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給「水滴籌」捐款的人越來越少?有什麼貓膩嗎?

2020-12-13 罐頭知識

導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在「水滴籌」上捐款?有什麼貓膩嗎?

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我們看到了這些進步給我們的生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的便利,而且也是給到了我們很多的機會去了解外面的生活,外面的世界。網絡不僅僅是可以實現我們與外界的交流,也是可以進行很多的互幫互助行動,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朋友圈裡轉發的水滴籌。

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是人們生病的機率並沒有下降很多。以前沒有那麼多醫療保障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生病或者生病也都是硬抗過去,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醫生的醫術高超,各種各樣的醫療設備我們也都有了。即使是一些家庭條件困難的人他們生病了,我們也有很多的慈善機構能夠幫助到大家。例如水滴籌。

通過類似水滴籌這樣的互助平臺其實也是給很多的人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也是給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獻出自己的愛心,也可以讓很多的人能夠及時的得到幫助,不過在現在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在水滴籌上面捐款了,你們知道這當中的原因是什麼嗎?你看到朋友圈轉發這樣的水滴籌的時候,你會捐款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捐款人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首先有內行人說到水滴籌的取名我們也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解釋,那就是聚集像水滴一樣的愛心,匯集成為大江大河。的確沒有錯,將來自於點滴愛心之水匯集成大江大河,用來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去解決當下的困境,主要是通過微信以及QQ這些社交平臺推廣,進行募捐的。在水滴籌上進行募捐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身患重症,但是她們的經濟又無力進行治療的事情,他們通過水滴籌來尋求社會好人幫助的窮苦人家。很多人因為在水滴籌上尋求幫助,獲得了資金,最終治好了病,人生也算是獲得了一次重生的機會。

再來就是,水滴籌如果是要發起募捐的話,是需要上傳自己的各種各樣的信息的,例如個人的身份證信息,是一些重病的話,也是需要上傳一些診斷證書,診療信息的,但是這些信息的最終人並不能夠得到十足的保證的。尤其是在現階段社會發展,有著各種各樣假冒偽造的技術在不斷上升,所以也有很多的人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造假,也的確有很多人利用假材料進行募捐,進行利益的牟取。這些事件,有一些被相關媒體披露出來,這樣也就大大降低了人們在水滴籌上捐款的熱情。

最後就是一部分假冒材料來進行騙捐的人,還有一部分的人的行為更加惡劣了,他們上傳的信息是真實的,但是他們其實是有能力去治療好病的,但是他們就是要通過募捐來治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其實這樣也是在消費一些愛心人士的愛心,這樣不合理的分配。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出了水滴籌的線下調查管控是不到位的,從這些我們也是感受到了大眾對於水滴籌的運營也是產生了懷疑,現在又因為有一些新聞爆出了一些利用水滴籌募捐的人,他們其實本身擁有幾套房,但是他們還是要對募捐,這樣就讓很多水滴籌的用戶更寒心了,所以就不再進行捐款了。

其實我們能夠感受到水滴籌的最初募捐的動機是很好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水滴籌」,這是一款在2016年上線的網絡籌款軟體,在只上線了一年的時間時就幫助到了大約3萬多名患者,這款軟體不光是為有經濟困難的人發布籌款信息,也能發布求助信息,比如幫助農戶售賣有機產品。但現在大家對待「水滴籌」的態度卻冷淡了很多,同時給「水滴籌」捐款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

