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蘿蔔大俠」于成龍死後寒酸得只剩下幾件粗布衣服和幾罐豆豉

2020-11-22 唐牧師與你解讀聖經

被稱為「蘿蔔大俠」于成龍死後寒酸得只剩下幾件粗布衣服和幾罐豆豉

清朝康熙時代其實有兩個于成龍,籍貫山西永寧的老于成龍與出身漢軍鑲黃旗的小于成龍;兩人都從基層的縣令做起,並都成為一品封疆大吏。老、小于成龍不是平行的兩個人,老于成龍是小于成龍的上

司,並對小于成龍不遺餘力地提拔,康熙皇帝也曾要小于成龍向老于成龍多學習,兩個于成龍都是當時康熙朝的廉吏。

老于成龍四十五歲開始當官,一路從縣令、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到總督,官位愈升愈高,但操守始終如一。他在江南為官的時候,常常就是吃稀飯、豆腐與青菜,連百姓要送他魚,他都拒絕,

所以民間稱于成龍為「於青菜」。

這個於青菜做的還真徹底,他的兒子從山西過來探親,每天吃的也是青菜豆腐,只有在回山西的時候,多了半隻醃製的鴨子肉;民間做歌謠:「於公豆腐量太狹,長子臨行割半鴨。」

而在調任福建按察使時,于成龍命人買了許多蘿蔔上船,船夫很納悶,蘿蔔在當時是很便宜的蔬菜,為什麼要買這麼多。于成龍則回答說,這些蘿蔔夠他一路上食用啊。當地人親切地愛稱他為「蘿蔔大俠」;于成龍當官,別的老爺都會泡一壺好茶喝,于成龍則是命人摘槐樹的葉子泡茶,槐樹葉子幾乎被摘光,變的光禿禿。

他在康熙二十三年兩江總督任內去世,當他的部屬發現他已離世時,是身穿朝服端坐在椅子上。而在處理後事時發現,他竟只有幾件粗布衣服,還有幾罐鹽漬豆豉,也沒有留下多餘銀兩。

在那個貪汙盛行的時代裡,沒有幾個人可以比得上于成龍的廉潔,所以百姓以「罷市痛哭」的方式,懷念這位清官;康熙皇帝在了解于成龍的身後事之後,這才發現,很多打于成龍貪汙小報告的,都是惡意中傷。康熙曾感慨的說,官員中能像于成龍這樣的人,還有多少?

康熙讚美于成龍是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去世後特別為他撰寫碑文。

于成龍出生於明朝萬曆年間,鄉試中副榜的貢生(副貢生),但一生的成就卻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當官後曾三次以「卓異」的優異政績獲得上級賞識與推薦,康熙更破格晉用為直隸巡撫。他諡號「清端」

