仍然有0.44%的癌症細胞,醫生宣布化療無效。媽媽和姐姐不放棄,多方打聽後於8月帶沙賽丹到北京博仁醫院,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進行CAR-T治療,然後進行骨髓移植,費用需要65萬元。

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媽媽和姐姐又陷入了深深的無助之中。

救丈夫的小慧,救女兒的沙賽丹一家,同時想到了水滴籌。

沙賽丹的姐姐為她在水滴籌發起籌款,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很快籌滿了25萬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水滴公益為沙賽丹發起慈善募捐,接近2萬名網友獻出愛心,一夜之間即籌滿 40 萬元,讓沙賽丹的移植手術得以順利進行。

小慧也希望藉助社會愛心力量為李深博一線生機,藉助水滴籌「個人求助+公益籌款」的雙平臺優勢,截至目前,共有1.6萬人向他們伸出援手,籌集愛心治療金26萬餘元,及時緩解了他們的困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全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人左右,一半是兒童,其中超過75%來自農村,動輒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的治療費用,讓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

水滴籌近日公布了平臺十大病種數據,其中,白血病位列平臺求助項目數量第三名,佔比4.4%,同時,白血病是平均籌款金額最高的病種,患者通過水滴籌累計籌得31.2億元。

未來,水滴籌也將持續關注白血病病人,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幫助,並且也要站在患者的立場上想問題,提高平臺服務質量,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水滴籌的融融暖意。

