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做3份家教最多帶8人 侍奉癱瘓母親多年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近日,入住珠海中醫院的89歲錢老太的病情,引發了不少珠海市民的關注,老人所在的街道辦、居委會幹部以及珠海市服務婦女兒童協會的志願者輪番看望和照顧錢老太。為何一個普通老人的病會引發愛心人士的關注,緣於她有一個孝順感人的女兒。

  多年來,錢老太癱瘓在床,而她71歲的女兒聶老太為了侍奉老母並為其治病,現在仍身兼多份家教,最多時曾帶8個學生。

  近況

  為照顧老母親

  70老太暫停三份家教

  2月26日,母親錢老太沒有像以往一樣按時醒來,怎麼叫都叫不醒。心急如焚的聶老太趕緊求助於服務婦女兒童協會的志願者,在幾名義工的幫助下,錢老太被送到廣東中醫院珠海醫院住院治療。

  在醫護人員及時救治下,經過聶老師悉心照顧,5天後,患了急性腦梗塞老母終於醒來。

  由於母親入住醫院,她實在忙不過來,這幾天只好給自己放「假」,暫停連續多年的家教。

  此前每到周末,早上7時不到,聶老太就起床了,因為這一天有家教,聶老太特別忙,打掃衛生、清洗衣物、給躺在床上的老母親倒完夜尿,洗臉擦身後,趕忙煮好早飯,直到母親吃完飯再度熟睡後,聶老太輕輕鎖上門,隨著公交車一路顛簸,40分鐘後趕到了檸溪的一位學生家。

  最多時帶8個學生

  聶老太和母親都是遼寧撫順人。聶老太快71歲了,母親89歲。她原來在貴州遵義一家冶金廠工作,1991年退休後,隻身來到珠海想找份工作。因弟弟意外去世,母親無人照料,聶老太將其接到身邊相依為命。2007年一次意外,母親從租住的二樓陽臺跌落,胸椎摔斷,治癒後卻肌肉萎縮,癱瘓在床。母女主要靠聶老太5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儘管政府也為家裡辦了低保、解決了我們的醫保,但我有冠心病,母親也有膽囊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又長年癱瘓,我必須做家教補貼家用」,聶老太說,她最多時候帶有8個小孩,目前仍帶3個學生,一般安排在周五至周日上課。

  感恩

  請警察看家

  赴京學畫鑰匙寄給公安局長

  為了掌握多門技能,2003年聶老太還遠赴北京學習彩泥畫,這幾年家教的孩子不少也正是衝著她這一特長來的。但那一去就是20來天,臨走時聶老太不知把母親託付給誰?

  她想到了警察,母親精神失常,癱瘓前多次走失,是警察一次次幫她找回母親,把母親交給警察她最放心。

  一直以來,舉目無親的她們,都是相依為命生活。那年,她遠赴北京學畫,就不得不把母親託付給警察。

  聶老太回憶,因為母親早年受弟弟離逝的刺激,精神失常,癱瘓前十多次走失,是珠海的警察一次次幫她把母親找回。

  在聶老太的記憶裡,珠海的警察最可信,將母親託付給警察自己走得最放心,於是她給珠海市公安局長寫了一封信,並且用牛皮信封一同寄去一把自家的大門鑰匙。果然不負所托,公安局長當即讓轄區派出所東風派出所安排了民警負責照顧留守老太太的飲食起居,「買油鹽菜米,民警一天還來幾次,生怕老人在家沒關煤氣,就連我回家後,民警還經常來我家附近轉」,說到這,聶老太充滿感激。

  堅持寫「讚美詩」感恩

  雖說身處逆境,但聶老太仍然感到生活充滿陽光,時刻不忘感恩。

  多年來,她一直堅持著通過寫作感謝身邊的人。在她的「讚美詩」裡,有寫居委會幹部的《體恤弱勢老人好主任》;有寫幫助過她的警察的《壯美的警察人生》……

  困難

  洗澡背不動

  「很多困難都能克服,但曾經有一件很棘手的事,就是給母親洗澡」,聶老太說,由於母親完全癱瘓,每次洗澡自己先在衛生間地板上鋪上一層泡沫塑料,再把母親背到塑料上躺下,就這樣為她搓洗。多年癱瘓在床的老人,身上很髒,每次洗澡差不多得一兩個小時。最麻煩的是母親個子大,而聶老太根本背不動,每次洗澡對於兩老人都是一次折磨。

