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關於孝道最動人的故事……

2020-12-16 澎湃新聞

隨著自己愈長大,看著父母的臉龐從年輕變憔悴,烏絲變白髮,動作從迅捷變遲緩,幾多感慨!孝道,始終佔據著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位置。今天,我們就選取「德潤燕趙·善美家風」故事徵集展示活動中幾個有關「孝道」的家風故事,一起品味孝道,感悟情懷。

2013年正是我事業和感情的上升期,然而母親突發腦出血癱瘓在床,父親兩年後又查出肺癌晚期,沒有半年時間就撒手人寰,我的一段感情也因此結束了。

儘管如此,生活的艱難並沒有把我打倒,反而讓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為了讓母親過得舒服點,我堅持每天給她泡腳、擦拭、按摩身體,一天的工作下來,我本身已經精疲力盡,但依然強打精神陪母親聊天解悶。老人想吃什麼,我都儘量滿足,從不嫌麻煩。有時候母親會無緣無故地耍脾氣,我也是面帶笑容,想盡一切辦法哄老人開心。

有時候母親也會自責,稱自己把我連累了,這時候我會笑著安慰母親,說我在等一個真正理解我、懂我的人,早晚有一天,那個人會出現的,請母親一定要好好的活著,期待著那個人的到來。

——耿玉葭《一心為家庭 百善孝為先》

外婆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湯圓,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孝敬無底線,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管彤《孝敬父母誠實守信》

廣宗縣的孫秀雲辭去單位主要領導職務,盡心伺候母親和婆婆。她秉承的信條是:孝親敬老以赤誠之心,夫妻恩愛以寬容之心,撫育後代以慈愛之心,助人為樂以熱情之心。

——孫秀雲《愛是家的溫度》

郝宏海,正定縣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今年4月25日,近90歲的母親突發腦溢血深度昏迷。哥哥姐姐們白天護理母親,讓郝宏海安心工作,履職盡責,對單位盡忠。晚上郝宏海接班照料母親,盡兒子的本分,對母親盡孝。

夏天天氣炎熱,郝宏海每天夜裡兩個小時就為母親翻一次身,給母親吸痰不下10次,還要定時打兩次流食,一晚上折騰下來,幾乎睡不了覺。旁人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勸他僱個保姆,他堅決拒絕了。他說,母親拉扯我們姐弟長大不容易,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母親能醒過來,都值得堅持!

儘管身心疲累,但郝宏海在工作上沒有絲毫懈怠,上半年共結案143件,位居全院第三名。俗話說:自古忠孝兩難全,但郝宏海做到了!

——唐新花《自古忠孝兩難全,但他做到了》

媽媽沒等我接話,便滔滔不絕地講道:小時候,全家好幾個孩子,再加上早已過了耄耋之年癱瘓在床的祖母,全家的擔子就落在身為長子的姥爺一個人身上。每天早上,在其他人還沒睡醒時,姥爺便拿著往他那舊衣破口袋裡裝幾個小窩窩頭,帶滿滿一大瓶水,背上挎簍,去田地裡開始他一天的勞作,常常直到全家人睡著的時候,他才回來。就這樣,姥爺從來沒在家人面前叫一聲苦。

後來,年邁的祖母不能自己吃飯。每天做好飯後,姥爺往往來不及自己吃飯,就坐在祖母面前一口一口地餵她吃飯。等祖母吃完飯,鍋裡的飯早已涼了。儘管如此,姥爺也不以為然,而是趕緊往嘴裡扒拉兩口,又馬不停蹄地背起挎簍,去地裡幹活。

講到這些,媽媽情不自禁地哭了,我也被感動得哭了。姥爺是這麼一個孝順的人,可我呢?竟然聽憑自己的小性子與他頂嘴!我太不懂事了!想到這,我再也忍不住,跑出小屋,跑到姥爺面前,深深地向他道歉……

——牛遙遙《孝的感悟》

2019年2月4日,趙亮104歲的奶奶給重孫子壓歲錢,兩歲的小傢伙在爺爺的指點下,恭恭敬敬給太奶奶磕了個頭。

——趙亮《磕頭》

盡心伺候了婆婆兩年多,老人還是走了。婆婆去世後,我怕公公寂寞,每天回到家,都要把外面的事兒跟他說,飯也變花樣做,換季衣服都想在前頭,想法讓他開心。公爹也把我當親閨女看待。我深深感受到,房子不是家,有爹有媽才是家。

生活並不一帆風順。那一年,是我生命中的坎兒。廠裡頭一次接到了7000元的大訂單,就在加班加點趕工期的時候,我左腿感染只能到醫院手術,愛人騎摩託車給我送飯途中又遭遇了車禍,我倆都住院,可廠裡的活還沒幹完,客戶著急就先把做完的件兒取走了,一分錢沒留。等我出院後再打電話要錢,卻聯繫不上了,這才意識到,我讓人給騙了……那段日子,我覺得天都要塌了!可為了這個家,我必須重新站起來!

