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攜手阿里,海水稻未來10年種植1億畝,袁米成網紅農產品

2020-12-15 騰訊網

2019年海水稻的研究取得極大進展,多個海水稻種植基地種出畝產超1000斤的產量,近2萬畝海水稻示範基地,平均畝產達800多斤;「袁米」成網紅農產品,在2019年雙十一預售 10 天賣出35.8萬公斤,雙十一當天袁米2小時賣了1.65萬公斤。

1、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攜手阿里巴巴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始於2018年6月13日,海水稻團隊加入 「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將海水稻種出畝產一千斤,藉助網際網路技術把畝產做到一千美金。

2019年9月,在內蒙古興安盟海水稻基地,測產已畝產達 508.8 公斤,基本能實現將海水稻種出畝產一千斤。「袁米」的價格遠高於普通大米好幾倍,5公斤裝最低都要 119元左右。稻穀以60%的出米率計算,千斤稻穀能出600斤「袁米」,畝產效益接近7000元,實現「畝產一千美金」。

2020年1月9日,袁隆平院士團隊與阿里巴巴達成協議:未來3年,在內蒙古興安盟開發20萬畝耐鹽鹼地水稻,讓當地水稻種植戶收入實現翻番。袁隆平院士提出合作願景:海水稻未來10年種植1億畝。

眾說周至,袁隆平院士有三個夢想:禾下可乘涼、雜交稻遍全球、鹽鹼地種水稻,其中海水稻是將荒灘變良田的希望之稻。據了解,內蒙古興安盟海水稻基地的鹼性 PH 值接近9,鹽度高於千分之六,屬於寸草難生之地。袁隆平院士親自為這塊稻田起名「袁蒙稻」,意為「圓夢稻」,這款新米被命名為「袁蒙大米」。

2、「袁米」成網紅農產品

「袁米」是海水稻網際網路農業品牌,從2017年3月開始在「開始吧」眾籌平臺上線,上線5 分鐘眾籌金額破百萬,2小時破千萬元,一個月認籌2140萬,創下中國農業第一籌。歷經3年發展,現在袁米已經搭建多個渠道,重點是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在袁米旗艦店,不僅銷售量超100萬公斤,消費者對袁米的口感、外觀都很認可。12月27日,袁米榮膺天貓2020美食盛典年度標杆品牌。

袁米這樣一種「鹼生稻」,所用的品種是經過海水稻團隊層層篩選的優質海水稻品種,而利用鹽鹼地種水稻,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因此袁米不僅好吃,而且純淨、健康,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保證袁米的最佳口感,堅持出米60天內到達用戶餐桌。

據了解,鹽鹼地種植的關鍵在於栽培環境的改良,袁米採用了四維改良法,來降低土壤含鹽量,降低PH,調控土壤性質。在四維改良法中,物聯網是技術的核心,實時檢測土壤中的鹽鹼度變化,收集海水稻生長態勢、病蟲害等信息,栽培過程實現智能化管理。

「袁米」成網紅農產品的背後有袁隆平的個人品牌為之背書,有海水稻團隊提供種子及栽培技術支持,有利用網際網路渠道搭建的袁米品牌發展模式支持。袁米的發展,既有傳統產業的功力,也有網際網路企業的助力,值得新時期農業產業發展的農業品牌所借鑑。

