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

2020-12-14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油菜種植面積約30萬畝,其中「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超額完成任務,實現了油菜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提升了食用油供給保障水平,助推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表示要繼續開展輪作休耕,擴大輪作、減少休耕,輪作繼續以種植糧食為主,統籌推進糧食生產、大豆和油料振興。根據今年6月印發的《江蘇省2020年度國家耕地輪作制度試點實施方案》,今年南京市部級耕地輪作制度主推「稻油輪作」模式,目標任務不低於27.4萬畝。 

  「油菜種植用工量大,比較效益不高,油菜面積逐年下降。到2019年秋播,高淳油菜種植面積僅2萬多畝,不足高峰期的十分之一。」高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何新保告訴記者。 

  「以前機械化作業率沒有現在這麼高,9月份育苗以後等10月水稻收割以後再移栽到田裡,費時又費力。」禾田越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清告訴記者,自己從2014年就嘗試稻油輪作,但油菜面積只有七八百畝。 

  近些年,油菜並非南京地區主要輪作作物。為助力保障油料供給,今年南京耕地輪作全部種上油菜。能如此大規模推廣稻油輪作,正是依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今年,魏清從傳統種植方式升級到機械種植,4200畝的水稻收割後,他全部種上了油菜,其中一半的面積依託無人機5天就全部飛播完成。「直播和移栽一天只能完成50畝,現在飛播一天就能播撒400畝,效率提高了好幾倍,可以在短時間內爭取最佳的播種時間,又節省了人工成本。」 

  不僅僅是種植,魏清說合作社裡有80多臺(套)農業機械,從油菜的播種到收穫,已經實現全程機械化。「今年高淳區稻油輪作油菜種植面積達到4.3萬畝,比去年翻了一番。」何新保說道。 

  實施稻油輪作,讓農民有了增收的新渠道。多種一季油菜,就多了一季收入。魏清想到不能只賣油菜籽,他購買了一套精煉設備,把往年只能生產毛油的菜籽油加工廠做了升級,既提高了油的品質,也提高了產能。目前菜籽油日加工量達到1.2噸,滿足了自己的所需,還為其他農戶提供加工,淨利潤從原先的每畝300元增加到每畝1100元,還帶動了周邊3000多戶農戶增收。 

  從賣菜籽到賣菜籽油,從賣糧油到賣好糧油,魏清的目標在一步步提高。另外,魏清還發現,實施稻油輪作後,耕地的肥力有所提高,稻米的品質也隨之提升。 

  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第四屆「江蘇好大米」評鑑中,南京地產優質大米斬獲11個獎項,獲獎企業的稻米種植區域都實施了耕地輪作項目,進一步表明了實施耕地輪作有利於助推南京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稻油輪作的生態效益十分明顯。魏清發現稻油輪作減肥又節藥,全年的化學農藥大約減少了30%,化肥減少了25%。油菜花的殘根、秸稈、落花落葉還田,能為土壤提供大量有機物,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說道,據統計,耕地輪作實施區域畝均可實現節水12.2%、節藥22.5%和節肥24.66%,減輕了耕地開發強度,對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有積極意義。 

