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可以阻擋柳州螺螄粉

2021-01-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消費APP」(ID:lslb168),作者 萬德乾,36氪經授權發布。

螺螄粉在2020年迎來兩個意外的暴增效應:一個是螺螄粉在以阿里為主的電商平臺銷售,迎來過去10年來最大的爆發。一個是螺螄粉已經成為阿里平臺銷售排名第一的米粉類袋裝即食食品,絕大多數還是來自螺螄粉老家的柳州螺螄粉。

今年阿里淘系電商平臺的柳州螺螄粉銷量,有望以百億規模,一舉超過統一方便麵。已經到來的一年一度雙11,整個柳州地區的螺螄粉商家,拼了!疫情因素確實加速了螺螄粉的銷量,但是螺螄粉銷售一直都在猛增。

因為如果把這兩個意外效應再往前復盤,柳州螺螄粉還有更奇特的商業標籤:它的網絡話題效應長期不衰;它走向全國的主要形式是電商而不是餐飲實體店。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柳州螺螄粉首次大規模出現在網絡段子,是在2017年。一個很冷的網絡段子,幫助柳州螺螄粉加速普及了名氣:老師給三個學生各10塊錢買東西,考驗學生尋找什麼東西能填滿整個教室。一個學生買了氣球,一個學生買了燭光,一個學生彪悍的買了碗……螺螄粉。

網友秒懂:螺螄粉的臭味,防不勝防。

臭,幫助螺螄粉普及了線上的人設和知名度,也阻礙了螺螄粉在線下的餐飲布局範圍。中國中西南地區是粉面類小吃的聖地,現在基本上是個中國人都知道這些名單:武漢熱乾麵、重慶酸辣粉、重慶小面、常德米粉、長沙米粉、雲南過橋米粉、廣東炒牛河、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應該是這裡面名氣普及最晚的。至少,今天全國各地的實體粉面餐飲店,螺螄粉應該是最少的。巧了,螺螄粉餐飲不普及,以電商為載體的零售生意,今天反而最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事,沒法說理,但是有據可查。

廣西兩大米粉,不同於其他地方粉面類小吃,它在一碗粉面的三大用料當中:主料(粉面)、輔料(澆頭)、湯料(底湯),類似火鍋一樣,非常重視湯料的品質和口味的精準性。就像螺螄粉的臭味來自輔料酸筍,但是螺螄粉這個品類的命名,還是來自螺螄熬製的湯料。

這會帶來兩個顯著的特點(或是普及問題),口味非常地方性、產業化程度太高。

口味太地方,產業化太高,都不利於複製到外地。簡單的說,就是全國人覺得螺螄粉口味太重(臭),沒有童年記憶輕易不愛嘗試;一家螺螄粉餐廳,想要以餐飲形式搬到外地,等於要把整個柳州螺螄粉產業鏈搬到外地。

粉面小吃這種社會基層餐飲能夠複製到外地,以往也是通過某個先知先覺的前輩,改良口味和工藝帶火之後,以地方協會的形式強化餐廳背後的產業鏈供給。青海循化人做的蘭州拉麵(不是甘肅蘭州的牛肉麵),廣西崇左人做的桂林米粉(不是廣西桂林的滷菜粉),都是口味和製作工藝改良後的產物。尤其是桂林米粉,十分大膽的借用了柳州螺螄粉的酸筍輔料。

或是沒有一個前輩,或是臭味太猛,或是誕生時間偏晚。柳州螺螄粉這個與改革開放同時間出現的地方小吃,2012年之前,沒有全國知名度,沒有網絡段子。

80後做著柳州螺螄粉

莫勤吉是柳州人,85後,柳州美吉食品創始人,現在柳州最頭部的螺螄粉電商品牌。他從一個普通柳州人,發展為柳州螺螄粉的電商領頭人,濃縮了非常經典的螺螄粉走向全國演變規律。

莫勤吉喜歡吃螺螄粉不是重點,重點他是80後,80後比前輩容易接觸電商。廣州上完大學之後,機械專業的他簡單從業本職之後,回到柳州做起了電商生意,母嬰品類起家。

螺螄粉之前,柳州這個地方,產業重點其實是以柳工、五菱為主的機械製造產業,有著很硬核的城市產業集群。莫勤吉也是學機械專業的,但是機械不是C端電商品類。

他一邊賣著母嬰品,一邊和柳州的電商同行,用著最手工「土鱉」的方法,用冰袋包裹著新鮮的米粉、滷料,上架淘寶售賣。銷地,主要還是廣東。廣東臨近廣西,廣西人出外打工,一般首選廣東。直到現在,除了東北地區(因為東北朋友喜歡看快手短視頻,你說怪不怪?),廣東依然是螺螄粉的最大電商銷地。

