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藥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是我國長久以來預防以及治療疾病的重要物質,通常都是用植物以及動物來製作的,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使用中藥來進行保健的說法。
茯苓就是傳統中藥中的一種,它是有一種真菌製作而成的,在中醫上,茯苓具有強大的保健作用。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一種食材,搭配各種食物進行使用,用途十分廣泛,在民間長有「一兩茯苓一兩金」的說法。那麼經常吃茯苓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有所了解。
經常吃茯苓,身體可能會有怎樣的改變?
1. 免疫力提高,生病的次數減少
茯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硒元素,這些物質能有效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的分裂,從而有更強的抵禦病毒的能力。硒元素還能有效抑制幹擾素生成,具有對抗腫瘤細胞的能力。免疫力低下是很多人都面臨的問題,經常會出現發燒感冒的情況,如果經常食用茯苓,對保養身體是有一定好處的,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從而減少生病的次數,身體就會更加的健康。
2. 睡得更好了
如今人們都需要面對各種各壓的壓力,有生活中的也有工作中的,這些壓力常常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導致失眠的情況愈發嚴重。適當食用茯苓對治療失眠是很有作用的,在中醫上,茯苓具有靜心凝神、安神助眠的效用,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常用茯苓泡水、煮粥,能有助於快速入眠,還能提高睡眠質量,從而讓人體有更好的氣色。
3. 脾胃得到了增強,溼氣減少了
溼氣重是現代人非常困惑的病症之一,體內有溼氣的人是非常多的,幾乎達到了「十人九溼」的地步。體內溼氣聚積會導致脾胃失調,慢慢的還會形成風溼,對人體來說是一種非常折磨的病痛。常食茯苓有健脾祛溼的作用,茯苓能加速體內溼氣的排除,有效的預防風溼病,對健康非常有利。
既然茯苓好處這麼多,那能不能天天吃呢?
答案是可以,但是不能吃多。
茯苓本身是一種植物性的重要,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在食用茯苓時一定要注意量,少量食用對身體沒有危害,一旦食用過多會導致人體尿頻,導致人體鈉、鉀等多種電解質排出,損傷元氣,反而不利於健康了。建議每天食用茯苓在10~15克左右為佳,可以用來煮粥、泡水、做成糕點,對身體都有好處。
茯苓雖然可以長期食用,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對於肝臟、腎臟功能不全的人來說,最好不要使用茯苓,茯苓中的部分物質需要經過肝臟和腎臟的代謝,如果肝腎功能不全,就會導致,這些物質長期堆積在人體,會造成病情更加嚴重。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對茯苓有過敏的現象,這樣的情況最好也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