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菜對於地道的農家出身的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小時候吃著農家菜長大,雖然那時候沒有肉,但老媽做農家菜卻很有一手,總是能將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使用豬油巧搭配,就做得很好吃。在北方,秋冬一般都吃大燉菜,秋天豐收的大窩瓜和扁豆角,老媽加點粉條燉上一大鍋,鍋邊再貼上玉米餅子,咬著玉米餅,吃著大燉菜,那叫一個美,這或許也驗證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在貧窮的時候,只求豐衣足食,每天能吃飽飯就覺得很滿足。
相對於小時候的貧窮無衣,現在的生活倒是富足的很,大魚大肉吃不斷,但恰恰缺少的就是小時候的農家情懷,那種能吃上一頓農家菜就很知足的心態,反而在現在生活中很難得見,有時候想想還真是懷念,偶爾做上一頓農家菜,回歸本心,卻也是極好。
為此,去菜市場大爺大媽的小菜攤上,搜羅了點農家食材,又買了點豬五花肉,恬靜的在廚房忙碌了一陣,只為這期盼已久農家菜,菜出鍋,沒搭配玉米餅子,但配上糙米飯來吃也是相當不錯,味香下飯,好喜歡!朋友圈感嘆了一番這難得的農家大燉菜,被一堆老友吐槽,但接下來就紛紛表示也想吃,還真是一堆奇葩友人!
【農家大燉菜】
食材配料:扁豆角300克,窩瓜500克,粉條100克,豬五花肉200克;蔥花1把、生薑5片,鹽適量,生抽1湯匙,雞精少許。
做法步驟:
1、扁豆角先行清洗乾淨再掐去兩頭,避免豆角肚子進水。在掐頭的時候,每一頭往不同的側邊拉下,將側邊上的豆角筋拉扯下來扔掉不用。
2、小窩瓜如果皮嫩直接清洗乾淨去籽切薄片即可,窩瓜一般都不打農藥,表面只有浮塵。如果瓜皮老,用削皮刀整瓜削皮後再切開。
3、五花肉切薄片後再改切小丁。也可以不用五花肉,用豬油素燉,家裡沒有豬油了,我是以五花肉炸出油來做,還能吃上肉丁,比用純豬油的口感更好。
4、鍋燒熱,放少量食用油,下五花肉丁翻炒出油,炒至肉丁表面焦黃,這樣燉農家菜會特別香,然後再放入蔥花、薑片爆香。
5、放入扁豆角翻炒3-5分鐘,使豆角充分浸油,類似於油炸豆角的口感,這樣燉出的豆角才會好吃。
6、放入瓜片翻炒均勻。
7、鍋中加入清水末過豆角瓜片,放入粉條,水燒開後將粉條用鏟子壓入水面以下,維持大火開鍋10分鐘,再轉中火燉上10分鐘至粉條燉至沒有硬芯。
8、加入食鹽、生抽與雞精,翻炒入味,大火收一下湯汁,一道好吃的農家大燉菜就做好了,久違的味道撲鼻而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評、一贊」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有用,請把它分享出去,謝謝!
瓢飲取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我崇尚美食即是愛的主旨,深信投入愛才能做出美味,即使同一食物你我的做法相同,如果有愛,你會做得比我好,歡迎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