2013年,莫勤吉的淘寶店鋪,螺螄粉銷量保持在300-400碗/天。銷量的持續猛增,激活了這個有著商業天分的柳州85後,逐步把螺螄粉從一個電商賣貨生意,變成了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全產業鏈生意。

2017年,莫勤吉正式投資開建自己的螺螄粉工廠。今年上半年,他的第二家螺螄粉工廠,已經正式投產使用。

電商賣家自建工廠,是個很詭異的行動。同樣是包裝小吃食品的品牌商家,三隻松鼠都做到了上市,也沒有自己的工廠,走的還是OEM代工模式。

莫勤吉走自建工廠的模式,本質還是為了解決兩大問題:品質要可控、產能要可控。

原本的柳州螺螄粉,本來就是高度產業化的餐飲模式。米粉原料、螺螄湯料,主要的酸筍輔料,其實在柳州當地,都有成熟的上遊供應鏈批發供給。餐廳小店的作業加工,主要負責現場煮粉和調料(辣椒、酸豆角、香蔥等)的配置。這也是為什麼上述會說,外地開正宗螺螄粉,需要複製整個柳州螺螄粉產業鏈。

當然,反過來看,今天柳州市官方,提出要打造柳州螺螄粉「雙百億」產業規模,除了銷售過百億,自然還有產業供給側過百億。

回到莫勤吉的螺螄粉工廠。2016年十一國慶,莫勤吉的店鋪參加了淘寶一個大促活動,當天賣出40萬包螺螄粉,徹底把他整懵了,他還賣虧損了。

他手底下當時的產能才1萬包/天。一袋一袋的手工裝袋酸筍、腐皮、大豆花生、螺螄湯料等各類調味包,40萬包銷量,一個月都做不完。再說,他的淘寶店鋪生意好,其他柳州螺螄粉賣家的生意也很好。上遊供貨工廠,一來沒法精準滿足他的個性口味生產(他的店鋪已經在做幹拌螺螄粉的口味),二來高峰期也沒法滿足他的原料供應和輔料加工。

不走柳州螺螄粉的自主特色工廠製造之路,電商螺螄粉這買賣,做不大。

要不說莫勤吉有商業天分。他同時走了工廠和供應鏈兩條路。不僅投資建設了工廠,還抓住了上遊最重要的酸筍自建自供的路子。就像現在螺螄粉銷量上漲,酸筍這種每年6-8月份採摘的竹筍原料,就有點供貨不足了。

也就是說,他的工廠和供應鏈,同時升級了柳州傳統螺螄粉產業的兩條路:把原來手工製作升級為自動化機械製作,極大的提升了製造效率和品質。把原來上遊供給全柳州多個小店的供應鏈模式,自建了充分滿足自己產能需要的原料基地。

莫勤吉今年交付投產的美吉工廠,有一個60個罐桶,300噸庫存的酸筍發酵倉庫。一個有著20年從業經驗的酸筍製作師傅李永國,他每年花了40萬年薪聘請。

圖為莫勤吉工廠裡的高薪「聞臭師」李永國

現在,他在淘系一天的銷量,達到20萬包。他的一個淘寶店鋪,2019年銷售額就做到了5000萬。今年,莫勤吉第一次正式參加天貓雙11,莫勤吉公司所有人,都全員備戰著今年的天貓雙11莫勤吉要做2億,邱啟豪在申通已備貨。

他甚至帶頭升級了製作螺螄粉的食品機械產業。柳州有傳統的螺螄粉加工工廠,但那些工廠裡沒有為電商供給的包裝螺螄粉機械設備。他本是學機械出身,沒有上遊食品機械廠家專門定製螺螄粉罐裝料包的機械,他就聯合廠家研發。