如今家辦小廠發展成了公司,日子好過了,公爹也跟著享福。他愛喝酒,我就夏天備啤酒,冬天備白酒;紅燒豬肉罐頭、熟食肘子家中常備。只要他高興,幹啥都由著他。公爹逢人便說,有個好兒媳是前世修來的福。

我們恭順父母,是孝;我們勤勞致富,讓父母衣食無憂,也是孝;我們自立自強,給父母增光添彩,更是孝!

——李秋玲《孝肅傳家愛至福來》

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老人!

由河北省文明辦主辦,河北新聞網、河北文明網承辦的「德潤燕趙·善美家風」故事徵集展示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如果你有好的家風故事,請與我們分享。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好家風,好故事,

等你來講述……

原標題:《這裡,有關於孝道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這裡是臨潼|這裡有最恢弘的軍陣和最動人的故事
    這裡有最迤邐的山這裡有最潤滑的水這裡還有最恢弘的軍陣氣吞山河秦兵馬金戈鐵馬兩千年千古一帝魂猶在誰人不知秦始皇這裡還有最動人的故事一柱烽煙戲諸侯一宴鴻門千古恨我們愛情見證的這個地方,叫臨潼七十萬繼往開來的臨潼人說——全世界人都想來的這個地方,叫臨潼(兵馬俑)到西安,必到臨潼到臨潼,必檢閱兵馬俑展示著公元前3世紀地下雕塑群的恢弘磅礴展示著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一個秦俑,雕刻的就是一個故事
  • 眾多景點中有一處與「孝道」有關,堪稱典範
    老君山,欒川八大景觀之首的"君山奇景"就在這裡。老君山不但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更是被稱為洛陽的"避暑山莊","中州地區天然動植物種質基因庫",一句"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君山北麓冰未消,伊水之陽花豔豔"。讓老君山成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對外的旅遊名片。
  • 孝道,源遠流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華孝道園
    中國文華源遠流長,有許多的精華。而這裡面,孝道是永久不變的。在古代,孝是測量一個人的重要準則,而現在,孝的含義更加價值連城!中華孝道園,它坐落在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是全國十大旅遊名片之一的景點。中華孝道園面向太湖,背靠蓼莪山脈,是江南一帶的「世外桃源」。
  • 古代關於孝道的故事賞析 絕對歷史上經典教育典範
    孝道是我國最為看中行為規範,孝道不僅僅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美德,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有網友會問古代關於孝道的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幾則。   扼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 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 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 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 經典詠流傳,孝道典範董永的逆襲之路
    兩千年以來,「董永與七仙女」故事傳說的原生結構模型雖無改變,但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內涵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創新。孝感地區傳承的《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是一件優秀的民間口頭語言藝術作品。關於董永和七仙女故事,既是中國孝文化的集中體現,又是神奇幻想同人間現實巧妙融合的優美藝術作品。
  • 聆聽孝子故事 感受孝道文化
    武陟縣稅務局稅悅愛心志願服務隊深入董永故裡開展移風易俗志願活動7月3日上午,武陟縣稅務局稅悅愛心志願服務隊深入小董鄉小董村董永故裡,開展以「聆聽孝子故事,感受孝道文化」為主題的移風易俗志願活動。董永文化園裡,志願者們穿過大槐樹樹蔭,在董永和七仙女故事傳說的情境中穿越千年,重新認識了故事中的主人翁——董永,一位真實存在、有史可稽的孝子,董永生於西漢末年,自幼喪母,家境貧寒,陋居草廬,幾經水患,董父積勞成疾,最終病逝,為葬父,董永賣身村東十五裡處傅村傅員外家為奴,白天勞役,夜晚守喪於父母墳前,早去晚歸,終年如一,寒暑苦累,無怨無悔,後又開設藥堂、拯救百姓
  • 說說三國時期的兩則孝道故事,弘揚孝文化
    而要說這段時間感人的故事,就首先說道二十四孝中屬於三國時期發生的故事,畢竟這些故事經過了千百年的流傳。「懷桔遺親」的故事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 《中國古代孝道故事》
    □記者 郭長秀 通訊員 趙爽 文圖    本報焦作訊  28日,數字電影系列劇《中國古代孝道故事》在焦作影視城舉行開機儀式。  該系列劇根據中國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改編而成,共24集,每集25分鐘,由王家樂任導演,劇中所有演員均由兒童出演,最小的僅2歲,最大的15歲,其劇情在遵循古代故事梗概的基礎上,去除發生地不同的方言,在古裝演繹中不乏創新元素。
  • 李洪洋分享良心故事 稱孝道是和諧社會核心
    這裡沒有流芳千古的英雄名冊,沒有官方認證的好人證書,這裡只有一顆顆「平凡的良心」,一個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是否能引發您內心的共鳴?搜狐網聯手京華時報,與億萬網民共同追問:什麼才是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精神?
