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2020-12-15 東莞日報i東莞

「希望東莞高層次人才積極把握東莞的產業優勢,進一步堅定在東莞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做好人才的服務工作,及時幫助人才解決實際困難,為人才更好在莞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摘自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琳今年10月15日走訪高層次人才的講話

1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新增長極加速崛起、比較優勢有效發揮、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散裂中子源作為松山湖科學城已建成的首個大科學裝置,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學研究和高技術研發提供了世界一流平臺。中國散裂中子源積極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已完成的四輪運行中,共完成超過300多項用戶課題,產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例如新型鋰離子電池、磁性材料、超強鋼等。

▲位於松山湖科學城的散裂中子源項目 記者 鄭志波 攝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下,東莞依靠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前瞻性謀劃布局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和一流科研平臺,形成創新人才集聚的「強磁場」。截至2019年底,我市人才總量達235.2萬人,高層次人才15.6萬人,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7%和19%,東莞正向「創新創業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闊步邁進。

以產業聚人才 以人才興產業:拓寬高層次人才發展空間平臺

近年來,東莞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人才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通過「人才鏈」提升「產業鏈」,既從宏觀層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又從實施層面精準施策,「築巢」「引鳳」並舉,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平臺。

12月2日,以「聚焦新動能·引領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舉行,29個重點項目集體籤約,協議投資額高達350億元。火熱招商引資的背後,是東莞正在形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良性互動格局的生動縮影。

▲12月2日,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舉行 記者 鄭志波 攝

長期以來,「高新技術」「科技創新」等已成為松山湖的亮麗名片。截至今年3 月,松山湖高新區共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20多家,不少優質企業落戶松山湖功能區。位於松山湖功能區的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立訊精密公司發源於深圳,進入東莞發展10餘年,「最近3年,公司更是迅速實現市值從1000億元向4000億元的突破。我們親身見證並參與東莞的高速發展,見證這片熱土創造的奇蹟。」該公司副總裁丁遠達說,松山湖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政策不斷落地,帶來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實現產、學、研、用各要素流動和配置。藉助松山湖功能區的各大科研力量,公司也正不斷實現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期,松山湖功能區正在核心區域高標準規劃1000畝產業用地,全力打造松山湖上市公司總部基地。松山湖功能區的底氣,源於科技、人才、產業等多方面。中科院雲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和載體,以及30多家新型研發機構大多集中在松山湖功能區,累計培育科技企業1600多家,自主創辦科技企業70家。

2012年,東莞市政府設立「東莞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以來,通過8年的艱苦耕耘,松山湖核心啟動區已經集聚了400多家生物技術企業,已有3家生物醫藥企業正積極籌備上市。產業根基已經築牢。有政策扶持,有鏈條支撐,有資本助力……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正逐步駛入快車道。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支撐,而高層次人才發展又依託大科學裝置落地。如今,隨著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紛紛落地建設,伴隨而來的人才虹吸效應也正逐步顯現。截至目前,松山湖科學城已經聚集了55個由海內外知名院士、學術領軍人物作為帶頭人的省市創新科研團隊,擁有國家級人才65名,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03名,市特色人才277名和近3萬名優秀科研人員。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由人力資源大市向人才資源強市轉變

▲2020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東莞行活動舉行。圖為高層次人才在松山湖考察 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製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和發展之基。我市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舉全市之力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市向人才資源強市轉變,先後出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實現科技、金融、人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全力將東莞打造成為「創新創業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

重才識才惜才,東莞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通過走訪、問詢等機制常態化保持與人才溝通交流,不斷加大人才資金保障力度,自上而下地在全社會營造尊才愛才、識才用才的濃厚氛圍。2014年,《東莞市市領導聯繫高層次人才制度》出臺。6年間,全市累計超過1700名市鎮各級領導幹部聯繫走訪了4917名高層次人才,推動解決人才工作、科研和生活問題近3000個。