但是後來沒能夠抵住哪些不良居心的人,他們利用這樣的平臺去獲利,其實是非常令人窒息的,但是其實我們覺得水滴籌應該加強信息的監管以及調查,希望能夠幫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太多這樣的居心不良的人消耗掉一些愛心人士的愛心。不要讓好人的善心被騙。其實我們也是看到了很多的居心不良的人消耗掉了我們對於水滴籌的熱情,很多原本很有愛心的人現在也不再想要點開這些信息了。對此,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在河北醫院大打出手,水滴籌員工腳踹輕鬆籌員工
    網友爆料:4月13日下午,水滴籌員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掃樓打擾到病人休息,遭舉報後被院方清場。水滴籌員工在醫院裡揪住疑似「舉報者」輕鬆籌員工大打出手,據悉,當地警方已經介入。針對之前的掃樓風波,水滴籌沈鵬曾表示: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公益組織。
  • 讓「德雲社」來拷問水滴籌
    第一:此次事件最大的談資就是「德雲社」的名號,因為它有廣泛的傳播覆蓋面,所以讓這次事件傳播相比以往有了更好的基礎。第二:籌款者作為德雲社弟子真的缺這樣一筆善款嗎?這是具備極強的話題性的,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就認為作為德雲社弟子的吳鶴臣,他們家絕對有能力支付這樣一筆款項;而一部分稍作思考的人群也許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 水滴籌與輕鬆籌「互撕」的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大眾網·海報新聞北京4月18日訊(記者 姜雪穎)近日,水滴籌、輕鬆籌兩家大病眾籌平臺推廣人員疑因「掃樓」在河北某醫院內拳腳相向,雙方在網絡上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再次引發公眾關注。不少人疑問:雙方為何衝突不斷?水滴籌與輕鬆籌做企業還是做公益?大病眾籌平臺是怎樣維繫運營的?
  • 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
    1.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水滴籌想要做的是讓被病痛折磨的人們得到生的希望。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看到這些求助的案例來思考自己的健康保障問題,從而教育人們重視健康保障問題。水滴籌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們,讓更多的人獲得生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康保障事業!水滴公司:從公益事業到保險售賣,健康保障需要的服務,它都有!水滴公司真是個神奇的公司,水滴公益、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國人健康保障領域所遇到的問題好像通過水滴公司都可以解決!
  •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籌,它到底是如何賺錢的?網友:不想捐了!
    相信大家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關於「水滴籌」的消息。這些病人的確不是裝的,甚至有一些我認識的人也因為病重才在水滴籌上面申請捐款。可是有些人就表示疑惑了。水滴籌平臺表示將籌集到的錢全部交給病人,一分錢都不會拿。那麼,水滴籌到底是如何盈利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免費籌錢0手續費的水滴籌,靠什麼盈利?得知真相後,還想捐錢嗎
    說到水滴公司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公司旗下的「水滴籌」不少人就算沒有用過,也或多或少地聽說過。作為一家靠著免費籌集善款發展起來的公司,水滴籌既不拿善款裡面的錢,又不收取提現手續費。
  • 水滴籌的大生意:發善心的你是怎麼一步步購買保險的
    3年前,水滴籌的問世,給了重大疾病患者一個新的選擇——網絡眾籌。  3年後,越來越多的質疑聲投向這家以「慈善」為口號的公司。水滴籌屢次因為籌款人家庭情況、病人實際需要地治療費用而引發爭議,水滴籌背後的商業模式也令人們好奇,這樣一家「慈善」公司是靠什麼盈利?
  • 「關注」水滴籌原來不是慈善公益組織!我們都搞錯了?
    水滴籌創始人、CEO沈鵬微博截圖不僅水滴籌,網際網路籌款還有輕鬆籌、無憂籌等,通過了解,籌款發起人通過這些平臺籌集的資金可以全額提取,平臺還提供免費的1對1服務。按沈鵬的說法,他們不屬於慈善公益組織,為何他要這樣說?0服務費,公益怎麼做成生意?
  • 罵了那麼久,很多人都不知道水滴籌是幹嘛的
    「罵的人不捐,捐的人不罵」這已經不是第一起引起輿論熱議的眾籌事件,輿論除了討伐發起眾籌的當事人之外,對水滴籌這樣的平臺也頗多詬病,認為沒有盡到審核責任,浪費了社會善意。可是仔細觀察,類似事件又呈現一種獨特的輿論景觀——網絡上最義憤填膺的那群人,往往都沒有參與捐款;而那些真正捐款了的人,則很少站出來高調批評並要求退款。也就是有人形象總結過的,「罵的人不捐,捐的人不罵」。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捐款的人就沒有批評監督的權利,只是這種耐人尋味的現象可能源於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誤判。