  後來香灣街道辦鄭亞棟主任了解到她的困難後,幫助錢老太申請了政府出資的「居家養老」,才解決了這個難題。文/圖 記者陳治家

相關焦點

  • 被兒子活埋癱瘓母親已解救,網友一句話觸及此事的本質
    5月2日陝西靖邊,馬某將79歲癱瘓母親拉到一墓坑活埋,後被民警解救,現生命體徵平穩。從這個事件中,小編突然記起之前有一個這樣的新聞,這個新聞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一位母親殺死腦癱兒子自首,但她最終被判緩刑,在庭審現場,許多法官潸然淚下。
  • 久病床前有孝子,這個茂名人六年如一日照顧癱瘓母親
    每當有時間時,楊邦進都會認真搞好家庭和母親的清潔衛生,總是把功夫花在收拾上,正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其母親從來沒有生過褥瘡,氣色越來越好,母親每次到醫院複查,醫生護士都稱讚楊邦進,說他比專業護理全身癱瘓病人的從業人員專職男護工做得還好,而鄉鄰們都一致誇讚楊邦進為「孝兒子」。
  • 古稀老人身殘志堅 8年寫下20萬字潛江傳奇故事
    古稀老人身殘志堅 8年寫下20萬字潛江傳奇故事 古稀老人身殘志堅 8年寫下20萬字潛江傳奇故事72歲的楊邦銀斑駁的白髮在微光中泛起光暈,談到寫作最初的緣由,他摘下眼鏡,眼神頓時幽遠深長,沉默了好久……楊邦銀年輕時,在潛江電影公司放過20多年電影,後期又到武漢城建學院進修風景園林專業,畢業後在荊州規劃設計院從事園林設計,多年積澱的文化藝術修為,
  • 為了維持生活,5歲開始打工、最多做7份兼職,她說很值得
    她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5歲時就不得不跟著大人們去做小工賺取一些費用,長大之後更是為了整個家操碎了心,最多時為了養家同時做7份兼職,一個小姑娘怎麼能夠承受的住呢?真的讓人又心疼又敬佩,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何平的故事吧。1. 命運多舛,5歲開始打工何平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的一個農村家庭,農村的生活本來就不易,全家的人生活都靠父親打零工勉強維持。
  • 悉心照料癱瘓公婆 孝心事跡感動鄉鄰
    點擊藍字2020羅連香,一名極為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兒媳,多年來她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羅連香夫婦家庭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裡。長期以來,羅連香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侍奉老人,教導孩子,遵紀守法,料理家務。村裡老人重活幹不起她會主動幫助老人。
  • 老人癱瘓十年由鄰居照料,女兒從不登門,臨終前才知女兒去世多年
    趙光秀意識到他很快就去世了,他讓他的鄰居找到了多年不在家的女兒。但終於來找女婿張文軍,問起女兒的事,女婿含淚告訴她,女兒已經去世多年了。趙光秀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她和妻子靠務農為生。她的女兒雖然出生在農村,但她很漂亮,尤其是她的二女兒。
  • 陝西一男子將癱瘓母親「活埋」,刑拘都是輕的
    都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給予了孩子生命,冒著生命危險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還要承擔一系列生育後的後遺症,但是她們不僅毫無怨言,還將自己所有的愛奉獻給了孩子,從古至今,頌揚母愛的詩詞歌賦不在少數,儘管大家知道母愛偉大,要報答母親,但還是有人在面對年邁的老人時,不願付出自己的真心與愛。
  • 只因多年積怨未解 古稀老人與耄耋老人街頭揮老拳
    85歲老人頭部受傷流血,急救人員和民警趕到現場。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七八十歲的老人,本應心平氣和對待一切。然而,5月15日,鄭州街頭兩名老人卻打了起來:一名70多歲的古稀老人與一名85歲的耄耋老人,因幾十年前在工作中有矛盾,再次相見後,重提舊事,又起爭執,揮拳相向。結果,85歲老人頭部受傷,70多歲的老人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85歲老人頭部受傷流血,急救人員和民警趕到現場。
  • 重慶新生兼4份家教賺學費 上海交大送去「及時雨」
    重慶新生兼4份家教賺學費 上海交大送去「及時雨」 母親病逝,父親患肝病需長期服藥,哥哥在重慶大學讀研,全家僅靠幾畝薄田來維繫生計。入學的車費和學費還沒有著落,小陳在暑假裡兼了多份家教,為自己的求學之路積攢經費。  為了幫助這名貧困新生,前天,3名上海交大重慶籍的學生帶著學校準備的愛心車費和助學大禮包來到小陳家,其中包括一萬元助學金、300元愛心車費、學校愛心屋抵用券。
  • 海南古稀老人「妙手生歌」 用碗筷敲出動人樂章