童欣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散裂中子源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學博士,2018年全職加入中國散裂中子源,組建了一支極化中子國際團隊,並擔任極化中子中心暨樣品環境系統負責人。今年9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琳走訪聯繫高層次人才童欣博士,詳細了解他在莞創新創業情況,並聽取意見建議。

鄭琳表示,東莞一直以來十分重視科技發展,重視科技人才的引進,2019年開始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出臺系列優惠政策,下大力氣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和領軍人才,並且系統推進人才安居、就醫、子女入學、創業服務等保障計劃。希望童欣教授及其團隊繼續關心關注東莞科技事業的發展,多向各類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宣傳推介東莞。

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是東莞構建人才政策體系,打造「技能人才之都」重要抓手。從2019年起用3年時間,實現人才引育「十百千萬百萬」的目標,即引進10個國際一流水平的戰略科學家團隊;引進100名博士專業人才進入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科技、產業等重點領域1000名領軍人才;引進培養10000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創新人才;推進100萬勞動力提升學歷技能素質。

目前,我市「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9年公開招聘了35名博士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引進培養約380名領軍人才、超過 5000名碩士學歷或副高以上職稱創新人才。2020年,我市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繼續提供高端崗位269個,擬招聘人才1085人,最高給予100萬年薪。

數據顯示,十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人才經費投入力度。2012-2019年,市財政實際投入各項人才工作資金超過50億元,其中,2012-2018每年具體項目支出約5億元;2019年「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正式實施,人才資金投入提升至8.34億元。其中,在各項重點人才計劃投入方面,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近10億元。在基礎人才引進培育方面,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約2.5億元。在「技能人才之都」建設方面,市財政從2014年起累計投入超過4億元。

