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最愛的麥當勞
麥當勞,是在中國很常見的美國快餐店。麥當勞的食物,總是香香脆脆又酸酸甜甜的,很有特色。雖然有很多專家指出,麥當勞出售的食品不太有利於健康,屬於垃圾食品。但還是有很多人,尤其是小朋友,特別喜歡吃。
在我小時候,也特別喜歡吃麥當勞。那時候,我們幾個朋友都說,以後長大掙錢了,要天天都吃麥當勞。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我們對於麥當勞的崇拜已經消減了。但是,心中對於麥當勞,還是有一份不同的感覺。
地道的美國麥當勞
懷著童年時對於麥當勞的感情,我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旅遊期間,也專門去美國的麥當勞店裡,體驗了一下,美國的地道麥當勞。
我本來打算點一份套餐的。套餐裡面有漢堡、薯條、飲料,正好滿足我一頓的胃口。然而,看到了菜單,我卻發現我沒法點套餐了——每一份套餐都太大了,都包括有兩個漢堡、加大裝的薯條和加大杯的碳酸飲料,我根本不可能吃得完這麼多。
無奈之下,我決定單點一個漢堡,就點一個我最常吃的麥辣雞腿堡。可是,我在菜單上面也沒有見到它。難道,這個菜單不完整?於是,我直接和收銀員說:「我點一個雞腿漢堡。」收銀員一臉錯愕的看著我,說:「我們這裡沒有雞肉漢堡。我們是麥當勞,不是肯德基!」
什麼?麻辣雞腿堡可是麥當勞的招牌產品啊,怎麼可能沒有呢?我有些不相信,於是繼續問她:「是今天碰巧賣完了?」
收銀員是個頭上扎滿辮子的年輕女孩。她說:「我們不是肯德基,我們從來就沒有賣過雞肉。」她的語氣顯然已經有點不耐煩了。我於是不好意思再和她多聊,只點了一個最經典的普通牛肉漢堡。
可是,這個牛肉漢堡也讓我很失望,並沒有我在國內的好吃。牛肉的味道特別淡,甚至可以說,根本吃不出牛的味道。我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吃過麥當勞漢堡,雖然味道會有些許的差別,但是,比起我手上的這個美國正版麥當勞漢堡,都好吃得多了。萬萬沒有想到,在麥當勞的故鄉美國,卻吃到了最難吃的麥當勞經典漢堡包。
兩種截然不同的麥當勞
吃完回酒店的路上,我開始思考這次美國麥當勞探店經歷,實在可稱為失敗:套餐不合適,沒有雞肉賣,漢堡包也不好吃。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美國麥當勞和中國麥當勞,有這麼大的不同呢?我認真思考了一番,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食量
套餐的制定,都是要照顧到大部分顧客的喜好。美國麥當勞套餐的定製,是充分考慮了大部分美國顧客的食量。我們中國人食量小,一個漢堡一個薯條的套餐就能吃飽。可是美國人體格本身就比我們大,愛吃麥當勞的人尤其身材不夠苗條。所以,美國麥當勞的套餐設計,就更偏向大分量了。
2、競爭
我查了查麥當勞的歷史。確實,它原本是不賣雞肉產品的。雞肉是肯德基的招牌產品。在美國本地,麥當勞與肯德基在產品選擇上,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為什麼到了中國以後,麥當勞卻獨樹一幟呢?我認為,這和肯德基的競爭是有很大關係的。
肯德基1987年進入中國北京,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的洋快餐,開在了首都北京。反觀麥當勞,是在三年後的1990年才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分店,而且開在當時還不是大城市的深圳。不要小看這短短三年的時間差。三年時間的先發優勢,足夠讓肯德基,來從頭定義「洋快餐」這個行業。從此,炸雞這種產品在中國火起來,並且被認為是美式快餐店的主打產品,得到了大家的深深的喜愛。這使得麥當勞的處境很被動:若不跟進的話,很可能會錯過這個剛剛發展起來的,中國人的飲食變化趨勢。所以,麥當勞後來也開始全線推出雞肉系列產品,跟上了肯德基造出來的這個勢頭。
3、食材
而至於說牛肉漢堡包味道的區別,我認為主要是源於食材的不同。在美國,牛肉是當地人的主要食物,都通過大規模的工業化農業進行生產,確實生產效率更高,但味道確實比較寡淡了。而中國人吃豬肉為主,牛肉產業相對沒有那麼發達。中國的牛肉的香味,確實比美國的要濃上不少。所以,這就導致美國的牛肉漢堡包沒有中國的好吃。
4、口味
除了材質的區別,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口味上的區別。美國人的口味習慣,和中國人是不太一樣的。美國人喜歡的味道,相對中國人來說,會偏重偏甜。至於中國人的其他口味偏好,我自己作為中國人,就很難客觀的評判了。每個人都難免如此,覺得自己喜歡的就是正常的,而別人的口味都是不正常的。
但是我不知道,不代表麥當勞的產品部門不知道。他們一定找來了大量的中國的消費者,做了大量味覺測試,從而研製出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配方。這樣才使得它在中國市場,能夠更好的發展。相比不下,在美國,所有食物的口味,迎合的都是美國人,自然也就不讓我們中國人覺得更美味了。
以上,就是我在美國吃麥當勞的體驗,以及我對於中美兩國麥當勞差異的分析。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前金融從業者,去過17個國家深度自由行。歡迎關注我,帶你足不出戶的環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