清廉端正剛直,不只是清朝的表率,也是現代公務人員的楷模。

相關焦點

  •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做過封疆大吏,遺產卻只是一件衣服和幾罐醃豆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做過封疆大吏,遺產卻只是一件衣服和幾罐醃豆中國封建王朝幾千年,朝代更迭無數,但有朝廷就有官員,但有官員就不可避免有貪官也有清官。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的貪官和清官都有不少,清官例如諸葛亮、魏徵、範仲淹、司馬光還有于謙(不是於大爺);貪官例如蔡京、賈似道、劉瑾等。但如果說被人們最為熟知的大貪官和大清官,估計就是滿清王朝的兩個人了。很有意思,如此著名的兩個人,來自同一個朝代。
  • 康熙盛讚的清官于成龍,他的遺物讓人感動落淚
    于成龍是清朝順治、康熙年間的官員,在順治十八年的時候開始仕途之路,出任過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尚書和大學士之職位。于成龍首次出任廣西羅成縣的父母官時,並沒有帶上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也沒有大量的隨從和車馬,而是只帶了兩個親近的部下徒步走了半年才到達任職之地,一路風塵僕僕,到達之後跟個乞丐差不離,于成龍在任7年羅城縣知縣,羅城縣大變樣,到處勃勃生機,他的政績得到了上面的提拔,之後被調往四川任知州,在他離別羅城縣時,百姓紛紛帶上自己家的稀罕物件,流淚送別于成龍,皆言于成龍是羅城縣的好清官,為當地做了不少好事,都捨不得他離開
  • 史上第一清官于成龍被康熙皇帝稱天下廉吏第一,古今第一廉吏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皇帝,而且還是以聖明著稱康熙皇帝讚譽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第一廉吏」的官員于成龍,首先來看一下他的簡歷:于成龍,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人,康熙六年,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用19年總共被提升了11級,儘管速度如坐火箭快,卻沒有人不佩服他。他手中權力越來越大,可是他的生活條件卻越來越苦逼。
  • 被康熙盛讚「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是何人?
    于成龍卻用感人肺腑的精誠堅持下來,安撫殘餘百姓,捕治盜賊,寬免徭役,建立學校、養老院,依次施行興利除弊的措施,為官七年,縣中大治。百姓都把錢糧親手交到于成龍手中,有的百姓在案几上偷偷留下幾文錢,于成龍問為什麼,百姓說:「老爺不收火耗,不謀衣食,難道連酒也不買嗎?」于成龍被百姓心意感動,留下夠買一壺酒的錢,多餘的讓百姓拿走。
  • 歷史那些事,于成龍隻身平息動亂,康熙表彰其是「今世清官第一」
    因之百姓在歌謠中唱道:「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福建按察使離湖北時,依然一捆行囊,兩袖清風,沿途以蘿蔔為乾糧。于成龍在福建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為民稱頌的好事。當時清廷為對付臺灣鄭氏的抗清勢力,實行了「海禁」政策。當地統治者不顧連年兵禍,民不聊生,動輒以「通海」罪名興起大獄,使許多沿海漁民催難。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
    用《清史稿》中的話說,就是「常微行村堡,周訪閭裡」,察知民間疾苦,工作常通宵達旦,盡心盡職,為民解憂,深得百姓愛戴,視其「親如家人父子」。 節儉。于成龍深知百姓疾苦和為官責任,生活上始終保持低標準,一生節儉,生活清貧,「日食粗糲」,常年佐以青菜,人送雅號「於青菜」。從黃州調往福建任職,他叫僕人買來很多蘿蔔,船家不解地問,買這麼多賤物幹什麼?
  • 封建社會也有不少清官,但能比肩清朝于成龍的只怕不是很多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45歲的于成龍從政入仕第一站,便被朝廷派往遠離京城的廣西羅城縣任知縣。這事兒要擱今天比這再遠也不是個事兒,坐飛機一天可以打個來回,坐動車大概也就四、五個鐘頭,就是大巴怕是有一天時間也能差不多到達。可這擱在兩、三百年前的大清朝,就成了一件很令人頭痛的事兒了。于成龍在京城領命之後,馬不停蹄,人不下鞍往廣西趕路,只怕是也得一月四十天。
  • 幾小時成交上百件,商河小夥直播賣老粗布
    「感謝直播間的網友們……」回村繼承父業 的商河小夥劉越,為繼承創新發展商河老粗布,又在網上搞起直播銷售。不僅將商河老粗布融入了現代化元素,而且成立棉花種植合作社,尋找村裡的手藝人,將傳統技藝 繼續發揚光大。「我們成立了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直接採購農戶種植的棉花。」