文/記者 呂曉敢

圖/記者 鄭志波 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相關焦點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投入人才工作資金超50億元 打造招才引才特色...
    ——摘自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在走訪聯繫高層次人才時的講話科技引領,才聚東莞。人才是東莞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實支撐,東莞正全力推進人才招引計劃。今年,即將舉行的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將提供與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型、科技研究型相關的高端崗位需求269個,擬招聘人才1085多人,最高給予100萬年薪。
  • 餘姚將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中共餘姚市委關於   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   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決定   一、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在爭當「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排頭兵中展現新時代擔當   1.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今天引進怎樣的人才,明天就形成怎樣的發展格局。從一定程度上說,人力資本將重塑未來經濟發展格局。東莞引智在路上。12月9日,2020年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開幕,一年一度的人才盛會是觀察東莞引智的最佳窗口。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350名研發人才齊聚一堂,東莞引智靠的是什麼?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今天引進怎樣的人才,明天就形成怎樣的發展格局。從一定程度上說,人力資本將重塑未來經濟發展格局。東莞引智在路上。12月9日,2020年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開幕,一年一度的人才盛會是觀察東莞引智的最佳窗口。
  • 人才總量達235.2萬 東莞舉辦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廣納賢才
    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在開幕式上介紹,東莞市近年來堅持和深化人才強市戰略,大力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之都」,不斷夯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智力支撐。目前,東莞市人才總量已超過235.2萬人,高層次人才超過15.6萬人。
  • 胡文容: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 加快打造聚才「窪地」和用...
    胡文容: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 加快打造聚才「窪地」和用才「高地」 2020-10-2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匯聚四海才俊深耕創新沃土!平湖打造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日前,「四海聚才俊
  • 休寧: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該縣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各方力量,著力下好人才「先手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28歲的張巍是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碩士研究生,在家鄉引智政策的感召下,於2014年毅然回鄉。2015年,他創辦了黃山市白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質顆粒成型燃料」產品深受市場認可,並榮獲黃山市第三屆創業大賽三等獎。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熱點問答⑧丨創新創業扶持篇
    2.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到東莞立項或在東莞市確定立項的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是否可以獲得創業資助和獎勵?答:根據《東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實施辦法》,獲得我市引進創新科研團隊項目立項的團隊,市財政將視團隊的層次一次性給予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立項資助;對在我市確定立項的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給予100萬元至200萬元創新創業啟動資金扶持。
  • 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智匯東陽」人才發展高地的實施...
    關於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智匯東陽」人才發展高地的實施方案  為鮮明人才強市、創新強市的工作導向,緊緊抓住「五個關鍵時期」發展機遇和引才窗口期,廣聚各類人才而用之,進一步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建設「重要窗口」展現東陽作為中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為加快東陽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力量,現就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智匯東陽」
  • 東莞打造先進位造業中心 吸引高層次人才
    2018年,東莞出臺了《關於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見》,這也是東莞有史以來出臺的最完善、最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屬於東莞「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中的「百萬」。今年12月9日至14日,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如期而至。本屆活動周以「科技引領才聚東莞」為主題,旨在聚集各路優秀人才,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會議和論壇,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 揚州實施「興城先興人」戰略 近者悅遠者來人才聚科創興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堅持「興城先興人」發展戰略,以人才引領推動創新發展,圍繞「產業主導聚才、企業主體用才、部門主動興才」做好三篇文章,堅持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努力構建「2+N」人才政策體系,為新興科創名城建設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
  • 創新引領 處士生輝 麗水人才科技融合發展工作綜述
    市委、市政府尤其重視推動人才與科技融合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強市」「科技興市」,以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科技政策,持續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凝聚人才科技力量,構建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良好格局。融合,體制機制先行;融合,政策創新引領。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②
    「東莞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構建『四大創新體系』,大力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期盼大家加大在東莞布局建設力度,推動科技、產業和資本高效對接,推動新材料產業集聚和發展,促進新材料技術快速落地和產業化。
  • 湖北十堰張灣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張灣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服務經濟轉型,推進城鄉一體化,增強社會治理能力為核心,不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創新驅動打造發展高地積極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是張灣區人才工作的核心。
  • 馬鞍山: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目前,全國各地掀起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熱潮,紛紛在轉換發展動能,著力創新驅動。與此相呼應,各地也掀起了一波波「搶才大戰」。縱觀發展態勢,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創新驅動實質上依靠的是人才驅動。
  • 東莞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人才總量超235萬
    技能提升:「技能人才之都」助百萬勞動者素質提升近年來,除了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之外,東莞也在全力抓好「技能人才之都」建設。2018年,東莞出臺了《關於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見》,這也是東莞有史以來出臺的最完善、最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屬於東莞「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中的「百萬」。
  • 高端人才每年最高獎40萬!蘇州打造聚才「強引擎」
    有什麼樣的人才,城市就有什麼樣的競爭力,就有什麼樣的未來。當前,蘇州正處於奮力推動開放再出發的嶄新起點,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蘇州提出的「率先、排頭、先行」的重要指示,落實好省委對蘇州勇當「兩個標杆」的要求,必須要以廣闊的胸懷、開放的姿態,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機制,加快集聚國際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再創火紅年代」。
  • 東莞: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人才總量達235.2萬
    2018年,東莞出臺了《關於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見》,這也是東莞有史以來出臺的最完善、最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屬於東莞「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中的「百萬」。今年12月9日至14日,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如期而至。本屆活動周以「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為主題,旨在聚集各路優秀人才,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會議和論壇,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 金鄉縣實施「蒜都人才計劃」,全鏈條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今年以來,金鄉縣深入實施「蒜都人才計劃」,通過多元引進、項目評選、定製培養、專業搭臺、精細服務,全鏈條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力人才智力支撐。今年以來,先後引進副高級以上職稱高層次人才40名,其中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人選10名。評選項目化實施蒜都產業領軍人才計劃,綜合人才實力、科技含量、市場前景、產業化程度等因素,每年縣內自主遴選評定自主創新研究的人才(團隊)10名,並給予最高30萬元的項目資助,累計評選高層次人才項目20個,撥付資金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