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榮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水稻示範片播種超90%

2020-12-11 封面新聞

郝建輝 蔣兵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春光漸濃,春耕春播繼續忙碌。作為「中國好糧油」四川行動示範縣的榮縣,一手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春播,在榮縣農業農村局科技特派團專家的指導下,截至3月11日,全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水稻示範片播種已超過90%。

「我們的示範基地主要集中在樂德、長山、觀山、來牟4個鎮,示範面積1.5萬畝,帶動種植優質水稻5萬畝。今年的品種主要以川優6203、德優4727、宜香1577、巨型稻等4個品種為主,目前,除巨型稻3月18日後播種外,其餘品種已經播種90%以上。」四川大農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了解,巨型稻是「大農和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推廣試種的品種,去年在縣內的長山鎮試種了50畝,畝產達到1300斤。由於巨型稻能長2米高,因而田間可蓄水1米深發展養魚、養蝦、養蛙等循環農業。今年,在觀山鎮就集中成片推廣了1500畝,在長山、樂德兩鎮也分別進行了推廣。去年,該公司按訂單協議,向示範片農戶收購了約6000噸優質稻穀,入庫價達到1.5元一斤,並且還新建優質大米生產線進行加工生產。

承擔實施「中國好糧油」項目的還有榮縣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樂德、長山、留佳、新橋、東佳五個鎮實施1.5萬畝「好糧油」基地,帶動種植優質水稻5萬畝。播種的品種主要以「德優4727」為代表的「稻香杯」系列優質稻品種。

「依靠榮縣農業農村局科技專家的指導,目前水稻播種已經超過90%。去年,向農戶收購優質稻穀約7000噸,部分作為縣級儲備外,其餘進行了大米加工生產供應市場。」榮縣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另從榮縣發改局了解到,榮縣成功申報2018年「中國好糧油」四川行動示範縣項目,從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兩年內將獲得3000萬元中央、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加上地方財政和實施企業自籌的6054萬元,將累計投入9054萬元實施「中國好糧油」四川行動示範縣項目。

