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寧波地道的鹼水粽,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

2021-01-17 花弄

端午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在浙江寧波,說起端午,除了龍舟,在老寧波人的眼中,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了,寧波民謠《十二月節氣歌》中就有「五月白糖搵粽子,六月橋頭搖扇子」的說法。說起粽子,可能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嘉興粽子聲名遠播,影響力會比寧波鹼水粽要大一些,但在很多寧波人的心裡,惦記著的還是那隻清清爽爽、稜角分明、有人間煙火的鹼水粽。最常吃的方法就是蘸著白糖吃,用寧波話說就是白糖「搵」粽子。寧波鹼水粽,是寧波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寧波鹼水粽,是寧波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寧波有句老話說:「四月種田下秧仔,五月白糖搵粽子」。傳統的寧波鹼水粽大概分為白粽和豇豆粽兩種,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媽媽總會包上很多各種口味的粽子,拿去送人,自己吃等等,每年都會忙得不亦樂乎。裹粽子、吃粽子、互贈粽子是端午的一項民俗。寧波人自然也不免俗。但是寧波人包的粽子與別處有些不同,其中鹼水粽最具代表性,寧波人習慣用箬殼裹粽子。《說文》中說「楚謂竹,皮曰箬」。說的形象一點,其實箬殼就是毛筍在成長為竹的過程中層層脫落的竹皮,內面呈光滑的肉色,外面則是帶有絨毛的褐色,花花點點,像是性感的豹紋。所以在寧波,人們也習慣把粽子喚為「箬殼粽」。箬殼,即毛筍成竹過程中自然脫落的竹皮。其內面呈光滑的肉色,外面則是帶有絨毛的褐色。箬殼最好取竹子嫩頭脫落的,韌性更好。經高溫消毒和褪毛處理後,置太陽下曬乾,等到要用時,展平後泡於水中以石頭壓住,翌日可用。

寧波人包的粽子與別處有些不同,其中鹼水粽最具代表性,寧波人習慣用箬殼裹粽子

寧波的鹼水粽做法看似簡單,實則卻有不少講究,就連裹粽子的手法也需要「練家子」才能勝任,不然裹出來的粽子形狀,估計會被眾人當作笑料。傳統鹼水粽無餡,只是純糯米。找一個大盆,將糯米倒在裡面淘洗並浸泡過夜。裹鹼水粽時最要緊的事——拌鹼。既稱「鹼水粽」,靈魂當然在於鹼水。鹼水能使糯米更多地吸收水分,達到良好的黏彈性。

早年的時候,純天然的稻草灰承擔起了食用鹼的職責。將黃稻草洗淨曬乾後燒成灰,倒在紗布上,用滾燙的熱水衝,瀝下的灰汁就是最原始的「鹼水」了。將灰汁倒入浸好的糯米中攪勻,就像變戲法似的,原本白白的糯米,此時已變成一種漂亮的薑黃色,然後緩緩地捏起一張泡軟捋平的箬殼,光面朝內,手一扭,先折出一個漏鬥狀的底,舀入一勺糯米,摁實後再將半截箬殼一折、一捏、再一橫折,順手拿起一根細箬殼縛頭,打結紮好。不過數秒,米籮裡就多了一隻四角錐形狀粽子。裹好的粽子,一般要等到灶上有足夠多的空閒時間,才將粽子放入蒸籠,整齊排列,一層接一層,加蓋開蒸。

寧波地道的鹼水粽

粽子煮熟後,剝去箬殼後的四角糯米粽,因鹼水浸泡的緣故,晶瑩剔透猶如田黃石,清香撲鼻,蘸上少許白糖,吃起來又糯又稠。寧波民謠「五月白糖搵粽子」,說的就是鹼水粽的吃法。記得小時候吃鹼水粽,只喜歡吃最長那個角的粽肉,最有彈性,最入味,蘸一點白糖,滿口清香。小時候一直傻傻地以為,所有的粽子都是一個味道,直到讀大學時去了嘉興,才知道粽子裡還能裹鹹肉、蛋黃,但是不管裹什麼,最喜歡吃的還是寧波地道的鹼水粽。

端午節快到了,寧波地道的鹼水粽,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你吃過嗎?

趁熱剝去箬殼,裡面的米粒已渾然一體,黃澄澄,晶瑩剔透。用粽子的尖角蘸些綿白糖,咬一口,韌結結,彈性十足。細細咀嚼下,灰汁的香混著糯米的溫軟,那股清而不澀,香而不濃的味道,讓人回味長久。端午節寧波鹼水粽,充滿了滿滿的節日氣氛,充滿了多數老寧波的美好回憶。鹼水粽,不僅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粽子,在我看來這更是一種美食的傳承。小夥伴們,端午節快到了,寧波地道的鹼水粽,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浙江嘉興粽子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你吃過嗎?