現在他的新工廠,一天最高能生產60萬包螺螄粉。後端的供應鏈和工廠都是自己的,莫勤吉的螺螄粉生意,進入到等待螺螄粉在電商平臺,逐年擴張的良性增長階段。

不過,莫勤吉倒不滿足電商單一渠道生意(他有螺滿地等四個淘系品牌店鋪,以及其他電商平臺店鋪)。他的公司,還有走商場的實體餐廳渠道的螺湘百味店鋪,還有為其他包括微商渠道做的OEM代工生意,以及為其他柳州螺螄粉電商商家供貨原料的B2B批發生意。邱啟豪,阿里淘系皇冠螺旗艦店的創始人,也受益於莫勤吉的支持。

邱啟豪不是柳州人,但是這個85後福建人在柳州上的大學。他毫不遮掩的說,他是想做電商想的出迷。螺螄粉生意之前,他已經是淘寶魔術道具品類的領先賣家。

他在柳州已經有10年生活經歷,螺螄粉已經是他必須面對的生活小吃。這就有意思了,他不像莫勤吉那樣有螺螄粉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感知力,導致他進場螺螄粉的生意時間偏晚。但是他又因為有了10年柳州經歷,螺螄粉高度電商化的產業現狀,讓他這個堅決走中國特色電商主義路線的福建人,毅然決然走向了柳州螺螄粉的電商生意。

哪怕,他涉足螺螄粉生意的早期,交了一些學費,重複了一些莫勤吉不可控產能和個性化品質的彎路。但是,邱啟豪現在,同樣堅決以自建工廠的路子,想要把螺螄粉電商生意,長期做下去。

36氪-未來消費在邱啟豪的皇冠螺工廠裡,有兩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個好看的女主播,站在隔著玻璃的加工廠前面坐著電商帶貨直播。直播那邊的買家,清楚透著屏幕,看到他們買的螺螄粉,怎麼一袋袋加工包裝好的。還有,工人們每天前往任何一個加工區,都要經過換裝、換鞋、全身高壓衝風除塵的衛生清潔。我們知道這是高度工業化之後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已經標配的現代化工廠衛生標準。但是,親自經歷全身除塵之後,你還是會覺得,他的工廠打理的挺處女座的。

圖為邱啟豪工廠的加工區。中右紅框位置是主播正在帶貨直播

他的工廠和莫勤吉的一樣,有著輔料熬製、罐裝、清洗、裝包的全套機械化作業設備。非常重視設計元素的邱啟豪,讓他的皇冠螺螺螄粉,無論是產品外包裝,還是各類平面廣告設計,都有著柳州數一數二的專業品質,美感一流。

邱啟豪和莫勤吉的螺螄粉電商生意,現在已經是柳州當地最大的兩家螺螄粉電商頭部品牌,也是柳州當地政府重點推廣包裝的頭部品牌。

螺螄粉「佔領」全國

螺螄粉有三次上癮的說法。

螺螄粉有點像臭豆腐、榴槤,屬於那種「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滾」(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原語)的食品。也就是說,不喜歡的人就是不喜歡,喜歡的人天天喜歡。螺螄粉的復購率,遠高於其他粉面或包裝類小吃。這是螺螄粉這幾年來,持續猛增銷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這不是全部原因。

說來也怪,廣西本地對桂林、柳州兩大米粉的來源傳說,總是和2200年前的秦始皇脫不開關係。其實,柳州螺螄粉非常廣西。如上所述,螺螄粉能叫螺螄粉,關鍵在於螺螄熬製的湯料,以及竹筍發酵的酸筍。

這種經過高度發酵,從而散發著全國人民一開始接受不了的異味小吃,反而非常適合包裝食用。也就是說,電商包裝製作的螺螄粉,其實口味非常還原現場煮製的螺螄粉。

這簡直就是螺螄粉電商化——以電商而非餐飲走向全國——最棒的天然條件。螺螄粉電商化普及後,螺螄粉的線下實體生意,以及整個餐飲市場,都在擁抱螺螄粉。

圖為亟待發往全國的打包完整的螺螄粉

就連肯德基,也在不久前,正式在門店上架了螺螄粉。遍布全國的沙縣小吃,現在就有螺螄粉(來自莫勤吉工廠的供貨)售賣。美食網紅博主李子柒,也和柳州市官方合作,推出了自己的淘系柳州螺螄粉店鋪。就連今天電商售賣的包裝螺螄粉,也不全來自柳州。

我們36氪-未來消費(微信ID:lslb168)曾經反覆說過,一切食物的流行都是好吃為前提,甭提什麼有營養,能減肥的非味蕾功能。而一切食物的好吃,都是現制現做才好吃。除非,你能發明出一種新的味道。