相關焦點

  • 數字農品,智慧袁米——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圓滿舉行
    亞洲網訊2018年12月18日-19日,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國際海水稻論壇自2016年以來,每年一屆,由袁隆平院士擔任大會主席,此次論壇上袁隆平院士發言表示8-10年,「海水稻」將中國發展到1億畝。
  • 海水稻「袁米」上市,你想嘗鮮?
    海水稻「袁米」上市,你想嘗鮮? 2019/09/24 00:10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4901 溫州·瑞安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 向「袁隆平大米」學營銷,3小時眾籌2000萬
    袁米,不止是米,而是更多的意義——在我國,有15億畝的鹽鹼地和灘涂。在未來,如果袁米能推廣到全國各個鹽鹼地和灘涂。只要三年時間,就有希望推廣面積到一億畝。這一億畝,可以解決八千萬人口吃飯問題。在袁米眾籌的其中的一項目中我們看到,投資15萬的項目,可以成為袁隆平科研項目的共建人,並且只選擇34人。 可獲得: 1、袁米鹼生稻東營基地1%分紅權,參與每年分紅,3年後112%回購,不扣除前期分紅的方式結束合作,年化預計10%。
  • 海水稻重要品牌袁米榮膺天貓2020美食盛典年度標杆品牌
    2019年12月27日,天貓2020美食盛典——國內食品行業最高話語權的盛會盛大召開!袁米以超高業績表現,超高品牌影響力及超高人氣口碑脫穎而出,榮膺年度標杆品牌。袁米與其他大食品行業的重要合作夥伴一起受邀齊聚杭州西溪,發布《2020食品消費趨勢報告》,解讀未來一年品類趨勢,詮釋行業策略指引商家運營。
  • 「瓶裝大米」熱銷、「袁米」賣出35.8萬公斤……今年雙11,大米變了!
    「袁米」參加天貓雙 11,新消費讓 180 萬平方米鹽鹼地變良田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平素有三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國家糧食安全再也不用愁;二是「雜交水稻覆全球」,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最後一個是「耐鹽鹼水稻推廣 1 億畝」,增產 300 億公斤,多養活 8000 萬人口。
  • 青島海水稻11月端上市民餐桌 已完成播種(圖)
    >   海水稻研發實驗基地已播種147份海水稻,進行耐鹽鹼水稻篩選,其中619稻已經到了插秧的時節,預計今年11月份第一代海水稻就可以同大家見面;5-10年內,利用稻作改良技術改造鹽鹼地和灘涂,為我國增加1億畝良田,每年多增加300億公斤糧食,多養活一個大省的人口……昨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揭牌儀式在青島國際院士港舉行,該中心目標是在三年內打造耐鹽鹼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青島海水稻:如種植1億畝,每年多養活8000萬人
    說到青島海水稻,不得不提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隆平於2016年10月結緣青島國際院士港,擔任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團隊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方法,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對水稻耐鹽、耐鹼、抗病、優質、高產等多種基因進行聚合,選育出新型耐鹽鹼水稻。鹽鹼地是繁育水稻的天然剋星。
  • 海水稻插秧盛況空前 袁米品鑑會壓軸登場滿堂彩
    2019年6月6日,恰逢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詩人陸遊在《時雨》中曾寫到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在這個槐香五月、割麥插秧的美好時節,「2019年海水稻插秧儀式」在青島城陽、浙江瑞安、新疆阿克陶、新疆嶽普湖、陝西南泥灣、河南淅川、濰坊禹王、黑龍江大慶同時展開,並同步進行了海水稻插秧儀式的直播,規模壯觀,盛況空前,意味著海水稻種植和推廣躍升到發展的新階段,譜寫了海水稻事業發展嶄新篇章。以「海水稻」為核心的「袁米」品牌攜全系列產品隆重亮相本次盛會。
  • 人民日報點讚阿里村淘「畝產一千美元」計劃
    近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加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發起的「畝產一千美元」計劃,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關注和點讚。據人民日報7月1日報導,袁隆平領銜的「海水稻」研發團隊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達成協議,「海水稻」團隊加入農村淘寶發起的「畝產一千美元計劃」,農村淘寶也將加入「海水稻」的中國稻米食味與品質研究院,雙方在電商脫貧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 海水稻 植根青島 香飄海外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杜拜沙漠中種出水稻。杜德樂攝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用於展示的海水稻稻米。趙 偉攝青島海水稻產品「袁米」資料圖片袁隆平在青島查看海水稻長勢。據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統計,中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是不毛之地,其中有將近兩億畝可以種水稻。按照袁隆平的計劃,研發中心將在十年之內發展耐鹽鹼水稻一億畝,每畝按最低產量300公斤計算,每年可以產300億公斤糧食,養活8000萬人口。