  •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備受青睞
    在這場最高規格的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有20多個業務集體出席,並發布年度生態戰略和合作政策。來自全球各地的科技、文化、商業領域大咖也蒞臨會場,與合作夥伴共探發展之路。水滴公司(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健康保險保障第一平臺,受邀參與此次展會,吸引了業界精英、投資圈、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
  • 60萬捐款目標,只籌到2000元,為何慈善機構的善款越來越少?
    並且社會也會對捐款事項很熱心,尤其是學校裡的很多學生,每當遇到捐款的時候,不論多少,都會貢獻上自己的一份力。或者人們在路上遇到捐款箱的時候,也會紛紛上前。所以很多時候捐款箱前會成為一個溫馨的小角落,而如今,時間在緩慢流逝,捐款的情形悄然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今年六月,有消息稱,一個機構目標計劃籌款60萬,卻在只籌到2000元的時候就籌集不到了。
  • 10天三發聲明,水滴籌的責任邊界在哪?
    這人說,是的,溫森多長籲了一口氣。「這真是我一個星期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溫森多說。我並不是說虛假的籌款多么正確,我只是提醒大家一下捐款的初心,如果沒有人真的這麼慘,本質上還是一件好事。至於說我們能不能保證每一筆捐款都真實,我覺得可以追求,但很難要求。畢竟任何一個行業,我們恐怕都沒有辦法保證一個百分百的真實。
  • 水滴籌獲騰訊1.5億美元追投,慈善互助背後的生意經與道德風險
    在百度熱榜中,水滴籌獲得騰訊1.5億追投引起了市場熱議,從網絡互助平臺到上市公司,水滴籌的生意,你看懂了嗎?首先,我們應對突發風險有三種方式,自己解決,社會互助,金融工具轉移,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們的社會保障和個人保障都在提升,從早期遇到突發意外和風險只能自己解決到通過社會公益團體解決,再到開始利用商業金融工具轉移風險。我們的個人和家庭風險轉移機制,越來越完善。
  • 水滴籌出事!被曝「掃樓式」尋找求助者,按單提成!官方緊急回應
    幫病患捐款,還給籌款顧問提成,水滴籌為什麼要這麼做?據籌款顧問透露,據測算,通常一名癌症患者會有四五千個人給患者捐款,數額在20萬左右。誘導人捐款給並不困難的人已經很讓人生氣了,還要再把對方當成營銷對象賺筆佣金,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 自媒體質疑水滴籌是生意,水滴公司要求撤稿,稱不受慈善法監管
    經常能夠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身患重病的貧困家庭通過使用水滴籌來籌集錢,用於對疾病的救治,很多人遇見這種情況就會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捐一筆錢讓患病的人儘快籌集到醫藥費。但是最近出現了一件和水滴籌相關的事情。
  • 40天內連發兩起詐捐事件,水滴籌透支公眾愛心何時休?
    但一個月後,用戶並沒有看到水滴籌加強監管措施,甚至形同虛設,才會導致詐捐事件再度發生,且詐捐後還能正常提現,而水滴籌能做的只是事後亡羊補牢,對籌款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其退還捐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不禁質疑水滴籌不作為。
  • 水滴籌、水滴互助聯合創始人胡堯:利用社交場景 打造國內領先的...
    2017年和2018年,水滴公司迎來核心業務的指數級增長。2017年12月,水滴互助的有效會員突破1000萬。2018年11月,水滴籌累積籌款金額超過100億,水滴互助的有效會員也超過了5000萬,水滴保的有效投保會員也超過了800萬。
  • 水滴籌,既往不戀 縱情向前
    短短三年,水滴籌發展壯大,成為國內第一的免費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一路走來,一直慢慢的成長著。一直在努力前行,只為幫助更多人的人。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
  • 水滴互助、水滴籌沈鵬:把公司當成產品來做 | 獵雲網
    談風控和輿論:回歸到保障的本質,作為平臺要有擔當「商業與生活」:最近有一家網際網路募捐平臺發生了一起輿論事件,一個得了重病的創業者募捐被網友質疑騙捐,這家網際網路募捐平臺實施了快速退款給捐款網友們。這種事情有可能發生在水滴籌嗎?沈鵬:我們也有過引起輿論爭議的籌款事件。
  • ZAKER中國青年說|水滴籌沈鵬:縱情向前 中國「凱撒」
    雖還年幼,但沈鵬已經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有意義的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未來要做什麼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怎麼做才不白過這一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次的哲思也被沈鵬總結為了一句話:人的生命是不確定的,那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活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