編輯:徐徐

相關焦點

  • 山城少女受病魔折磨,水滴籌愛心接力幫她重回校園
    尤其當家庭成員罹患重大疾病時,整個家庭將面臨諸多問題,其中醫療資金的短缺最為顯著,同時醫院內就醫指導、專業病床陪護及長期康復輔導等問題也亟待解決。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表示,水滴是一家專注於網際網路健康保障的公司,大病救助是健康保障領域必不可少的一環。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我們不斷與國內從事大病救助工作的機構和組織交流探討,以期在專業性和實踐性兩方面得到科學指導和綜合提升。
  • 聚小善,成大愛 他們的名字叫做「水滴籌志願者」
    水滴籌致敬這些平凡英雄。1月11日,水滴籌即將舉辦「111小善日」公益盛典,號召大家從身邊點滴小善做起,奉獻愛心,傳遞社會正能量,匯水滴成汪 洋,聚小善成大愛,共建美好家園。像常麗娟這樣以善舉回報善意的水滴籌志願者,還有許許多多。接受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和關懷後,他們懷著感恩之心,以實際行動回報,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 水滴籌幫助「神母」女孩募集治療費,讓病魔不再可怕
    現在醫療技術雖然發達,但是對不少大病患者來說,昂貴的醫療費用成為他們的負擔。目前,重大疾病醫療費用動輒花費數十萬元,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普通家庭陷入困境。水滴籌的出現,給只能向親戚朋友尋求幫助的大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求助渠道。水滴籌是通過廣泛應用的網際網路將大病患者急需要醫療費用的需求通過過熟人在網絡上面傳播,讓更多人的參與愛心捐助,為患者眾籌醫療費,聚沙成塔。
  • 水滴籌陪大病家庭度過黑暗,迎接明日曙光
    的確,一個家庭成員得了重病,整個家也就垮了。不過水滴籌等網絡大病籌款平臺的出現,幫助眾多病患從生死絕境中走出來,讓無數病患家庭看到了希望!關於國內大病情況媒體方面也十分關注,有記者深入一線了解大病患者的醫療情況。有些大病情況危急必須及時治療,手術費和治療費高達30萬元。有些病患由於情況嚴重,需要進入ICU進行治療,而ICU一日的治療費用近萬元!
  • 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
    1.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水滴籌想要做的是讓被病痛折磨的人們得到生的希望。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看到這些求助的案例來思考自己的健康保障問題,從而教育人們重視健康保障問題。水滴籌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們,讓更多的人獲得生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康保障事業!水滴公司:從公益事業到保險售賣,健康保障需要的服務,它都有!水滴公司真是個神奇的公司,水滴公益、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國人健康保障領域所遇到的問題好像通過水滴公司都可以解決!
  • 水滴籌設立「水滴公益愛心小家」 為陪護親屬解決住宿困難
    水滴籌作為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公益平臺,一直致力於為低收入病患家庭提供幫扶,而且一直努力通過資源整合,聯合公益機構、醫療單位共同為低收入病患家庭提供多維度的支持。  近日,水滴公益與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甘肅彩虹公益服務中心共同合作,在甘肅設立「水滴公益愛心小家」,免費為部分低收入困難病患家庭的陪護親屬提供住宿,解決醫療陪護的住宿困難。
  • 感謝水滴籌,感謝好心人!來自小學生的一封感謝信
    確診以來,黃老先生幾乎把醫院住成了家,治療費用花掉30多萬,耗盡家庭所有積蓄。據悉,黃老先生有兩個孩子,女兒已經結婚,家庭並不富裕,兒子是一名建築工人,碰到情況好、整月都有事情做的時候,一個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但收入十分不穩定;秋收時,他就去幫別人收割稻穀貼補家用。對於接下來需要的治療費用,他們已經無力負擔。
  • 40天內連發兩起詐捐事件,水滴籌透支公眾愛心何時休?
    此事被媒體曝光後,水滴籌官方回應稱,籌款人被舉報後,同意將所籌款8547元退還給捐款者,目前正在辦理中。這起詐捐事件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不僅因為籌款人強調父親患有胃癌與蕭山第一人民醫院出具的內鏡檢查報告單自相矛盾,暴露出水滴籌作為平臺在審核上存在嚴重疏失,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這是40天內水滴籌上發生的第二起詐捐事件。
  • 水滴籌與輕鬆籌「互撕」的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2014年8月,楊胤從IDG辭職,創辦輕鬆籌,首創「大病眾籌」模式,為眾多大病家庭解決醫療資金等難題。而這一年,水滴籌創始人沈鵬還在負責美團外賣的全國業務。2016年4月,沈鵬離開美團點評,創立了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並於2016年7月推出社交籌款平臺——水滴籌。同年4月,輕鬆籌業務再次拓展,推出了健康互助業務。
  • 「水滴籌員工毆打輕鬆籌員工」雙方回應你挺誰?
    ,刷新了網際網路捐助平臺的速度記錄;在疫情期間的2月24日,當一名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女士為困難大病家庭伸出援手的時刻,水滴籌的累計愛心用戶正式突破3億......從抗擊疫情的籌款速度到愛心用戶的數量指標,在大病籌款平臺領域, 輕鬆籌與水滴籌兩家堪稱「既生瑜何生亮」,當然,這樣的故事也聚焦到基層業務的開展,也許最為激烈的戰場就是——醫院。日前,有網友爆料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內發生水滴籌員工毆打輕鬆籌員工事件。
