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兩廣總督官位到底有多高?真的凌駕於廣東巡撫之上?

2020-12-13 騰訊網

清朝時,兩廣總督執掌廣東、廣西軍政大權,廣東巡撫掌管廣東軍務、糧餉,一樣有軍政大權。從官階而言,兩廣總督屬正二品官階,兼任兵部尚書銜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職位後,升為從一品官階。

廣東巡撫屬從二品官階,兼任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職位後,升為正二品官階。從轄區、官階來看,兩廣總督似乎是凌駕於廣東巡撫之上。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沒有那麼簡單。

這跟兩廣地區本身的位置,以及歷史形勢有關。廣西臨近邊界,當地民情複雜。廣東海岸線較長,明朝時便開始逐漸繁華。但明末清初時,兩廣地區曾飽受戰亂。順治年間,這裡是明朝抗清的根據地。

康熙時,三藩之亂同樣把兩廣地區捲入其中。很長一段時間內,清朝對兩廣地區的統治,並不牢固。順治年間,就曾發生過提督殺了總督造反的事情。而兩廣地區距離北京又遠,對清朝而言,管轄起來,難度極高。

尤其是廣東。乾隆年間,清朝在過去推行海禁的基礎上,又限令只開放廣東一處港口。每年跟國外的貿易往來,都能帶來巨額白銀。後來號稱富可敵國的廣東十三行,便是由此而生。兩廣總督的轄區雖然包括廣東、廣西兩省,卻長期駐地廣東,廣西事務中,除軍務外,政務一律交由廣西巡撫負責。

這種駐地選擇,也是一種特殊考慮。跟全國大部分地區相比,也有一些不同。一般而言,清朝會讓總督兼任駐地巡撫。如閩浙總督駐地福州,便會兼任福建巡撫。

但是,遇到兩廣地區的情況,朝廷就會在兩廣總督駐地廣東的情況下,再設廣東巡撫的職務。乾隆年間,兩廣總督陳宏謀是廣西人。按照清朝官員迴避籍貫地任職的制度,陳宏謀不能擔任這個職位,當時也有大臣提出質疑。而乾隆給出的回覆是,兩廣總督駐地廣東,所以陳宏謀可以擔任這個職位。

這種設立,有多重原因。廣東盛產海鹽、礦產,這是它的優勢。不過,廣東在清朝時,民間私自械鬥非常厲害,治安非常難以管理。讓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同時駐任廣東,可以分擔壓力。所以,在兩廣地區督撫的選人上,清朝一直十分看重。清朝前期,雖然不看重科舉出身,但對他們的從政經驗、家世背景、軍事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乾隆十三年,尹繼善擔任兩廣總督。從這以後,朝廷開始要求兩廣地區的督撫們,要有更好的科舉出身。因為天下太平,更需要擅長文治的官員,處理各種繁雜事務。而且,廣東巡撫與兩廣總督雖然同駐一省,但各有分工。兩廣總督側重軍事,廣東巡撫側重民政。廣東的海防又一直是清朝軍事重點之一。兩廣總督駐地廣東,可以更好處理這些事情。

但是,兩廣總督跟廣東巡撫在互相分擔壓力的同時,也有互相監督的情況。這是清朝對總督、巡撫的普遍情況。因為清朝的時候,總督、巡撫都是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即便皇帝把任免督撫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難免會出現意外情況。清朝為防止出現過去地方割據的情況出現,也是下了一番苦心。

朝廷會派遣都察院官員,對地方官員進行監督。總督、巡撫做出一些重大決定時,必須得到朝廷中樞的同意。比如說,總督、巡撫要大規模調動軍隊,需要得到兵部調令,否則,視為違法。

同時,授予四品以上官員,向皇帝直接上密折權力。這樣一來,總督、巡撫就接受下屬四品以上官員的暗中監督舉報。更重要的,就是讓總督、巡撫互相監督。他們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摺舉報。

一般的總督、巡撫都是如此,更何況還是像兩廣總督、廣東巡撫這樣,駐紮在同一個省份的官職,互相監督起來,自然就更容易了。這雖然會造成督撫互相牽絆,辦事效率下降,卻能讓朝廷放心。

