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2020-12-08 騰訊網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也會逐漸增多,也就是說,從大雪節氣後,我們就將進入到寒冷的仲冬時節。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混為一談,認為大雪節氣就應該下大雪,其實並不是這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氣溫、光照等氣象特徵的一個節氣。之所以古人會將這個節氣命名為「大雪」,是因為雪是空氣中的水分遇到冷空氣後形成的產物,所以大雪節氣的特點便是氣溫會明顯下降,降雨或降雪天氣會增多。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的意思是,如果在大雪節氣時氣溫依然很高,並沒有出現天寒地凍的情況,那麼等到第二年的驚蟄節氣時,土地依然還處於冰凍狀態,農民沒辦法耕作。

按照大雪節氣的特點,在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尤其是在北方,將會出現天寒地凍的景象。大雪節氣後,不僅降雪天氣會比以前多很多,土地也會因為天氣過於寒冷而凍在一起。土地冷凍的狀態要一直持續到第二年驚蟄節氣前後。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節氣的意思是陽氣上升,氣溫回暖,土地解凍,萬物開始復甦,是農民開始農耕的象徵。

根據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的說法,如果在大雪節氣並沒有出現氣溫下降的徵兆,證明今年冬天和往年相比來的要晚一些,冷空氣活躍的並不頻繁,才會導致大雪後天氣並不寒冷。但是每年天氣冷的天數都大致相同,如果在大雪節氣後天氣還未寒冷,那麼冷空氣到來的時間就會往後推遲,等到第二年天氣本來應該變暖的驚蟄天氣時,氣溫還會依然很低,土地還處於冷凍狀態,農民沒辦法耕種。

綜上所述,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過去由於沒有先進的預測未來天氣的技術和涉筆,農民只能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即便是現在已經有了可以預測未來天氣的技術,但是老農們卻依然根據俗語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來安排耕作。

相關焦點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導讀: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在明天的0時10分,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大雪的到來,並非是會下起鵝毛大雪,而是預示著天氣的溫度將會更低。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節氣的不斷更迭,在小雪節氣期間,大地會逐漸的開始封凍,野外除了一些越冬的莊稼之外,其他的植物紛紛失去了生機,而到了大雪節氣期間,那些原本流動的河水,也會在寒冷的低溫下,逐漸開始封凍,流動的河水都已經開始結冰,也預示著寒冷的冬季正式地拉開了帷幕。那麼這句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指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大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今年大雪冷嗎?
    意思是小雪節氣的到來,地表土層就結了厚一層冰,也就是土地已經封凍,農民不能再耕種。如果大雪節氣到來,那麼流淌著的河流表層已經結冰了,特別東北地區以及我國北部地區河流全部封河,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但在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
  • 今日大雪,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老話有道理麼?
    今天的半夜12時10分的時候,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很多人說到了大雪節氣是不是就會天降大雪,萬物皆成冰,其實這個大雪只是一個氣候特徵,而不是自然現象,在咱們實際的生活中,真正下雪量大的時候是在春季的時候,而大雪節氣最大的特徵只是降溫,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地區的降雪量會增大
  •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到底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寒冬真正的來臨了,因為大雪是雪花紛飛的季節,而且大地上鋪滿了厚厚的積雪,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這主要是指的我國北方地區的天氣。 古時候就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之說。意思是小雪節氣的到來,地表土層就結了厚一層冰,也就是土地已經封凍,農民不能再耕種。
  •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你那裡現在上凍了嗎
    但是從我們這裡的天氣來看,現在每天的平均氣溫還在7-8℃,最低氣溫也還沒到零下,根本還沒達到上凍的程度。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現在不冷,明年春季就會冷嗎?這樣一來,對農業生產又有什麼影響。
  • 大雪來到,老話「大雪三日晴,牛馬要斷頭」啥意思,在理?
    周一,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大雪,就要到了。同小雪一樣,大雪反應的也是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它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變得會更加寒冷,降水也要愈發增多。在傳統農耕時代,沒有天氣預報,農民對節氣十分地注重,總結了許多俗語老話來指導日常生產、生活。
  •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明年天氣冷不冷?看看大雪的表現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諺語流傳區域比較多,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土地還未封凍,到了第二年驚蟄節氣的時候,土地也不會解凍,通俗來說,如果大雪節氣時,當地的溫度比較高,天氣比較溫暖,第二年驚蟄期間溫度會較低,驚蟄的時間在3月初,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春暖花開的開始,萬物復甦,如果土地還未化凍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還有6天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大寒節氣。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於每年公曆的12月6日-8日交接。大雪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時節的開始。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同樣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趨勢的俗語,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量也會明顯增加。
  • 大雪將至,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後天就到了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的節氣,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也會增多。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後天小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啥意思?冬季氣溫偏暖嗎
    導讀:後天小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啥意思?冬季氣溫偏暖嗎?民間有句俗語說「小雪不凍地,驚蟄不開地」,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小雪不凍地」這裡說的「凍地」是指:土地結冰封凍。而「不凍地」說的意思是剛好相反的,說的是:土地沒有結冰,沒有封凍。「小雪」這裡說的是小雪節氣,是個時間概念。
  • 大雪將至!農村有著「瘟疫始於大雪,滅於驚蟄」的說法,有道理嗎
    今天是12月1日,是12月的第一天,這個2020年也算是馬上就要過完了,12月的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再有6天就到了這個大雪的節氣,大雪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天的第三個節氣,小雪過後就是大雪,但是相對於大雪來說,小雪基本上溫度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小雪的節氣也是反映了當時的節氣情況
  • 明天大雪!農村俗語「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這話啥意思呢?
    ,像村裡的一些老人對於一些節氣也是比較了解,聊天的內容也多是以節氣為主,就比如這句「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俗語,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大雪沒有雪,騾馬不停歇,也是一句很經典的俗語,也是反映了節氣的天氣變化,畢竟在以前的時候,農民耕作多是以節氣的天氣變化總結出一些經驗,這些經驗也是為了防止農民在耕作方面走進一些誤區,像在以前的時候,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也沒有天氣預報來作為參考,只能是根據以前老人在某個節氣到來時,總結出來的經驗作為參考。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今天是12月7日,是冬季的第3個節日大雪節氣。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
  • 周六大雪,俗語「大雪不見雪,明年有大旱」,啥意思?今冬偏暖?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大雪不見雪,明年有大旱」,啥意思?今冬偏暖?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周六就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大雪了;雖然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但是絲毫沒有下雪的徵兆。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牛馬不敢歇」,老話有道理麼?
    除了冬捕之外,在農村,人們更關心的還是明年的莊稼收成會怎樣,這不今天早晨筆者在村口等車的時候,幾個老人就開始用他們的「知識庫」推測明年的莊稼,其中有個老人就說了一句「大雪不下雪,牛馬不敢歇」,這個俗語雖然有些簡短,但其蘊含的道理還是非常大的,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圍牆開窗,家財敗光」,意思很直白,就是圍牆上面是不能開窗的,這是為何呢?圍牆的作用自然是讓庭院形成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大門一閉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院落,圍牆上面開有窗戶。一來是明顯的不和諧,二來等於自家就失去了隱私可言。通過窗戶就能夠窺探到院子裡面的一切,這樣的圍牆就失去了阻擋視線的作用。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是啥意思?
    昨日,是2020年的大雪節氣,在過去的時候,凡是到了這個節氣,都會或多或少地下一些雪,然而,昨天已經過去,但昨天的大部分地區卻並沒有下雪,因此,有人便搬出了在過去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