  • 66歲成龍現身西安商演撈金,舞臺寒酸秩序混亂被指太掉價
    成龍是華語娛樂圈的超級巨星,在國際上也地位非凡,深受影迷和業內人士的尊重,誰見了都要喊一聲「大哥」。 80年代劉德華周星馳還在跑龍套的時候,成龍的電影就已經能在北美拿2000萬美金的票房了。
  • 于成龍出任兩江總督,南京布價大漲:官員不敢穿綢緞了
    于成龍是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他政績卓著,清正廉潔,三次被舉為「卓異」,于成龍作為一個官員,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年代,其清廉自持,始終如一的操守是極為少見的,所以,康熙帝稱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 賈璉送林黛玉為何要幾件大毛衣服?王熙鳳給襲人一件衣服裡有答案
    其中,賈璉護送林黛玉回南方,處理林如海喪事期間,派僕人昭兒回家,特意要了幾件大毛衣服帶過去。千裡之外,賈璉為何要幾件大毛衣服呢?各種推測很多,也都能自圓其說,但都不如紅樓夢書裡王熙鳳給出的答案更可靠。紅樓夢第51回,賈寶玉身邊的襲人母親病重,哥哥請她回家,王夫人交待王熙鳳處理此事。
  • 連續4部電影票房失利後,成龍參加商演顯寒酸,老闆強行上臺合影
    序言:近日,成龍罕見現身商演,引起網絡熱議,因為這個舞臺的環境太簡陋、太寒酸了,感覺像是在十八線的小縣城裡商演。成龍可是拿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人啊,是國際動作巨星,怎麼會淪落至此呢?而且,在成龍演唱的過程中,有不少大老闆強行衝到臺上獻花、握手、合影。
  • 一直沒有離開便利店的豆豉鯪魚罐頭,到底有多下飯,多香
    一直沒有離開便利店的豆豉鯪魚罐頭,到底有多下飯,多香甘竹罐頭,甘香可口」,從小到大,半島君只要聽到,看到這句廣告詞,就會立刻想起豆豉鯪魚的好味道:豐盈甘香的魚肉,配上鹹鮮的豆豉,埋進熱騰騰的米飯裡,飯暖菜香。
  • 亞麻涼蓆和老粗布涼蓆哪個好 亞麻涼蓆和老粗布涼蓆的區別
    亞麻涼蓆和老粗布涼蓆哪個好 亞麻涼蓆和老粗布涼蓆的區別 2019-07-17 14:08:33 來源:全球紡織網 亞麻涼蓆和老粗布涼蓆哪個好?
  • 清風送|于成龍一身清廉正氣
    向上滑動閱覽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為官二十多年,始終恪守清廉,至死不變,以其卓著業績、清廉品行名聞天下。順治18年,于成龍被授為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偏處山隅,傳說北方人若去,「生還者十不一二」,親朋勸他莫往。
  • 清朝于成龍到底清廉到什麼程度
    康熙時候的大臣于成龍是有名的清官,他有兩個綽號,一個是「半鴨知縣」,一個是「於青菜」。 跟心愛的兒子久別重逢,于成龍當然非常高興,但是他並沒給兒子準備點好吃的,每頓飯照舊還是青菜豆腐。 兒子要離開武昌回家的時候,于成龍窮得拿不出幾個大子兒,更別提給兒子準備路上的吃穿用度了;正趕上府衙的廚房醃了一隻鴨子,于成龍便把鴨子切了一半,叫兒子帶著路上吃。
  • 張瀾的粗布衣
    他一生清廉自律,節約勤儉,被人稱為「川北聖人」。1949年10月1日,張瀾要參加開國大典。可到了9月底,他還沒有準備登上天安門的新衣服。工作人員曾問他:「是要定做還是買現成的?」張瀾打量著自己身上的粗布長衫說:「就是這件長衫,不是挺好嗎?」工作人員勸他:「您現在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了,還是做件新的吧。」
  • 幾件舊衣服,藏著賈母為人處世的大智慧,賈府中無人能懂!
    可是,因為王家和劉姥姥連過宗,又因為劉姥姥曾經見過王夫人,所以,當劉姥姥的女婿家裡窮得過不下去的時候,這位老太太就只能找到賈府,希望得到一些幫助。對於自己家裡的這門窮親戚,王夫人雖然然王熙鳳「看著辦」,但卻根本沒有見劉姥姥的面;王熙鳳雖然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一吊錢,但居高臨下的姿態擺得非常足。
  • 扯歷史—于成龍:偵查高手與斷案奇才
    直到順治十八年,44歲的于成龍才以明經謁選清廷吏部開始做官,離開家鄉山西永寧州,到遙遠的邊荒之地柳州羅城為縣令。此後,他歷任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撫大員,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尤其是始終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康熙皇帝曾稱讚其「鹹稱居官清正,實天下廉吏第一」。康熙九年,于成龍就任黃州府同知,鎮守歧亭。
  • 《大俠霍元甲》演員現狀,72歲老戲骨不幸去世,葬禮上成龍為其扶靈!
    導語:《大俠霍元甲》演員現狀,72歲老戲骨不幸去世,葬禮上成龍為其扶靈! 上個世紀80年代,湧現出了許多經典的電視劇,比如說《大俠霍元甲》,當時可以看到說是紅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