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美國居民,一個最直接的刻板印象就是它們特愛超前消費,但是最近幾年,美國開始變了,而中國也緊跟著徹底的變了。
數據顯示,近幾年美國老百姓已經正在陸續存錢。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期間,中國卻和美國反道而行了。
目前,我國已從當年的「儲蓄大國」正在逐步淪為「負債大國」,而下一個美利堅負債帝國,很可能將會是中國。
以往國人愛儲錢,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中國大媽所到之處,更讓銀行家們振奮不已。但如今,中國卻正在淪為「負債大國」,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老百姓的錢都去哪了?
「儲蓄大國」淪為「負債大國」
自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就開始徹底的變了。
數據顯示,從2008年起,我國居民負債率便開始呈現出了大幅度的飆升。國內居民部門債務佔GDP比重已從17.9%上升到了55.8%。在負債率大幅上升的背後,國民儲蓄率則同步呈現出了大幅度的下滑,國民總儲蓄率從51.8%下降到了如今的44.4%。
從國民儲蓄率走滑坡路,到負債率狂飆,難道國人真不愛存錢,只愛超前透支了?
實際上,從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便成為了世界的另類。在金融危機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美、德、英等,幾乎都在力壓槓桿率,但唯獨中國,彰顯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從過去10幾年來看,自慘不忍睹的次貸危機後,美國人民就已經開始慫了。美國的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當前已從08年的高峰值140%,一路下降到了100%。
同一期間,中國的家庭債務卻從08年時的40%,一路飆升到了如今的近120%。在2017年,中國家庭的負債率甚至超越了以低儲蓄率、高負債聞名的美國家庭,站上了「世界之巔」。現在看來,與此說美國由於長年的高舉債很窮,還倒不如說國人更窮。
壓垮國人的房貸
在國人淪為「負債一族」的背後,究竟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據央行2019年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從負債用途看,房貸是家庭負債的基本構成,戶均家庭住房貸款餘額為38.9萬,佔家庭總負債的比重為75.9%。
調查顯示,75.9%的居民家庭將負債用於購房,24.8%的居民家庭用於日常消費,12.8%的居民家庭用於買車或車位,9.6%的居民家庭用於裝修或購買家電等。
綜上可見,近年來或許不是國人不愛存錢了,而是被沉重的房貸負擔壓垮了!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價格為9287元/平方米。同一期間,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這是什麼概念?
這一數據表明,即便一個人每年都不吃、不喝、不消費,他若想買一個100平方米的房子,那至少也要等30年之後。如此一來,網友多有感嘆:「人生最精彩的年華,卻在為房貸而活!」
國人大多已深陷債務牢籠
除了房貸外,令我國徹底從「儲蓄大國」淪為「負債大國」的根本原因,還有國人愛上了超前透支消費的多重影響。
現如今,無論是從信用卡市場,還是各類花唄、借唄等消費信貸市場來看,國人大多均已深陷債務牢籠。
據2019年尼爾森發布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在中國的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高達86.6%。扣除作為支付工具的部分後,中國年輕人實質負債人群已約佔整體年輕人的44.5%。
而截至2019年末,全國信用卡發卡量也已從2010年的1.86億張,飆升到了如今的7.46億張。
目前,在國民負債大舉飆升的背後,我國居民總負債已超過200萬億,人均負債達到了近13萬。
從「儲蓄大國」淪為「負債大國」,中國只用了短短數十載就超越了美國,站上「世界之巔」。然而這背後,卻暗藏著不少的危機。
截至2020年9月末,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飆升至907億,是10年前的10倍有餘。而時至今日,社會上對於國人家庭的高負債現狀,已多頗有爭議。俗話說得好:「借貸一時爽,還錢淚汪汪。」
然而,當中國從「儲蓄大國」淪為「負債大國」之時,下一個美利堅負債帝國真會是中國嗎?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