  實習生 許嘉璐 劉益辰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麗華

相關焦點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2020-04-09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耕地提質讓「旱地」種出萬畝水稻 我市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清遠...
    這塊總規模約578畝的水田涉及石角鎮黃布村紅星和南隊兩個經濟合作社。「一畝的產量有800多畝,按照土地面積,預計能收成45萬斤水稻。我們把稻穀曬乾後賣到各地。」據初步統計,自2017年實施墾造水田以來,清遠全市目前累計實施墾造水田項目96個,已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總投資約15.29億元。其中有2.58萬畝墾造出的水田,已落實水稻種植並取得良好收成,首造試種畝產均達到500-1000斤。
  • ——「十三五」時期我市林長制改革綜述
    安慶是安徽省重點林區之一,森林總面積797萬畝,森林覆蓋率39.28%。僅用兩年多時間,就消滅芭茅山17萬畝,造林15萬畝。如今,成片秋黃冬枯的芭茅山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茶山竹海」「花園棗林」,一片片新綠讓大山煥發出勃勃生機,森林防火的被動局面也得到了歷史性扭轉,群眾因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在宜秀區,因長期以來的喪葬陋習,青山白墳遍布現象較多。
  •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來源:紅網 作者:隆清泉 編輯:楊潔 2014-03-27 08:44:26
  • 全市273萬畝小麥收穫完畢,其中機收面積272.3萬畝,機收率再創新高...
    記者昨日從市農機局獲悉,截至6月13日,全市273萬畝小麥順利收穫完畢,其中機收面積272.3萬畝,投入各類農業機械11萬餘臺,其中小麥收割機9478臺,機收率達99.7%再創新高,機收會戰圓滿結束。    5月28日,林州市五龍鎮等丘陵地、崗坡地小面積開鐮收割。6月9日,全市小麥大面積、大規模機收,機收會戰高峰期4天。
  • 2018河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養殖面積21萬畝左右
    根據河南省農業廳水產局統計資料,2015年河南省有7個省轄市和2個直管縣進行了稻漁綜合種養,稻田養殖面積只有2萬畝。到2017年底,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20萬畝左右,「稻-蝦」共作輪作面積17.08萬畝,池塘養殖小龍蝦麵積4.6萬畝。2017年全省小龍蝦總產量1.19萬噸。一產產值4.76億元、二產產值0.88億元、三產產值13.10億元,總產值達18.74億元。
  • 遼寧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超千萬畝
    遼寧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超千萬畝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2 10:30 來源: 遼寧日報遼寧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超千萬畝面積佔家庭承包總面積21.2% 參與農民達90萬戶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遼寧省土地流轉取得積極進展,前4個月全省新增流轉面積
  • 3.4萬畝荒山荒地要成林
    今秋明春,全市將完成農村荒山荒地造林面積3.4萬畝,礦山生態恢復治理3019.2畝,建立四個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縣級綠化示範村100個、市級綠化示範村20個、國家級森林鄉村20個,完成全民義務植樹300萬株。
  • 「央廣網·視聽四川」四川竹林面積達1812萬畝 產值超605億元
    總臺央廣記者劉濤報導:記者今天(1日)從四川省竹林風景線暨林業園區建設現場會上獲悉,四川全省竹林面積達到1812萬畝,全省實現竹產業總產值605.9億元。經過多年發展,四川竹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全省竹林面積達到1812萬畝,其中現代竹產業基地達到936萬畝,分別比2017年增加59萬畝和181萬畝。
  • 8828.9萬畝!安徽公布最新耕地面積
    「全省耕地面積8828.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7393萬畝,實現規劃任務『雙達標』,連續2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五年來,安徽省累計新增耕地81.3萬畝,採煤沉陷區修復耕地1.47萬畝。安徽省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保護比例由38.75%上升到55.28%,實現了對城市周邊優質耕地的永久保護,並初步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216.24萬畝。
  • 起始價超28億石家莊主城區9宗地掛牌出讓面積達347畝
    28.47億元。[2019]026號地塊位於中華北大街以西石太高速公路以南市勞教所以西土地面積為34513.52平方米約合51.77畝規劃用途為住宅用地起始價為12700萬元。出讓年限為63年總建築面積88657.59平方米。
  • 村級工業園拆除整理面積6萬畝
    進展:村級工業園拆除整理面積3.6萬畝 據悉,南海區共有612個村級工業園,佔地面積18.9萬畝,佔南海現狀工業用地32.5萬畝的58%。改革開放以來,南海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村級工業園日益壯大,園內優質企業不斷成長,對南海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強調高質量發展的今天,村級工業園已成為南海高質量發展的阻礙。
  • 成都綠地規劃出爐 2020年環城生態區面積達2.5萬畝
    成都綠地規劃出爐 2020年環城生態區面積達2.5萬畝 記者從《規劃》中獲悉,今年我市就將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框架,提升園林城市水平,基本實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的主體指標,達到城市綠化覆蓋率42%,綠地率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5平方米的水平。規劃2020年內中心城區建立45個綜合公園和40個專類公園,新建和擴建11個湖泊、9處溼地,環城生態區面積達2.5萬畝。
  • 南昌市在田作物受旱面積18.28萬畝 尚未出現人畜飲水困難情況
    截至10月21號,全市在田作物受旱面積18.28萬畝,佔在田作物面積的6.4%。為此,南昌市提前部署,積極抗旱,截至目前,共引水4600萬方,灌溉農田面積50萬畝。全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共16次。
  • 《啟東市2020年國家耕地輪作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12號文件精神,針對我市生產實際,為促進我市大豆產業的發展,在試點區域推行糧豆、糧油等輪作,增加國內市場緊缺的大豆、油料供給,對規模種植大豆進行農業支持補貼,特制定了《啟東市2020年國家耕地輪作制度試點實施方案》。
  • 明星熱衷歐洲莊園 250萬歐獲28畝大莊園含金量高
    明星熱衷歐洲莊園 250萬歐獲28畝大莊園含金量高 房天下   2015-10-21 11:50
  • 我市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萬畝香料種植」高質量通過驗收
    11月23日,受國家市場監管局委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對湖北瑞晟生物有限公司國家級「萬畝香料種植」標準化示範區項目進行了考核驗收。省、黃石市、大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領導參加驗收會議,大冶茗山鄉鄉長出席會議。
  • 信陽市70餘萬畝糯稻開鐮收割
    近期,我市70餘萬畝糯稻迎來了收穫季。日前,記者跟隨市農科院水稻專家技術服務團隊來到平橋區洋河鎮大山頭村道明種植專業合作社糯稻基地,看到一臺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正收割糯稻。信陽是全國優質中糯的集中產區,全市糯稻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70萬畝以上,其中潢川縣糯稻種植面積40餘萬畝,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縣級前三位,2015年還被命名為『中國優質糯米之鄉』。我市有黃國糧業這樣的糯米粉生產龍頭企業,對糯稻的需求量很大,農戶通過與企業籤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有效避免了市場風險。」王青林告訴記者。
  • 20餘萬畝農田被淹,轉移2.9萬人……
    140平方公裡,具有蓄洪、灌溉、水產等功能,區內耕地28萬畝,現狀區內總人口6.69萬人,湖內盛產蝦蟹、銀魚,是安徽省重點發展養殖基地之一。6月10日入梅後我市出現了多次強降水過程,6月21日-22日全市大到暴雨,汲河流域平均面雨量達130毫米,城東湖水位上升至22米,湖區面積204平方公裡,蓄水6.25億方,由於此次降雨淮河水位不高,持續不長,沒有形成較大洪澇災害。
  • 今年灌雲縣完成面上造林面積3.1萬畝
    今年灌雲縣完成面上造林面積3.1萬畝 發布日期:2018-12-28 10:33 來源:灌雲縣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聯合表彰全省農林農經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該縣完成面上造林面積3.1萬畝,其中成片造林1.65萬畝;培育珍貴用材樹種125萬株,其中成片造林0.63萬畝;打造省級綠化示範村9個,其中「三化」示範村5個、「三化」示範片13個、「三化」示範單位40個;全縣打造百畝以上集中連片造林地塊43塊,千畝以上連片造林地塊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