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數字報-美麗鄉村等佔農用地項目保留集體用地性質「只轉不徵」

2020-12-16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海南省政府日前下發《關於支持產業項目發展規劃和用地保障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主要適用於海南省產業項目空間規劃和用地管理工作,28條政策意見涵蓋了規劃管理、用地指標分配、供地方式、地價標準、土地轉型盤活、鄉村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創新。

  □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實習生 方蘭蘭

  不含商品住宅項目

  《意見》明確提出,實行差別化產業項目用地供地模式,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為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提供有力的規劃和用地保障。產業項目不包括商品住宅項目,商品住宅項目的規劃和用地管理按照海南省有關規定執行。

  優先保障旅遊業等用地

  《意見》鼓勵規劃用途混合彈性利用,鼓勵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業等規劃用途混合布局、空間設施共享,並可根據實際需要,規劃為暫不明確用途的留白空間。對工業用地、倉儲用地的拆分合併以及調整容積率、建築高度、綠化率、建築密度等規劃條件的地塊,如容積率不大於2.0、高度不超過30米的,可不對控制性詳細規划進行調整報批。

  《意見》要求要全省統籌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全省十二個重點產業(商品住宅項目除外)、重點產業園區產業項目用地以及省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的招商項目用地。

  探索建「只徵不轉」土地利用制度

  《意見》要求探索建立「只徵不轉」或「不轉不徵」土地利用制度。對開發邊界範圍內新增的防護綠地、公園綠地等生態綠化用地;自然景觀用地、農牧漁種植和養殖用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中的觀光臺(佔地面積不超過100平方米)、棧道(寬度不超過2米)等非永久性附屬設施用地;零星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路面寬度(車行道)不超過8米的農村道路(含鄉村旅遊道路)等用地可採取「只徵不轉」或「不徵不轉」的方式,按照土地現狀用途管理,由項目用地單位與土地權利人依法籤訂土地使用合同,明確雙方種植、養殖、管護與經營等土地使用關係。

  鼓勵農村集體用地建經營性基礎設施

  《意見》還對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優化設施農用地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允許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產業項目建設。允許實施美麗鄉村、全域旅遊等佔用農用地的產業項目保留集體用地性質,採取「只轉不徵」方式落實項目用地。鼓勵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經營性基礎設施、公益設施項目建設。為支持海南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對規模化農業種植項目給予一定面積的配套設施用地,用於建設果蔬冷庫、農產品晾曬、臨時存儲、分揀包裝等設施。

