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20多年悉心照料 為癱瘓家人撐起一片天

2020-12-09 福州新聞網

劉小明照顧病床上的母親。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文 池遠/攝

  「媽,我們來看您啦!」提著精心挑選的牛奶和水果,12日一大早,劉小明和妻子唐掌珠準時出現在了母親的病房內。查看了點滴的藥量,劉小明輕輕地握住媽媽的手,輕聲細語地介紹起家中的大小事務。妻子則俯下身子,一遍又一遍地梳理老人的頭髮。寒冬裡的病房,不知不覺間多出了幾分溫暖。

  這樣的場景,在20多年裡反覆出現。面對先後患病癱瘓在床的母親、妹妹、哥哥3位親人,於山風景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小明與妻女始終無怨無悔,悉心照料他們。

  1995年,妹妹在家中因煤氣中毒導致癱瘓,現在只能通過發簡訊與家人交流。僅僅過去3年,母親因患腦栓塞導致中風偏癱,如今已雙目失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2007年初,哥哥因患腦梗塞截癱臥床。父親離世之後,照顧家人的重擔落在了劉小明的肩上。

  「妹妹未婚,哥哥也離異了,他們在福州只剩下我一個親人,不照顧他們又能怎麼辦呢?」劉小明回憶,父親去世後,夫婦倆很快把母親接到了家中悉心照料。哥哥和妹妹,也被送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醫藥費,護理費,生活費……在每月高額的支出面前,母親微薄的退休金顯得杯水車薪,夫婦倆省吃儉用,每個月幾乎都要拿出一個人的工資來貼補缺口。

  「金錢還是其次,最困難的還是缺少時間。」劉小明說,由於工作繁忙,他和妻子無法始終陪伴在家人的身邊。儘管如此,幾年前,母親搬進了醫院,每個周末與節假日,夫婦倆總會準時來到醫院看望母親。妹妹住在市郊的康復醫院內,劉小明也保證每個月至少2次到妹妹身邊。

  雙目失明的母親脾氣急躁,劉小明便常常為她說笑話、講故事,專門買收音機和歌碟放給母親聽。妻子每隔數小時就為母親翻身、按摩,即使後來有了護工幫忙,也總要自己動手幾次才安心。耳濡目染之下,劉小明的女兒也把孝順老人牢牢地刻在心中,小時候便幫著媽媽給奶奶捶背按摩,成年後每次回到福州,第一件事情也總是去看望奶奶。

  「每個節假日,我不是在這個醫院,就是在那個醫院。」劉小明說,每年的大年三十,他都會張羅著把幾個家人接到同一家醫院,吃個團圓飯。癱瘓在床的家人很難自己夾菜,夫婦倆便把飯菜裝進勺中,一勺一勺細心地喂。看著開心的家人,劉小明的心中暖洋洋。

  在照顧患病的家人之餘,劉小明也從未放下過工作。由於工作勤奮、業績突出,劉小明先後獲得了「先進個人」「優秀政研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各類榮譽稱號。工作之外,他還有寫歌作曲的愛好,一首首公益歌曲訴說著他對生活與福州的熱愛。