包裝螺螄粉不像其他方便食品,煮米粉比開水泡米粉好吃,這就保證了米粉原料,能夠高度還原現做的口感。類似莫勤吉、邱啟豪這樣的柳州螺螄粉商家,經過高度工業化技術研發打磨之後,已經可以做到其實遠比一般柳州街頭螺螄粉小店,更標準更普及的口感。批量化的生產,標準化的工藝,極好的保鮮和衛生密封技術,包裝螺螄粉的口感,反而比一般街頭現做米粉,真的更好吃些。

你要吃到正宗武漢熱乾麵,可能還是要去武漢(不過吃熱乾麵是個體力活,吃一口拌五次,吃完拌完,嚴重影響了全國普及率)。其他小吃,一般人還是默認最正宗還是在原發地。

唯獨螺螄粉,經過柳州那些80後的電商賣家,藉助螺螄粉天然發酵的高度可還原的優勢,走著現代化工業標準製作的路子,通過阿里電商的渠道便利,一舉將螺螄粉這個沒有通過餐飲渠道普及全國的小吃,愣是完成了比其他小吃更好的電商全國普及。

柳州全市從官方到民間,喜不自勝。

阿里淘系的運營小二,也非常扶持柳州螺螄粉的品類壯大。阿里小二不僅給流量,給活動支持,還深度溝通莫勤吉、邱啟豪這些柳州螺螄粉賣家。不希望他們重蹈其他地方小吃方便食品化之後的覆轍(曾經出現過A某地地方廠家,擠佔了B某地包裝酸辣粉產業)。阿里反而一直努力支持他們,從一個電商賣家,進化成有著自己工廠的全產業鏈螺螄粉商家。

螺螄粉有臭味,自然帶出來天然的復購率。最早在淘寶購買螺螄粉的買家,其實大多也來自在廣東打工的廣西年輕人。當一種口味特殊的小吃,透過在外地的廣西人,這批種子顧客的安利推廣之後,任何一個加入螺螄粉吃貨大軍的非廣西人,有一個算一個。吃了你就忘不了,吃了還想吃。

就拿莫勤吉的淘寶店鋪來說,75%的顧客,還是25歲左右的女性。

螺螄粉的口感也非常好。刺激的味覺、油辣的口感、豐富的輔料、現煮的米粉。綜合起來,袋裝螺螄粉,真的已經脫離了方便粉面的範疇,成為一種口感特殊、口味新鮮的獨特食品。

螺螄粉這幾年的得以持續的銷售增量,必要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此。電商平臺上面,買螺螄粉,做螺螄粉,主要是80後一代人的故事。

80後年輕人、淘系電商、深度發酵工藝、鮮辣口感……這幾個先天、後天綜合起來的條件,成為螺螄粉以電商的形式,快速且深度普及全國的充分主要原因。

柳州螺螄粉受惠於80後一代人,受惠於電商。

柳州當地的官方部門,自然也毫不猶豫的做起來整個柳州螺螄粉產業的靠山。產業基地扶持、稅收扶持、投融資扶持、組織商家人才培訓、帶領商家出去參展、對接外部合作資源、組織全國商家考察柳州、前頭合作阿里聚划算平臺、提倡柳州本地螺螄粉商家資源和技術共享……

莫勤吉的螺螄粉工廠,每周都會給工人加餐兩次,莫勤吉本人跟著一起吃,告訴大家,他都一起吃的加餐,是貨真價實的加餐。當工人們在工作午休的時候,集體吃著中飯,享受著辛勤勞作之後,靠自己的勞動換來的一頓中餐,臉上都呈現著憑勞動吃飯的雙重滿足感。