端午節粽子飄香,粽子在陽江俗稱「裹粽」,你吃過嗎?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

福建泉州端午節傳統美食「燒肉粽」,餡料豐富,味道香甜可口!

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製作的臺山粽,你吃過嗎?

相關焦點

  • 「記憶」鹼水粽、吃枇杷、賽龍舟……老上海的這些端午習俗,儂還...
    端午節始於中原地區,漸次普及全國,時至今日,端午仍是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慶。蘇州粽、湖州粽、寧波粽端午時節的習俗多種多樣,最知名的算是吃粽子了。晉朝人所作的《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換成今天的話說,粽子就是用茭白的葉子裹上黍米,再用濃灰汁煮得爛熟的一種時令食物。
  • 端午是什麼樣?馮驥才、榮榮、柴隆、徐海蛟、周靜書,寧波名家這樣說
    榮榮寧波近海,寧波人的脾性頗有點海納百川,過端午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寧波人過個端午節,那是粽子吃得,菖蒲掛得,雄黃酒喝得,香袋佩得,龍舟劃得,讓一個傳統的節日在寧波熱鬧又繽紛。這樣天長日久的海之納之,更延伸出寧波人獨有的一些別處很少見的端午鄉風,比如舊時寧波人過端午,還會在闢邪驅毒方面,興畫「端午老虎」與吃蜒蚰螺。
  • 粽子不要甜也不要鹹,簡單的鹼水粽最適合端午,金黃清香原始味道
    粽味飄香,清香迷人,不知不覺就到了端午,雖然今年閏月,但還是不得不感嘆,這時間過得真快呀!這幾天出去買菜,就看到各種賣艾蒿的,這端午的氣息是越來越濃了!過端午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吃粽子,作為端午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每家每戶都會精心準備自己最為滿意的粽子以顯示對端午節的重視,但對於吃貨來說,對端午的重視之餘其實對美味的粽子也是有無限的期待!
  • 包鹼水粽、賽龍舟:老上海的這些端午習俗,儂還記得伐?
    我國以農立國,「四月南風大麥黃」,到了五月初,正是夏收作物漸次登場的時候,我們的先人歷來有以月、日相同的時間為節日的習俗,比如三月初三為上巳節,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就這樣,在夏初五月初五的這個日子慶祝早半年的耕耘成果,當是很自然的。古時五字與午字通用,所以五月初五又稱端午節或重午節,「午」其實就是「五」的通假。
  • 端午吃粽子,怎麼能少了鹼水粽,沒有包餡料卻可甜可鹹,愛了!
    所以,屈原與端午節「相輔相成」,一代代的老百姓參與紀念,也使端午節從單純的夏日活動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大家都在這個節日裡觀看划龍舟,吃粽子,並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鹼水粽的做法端午節最具象徵意義的食物就是粽子了,與豆腐花和其它食物一樣,粽子一樣有鹹甜之分,有的人喜歡吃鹹的,有的人喜歡吃甜的粽子。
  • 端午|皇家粽席、南鹹北甜、臺灣肉粽、客家鹼水粽……「粽」有一款...
    今天端午節——江浙滬鹹蛋黃肉粽、北方蜜棗甜粽,臺北的蒸肉粽,臺南的煮肉粽,還有兩岸客家人都會吃的鹼水粽……「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還有,你知道,乾隆皇帝的膳桌上會擺幾個粽子嗎?在臺中的天津人小冰:我家鄉天津的粽子是甜的,是用幾片蘆葦葉包的,裡頭放一顆棗或蜜棗,或糯米裡頭加上豆沙或蜜豆,味道是甜的,我很喜歡吃。在臺灣,常吃的粽子是兩種,一種是素的,一種是肉的,這兩種都是鹹的。
  • 娘惹粽、槲葉糕、車輪餅……別國的端午怎麼吃?
    娘惹粽來源於15世紀馬六甲的峇峇娘惹飲食文化,在東南亞一帶富有盛名。雖然同樣使用豬後腿肉作為主要餡料,但娘惹粽的味道和鮮肉粽的味道卻有很大不同之處,口感是偏甜帶點微辣,依靠冬瓜條調出甜味、芫荽等代表性南洋香料調出香味,再配上肉丁的鮮與鹹,讓人吃得很有滿足,且完全感覺不到一絲油膩。
  • 端午節快來了,和家人一起動手,做最簡單的鹼水粽子吧
    時間好快啊!端午節下個月就到了,而每年到了端午節,民間就有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習慣,其實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是用來祭祀祖的一種食物,也被成為「角黍」,「角」就是指像牛角一般,「黍」就是一種黃黏米,最早是用竹筒和菰葉包製,後來到了晉代,粽子才被定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中國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而且還流傳至周邊的一些國家,因此粽子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美食。
  • 5月初夏的寧波,這10種特色時令美食千萬別錯過,我最愛第8種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初夏寧波的10種美食,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1、海鮮面。雖然並不是麵食區,但論吃麵,寧波人的選擇可不少。奉化的牛肉麵、倉橋頭的面結面、象山寧海等地的海鮮面都是非常不錯的。不過進入夏季後天氣較熱,湯麵就特別需要一種清爽不膩的滋味。