總結而言,兩廣總督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節制廣東巡撫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出一份公牒,讓廣東巡撫把自己麾下直接指揮的綠營軍劃歸兩廣總督暫時指揮,且不用經過兵部調令。但是,這並不代表兩廣總督,可以完全凌駕於廣東巡撫之上。不過,到光緒年間,兩廣總督開始兼任廣東巡撫,兩個官職的區別也就抹平了。

相關焦點

  • 在清朝時期的廣東,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沿襲明代制度,在各省設巡撫,巡撫以上設總督。對於大部分省份而言,常由總督兼任駐地巡撫的職務。如閩浙總督駐地福州,會兼任福建巡撫的職務。但是廣東卻不同。順治年間,朝廷原是讓兩廣總督兼任廣東巡撫的職務,但後來考慮到當地情況特殊,便重新設立廣東巡撫職務,駐地廣州。
  • 慈禧為什麼要撤銷廣東巡撫,而保留兩廣總督?
    在清朝時期,巡撫和總督,都是封疆大吏。其中,廣東巡撫全稱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廣東巡撫為文官從二品,加侍郎銜正二品。當然,在廣東巡撫之上,還有兩廣總督這一官職。清朝兩廣總督的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總管廣東、廣西等地的大小事務。
  • 清朝的駐防將軍和兩廣總督、巡撫他們都有什麼不同?
    我們知道,在清朝,有9大管理地方軍政事務的總督,總督的官階是從一品,可見,九大總督的地位之高,權力之大。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我們知道了九大總督的地位很高,然而,駐防將軍的地位,比這九大總督地位還要高!
  • 清朝的總督、提督、巡撫,誰的權力大?
    那麼,問題來了,在清朝這一歷史階段,總督、提督、巡撫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誰的權力更大、地位更高?首先,對總督、提督、巡撫三者的關係來說,一般是總督>巡撫>提督,也即總督一般可以監督巡撫,而巡撫又可以對提督進行節制。不過,對於清朝朝廷,通過官職品級的調整,促使總督、提督、巡撫三者之間不完全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讓三者互相制約和平衡,進而確保清朝皇帝可以掌握大權。
  • 廣東廣西講東西:兩廣總督,到底是什麼來頭
    為了加強地方管治,鞏固地方政權,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我們常常在電視、小說裡看到的「兩廣總督」的身影。總督的前身是巡撫,即中央派出的欽差大臣,地方文武官員均受其節制。明朝巡撫的設立,實際上打破了三司分治制度,但兩廣巡撫各有側重。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邱浚云:「兩廣同為嶺南地,其地勢土俗大段不同。
  • 清朝時,總督和巡撫誰的權力大?
    如果該總督駐地,和某省巡撫的駐地在同一城市,那就熱鬧了。總督和巡撫同駐一城,在全國有四例,分別是: 福州,駐有閩浙總督與福建巡撫。 武昌,駐有湖廣總督與湖北巡撫。 昆明,駐有雲貴總督與雲南巡撫。 廣州,駐有兩廣總督與廣東巡撫。
  • 清朝的「兩廣總督」官職到底有多大?與「九門提督」相比誰的權力更...
    兩廣總督是清朝的九大總督之一,也是封疆大吏之一,而九門提督是當時駐守北京城的重要人物,在滿清的歷史中也確實非常的重要,不過真正從官位的重要性上講,他還是沒法同兩廣總督相比的。
  • 福康安、李鴻章、張之洞都做過的「兩廣總督」,到底是多大的官?
    所以,總督的品秩一般為從一品,乃係清朝「九品十八級」官制體系中僅次於正一品的高級官職,基本相當於現今的副國級幹部。也就是說,總督職權於只掌管一省政務的巡撫之上,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與經濟。而且,巡撫經過過加銜以後,品秩一般為正二品,也低於總督的從一品。
  • 「兩廣總督」是什麼級別?有「九門提督」高嗎?
    「兩廣總督」是什麼級別?有「九門提督」高嗎?通過各種管制限制當時經濟的發展,而且清朝對農業的破壞也是有目共同。這樣的朝代必將走向衰敗和滅亡的。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清朝兩種官職,看看這這兩個官職誰大誰小,分別在當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級別。「兩廣總督」是什麼級別?有「九門提督」高嗎?
  • 「兩廣總督」是什麼級別?比「九門提督」高嗎?
    兩廣總督在清朝歷史中,處於一個極有標誌性的位置上。它是清朝第一個設立的總督。順治三年,清軍佔領廣州,就在這裡設立兩廣總督,以及總兵官的職位。廣州是當時富庶之地,反抗也極為激烈。清朝需要快速消化戰利品。設立兩廣總督,就是為了幫助朝廷鎮守此地。
  • 比「兩廣總督」高嗎?
