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做生意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只要看到有一個人做什麼生意發財了,馬上就會有千千萬萬人人都去做同樣的生意。
比如張三在某學校旁邊開個火鍋店,每天人滿為患生意非常紅火,用不了多久在張三的前後左右就會開滿火鍋店。店一多生意自然就不好,最後大家都拼實力,看誰熬得久。為了節約成本儘量的熬下去,老闆們開始減少服務員,偷工減料,用便宜的食材,火鍋底料重複利用等等手段。最終有些店熬不下去,光榮的倒閉了,剩下的幾家店,由於長期為了降低成本服務和口味直線下滑,口碑一落千丈,即使沒有了競爭也沒有顧客去光顧,最終都以倒閉或者改行告終。
模仿比較出名的還有共享經濟,說到共享經濟就一定要說一下共享單車。
當年摩拜和OFO小黃單車上線後,看到幾十億幾百億的成功融資,短短的兩年時間全國就成立了一百多家共享單車公司。
全國的共享單車市場形成了,「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火爆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一下子全國就投放了幾千萬輛的共享單車,造成多個城市嚴重的交通堵塞,政府部門不得不出面限制投放,並要求公司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維護和管理。
現如今共享單車的龍頭老大摩拜賣給了美團,老二OFO小黃車被滴滴和螞蟻金服聯合出資收購了。其它的共享單車公司倒的倒,散的散,押金不退車也不要了。收取押金最多的OFO小黃車,據說總部大廈已經人去樓空,現在OFO小黃車也失聯了還有1500多萬用戶大約15個億的押金沒有退還。有網友表示就算按小黃車之前的退押金速度估計退完所有用戶押金,從現在開始往前算要退到明朝永樂年間。
你以為中國的生意人只模仿生意(或商品)類型,那就錯了,有些生意人不但模仿生意類型還模仿名字和商標。
最近海底撈以商標侵權的理由把湖南長沙的一家河底撈的餐館告上了法庭,雖然最後海底撈敗訴了,但從名字上看確實有模仿和趁流量之嫌。自己海底撈出名了以後,全國就出現了很多像海裡撈、海上撈、河底撈、海尚撈等等非常相似的飯店,讓人哭笑不得。
當年紅極一時的麥肯基,不知情的人都以為它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父親,大量投放廣告招商加盟,隨便一個加盟店都要收取幾十萬的加盟費,後來就銷聲匿跡,不知所蹤了。
潮流必備的驢(LV)牌包包,中國一商人利用驢字的拼音和法國著名品牌路易威登的簡稱LV一樣,仿製路易威登的包包,正大光明的以假亂真的出售,獲利幾十億,最終被告侵權受到法律制裁。
做企業有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之分。
生意人是完全被利益驅使,什麼生意好做就做什麼生意,不好做馬上放棄轉做其它生意,為了錢生意人什麼生意都可以做。
商人則是重利輕離別,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有一定的經驗和閱歷,並取得一定成就。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一定的經商之道和道德底線。
企業家是有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要以推動社會發展為己任,自己賺到錢要去幫助別人,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