勞動者憑自己的勞力換來飯吃,這是很令人共鳴感動的場景。而這些每月平均拿著5000元以上月薪的螺螄粉工人,也是在柳州螺螄粉電商化產業崛起之後,才獲得的就業機會。

柳州螺螄粉帶給柳州的回饋,又遠不止於電商本身。

相關焦點

  • 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曾幾何時,廣西柳州的螺螄粉一下子風靡全國,不僅各種品牌的螺螄粉連鎖店開遍大江南北,連各種牌子方便包裝的即食螺螄粉,也走遍天下,充斥著各大超市或便利店的貨架,以及各個微商的朋友圈。的確,那種鮮辣夠味,爽滑彈牙的口感,讓人大汗淋漓的暢快,也是其成功的根本因素吧。
  • 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
    8月,新成立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首期培訓。消息一出,網友們一下炸開了鍋:「螺螄粉都能辦學院啦?」「這學院學的啥呀?」「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嗎?」這不知道是螺螄粉第幾次引起話題了,自從當上「網紅」後,螺螄粉的話題熱度似乎就一直沒降下來過。
  •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螺螄粉的嚮往
    02 是什麼成就了一碗地道的螺螄粉?對於柳州人來說,螺螄粉從來不分早中晚,隨時隨地都可嗦一碗。當地人對酸筍的愛,對於沒接觸過酸筍的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一部分外省人對酸筍的印象恐怕就是「臭」,進而退避三舍。其實,這酸筍是聞著臭、吃著香,嘗試過的人,很難不被它所折服。
  • 柳州螺螄粉「難產」到底難在哪?
    曾經因為「臭」被不少人「嫌棄」的螺螄粉,似乎一時之間奪了吃貨們的「魂」。受疫情影響,柳州螺螄粉訂單激增,幾乎每家螺螄粉生產企業都有「欠單」,多至數百萬袋。不僅國內吃貨在等螺螄粉,國外吃貨也在等。
  • 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
    會上,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蒙啟鵬正式發布: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達到105.60億元,較去年增長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100億元」工程。近年來,柳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工業的理念謀劃推進柳州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戰略。
  • 廣西柳州:小小螺螄粉成就扶貧產業鏈
    黎寒池攝本報記者 劉 昊 通訊員 李燕玲前段時間,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的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內,該公司負責人韋楊年又喜又憂,喜的是袋裝螺螄粉的銷售非常火爆,平時一天的銷量是25萬袋,現在每天能達到35萬袋;憂的是工人們加班加點為「雙十一」備的貨,還沒到「雙十一」就賣光了……11月初,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
  • 螺螄粉:柳州哪裡的螺螄粉最討人喜歡?
    柳州螺螄粉哪裡的最好吃?螺螄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如果你到柳州旅遊,那一定要嘗一嘗當地的螺螄粉,但是柳州螺絲粉店千萬家,哪些才是比較具有特色的呢?
  • 廣西柳州: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元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18日,在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家螺螄粉企業,工人在外包裝車間裡忙碌。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18日,在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家螺螄粉企業,工人在外包裝車間裡忙碌。
  • 螺螄粉發源地—柳州美食分享
    柳州,簡稱柳,又稱壺城、龍城,柳州人喜好美食,口味重,偏辛辣,且擅於融會吸收各種外來風味,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今天就帶大家打卡一下柳州的特色美食,讓地道的柳州美食治癒你的胃。來到柳州,首當其衝的一定是螺螄粉,從白蓮洞中發現的數萬年前的螺螄,到如今風靡全國的螺螄粉,酸、辣、爽、燙、鮮的獨特風味,採用古法手工乾粉,營養健康的湯底,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的米粉做原料,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鬱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燜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吃後常使人大汗淋漓。穩坐柳州美食C位。當然這是一道富有味道的美食。
  • 柳州螺螄粉,麻辣鮮香女生的最愛
    柳州螺螄粉,麻辣鮮香女生的最愛 柳州地區最出名的就是螺螄粉了, 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為出名的特色小吃, 深受全國各地人們的喜愛