    兩廣地區,包括現在的廣東、廣西。清朝時,這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從經濟考慮,兩廣商貿發達,在海禁政策執行時,兩廣地區是對外貿易的核心區。從地理位置來講,兩廣地區跟京城遠隔千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要控制管轄這片地區,仍是難度極高。
  • 清朝的省級地方文官制度: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學政
    在清朝,省一級的官員大概有七個人∶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學政、將軍、提督,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其中的文官: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學政。清朝一共設立了八大總督(1906年多了一個東北總督,由於那個時候清朝快滅亡了,就不提了),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湖廣總督、雲貴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其中地位最重要的很顯然就是直隸總督了,因為他管轄的是京畿重地。直隸總督管轄的地區包括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
  • 揭秘:清朝的總督與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
  • 兩廣總督的收入和花銷
    清代兩廣總督府大門,民國年間變為廣東省政府 兩廣總督張之洞(在任時間1886年-1889年) 林則徐(1807年後,林則徐曾任福建巡撫張師誠的師爺達5年之久) 清代兩廣總督府內院 清代廣東巡撫部院,清末兩廣總督一般兼任廣東巡撫
  • 清朝有23個省,為何卻只有16個巡撫,9個總督?
    所以總督品級權力都在巡撫之上,是清朝地方上的最高長官。,有的省有巡撫沒有總督,如山東、山西、河南等省,而有的省卻又兼而有之,如湖南省不僅有湖南巡撫,上面還有湖南總督。 這就導致了清朝有二十三個省,但並不是只有二十三個巡撫或總督。最多時,清朝全國一共有一十六個巡撫和九大總督。其中巡撫就是省長,沒什麼好說的,而總督就不一樣了。 據《清史稿·職官志三》記載:「總督,從一品,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不僅其轄區複雜,而且偏重於軍事,是清朝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 清代的總督與巡撫到底有什麼區別?
    呂海峰 話說,如果我們提起清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就會不難發現,它實行的是一種「督撫制」。也就是由總督和巡撫共同構成了對地方的行政管理核心。然而,總督與巡撫雖然職能非常相近,但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探尋一番。
  • 清朝的總督要比巡撫官職大,可為何地方巡撫經常與總督對著幹呢?
    總督和巡撫是清朝管理地方的兩個要職,總督與巡撫都是地方大員、一屆封疆大吏,但總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後為從一品)、巡撫是從二品,總督的管理範圍、權利也要比巡撫大一點,可清朝卻經常出現巡撫不聽總督命令、不把總督放在眼裡的情況
  • 清朝最後一位兩廣總督是誰?他是如何淪為袁世凱鷹犬爪牙的?
    清朝兩廣總督的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兩廣設置總督,始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然而這一建制在當時尚不穩定,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成定製。
  • 廣州將軍的權力非常大,威震南方,為何比兩廣總督地位更高?
    今天,我們聊一下清朝南方的廣州將軍。在電影《蘇乞兒》中,蘇乞兒的父親就曾經擔任了廣州將軍。其實在清朝統治時期,廣州將軍的地位比兩廣總督、廣東巡撫都高。那麼,在清朝鼎盛時期,廣州將軍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其實,堪稱是兩廣的土皇帝。
  • 清朝第一個查禁鴉片的兩廣總督 嘉慶皇帝不支持他
    1839年6月,清朝欽差大臣、兩廣總督林則徐廣東嚴厲查禁鴉片,並將一批收繳的鴉片送到虎門海灘集中進行銷毀,史稱「虎門銷煙」。不過,林則徐並非清朝第一個查禁鴉片的大臣。早在20年前,就有一個兩廣總督認識了鴉片對國計民生的巨大危害,開始查禁鴉片。這個兩廣總督叫阮元。阮元,字伯元,生於1764年——那一年,著名的小說家曹雪芹去世。阮元是江蘇揚州人,出身官宦之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789年,25歲的阮元考中進士,步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