    叮叮咚咚清脆的敲擊聲在瓦房中隨筷子的起落飄蕩起來,一位古稀老人神情專注,桌上的瓷碗在他流暢地敲擊下發出悅耳的樂音,串成一段又一段動聽的旋律。  71歲老人邢增華,50多年來,家境貧寒的他沒有放棄對音樂的熱愛,從一名年輕氣盛的少年,到如今已經吐字不清的古稀老人,他手中的樂器從二胡換成揚琴,再到幾個其貌不揚的碗筷。音樂也讓他在艱難的歲月裡,重新獲得新生。
  • 79歲癱瘓老人被活埋,親兒子:我做的!
    曾經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並被無數人奉為至理名言的一句話:「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我想哪怕直到現在,也並未被人們所遺忘。但近日被爆出的一件事,卻讓無數人為之驚訝和氣憤,那就是網上正被傳得沸沸揚揚的「親兒子活埋老母親」事件。網上熱傳,陝西靖邊縣有一男子將自己79歲癱瘓的親生母親,活埋在了一個廢棄墓坑裡。
  • 合肥古稀學生為耄耋老師賀壽:「如有來世我仍願做您的學生」
    這個清明節裡,在肥東縣撮鎮鎮,百名古稀老人和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為撮鎮中學退休老師張學文做九十大壽。這些古稀老人都是耄耋老人張學文的學生,他們的年齡都超過70歲,最大的學生年近八旬。望著眼前的情景,張學文非常高興和激動,「走了這麼久,活了這麼大,這群白髮蒼蒼的學生們,都還能記得我,給我做壽,我真的很滿足很幸福!」
  • 古稀老人攜手走過一甲子 他們活出愛情的模樣
    毛玉章自製康復器械幫季書蘭恢復手指靈活度   在市區東方百合園,經常會看到一位古稀老人推著輪椅帶老伴出門散步,有說有笑,幸福安詳   孝心可嘉婆媳40年在一起情同母女   毛玉章今年88歲,季書蘭84歲,毛玉章的母親毛朱氏和他們共同生活了四十年,季書蘭完全把婆婆當成了親媽。
  • 女兒照顧癱瘓母親32年毫無怨言,任勞任怨
    我母親臨終前臥床癱瘓五年,對於照顧我母親的生活起居。坦白的說我內心有沉重的負擔感、疲憊感和厭倦感,內心中常默念,這就是自己的親媽,換個別人,一個月給我十萬塊我都不伺候。今天看了來自古城保定的一則視頻,描述的是保定一位臥床癱瘓32年母親的兒女們,32年來悉心照顧母親。
  • 全國婦聯權益部:活埋癱瘓母親天理難容,必須依法嚴懲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父母是法定責任,孝老愛親是人之常情,活埋老人的行為已觸犯刑法,涉嫌故意殺人,必將接受法律的制裁。尊老愛幼、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國婦聯從2014年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以來,湧現出382.3萬戶「最美家庭」,包括許多孝老愛親的典範。
  • 男子辭去鐵飯碗創業8年無音訊,癱瘓老人堅守:兒子不回死不瞑目
    室內狹窄且陰暗,牆壁沒有粉刷露著水泥石灰,窗戶釘著塑料薄膜,靠牆邊用磚磊起來的床上躺著78歲的舒克志老人。老人努力地坐起來,臉色蒼白眼睛深深凹陷進去。「兒子出去8年了,現在既沒有一個電話,也沒有一點消息,村裡人都說他肯定不在了,叫我死了這條心……可我相信他一定在!
  • 劉小明:20多年悉心照料 為癱瘓家人撐起一片天
    提著精心挑選的牛奶和水果,12日一大早,劉小明和妻子唐掌珠準時出現在了母親的病房內。查看了點滴的藥量,劉小明輕輕地握住媽媽的手,輕聲細語地介紹起家中的大小事務。妻子則俯下身子,一遍又一遍地梳理老人的頭髮。寒冬裡的病房,不知不覺間多出了幾分溫暖。  這樣的場景,在20多年裡反覆出現。
  • 勸退休的母親再找份工作,被指責不孝的她解釋原因,網友:做得對
    她勸退休的母親再找份工作,也是有原因的。人長期沒有事情做,精神萎靡,影響身體健康她說,其實母親退休已經有兩年了,一開始她也支持母親享受生活,不要操勞了,甚至還主動出錢,讓母親結伴去各地遊玩,見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母親不願意給她帶來多餘的經濟壓力,假意說自己不喜歡出門,就喜歡待在家。她看母親堅持,也就沒有勉強了。
  • 清朝一古稀老臣被判死罪,死前吃2片肉3杯酒,結果乾隆馬上赦免他
    清朝一古稀老臣被判死罪,死前吃2片肉3杯酒,結果乾隆馬上赦免他我們都知道,天威不可測,那些在皇帝身邊當差的大臣,時時刻刻都要小心。因為伴君如伴虎,若是不小心惹怒皇帝,那後果不堪設想,就連自己的小命都將不保。
  • 李傳梅十多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侍奉太婆婆、公公和婆婆 當代孝媳故事...
    十多年來,李傳梅任勞任怨侍奉年邁的太婆婆、身患癌症的公公和雙目失明又聾啞癱瘓的婆婆。儘管生活貧困,但她對老人始終不離不棄,就連出門打工也把婆婆背在身上。李傳梅用她的無私付出詮釋了當今社會的大賢大孝,被全國婦聯負責人譽為"全國婦女學習的好榜樣"。她的溫暖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廣為傳頌,被譽為"當代孝媳"。李傳梅先後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廣東省道德模範""深圳市文明市民"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