  • 柳州這家螺螄粉還沒開攤就上百號人排隊,網友:排一個小時也要吃
    說到螺螄粉,大家都知道是廣西柳州的特色美食,喜歡吃的人就覺得很香很爽口,但有些人聞到那味道就覺得得臭,根本下不了口,但只要嘗試過,就會慢慢愛上這股「酸臭味」。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食材有螺螄、米粉、酸筍、青菜、花生、木耳、腐竹、黃花菜,蘿蔔乾、辣椒油等,還可以另加豆腐泡、豬腳、鴨爪、雞蛋等滷味,最後加上秘制的湯,就是一碗讓人看到都流口水的螺螄粉。在柳州白天和晚上都能吃到螺螄粉,誇張點說就是走到食街上就能聞到螺螄粉味,但比較正宗的螺螄粉還是不多,所以正宗的螺螄粉只要開攤就會很多人來吃,有些特別好吃的根本就忙不過來。
  • 螺螄粉大名鼎鼎,但在柳州菜博物館裡排第一的卻是它
    小時候,有一個暑假是在柳州度過的,吃遍了柳州的粉,印象只有燙粉和湯粉,根本沒有什麼螺螄粉,而且,螺螄粉多用幹的桂林米粉,以前的柳州多用切粉。廣西的大多數米粉都源於傳統,螺螄粉是突然串紅的。經過業者數次改良,又加上其它配料,螺螄粉慢慢形成,熱愛米粉與螺絲的柳州人無意中創造了這麼一碗足以代表廣西的美食。
  • 柳州螺螄粉(預包裝)品牌評比結果揭曉
    柳州螺螄粉(預包裝)品牌評比表彰大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攝廣西新聞網柳州4月24日訊(記者 莫一科)24日,柳州螺螄粉(預包裝)品牌評比表彰大會在柳州市會議中心舉行,全市螺螄粉生產企業、柳州市螺螄粉(預包裝)品牌評比委員會成員單位、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柳州螺螄粉(預包裝)品牌評比表彰大會。
  • 柳州螺螄粉,被人心心念念的「臭」,香辣酸爽連湯都要喝光
    美食界總有那麼一些「奇葩」選手,比如說榴槤、長沙臭豆腐、北京的豆汁兒,都讓愛它們的人念念不忘,讓不喜歡的人避之不及。這些奇特美食中還有一位「扛把子」選手,那就是柳州螺螄粉。螺螄粉是出了名的臭,但喜歡吃螺螄粉的人就是最愛這股臭味,恨不得每天一碗,接受不了的人則談粉色變,離得越遠越好。
  • 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螄粉,印象裡的第一次接觸
    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螄粉,是廣西的兩大特色小吃,味道上各有千秋,桂林米粉口味偏輕,柳州螺螄粉口味偏重。桂林米粉在外名聲遠播,螺螄粉在廣西遍地開花。作者老家在貴港農村,在沒上大學之前,去過最遠的地方僅僅是南寧,2000年上大學後,才第一次離開廣西。
  • 雨落蕭關:柳州三體致各螺螄粉廠家的一封信
    ——「柳州三體」聯合創始人雨落蕭關01我是個對數字不敏感的人,所以自創業以來所做的項目,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夢想與情懷」佔據了主要的部分,雖然當下很多人已經不屑於「情懷」這個詞,但現實就是這樣,這是我的真實想法。
  • 廣西柳州螺螄粉,你值得嘗試,吃三次必愛上
    這兩年,廣西柳州螺螄粉不知何時變為了一種網紅食品,且各大網站均有視頻博主對螺螄粉粉進行試吃或者評測,而商家也為了凸顯螺螄粉的特色,相繼推出了加臭加辣螺螄粉或者腐竹超大份的螺螄粉,對於安藍而言,當然也是希望腐竹多一點了。
  • 螺螄粉裡到底有沒有螺螄?我在廣西柳州找到了最靠譜的答案!
    如果說起廣西柳州的美食,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我想,有99%的人會想到螺螄粉。在所有吃過螺螄粉的外地人中,大約有半數以上的人會有同樣的疑問:螺螄粉裡到底有沒有螺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柳州。在柳州城區東南12公裡處有一個洞穴被稱為白蓮洞,此處便是柳州先民居住的洞穴之一。這時的柳州先民已經學會了用火來燒烤食物,在他們的洞穴裡便發現了火堆以及被石頭敲掉尾部的螺螄殼化石。根據考古人員和地質人員的研究推斷,白蓮洞遺址距今約3萬多年,也就是說,3萬多年前,柳州人的先民柳江人已經有了吃螺螄的歷史。
  • 中國美食廣西篇——柳州特色美食螺螄粉
    柳州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西中部偏東北,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簡稱「柳」,別稱壺城、龍城。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柳州而柳州美食眾多:狗肉、螺螄粉、豆粉膜、砧板、柳州酸、雲片糕、牛喇叭、露水湯圓、艾巴巴、蘿蔔糕等等。最具代表性、名頭最響亮的非柳州螺螄粉莫屬。
  • 「網紅小吃」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破百億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12月18日電 (林馨)18日,廣西柳州市舉行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新聞發布會。截至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達到105.60億元,較去年增長68.80%,產品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螺螄粉是廣西柳州街邊特色小吃,因其湯料由螺螄熬製而得名。近年來,柳州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柳州螺螄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