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95公斤!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鹽鹼水稻畝產再破千斤

2020-12-14 內蒙古新聞網

收割耐鹽鹼水稻進行測產

9月27日,2020年興安盟耐鹽鹼水稻測產驗收暨現場觀摩會上傳來好消息,經測產評估,在興安盟科右中旗種植的耐鹽鹼水稻畝產再破千斤,平均畝產稻穀達533.95公斤。

將準備測產的稻穀裝袋

當日,來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農科院、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武漢大學、河北工程大學農學院、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農業農村局土肥站、興安盟農業技術推廣站的9位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對3塊測產田塊的耐鹽鹼水稻進行取樣收割。經過測評,專家組一致認為,耐鹽鹼水稻在PH值8.8至9.2、鹽度含量在5‰至6‰的土地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產量。該基地耐鹽鹼水稻連續2年畝產破千斤,不僅為興安盟鹽鹼中低產田提升為中高產田注入希望,更為我國同等條件下的鹽鹼地水稻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

測產稱重

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會場,袁隆平院士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見證了科右中旗鹽鹼地水稻測產過程,並宣布測產結果,祝賀興安盟耐鹽鹼水稻取得豐收。他說:「興安盟地區取得的成功,將為黑龍江、吉林、新疆等省區的耐鹽鹼水稻種植研究提供借鑑意義。我認為,在中國實現耐鹽鹼水稻種植1億畝的目標,前景很美好!」

測評耐鹽鹼水稻品質

興安盟地處北緯46°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2018年10月,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興安盟揭牌。2019年9月,興安盟400畝耐鹽鹼水稻完成試種測產,平均畝產達508.8公斤。今年,該基地耐鹽鹼水稻試驗種植面積擴大到近1800畝,在去年種植的基礎上從品種選育方面進行了優化,並實現了水稻全生育期定位監測,為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進一步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記者:胡日查 高敏娜