相關焦點

  • 海南這一類用地項目,將保留集體用地性質「只轉不徵」
    海南省政府日前下發《關於支持產業項目發展規劃和用地保障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主要適用於海南省產業項目空間規劃和用地管理工作,28條政策意見涵蓋了規劃管理、用地指標分配、供地方式、地價標準、土地轉型盤活、鄉村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創新。
  • 九江首報只徵不轉,破解「生態」用地難題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九江市為破解「生態」用地難題,規範用地管理,按照《江西省國土資源廳關於進一步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佔用耕地行為的緊急通知》中關於「溼地公園等生態環境用地在保證不佔用基本農田、控制佔用耕地規模、落實耕地佔補數量和質量雙平衡的前提下,對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用地,可以只辦理土地徵收、不辦理農轉用手續。」
  • 海南規範「只徵不轉」「不徵不轉」「只轉不徵」用地制度
    中新網海口2月28日電 (尹建軍 田碩)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28日介紹,該省明晰「只徵不轉」「不徵不轉」「只轉不徵」用地制度的內涵、合理確定適用範圍、明確辦理程序和有關要求等內容,落實用地制度改革,以保障海南自貿區(港)產業項目落地,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 海南規範只徵不轉、不徵不轉、只轉不徵用地制度
    中新網海口2月28日電 (尹建軍 田碩)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28日介紹,該省明晰「只徵不轉」「不徵不轉」「只轉不徵」用地制度的內涵、合理確定適用範圍、明確辦理程序和有關要求等內容,落實用地制度改革,以保障海南自貿區(港)產業項目落地,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 常州首次批准「只轉不徵」用地
    常報全媒體訊 常州經開區日前獲批我市首個「只轉不徵」工業用地,用地企業為江蘇靚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設計開發、製造、銷售高端裝飾材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只轉不徵」是指對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未利用地等非建設用地,依法辦理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但不予以徵收,仍保留農民集體所有性質的土地利用方式。總部位於常州經開區的靚時新材料是經開區的區級重點項目企業。該企業用地類型為工業項目,由於歷史原因,項目用地不符合現行的土地徵收政策。
  • 海南創新用地制度 土地「只徵不轉」「不徵不轉」
    其中,紅線兩側綠化帶按照開發邊界範圍內新增的防護綠地進行管理,採取「只徵不轉」的用地模式,仍然保留農用地現狀性質不變;綠化帶外圍景觀花海,則採取「不徵不轉」的用地模式,保持土地所有權及土地利用現狀不變,由用地單位與村集體籤訂租地協議,種植花卉植物,建設園林景觀,打造生態綠廊。
  • 科學網—用「只徵不轉」解決農業高校用地問題
    鑑於農業高校實習試驗基地的屬性大部分仍是基本農田,張改平建議國家繼續採取「只徵不轉」的方式,為農業高校提供應有的實習試驗基地。所謂「只徵不轉」,是指由政府徵用農村集體農用地後,不改變農用地性質,不變更土地用途,將其作為國有農用地直接劃撥給農業項目用地單位。
  • 張改平委員:用「只徵不轉」解決農業高校用地問題
    鑑於農業高校實習試驗基地的屬性大部分仍是基本農田,張改平建議國家繼續採取「只徵不轉」的方式,為農業高校提供應有的實習試驗基地。所謂「只徵不轉」,是指由政府徵用農村集體農用地後,不改變農用地性質,不變更土地用途,將其作為國有農用地直接劃撥給農業項目用地單位。
  • 張改平委員:「只徵不轉」破局農業高校試驗基地難題
    張改平說,自原國土資源部於2010年前後開展土地徵轉分離改革試點工作之後,「只徵不轉」這種方式為農業高校實習試驗基地的土地徵用提供了政策性途徑。張改平解釋道,「只徵不轉」是指由政府徵用農村集體農用地後,不改變農用地性質,不變更土地用途,將其作為國有農用地直接劃撥給農業項目用地單位。
  • 【1765號建議】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用地採用只徵不轉劃撥供地...
    因此,為適應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要突破思想觀念上的禁錮,勇於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用地制度,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降碳除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為人民服務是沒有任何政策法律障礙的。為了使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提出以下建議:  1、明確界定生態用地項目的概念和範圍。生態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是用於提供生態產品的土地。
  • 集體用地如何搞開發,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農村建設用地可以同等入市?不急,關於農村集體用地開發的門道,請聽筆者為你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來看農村用地分為哪幾種類型,與國有土地不同,農村土地屬於集體用地,分為集體農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大類,本文將為讀者解讀三類六種用地的利用開發方式。
  • 「拿地」攻略:農用地轉用基本流程、建設用地報批程序
    今天我們就從國有建設用地報批程序、集體建設用地報批程序、農用地轉用基本流程三個方面來進行一番梳理。 02.用地申請符合土地管理法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材料齊全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受理用地申請。 03.受理用地申請後,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請市、縣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告知、聽證、確認」等徵前程序,同時,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編制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並組織編制其它相關用地報件材料。
  • 農用地、基本農田、建設用地,不同類型的土地性質要怎麼利用
    農村地區共存在三種地,是指「農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和「四荒地」什麼是農用地,什麼是建設用地?什麼是設施用地?這些概念我們有必要搞清楚。
  • 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需要走哪些流程?
    ▲如該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國土資源局編寫的《限制供地項目目錄》,則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提供建設用地前,須先取得國土資源部許可,再履行批准手續。 ▲如該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國土資源局編寫的《禁止供地項目目錄》,則在禁止期限內,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受理其建設項目用地報件,各級人民政府也不批准提供建設用地。
  • 廣東首次嘗試徵地「只徵不轉」 保留原用途不變
    新快報記者 孟祝斌實習生熊俊敏/攝  廣州首嘗此徵地方式,保留原來土地用途不變  新快報記者 陳齊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召開的萬畝果園徵地保護工作通氣會上獲悉,國務院已批准萬畝果園溼地保護區土地徵收方案,市國土房管局將會同海珠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啟動萬畝果園徵收實施工作。
  • 我國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開墾耕地計劃,監督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計劃開墾耕地或者按照計劃組織開墾耕地,並進行驗收。
  • 中國鄉村旅遊用地的政策分析
    部分學者根據對鄉村旅遊用地概念的界定將其進行了分類,羅錦澤將鄉村旅遊用地劃分成鄉村旅遊農用地、鄉村旅遊建設用地和鄉村旅遊水域三大類[5];陳亞雲將鄉村旅遊土地利用形式劃分為農用地、林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和其他用地等[12];馬波認為農村可用於旅遊發展的土地主要有宅基地、自留地、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與水域、農地[9],具體如表
  • 碧水綠地潤花城——廣州市海珠區以「只徵不轉」方式建設保護萬畝...
    在一座經濟高速發展、用地資源日漸稀缺的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裡,保存並呵護這樣一片生態「綠肺」,意味著當政者需要付諸更多的智慧和心血。  近年來,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給花城人民留下一片碧水綠地,廣州市政府投入巨資,全力建設和保護海珠萬畝果園溼地。而作為職能部門,市國土房管局海珠區分局更是在其間竭盡所能,創造性地摸索出了「只徵不轉」的保護建設新模式。
  • 國土資源部建設用地報批備案數據交換標準
    4、 地塊用途... 30  5、 項目性質... 31  6、 部級辦理狀態... 32  附錄B:交換標準示例(資料性附錄)... 34  1、 國務院審批建設用地項目預備案數據... 34  2、 國務院審批建設用地項目申報數據... 36  3、 國務院審批建設用地項目批覆數據...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