  • 活在「罩子」裡的小姑娘:水滴籌·水滴公益網友為她織起保護罩
    「罩子」是白血病友們對「層流消毒床」的稱呼,專門為免疫力低、易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使用。到今年5月份,小奕卜進「罩子」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她只有在「罩子」裡,才能繼續活下去。事實上,在進「層流消毒床」這個「罩子」之前,小奕卜的生命一直是在靠另外一種「罩子」來保護和延續——一個由父母親戚和無數愛心網友共同織起的愛心「罩子」。
  • 為何給「水滴籌」捐款的人越來越少?有什麼貓膩嗎?
    即使是一些家庭條件困難的人他們生病了,我們也有很多的慈善機構能夠幫助到大家。例如水滴籌。通過類似水滴籌這樣的互助平臺其實也是給很多的人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也是給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獻出自己的愛心,也可以讓很多的人能夠及時的得到幫助,不過在現在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在水滴籌上面捐款了,你們知道這當中的原因是什麼嗎?
  • 讓「德雲社」來拷問水滴籌
    這是具備極強的話題性的,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就認為作為德雲社弟子的吳鶴臣,他們家絕對有能力支付這樣一筆款項;而一部分稍作思考的人群也許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在對與錯的討論中,網絡熱度瞬間飆升。水滴籌官方對於網友質疑吳鶴臣家有房有車還需要籌款的回應是:「有房有車的人群也可以發起籌款,平臺沒有資格審核籌款人房產和車產,」而在第二天的回應是:「當下技術條件的限制導致平臺沒有有效的手段去核查籌款人車產、房產等相關的家庭資產。」
  • 在河北醫院大打出手,水滴籌員工腳踹輕鬆籌員工
    網友爆料:4月13日下午,水滴籌員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掃樓打擾到病人休息,遭舉報後被院方清場。水滴籌員工在醫院裡揪住疑似「舉報者」輕鬆籌員工大打出手,據悉,當地警方已經介入。針對之前的掃樓風波,水滴籌沈鵬曾表示: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公益組織。
  • 水滴籌,既往不戀 縱情向前
    短短三年,水滴籌發展壯大,成為國內第一的免費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一路走來,一直慢慢的成長著。一直在努力前行,只為幫助更多人的人。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一分錢不收靠啥盈利?得知真相後你還捐嗎?
    對於這種昂貴的醫療費用,許多貧困家庭是絕對負擔不起的,尤其當一個貧困家庭中出現成員患有重大疾病時,這將是壓垮一個家庭的大山。對於上述這種情況,社會上是如何處理的呢?怎樣才能讓貧困的家庭也可以看得起病?也支付得起高昂的醫療費用呢?那麼接下來讓瓶子帶大家一起了解今天的內容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 水滴籌獲騰訊1.5億美元追投,慈善互助背後的生意經與道德風險
    水滴籌是把過去傳統的互助分攤,通過網際網路的形式重新做了一次,幫助遭遇疾病和意外,需要大額財務支出,但無力承擔的群體,通過眾籌的方式捐款,讓社會愛心人士幫助遇到困難的人解決問題,這是用商業手段和網際網路模式來做慈善生意其次,把社會慈善互助當商業生意運作,結合網際網路,也需要考慮商業趨利和道德風險問題我們當下的商業保險,其實早期就是從互助模式發展起來的
  • 【潮州幫】汕頭男子含淚求助,6歲女兒不幸患上白血病,請幫助我們戰勝病魔!
    本文轉載自潮州幫內容源於存心籌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存心籌頁面尊敬的愛心人士您們好!我的女兒王子恩,今年 4 歲,12月2號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診斷出得了白血病,3號轉到廣州市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再次檢查,最後確診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費最低要好幾十萬,後期還不確定用不用骨髓移植,需要的話費用還要更高,治療時間至少兩到三年。
  • 我愛我家榮獲第二屆水滴籌「向善商業夥伴獎」
    2019年11月1日,第二屆水滴籌「111小善日」公益盛典在北京舉行。我愛我家控股集團作為唯一一家房地產經紀行業企業受邀參會並榮獲盛典主辦方頒發的「向善商業夥伴獎」。2000年,響應政府號召,我愛我家幫助下崗女職工再就業;2007-2008年,「我愛我家」杯北京社區民俗趣味運動會走進1000個社區,參與居民達100萬以上;2012年,舉辦「和諧睦鄰 低碳環保」大型社區公益活動200餘場,推進社區環保建設;2014年,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我愛我家公益基金會」正式創辦,是中國第一家由房地產經紀企業發起成立的公益基金;2017年,「99公益日」我愛我家攜手阿拉善通過網絡捐款形式
  • ZAKER中國青年說|水滴籌沈鵬:縱情向前 中國「凱撒」
    當年8月19日,「水滴互助」迎來了第100萬位用戶,成為國內首個用戶數破百萬的獨立互助保障平臺;2017年1月,水滴愛心籌升級為水滴籌,重病患者或家屬只需在公眾號上點擊發起籌款並提交病情資料,待相應工作人員對其材料審核完成後,病患親友及陌生網友即可在微信上對其進行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