相關焦點

  • 悉心照料癱瘓公婆 孝心事跡感動鄉鄰
    點擊藍字2020羅連香,一名極為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兒媳,多年來她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用一顆善良孝順的心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羅連香夫婦家庭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裡。長期以來,羅連香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侍奉老人,教導孩子,遵紀守法,料理家務。村裡老人重活幹不起她會主動幫助老人。
  • 省道德模範劉小明:事父母能竭其力
    二十多年來,面對中風偏癱雙目失明的母親、因煤氣中毒導致癱瘓的妹妹、患腦梗塞截癱臥床的哥哥,劉小明每天端屎端尿、餵飯餵藥,遇到突發情況送醫急救、送飯洗衣。他始終無怨無悔,用無私奉獻撐起一個溫暖的家。2019年,劉小明當選第六屆福建省道德模範。
  • 沛縣好嫂子韓雪梅:悉心照料癱瘓小叔子,她的義舉感動鄉裡!
    圖文:張建設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我們驅車再次來到沛縣張寨鎮的蔣集村,先前我們曾來這個村莊進行採訪,因當時得到的新聞線索只是短短的一句話,說是有一位女性悉心照料癱瘓病人,在村莊中詢問了一些鄉親和幾位村幹部都不知道。
  • 妻子3次中風他悉心照料20年 現在,妻子重新站起來了
    20年來,裴壽堂的妻子3次中風,他一次次將妻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經悉心照料,妻子奇蹟般地站了起來,還可以獨立行走。裴壽堂裡裡外外一把手,34年來,他關愛空巢老人,幫助困難家庭,哪家要幫買種子、化肥和農藥,哪家要買米和面,他都樂於「帶貨」,鄉鄰的購物單整整記錄了19本。
  • 新疆哈薩克族女子為了愛情擔當嫂子責任 照料癱瘓小叔子20年
    新疆哈薩克族女子為了愛情擔當嫂子責任 照料癱瘓小叔子20年 2015-04-15 19:31:15責任編輯: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5日電 (顧新勇)在新疆尼勒克縣喀拉託別鄉闊克託汗村,一名普通的哈薩克族農家婦女加海二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的小叔子努賽力克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 感恩敬老 | 苟述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
    今天,我們走進斬斷夢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苟述芳。苟述芳,女,漢族,生於1966年7月12日,現住四川省巴中市經開區時新街道辦事處灰山社區一組村民。苟述芳丈夫20年前過世後她一直單身,獨自一人撫養孩子長大。在2012年認識了現任的丈夫田清華,雖然他與這家人無一點血緣關係,但他卻把苟述芳的婆婆當成自己的母親,還囑咐苟述芳細心地照料,他來掙錢養家。2018年的一天早晨,婆婆突發腦溢血,苟述芳立刻將婆婆送進醫院,因搶救及時,得到有效救治。
  • 何宏星:傳承美德 悉心照料患病養父傳佳話
    祖孫三代住在一條水泥船上,以捕魚為生,後長年停靠在上岡鎮沙汪村境內黃沙港岸邊。那時,日子雖艱苦,但老人還是供小宏星上完初中,考取了技校。養祖父病逝後,她和養父相依為命。  2013年3月,成年的何宏星婚嫁大志村青年高龍海,沐浴親情和家庭溫暖,日子很是甜蜜。兩年後,智殘養父又患上嚴重關節炎疾病,幾乎全身癱瘓,生活無法自理,何宏星抽空回去照料,但往返十分不便。
  • 豐都曾應碧:孝順兒媳悉心照顧公婆20多年無怨無悔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郎克志)昨(16)日,筆者從重慶市豐都縣獲悉,湛普鎮春安村二組57歲村民曾應碧,自1992年與丈夫朱成林結婚以來的20多年裡,在勤儉持家的同時,還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公婆,讓他們安享晚年。
  • 好嫂子鄭紅霞三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小叔子
    包貴良是鄭紅霞丈夫包貴玉的弟弟,有輕微智障,一直沒有結婚,平時都是哥哥嫂子照顧著,生活雖不富裕,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倒也過得平和安樂。但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8月的一天,一場意外交通事故落到包貴良身上,在醫院重症監護室待了8天,命是保住了,但脖子以下全無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長期照顧。聽到這一噩耗,全家人都蒙了,這日子可怎麼過呀?
  • 邯鄲廣平七旬老人侯東美:15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
    15年來,她悉心照料癱瘓的婆婆,為老人撐起一片晴朗的天;15年來,她弘揚著愛老孝老的美德,也向後輩和周圍的人傳遞著愛的溫暖和力量。侯東美是廣平縣南韓村鄉李莊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2000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當時80歲的婆婆整日以淚洗面,侯東美便強忍悲痛勸慰、照顧婆婆的生活起居。
  • 老人癱瘓十年由鄰居照料,女兒從不登門,臨終前才知女兒去世多年
    趙光秀意識到他很快就去世了,他讓他的鄰居找到了多年不在家的女兒。但終於來找女婿張文軍,問起女兒的事,女婿含淚告訴她,女兒已經去世多年了。趙光秀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她和妻子靠務農為生。她的女兒雖然出生在農村,但她很漂亮,尤其是她的二女兒。
