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日常被人們當作是養生品食用。很多人都喜歡將茯苓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茯苓粉怎麼吃、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以及茯苓注意事項。
茯苓粉怎麼吃
1、泡著喝
茯苓粉是不溶於水的,不管怎麼泡都是泡不開的,所以一般都是將它用來煮粥,不然就是煮一下,再放蜂蜜。
2、白茯苓粥
將白茯苓粉與粳米一起煮粥,具有祛斑增白和潤澤皮膚的作用,想要皮膚好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3、茯苓糊
碗裡倒入少量水加入一小勺茯苓粉拌勻,繼續加粉攪拌,倒入熱鍋裡,期間不斷攪拌,直到透明狀就關火,加入糖、或是蜂蜜調勻就可以食用了。
4、棗泥茯苓糕
準備茯苓粉100g、粘米粉75g、糯米粉50g、棗泥餡200g、細砂糖40g、水100ml。將茯苓粉、糯米粉、粘米粉和糖倒入碗中拌勻,分次加入水,用手搓成蓬鬆的糕粉,過篩兩次,棗泥餡擀成的圓,將一半糕粉放入模具中,抹平表面,放入擀好的棗泥片,倒入剩下的糕粉抹平,蓋上溼紗布,放入蒸籠,開鍋後,大火蒸30-40分鐘,熟透即可。
5、茯苓膏
準備:茯苓粉100克、鮮牛奶50克,蜂蜜。
做法:把茯苓粉和牛奶用攪拌機攪成泥糊。把它們倒進沙鍋,用大火燒開,稍微冷卻以後,再加入適量的蜂蜜即可。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緩解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2、緩解痰飲咳嗽。痰溼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溼,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溼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3、緩解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4、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溼盛、痰飲內停、溼熱壅結者。
5、緩解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溼,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溼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溼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溼,或偏於溼熱,或屬於脾虛溼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溼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茯苓注意事項
1、陰虛火旺,口乾咽燥的人不宜用。
2、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尿的人是不宜服用的,服用的話,是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的事情。
3、茯苓如果是塊狀的話,要打成粉狀或是切片,才能最大發揮其功效。
4、茯苓要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防潮防蛀。
結語:茯苓是有助於緩解心悸、失眠等常見的症狀的,若是出現咳嗽,可可以適當的吃些茯苓。茯苓的做法是非常多的,日常可將茯苓做成各式各樣的食物,但是要注意的是,陰火虛旺的朋友最好不要食用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