編輯:張豔利

校對:馬駿馳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內蒙古興安盟海水稻畝產稻穀再破千斤
    27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鹽鹼地水稻基地傳來好消息,經測產評估,耐鹽鹼水稻(海水稻)平均畝產稻穀再破千斤。  袁隆平院士通過視頻與測產現場遠程連線,聽取測產結果並致辭。
  • 鹽鹼地上,水稻畝產533.95公斤!
    「水稻畝產達到533.95公斤,這是很好的成績,我很高興。」9月27日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通過視頻,遠程連線內蒙古興安盟耐鹽鹼水稻測產現場,宣布測產結果。相比去年同期,此次測產畝產增加25.15公斤,創歷史新高。
  • 耐鹽鹼水稻在青島等地開始春播育秧 高科技能否助力「海水稻」高產?
    央廣網北京5月7日消息(記者劉飛 王朝朋 郭翔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這幾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選育培植的耐鹽鹼水稻在山東青島、黑龍江大慶、新疆喀什、陝西南泥灣等地開始春播育秧。
  • 世界糧食日的特別禮物:中國十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超千斤
    中國農業專家對這片國內種植面積最大的5萬畝海水稻進行產量測評,測評結果為每畝產量625.3公斤。農業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給世界糧食日的一份厚禮,不僅助力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海水稻」是對耐鹽鹼水稻的俗稱,中國有大量的鹽鹼地和灘涂,可以供海水稻一展身手。
  •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畝產超3000斤!這是袁隆平團隊,依次破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出的新紀錄。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畝均超千斤!全國10萬畝海水稻10地完成產量測評
    由行業專家組成的測評小組在三地分別進行海水稻產量測評,最終專家的測產結果為:青島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鹼水稻畝產542.5公斤,超優千號畝產為739.7公斤;濰坊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水稻畝產為625.3公斤;
  • 沒玩抖音,袁隆平在忙什麼?今天重磅官宣:這種水稻不久將端上你的...
    ,2020年,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片種植示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據新華社,「海水稻」是對耐鹽鹼水稻的俗稱,中國有大量的鹽鹼地和灘涂,可以供海水稻一展身手。據央視新聞報導,海水稻的秧苗看起來和普通的水稻一樣。海水稻種子是經過袁隆平院士團隊,從成千上萬的種子中篩選和選育出來的耐鹽鹼稻種,是既能保證在鹽鹼地上茁壯生長,又能畝產且口味佳的品種。
  • 中國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超千斤
    記者16日從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獲悉,「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當日在青島  由行業專家組成的測評小組在三地分別進行海水稻產量測評,最終專家的測產結果為青島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鹼水稻畝產542.5公斤,超優千號畝產為739.7公斤;濰坊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鹼水稻畝產為625.3公斤;溫州瑞安基地編號yc-2002的耐鹽鹼水稻畝產為320.78公斤。 (據中國新聞網)
  • 世界第一:水稻畝產1149.02公斤!
    據新華社石家莊10月17日電(記者趙鴻宇、高博)「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又創紀錄,經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第三方檢測組檢測,實現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 深圳造海水稻鹽鹼地畝產超千斤,計劃10年為國家新增1億畝耕地
    南方日報記者李榮華攝原標題:深圳造海水稻鹽鹼地畝產超千斤向全國輸送農業「黑科技」,計劃10年為國家新增1億畝耕地南方日報2019年10月17日訊  「我們這裡畝產1040斤,挨著稻花香五常大米基地。」「我們最高畝產1080斤,稻田還養螃蟹。」
  • 袁隆平雜交水稻再破紀錄!畝產832.1公斤
    7月20日,梅州興寧市新陂鎮新金村超級稻測產現場傳來好消息,袁隆平親自選育的超級稻新組合實割畝產832.1 kg(幹谷),打破雙季早稻產量世界紀錄,離「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模式攻關」獲得全面成功更近一步。
  • 袁隆平攜手阿里,海水稻未來10年種植1億畝,袁米成網紅農產品
    2019年海水稻的研究取得極大進展,多個海水稻種植基地種出畝產超1000斤的產量,近2萬畝海水稻示範基地,平均畝產達800多斤;「袁米」成網紅農產品,在2019年雙十一預售 10 天賣出35.8萬公斤,雙十一當天袁米2小時賣了1.65萬公斤。
  • 袁隆平團隊水稻畝產超1500公斤,譜時用影像記錄奇蹟
    袁隆平團隊水稻畝產超1500公斤,譜時用影像記錄奇蹟 今日,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研究的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水稻示範試驗基地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也就意味著,袁隆平團隊雙季水稻畝產量破1500公斤!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袁隆平大呼"不僅是興奮"
    破紀錄後袁隆平大呼「不僅是興奮」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下一步是向全省、全國推廣 ▲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在位於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測產現場進行視頻連線。 圖/新華社 還記得袁隆平90歲生日時許下的生日願望嗎——「(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 超級雜交水稻畝產破世界紀錄
    河北矽谷農科院供圖  昨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 袁隆平點讚如東,他希望未來5到6年內實現耐鹽水稻大面積推廣...
    今年秋收期間,袁隆平院士團隊在如東栟茶方凌墾區種植的128.9畝耐鹽水稻喜獲豐收。經過現場實測,基地種植的「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產量達每畝802.9公斤。日前,全程參與耐鹽水稻試驗種植的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與如東作物栽培站的農業專家們前往湖南,當面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這一喜訊。
  • 耐鹽鹼水稻有望多養活8千萬人,讓國家糧食安全更安全
    我國的耕地要再擴容,可能性不大,所以只有擴大正常耕地以外的面積,培育新的水稻品種,以在其它的土地上種植出新的水稻來,這樣就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最近又傳來了好消息。這兩天上了熱榜的袁隆平院士提到的在鹽鹼地上種植耐鹽鹼水稻又一次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
  • 袁隆平院士團隊在東北開展萬畝鹽鹼地智能化生產技術示範
    袁隆平院士團隊在東北開展萬畝鹽鹼地智能化生產技術示範 吉林示範區平均畝產540.1公斤 華聲在線10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張玉燭)昨天,湖南省農學會組織專家來到吉林省大安市,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團隊主持承擔的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再破紀錄 畝產1500公斤意味著什麼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加上7月份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再一次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