  • 人物典型故事新聞稿:五兄弟照顧癱瘓父親20餘年 詮釋良好家風
    會昌:五兄弟照顧癱瘓父親20餘年 詮釋良好家風【口播】優良的家風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根源,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和社會認同。連日來,會昌縣高排鄉石灰壩村民曾憲偉一家五兄弟悉心贍養癱瘓父親23年如一日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隱播】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天下著雨,氣溫低。記者來到高排鄉石灰壩村,81歲的曾昭有坐在輪椅上,與80歲的老伴一起在房間裡面對著電熱器取暖。大兒子曾憲偉正從家中趕過來看看自己的父母親,一邊與他們聊天,一邊為他們倆播放著他們喜歡的曲目。
  • 背著父親上大學,孝女撐起一片天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2003級學生黃來女「背著父親上大學,孝女撐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跡,經新聞媒體報導後,在校園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學校通過「綠色通道」讓身無分文的黃來女同學進入了大學殿堂,並且校學生工作部和計算機學院專門為她建立了貧困生檔案。學生工作部幫助她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給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補助,並給予一定額度的助學金幫助她生活學習,這一切讓黃來女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就是溫暖的家,老師們就是她的家人,同學就是她的兄弟姐妹」。黃來女如是說。
  • 好媳婦1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 堅強撐起一片天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馬玉盼)走進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託養院,總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照顧患病在床的丈夫,她十年如一日,像照顧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不離不棄,細心周到地為按摩、擦身、刮屎擦尿、清洗尿布……從未有過驚天動地的誓言,也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相濡以沫的陪伴。
  • 父親因公癱瘓在床 36歲孝女為照顧父親不嫁人(圖)
    父親因公癱瘓在床 36歲孝女為照顧父親不嫁人(圖) 2015-05-05 15:44:0927年來,江鈺樺照顧因公癱瘓的父親,甚至犧牲人生大事。江鈺樺的父親說,如果沒有女兒的悉心照顧,他不可能生活下去  父親因公癱瘓 長女如子來照顧  目前,江鈺樺一家人住在防城港防城區公安局大院裡。5月3日,南國早報記者見到江鈺樺,她留著男孩子的髮型,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穿格子襯衣和牛仔褲,顯得很乾練。江家雖然不算寬敞,但打掃得乾淨整潔。
  • 古稀老人做3份家教最多帶8人 侍奉癱瘓母親多年
    多年來,錢老太癱瘓在床,而她71歲的女兒聶老太為了侍奉老母並為其治病,現在仍身兼多份家教,最多時曾帶8個學生。  近況  為照顧老母親  70老太暫停三份家教  2月26日,母親錢老太沒有像以往一樣按時醒來,怎麼叫都叫不醒。
  • 七旬弟媳照料臥床大伯哥多年 鄰裡鄉親:真是好心人
    七旬弟媳照料臥床大伯哥多年 鄰裡鄉親:真是好心人 2019-02-多年來,徐阿婆一直悉心照料生病的丈夫和丈夫的兄長(大伯哥),丈夫去世後仍無微不至地照顧臥床的大伯哥,沒有半句怨言。遠近的鄉親紛紛為她「點讚」,徐阿婆也因此獲得了「永嘉好人」的榮譽稱號。  記者了解到,徐阿婆的丈夫於4年前去世,其丈夫患癌症的2年多期間,也都由徐阿婆照顧。當時,徐阿婆同時照顧丈夫和大伯哥,一家人住在全村最破舊的房子裡。
  • 久病床前有孝子,這個茂名人六年如一日照顧癱瘓母親
    楊邦進夫妻在深圳經營飯館,生意興隆,年純收入可達20多萬元,全家人生活無憂,過上小康生活。天有不測之風雲。2014年初,母親伍品芳在家給曾外孫餵食時,因腦梗塞突然跌倒致腦出血,經多家醫院救治保住了性命,但還是導致全身癱瘓,無法站立和雙手不能靈活使用了,出入行動只有依靠輪椅,吃飯要靠餵食,大小便亦不能自理。就連刷牙洗臉都要家人幫忙。
  • 千裡背父從江西到玉林,他邊打工邊照料癱瘓父親,這句話讓人淚目
    父親癱瘓臥床,陳庚生背著父親從江西老家來到玉林,一邊在工地幹活掙錢,一邊悉心照顧父親。獨自照料父親數年,讓陳庚生笑著感嘆: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掙扎一下,希望還是有的。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照料好父親再去工地眼下,陳庚生和父親的「家」安在博白城區一棟自建樓裡。
  • 黃豔豔:贍養公婆照顧弟妹,用愛撐起一片天
    自結婚以來,她從未和公婆紅過臉、吵過架,一家人和睦相處,村鄰有口皆碑。2018年正月初八,公公突發疾病。當時,弟弟、妹妹都在外打工,丈夫也不在家中。黃豔豔當機立斷,隻身帶公公去往鹹陽治療。直到手術當天,丈夫才匆匆趕到。在公公住院的三十多天裡,她悉心照料,連醫生、病友都誤以為她是公公的親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