  • 全國10萬畝海水稻10地完成產量測評
    今年,青島海水稻在全國十地啟動了萬畝片鹽鹼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種植示範,海水稻示範種植面積由原來兩萬畝,擴大推廣到現在的十萬畝。根據袁隆平院士的產業化部署,青島海水稻團隊積極踐行「十、百、千」工程(即實現10萬畝海水稻種植示範、力爭100萬畝海水稻鹽鹼地改造開工、1000萬畝鹽鹼地改造計劃全國布局。),目前10萬畝海水稻植示範已經喜獲豐收,100萬畝海水稻的籤約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1000萬畝已明確目標和方向。
  •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試種植近百畝海水稻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西寧6月20日電(記者 王豔)記者日前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看到,一株株綠油油的海水稻秧苗隨風飄揚。經過15天的試種植,海水稻種植面積近百畝,這也是海水稻首次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試種植的初步成果。
  • 袁隆平的「海水稻」又火了!外國網友:真了不起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的俗稱,它目前雖然還不能種植在海水裡,卻能在鹽鹼地和灘涂生長。
  • 跑馬拉松,吃海水稻——袁米助力2018青島海上馬拉松
    2018年11月11日上午8:30,被中國田徑協會評為「最美賽道特色賽事」的青島港·2018青島海上馬拉松(簡稱「海馬」),在雄偉壯觀的青島膠州灣大橋鳴槍開跑; 20000名選手用腳步丈量大海,在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之上,「跨海逐浪,馳騁海上
  • 袁隆平院士死磕4年的袁蒙稻:比五常好吃、比大米更養人
    這位比鍾南山院士還要大幾歲的「90後」,他不會治病,卻讓幾億人遠離饑荒! 2020年的新年來的不是那麼順暢!一場新冠讓舉國上下幾億人閉門不出···鍾南山院士85歲高齡臨危受命,奮戰一線病魔!
  • 深圳造海水稻鹽鹼地畝產超千斤,計劃10年為國家新增1億畝耕地
    南方日報記者李榮華攝原標題:深圳造海水稻鹽鹼地畝產超千斤向全國輸送農業「黑科技」,計劃10年為國家新增1億畝耕地南方日報2019年10月17日訊  「我們這裡畝產1040斤,挨著稻花香五常大米基地。」「我們最高畝產1080斤,稻田還養螃蟹。」
  • 世界糧食日的特別禮物:中國十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超千斤
    「海水稻」是對耐鹽鹼水稻的俗稱,中國有大量的鹽鹼地和灘涂,可以供海水稻一展身手。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成立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並聯合多家科研單位成立中國首個耐鹽鹼水稻區試協作組,力爭在海水稻研究上取得突破。
  • 我們是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如何培育「海水稻」,問吧!
    ,如何培育「海水稻」,問吧! 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在中國約有1億公頃(15億畝),國內有2.8億畝鹽鹼地有條件開發利用種植水稻。
  • 青島這款「海水稻」畝產達到739.7公斤!
    邢志峰 柳 棟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 晉    本報10月16日訊 在10月16日第40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在城陽區上馬街道種植的5000畝耐鹽鹼水稻 (即「海水稻」)迎來豐收。今天上午,城陽區在上馬街道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舉行 「海水稻豐收節暨城陽區消費扶貧名優農產品網絡展銷活動」,對剛剛收割的水稻進行了測產。
  • 青島海水稻迎來收穫季
    位於青島城陽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的「海水稻」迎來豐收。青島城陽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海水稻」測產現場。資料圖片近日,袁隆平院士團隊在青島城陽上馬桃源河畔種植的5000畝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再次迎來收穫季。10月16日,「海水稻豐收節暨城陽區消費扶貧名優農產品網絡展銷活動」在青島城陽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