相關焦點

  • 榮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項目再繼續
    作為「中國好糧油」四川行動示範縣的榮縣,一手抓新冠病毒防控,一手抓春耕春播,廣袤的榮州大地,呈現出一派「人勤春來早,田間耕作忙」的生動景象。在榮縣農業農村局科技特派團專家的指導下,截至3月11日,全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水稻示範片播種已經超過90%。
  • 平均畝產超500公斤,東北水稻在四川榮縣也能順勢生長!
    田野之間,收割機在飛速滾動著將稻穀「收入囊中」,榮縣偉躍家庭農場的農人們也揮動著鐮刀忙著收割,他們得趕在8月底以前,將24個品種的粳稻搶收完。實際上,從7月19日第一茬超早熟粳稻成熟開始收割以來,已有12個粳稻試驗品種收割完畢並成功測產:最高畝產601.8公斤,平均畝產超500公斤,標誌著東北水稻在四川試驗獲得成功。
  • 「中國好糧油之央媒地方行」走進四川聚焦「天府菜油」 探訪「四川...
    近些年,在落實「中國好糧油」行動中,四川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四川好糧油」產品遴選,啟動實施「天府菜油」行動,創建「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帶動一批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的優質糧油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闖出一條「川字號」特色優質糧油發展新路子。 目前,四川擁有76個2020年度「四川好糧油」產品,15家「天府菜油」產業創新聯盟單位。
  • 「中國好糧油之央媒地方行」走進四川 聚焦「天府菜油」 探訪...
    近些年,在落實「中國好糧油」行動中,四川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四川好糧油」產品遴選,啟動實施「天府菜油」行動,創建「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帶動一批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的優質糧油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闖出一條「川字號」特色優質糧油發展新路子。目前,四川擁有76個2020年度「四川好糧油」產品,15家「天府菜油」產業創新聯盟單位。
  • 「中國好糧油」川糧米業、新興糧油等地方品牌
    12月4日至7日,探訪「中國好糧油」地方品牌——中央媒體走進四川融媒行活動順利舉行。亞泰油脂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施「中國好糧油」示範工程,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55億元,銷售收入1.5億元。優質油菜籽種植面積增加2.1萬畝,優質油菜籽產量增加15000噸,實現助農總增收1011.2萬元。
  • 一年種兩季、畝產超500公斤,北稻南移榮縣種出優質粳稻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8月13日,榮縣農業農村局傳來好消息:今年,該縣觀山、雙石2個鄉鎮試種24個品種的220畝東北水稻已陸續收割,8月底前,全部收割完。從7月中旬第一茬超早熟粳稻成熟開始收割以來,榮縣已有12個粳稻試驗品種收割完畢並成功測產:最高畝產601.8公斤,平均畝產超500公斤,標誌著東北水稻在四川試驗成功。北稻南移,是把東北水稻推廣到長江以南地區種植。2018年,榮縣抓住先機,率先在全省啟動「北稻南移」粳稻項目,縮短川稻生育期、提升米質和口感,適度推廣。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天成專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專合社流轉土地1300畝,主要用於糧食種植,其中,種植水稻300畝,預計年總產量15萬公斤,種植高粱800畝,預計年總產量24萬公斤,種植小麥200畝,預計年總產量6萬公斤。
  • 榮縣54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最高畝產達到742.5公斤
    成熟待收的水稻。 人民網成都8月13日電 8月12日,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樂德鎮回龍殿村4組開展了水稻測產,農戶胡文康種植的C兩優華佔優質水稻田塊最高畝產達到742.5公斤。榮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介紹,從8月10日開始,全縣自南向北開始了54萬畝水稻搶收,預計8月的搶收完畢。
  • 宿州市皖神麵製品有限公司:實施「中國好糧油」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019年度皖神實現銷售收入12.06億元,繳納各項稅收153萬元,進出口總額5930萬美元,扶貧捐款50萬元。該公司作為「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企業,圍繞更好地提供優質糧油供給服務,加大好糧油項目建設,在埇橋區建立優質小麥原料生產基地,從源頭上提高麵粉產品的質量。在加工環節,主動對接大專院校,增強科研轉化力度,提倡適度加工,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新需求。
  • 35萬畝超香稻壘起糧倉
    「農民朋友,我現在給你們發放的這份技術資料,上面介紹了各種超香稻種的特點,標註生長期限、播種插秧時間、規格等。」3月31日,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農業綜合服務站農藝師肖利民一邊向前來選購稻種的農民贈送資料,一邊解答農民的疑惑。  隆回是全國商品糧生產項目區。1996年,該縣羊古坳鄉被列入袁隆平超級稻高產攻關試驗示範基地。
  •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來源:紅網 作者:隆清泉 編輯:楊潔 2014-03-27 08:44:26
  • 「中國好糧油」行動中的中國好油、示範油企
    在兩年多來的行動中,國家及各地省級糧食主管部門動態、擇優遴選出了「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和推薦產品。示範企業應為覆蓋全產業鏈、具有全國或區域影響力的糧油加工龍頭企業;產量、產值、銷售額、利稅等主要指標在同行業中排名居前;推薦產品應符合「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食用油為國產油料加工)。
  • 川東北「油菜-水稻」輪作輕簡高效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南充市農業科學院、蓬安縣農技站在蓬安縣睦壩鎮實施的川東北地區首個「油茬直播水稻輕簡高效技術」百畝示範片進行了田間現場驗收。該示範片前作油菜選用早熟品種「德恆油900」機播機收,5月初油菜收穫後秸稈還田和農業機械、耕地、平整一體化作業;水稻品種選用國標2級優質品種「花優357」,5月10日至15日採用人工撒播、無人機播種。
  • 中種集團優質、高效新品種德優4727創我省水稻高產新水平(組圖)
    9月14日,四川省農業廳組織省內外科研、推廣專家,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德優4727在雅安市漢源縣九襄鎮劉家村實施的 「川米優化及超高產技術」百畝示範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示範面積107.5畝,今年3月20日播種,4月20日移栽,全生育期168天,田間生長平衡,長勢強,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結實率高,成熟落色好,田間病蟲危害輕。
  • 我市「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油菜種植面積約30萬畝,其中「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超額完成任務,實現了油菜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提升了食用油供給保障水平,助推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圍觀:這些個食用油正在競爭「中國好糧油」!
    近日,各省糧食局網站陸續公示了2017年度第二批「中國好糧油」產品的推薦名單,食用油產品終於登場!背景資料:中國好糧油根據國家糧食局、財政部《關於印發「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家糧食局從2017年起組織開展「中國好糧油」產品遴選,參選產品應為以國產優質原料加工生產、符合「中國好糧油」標準。經企業自主申報,由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組織開展遴選。
  • 西充縣10萬畝優質水稻喜迎豐收
    李同周 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金秋時節,稻穀飄香。近日,南充市西充縣優質(有機)糧油現代農業園內,10萬畝優質水稻迎來收穫季節,總產值約為5.5億元。1畝稻田按畝產稻穀1千斤來算,6千畝就可以收穫稻穀6百萬斤。由於採用綠色種植,雖然價格是市場價格的3倍,但仍然供不應求。「我們這屬淺丘地區,過去田地零星散亂,導致耕種困難。」謝飛介紹,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該園區按照「水田網絡化、土地平整化」的原則,對田地進行集中連片整治,將昔日東一塊、西一塊分散的小田變成了大田,起伏的坡地變成了平地。
  • ...瀘州瀘縣60萬畝水稻平均畝產650.3公斤、總產近40萬噸
    專家組聽取了瀘縣實施水稻高產創建的情況匯報,對0.5萬畝核心區、10萬畝示範區進行現場考察,在核心區兆雅鎮石龍村、潮河鎮五穀寺村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現場收打。帶動了全縣60萬畝水稻配套技術的推廣,評估全縣平均畝產達到650.3公斤,預測全縣今年中稻總產量近40萬噸。據悉,瀘縣水產高產創建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採取了三條措確保水稻擴面增產。瀘縣力推擴面增收。通過採取減免承包租金、推行代耕代種服務、提高複種指數等有效方式解決耕地撂荒,擴大糧食播面。
  • 糧食科技「三對接」助推「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新聞—科學網
    2017年糧食科技活動周走進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