  • 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董卿這段關於男人與孝道的發言,堪稱教科書式...
    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不但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氣質風度,嚴密的邏輯思維,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更要有高超的臨場應變發揮能力等。經歷過2017年的「黃金三分鐘」事件後,主持過程中的一切難題對主持人董卿而言,都已不再是難題。
  • 母親節剛過,一大波駭人聽聞的「孝道故事」正在扭曲你的三觀
    《二十四孝》所宣揚的孝道,是我聽過最可怕的「孝」寫出這個答案已經做好被噴一萬年的準備了,不過我也被噴習慣了,隨意就好,只要網絡存在一天,網絡暴力也會共存一天。在這裡聲明,我所提到的「孝道」是二十四孝裡宣揚的那種為了達到「孝順」的效果不擇手段的行為,並不是反對人倫孝道。
  • 百舸揚帆|王衍各:以身作則行孝道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4月28日訊 在4月23日上午舉行的「時代風採——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政協委員故事展演活動上,濟寧市兗州區政協委員、金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衍各以其為民的深厚情懷和動人的履職故事,榮獲「美好生活築路者
  • 常熟理工學院「孝雅虞城」暑期實踐團隊為小朋友們開展了關於孝道...
    中國高校之窗7月28日上午,常熟理工學院「孝雅虞城」暑期實踐團隊,先後來到了泰安社區和楓林社區,為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堂關於孝道、孝義的小故事讀後感的感想課堂。自古以來,百行孝為先。課堂開始我們實踐團隊先分隊伍發給小朋友們關於孝道的小故事卡片,並且讓小朋友們閱讀,並從中得出故事的總結和自己的感悟。
  • 中國「最有人情味兒」的古鎮,不僅崇尚孝道,還造義莊、濟百姓
    中國的古鎮應成為風景優美、建築保存完好或歷史的見證人,另一方面,小編今天要推薦的這個古鎮,既有好時節的美景,也有深厚的文化傳承,也是家族時代繁榮的地方,這裡就是江蘇省無錫的蕩口古鎮。蕩口古鎮位於無錫山區湖鎮,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蘇州與尚淑之間,可以說是一片書香,但唐克也沒有辜負這份遺志,他延續了千年的禮儀,為了孝敬馳名江南,中國文化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孝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唐口,孝文化獲得了最顯著的傳承,培養出了實踐孝道的先賢,如《東漢正蘭》中記載的父母去世了,沒有表達對父母的思念的他,把樹雕刻成父母的樣子,告訴大家經常商量,早點出去,晚回來,隨著歲月的流逝
  • 用行動詮釋孝道內涵
    用行動詮釋孝道內涵 發表時間:2016-09-14   來源:北京通州文明網  現如今全社會大力宣揚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大學老師在課堂上「做好為人子本分」的孝行,讓學生們切身感悟到孝的內涵,領教到孝感天的動人力量,這是任何平面廣告、任何媒介方式難以抵達的效果。而這樣的故事在網際網路上的傳播,在每一個網友的心中也撼起感動、引起反思,其影響範圍和力度在蔓延。
  • 孝子故事代代相傳 孝道傳承家家不忘
    孝子故事代代相傳 孝道傳承家家不忘 2016/02/04 08:46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2158
  • 「孝道」的底線
    姑且不說報導是否完全屬實,也不說老人們得以回家過年,是否因為有了「不孝罰款」的經濟和道德壓力,即使此舉的確有效,也是不值得提倡和實行的。  因為首先,此舉並不合法,一個敬老院無權對其服務對象及其子女罰款。如果有子女既不領回老人,又不交罰款,院方能將他們怎麼辦?其次,不一定合理。老人不回家過年,當然有子女方面的原因,未必不是老人自己的選擇。
  • 孝道之影響篇|孝道中心:守望孝道 濡染眾人
    「不是我的號召力有多大,而是孝心的力量感召了眾人。」元氏縣前營孝道活動中心發起人李耀青說,孝流淌在每個人的血液裡,孝道中心只是個平臺,讓孝心被喚醒。村裡有一家,多年的婆媳積怨就因為孝道大餐化解了。兒媳婦40歲左右,和婆婆關係不好,十來年不說話了,後來親戚帶著她來包餃子,來了兩三次之後,看到這裡其樂融融的場面,主動和婆婆緩和,反思自己做得不好,「不相干的陌生人都對自己老人這麼好,咱自己還能差。」
  • 人性之孝道|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一老婦與其子、兒媳、孫子生活在一起,老婦身體不好,行動不便。因老婦身體不適,妻子與兒子對老婦極其嫌棄。
  • 二十四孝有安安送米嗎?它發生在瀘州嗎?推崇孝道也應清楚來歷
    之前有部分人跟江陽沽酒客私信,希望我講一講二十四孝的安安送米嗎?我說為什麼呢?這些網友告訴我,因為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瀘州合江,列入二十四孝很不容易,作為宣傳孝道文化和提升瀘州人文內涵很有幫助。當然這是古人概念裡的孝道,二十四個故事,今天的價值觀看來,有一些是神話和比喻,有一些過於殘忍而缺乏人道精神,並不適應,當然我相信今天的孝道依然是在這個基礎上生發出來,只是一些糟粕確實需要擯棄。但是老二十四裡其實並沒有安安送米這一則故事。那麼安安送米怎麼又有人說是二十四孝呢?這要從第十二孝湧泉躍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