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要以開放、積極的心態支持高層次人才在莞創新創業,推動他們的項目落地發展,切實為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解決實際問題。各有關部門及鎮街要對項目進行認真深入的研究,努力創造最好條件,積極推動研發和相關產業項目落地。」
——摘自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在走訪聯繫高層次人才時的講話
科技引領,才聚東莞。人才是東莞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實支撐,東莞正全力推進人才招引計劃。今年,即將舉行的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將提供與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型、科技研究型相關的高端崗位需求269個,擬招聘人才1085多人,最高給予100萬年薪。
12月9日即將開幕的2020年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今年將舉辦系列活動、會議和論壇,聚集各路優秀人才,積極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打造出一系列亮點紛呈的人才招引特色品牌。東莞將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投資營商環境和社會環境,全方位、全鏈條為科技創新突破、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等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最優服務。
數據統計,2012-2019年,東莞市財政實際投入各項人才工作資金超過50億元。其中,2012-2018每年具體項目支出約5億元;2019年「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正式實施,人才資金投入提升至8.34億元。
院士齊聚論道松山湖
今年以來,松山湖科學城納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東莞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基礎和支撐。前不久在東莞舉行的2020年院士峰會上,舉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發展戰略諮詢座談會,涵蓋戰略規劃、科研一線、政府高校等不同領域的眾多院士專家,為先行啟動區建設獻計獻策,共探未來。
針對企事業單位的人才技術需求,特別是為支撐東莞企事業單位創新發展,峰會還邀請眾多院士、專家 「走讀松山湖」——深入一線,走訪松山湖科學城的創新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點對點進行把脈會診,推動院企聯合攻關。
此外,院士專家走進學校、企業,開展大手拉小手·抗疫院士說、灣區企業行等活動,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科學求真求實的創新精神,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目前,有10個合作項目就具體的合作協議在磋商中。
「東莞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地域文化多元包容、務實開放,人才政策和配套措施較為完善,是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已經落戶東莞的高層次人才代表蔡金明博士說,東莞經濟內生動力強大、韌性頑強,有著良好的營商環境、優越的科研條件、完整的產業配套、宜居的生活環境,來東莞發展落戶,讓他很有收穫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東莞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自2011年啟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搭建產學研結合平臺提供高層次科技人才、智力支撐。截至目前,我市開展了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智能裝備等多個產業領域的「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累計邀請100位院士來莞對接,考察近150家企業,促成院士專家團隊與近20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為企業把脈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助推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莞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六保」的人才支撐,今年8月,由市委組織部牽頭主辦的 「創聚東莞——2020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東莞行」活動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圍繞東莞產業發展需求和規劃部署,靶向邀請到40名海內外知名高層次人才,參加東莞創新創業環境推介會、市情考察、項目路演、項目對接等系列活動。
活動中,由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代表和專家代表組成的考察組,分別到塘廈、長安等地實地考察相關領域企業、高科技產業園和創新科技平臺等,並與有技術和人才需求的塘廈科技企業代表進行對接座談,共謀合作前景,共商發展大計。
考察組就來到塘廈鎮,與堅朗五金、力王新能源、方皓汽車等數十家企業代表就技術、創新、人才等方面的需求,進行了深入對接交流。這些企業多數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目前面臨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節點。由專家及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代表為企業發展把脈、開出賦能良方,能推動企業站在更高維度、更廣的視野審視自身發展,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考察中,高層次人才代表對長安鎮創新創業環境和人才政策給予高度評價。庫曼機器人(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彩軍說,「長安的企業與企業家很接地氣,而且長安的整個工業環境與產業鏈也非常齊全。這說明東莞產業鏈的優勢非常明顯。」深圳螞蟻工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茂林表示,他們有將近一半的供應商是在長安鎮及其周邊。參觀了長安鎮的龍頭企業,還有一些生態企業後,認為這是一個製造業資源非常豐富,同時敢為人先,創新創業氛圍非常濃厚的基地,希望進一步加強跟長安鎮的合作。
這是今年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東莞行活動的一個縮影。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帶來的項目路演,更是吸引了東莞有關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的濃厚興趣,為東莞"產學研"落地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十年校企合作互利發展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企業要長遠發展,人才是支撐。為解決企業招人難,人才求職難這一現實困境,十年來,東莞大力推行 「校企合作」模式,企業訂單工培養人才,做到需求供給無縫對接。這樣新鮮、熱門的模式,讓企業開闊了思維:不再是訂單來了才去招人,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人力資源平臺。企業參與學校專業的設置、教學,為學校提供實訓的基地;學校根據企業的特殊需求開班,為企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開發平臺。
眼下,這一創新模式累計促成7000多家次莞企、全國近1800家次院校合作洽談,逐漸成為東莞招才引才的重要平臺和品牌活動。今年,東莞校企洽談會更是從線下搬到線上,6月-11月共舉行12場直播,圍繞不同行業、企業的用人招才需求,開展不同主題直播,助力莞企攬才。畢業生遠程面試;高校教授、知名企業HR等做客直播間,為廣大畢業生放送就業乾貨和面試錦囊等,收效良好。
同時, 「雲上洽談會」通過多種形式,反覆呈現東莞城市、人文形象,校企合作洽談會的亮點與成果,突出企業求真務實、敢為人先的整體特質,打造「東莞品質」「東莞樣本」,提升東莞城市魅力、企業吸引力,擦亮東莞的城市名片。
文/記者 查雨霏 呂曉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