  • 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端午節大揭秘?看看這些國家端午節吃些什麼食物
    現在就帶你去看看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還有各國端午節吃些什麼。1、越南越南的端午節也在農曆五月初五,主要慶祝方式是吃粽子及驅蟲。父母會在這一天為孩子準備許多水果,並為他們戴上以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至於大人,則會暢飲雄黃酒。同時,也會在小孩身上塗上雄黃酒來驅蟲。越南人普遍認為,吃粽子寓意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到了現在粽子的種類是越來越多,像是什麼西米粽子,粗糧粽子,小龍蝦粽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的人是眼花繚亂的,但我覺得還是傳統的粽子比較好吃,今天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
  • 在浙江衢州,龍遊發糕,軟糯香甜,是龍遊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龍遊發糕,軟糯香甜,是龍遊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龍遊發糕花色品種多樣,按口味分,有白糕、絲糕,青糕,桂花糕、核桃糕、紅棗糕、大慄糕等;按主要原料分,可分為純糯米糕和混合米糕。別以為每個發糕都能發酵成功的,也有發不起來的,這成功與否就要看師傅的技藝了。做成功的發糕,切面可以看見密密麻麻的小孔,孔細似針,荷香撲鼻,鬆軟有彈性,很有嚼頭。吃一口,糯而不粘,甜而不膩,滿口餘香。記得小時候,奶奶知道我們從小就喜歡在發糕上點花,剛出籠的發糕也是最香的。
  •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
    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統的汨羅粽子個頭尖尖的,以原味粽為主,煮熟後剝開粽葉蘸著白糖吃,別有一番風味。在汨羅,到了端午,家家戶戶都是必須吃上粽子才叫過節。
  • 別樣端午,「粽」情飄香
    端午佳節,粽子飄香。在東莞,每年臨近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女主人就開始忙碌起來,開始一年的「重頭戲」——裹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散在大街小巷,節日氛圍濃鬱。粽子作為一種應節的傳統食品,根據各地風俗和粽子製作工序等差異,其品種繁多,口味也極為豐富。提及東莞的粽子,人們不禁會想到色香味俱全的道滘裹蒸粽、萬江水蛇湧粽 、虎門林旁粽,還有鹹肉粽、鹼水粽等等。
  • 端午節甜鹹粽子之爭,當初紀念屈原的粽子是什麼味道?
    端午節將至,大麥身邊的同事們討論起了吃粽子的事情。於是那道經典的歷史辯題出現了: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大家發現老百姓都過端午節,但是習俗卻又各不相同,於是不同的習俗不斷融合,就有了今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避五毒、栓五彩繩等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那麼當初投到江裡紀念屈原的粽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 辣粽、蜂蜜粽、枕頭粽……這些粽子你見過幾種?
    端午到了就表示夏天真的來了說到端午節不外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粽子還有划龍舟 而粽子作為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你了解多少呢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 「粽」情香濃,吃著粽子夜遊三江過端午
    「粽」情香濃主題活動已經圓滿結束讓我們一起回顧活動剪影細數那些愉快的時光端午「粽」情香濃由寧波漢雅三江旅遊發展公司主辦關愛都在細節裡活動需要到的道具無一遺漏整齊的擺放在每一個座位上報名的遊客陸陸續續進行籤到四點鐘活動正式開始
  • 端午節快到了,手把手教你如何包粽子
    隨著端午佳節的即將來臨,很多商鋪都已經有各種口味粽子和粽子禮盒裝售賣了,如果不是今年閏了一個四月份,其實此時就差不多是端午節了,不過現在距離2020年的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想自己在家學著包粽子的朋友可以來參考。
  • 【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數據顯示鹹粽銷量是甜粽3倍
    關於【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數據顯示鹹粽銷量是甜粽3倍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端午節】端午節誰最「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