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現中國最早玄奘取經圖 揭秘西行艱苦歷程(圖)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敦煌壁畫現中國最早玄奘取經圖 揭秘西行艱苦歷程(圖)

2016-02-10 16:43: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玄奘取經圖》——榆林窟第2窟(西夏)。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

圖為《玄奘取經圖》——榆林窟第3窟(西夏)。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

圖為《玄奘取經圖》——東千佛洞第2窟(西夏)。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

  中新網蘭州2月10日電 (記者 馮志軍)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畫中現存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畫面均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這些壁畫都繪製在甘肅瓜州境內西夏時代的洞窟裡,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

  據了解,敦煌壁畫中6幅取經圖都是以玄奘與悟空兩個關鍵人物刻畫。玄奘取經的故事因神話小說《西遊記》而家喻戶曉,書中以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為題材,結合民間傳說故事,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善於鬥爭,無所畏懼的叛逆者「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深受人們喜愛。

  敦煌研究院認為,絲綢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經的必經之路,後世民間的藝術畫師和當地的一些佛教信徒,為了表達對唐僧西行取經偉大精神的敬仰,即以當時流傳的唐僧取經的神話故事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畫中,創作了多幅《西遊記》還沒有成書前的《玄奘取經圖》。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玄奘西去取經,孫悟空就是除妖降魔、護送唐僧取經的重要使者。而事實上,中國民眾印象裡的玄奘和悟空卻是「跨時空」攜手西行取經。據史料記載,《西遊記》中的悟空,是以晚於玄奘約40年的「從安西來無名僧悟空」加以想像神化而來。

  玄奘取經圖出現在敦煌石窟壁畫中,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據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中有關玄奘西遊取經的事跡多有記載,玄奘西行取經路過瓜州時得到地方官吏和民眾的冒險幫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廣泛流傳的歷險故事。畫師們發揮藝術的想像力,這段故事畫上了牆壁。

  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的「取經圖」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滾滾的岸邊,雙手合十,禮拜觀音。他身後的孫悟空毛髮披肩,頭戴金箍,一手牽白馬,一手舉額前遙望觀音,並不施禮,大為不敬之態躍然壁上,白馬僅露馬頭。畫家把猴子頑皮、機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徵,刻畫得惟妙惟肖。

  敦煌研究院稱,敦煌壁畫中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的內容和表現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獨立畫面,而是穿插在觀音經變和普賢經變中的插曲。這跟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描述唐僧師徒路遇險惡,求助觀音菩薩的內容相符合。(完)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敦煌莫高窟,藏有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
    01 唐僧取經圖 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畫中現存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畫面均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
  • 敦煌現迄今最早「玄奘取經圖」 比小說《西遊記》早三百多年
    原標題:敦煌壁畫裡的「西遊記」【守望家園】作者:張堃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明代的吳承恩根據唐朝僧人玄奘取經的真實經歷創作的小說,小說裡的唐僧即是玄奘,那麼小說裡的孫悟空,是吳承恩創造的還是也有歷史依據
  • 中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哪裡?揭示了取經過程中的什麼秘密?
    (蝸牛看西遊第2688期)文/牽著蝸牛散步《西遊記》故事源於玄奘法師取經。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唐僧,有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徒弟?遇沒遇到紅孩兒、牛魔王等妖魔?敦煌的一幅壁畫,展現了早期西遊記故事中唐僧的真實面貌,這也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2016年2月份,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畫中現存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畫面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這些壁畫都繪製在甘肅瓜州境內西夏時代的洞窟裡,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
  • 敦煌壁畫中的玄奘取經圖,有《西遊記》最初的雛形,你了解嗎?
    敦煌壁畫中的玄奘西行圖在這張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繪製的玄奘西行圖中已經有包括玄奘本人在內的四個人的身影,這與《西遊記》中敘述的師徒四人的相符。敦煌榆林窟第二窟中的《玄奘取經圖》這是一幅敦煌榆林窟第2窟中的壁畫臨摹,在這幅畫面上,玄奘法師身後跟著一位留著長發的侍從
  • 敦煌再現最早唐僧取經圖 一起西行原來只有他倆
    榆林窟第3窟-東壁-唐僧取經 唐玄奘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唐初,由於當時中國流傳的佛經譯本多有差別、甚至訛誤。為了用佛經原著來考訂其真偽,使中國的佛教徒能看到準確的佛經,於是高僧玄奘(河南偃師人,俗名陳禕),在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跟隨商人到佛教發祥地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取經。同時在這些國家講經辯論、學習交流,玄奘以其博學多才,深厚的佛教理論底蘊和雄辯的口才,震動了當時西域、南亞、中亞的佛教界,「鹹尊伏之」。玄奘西行17年,貞觀19年(公元645年)回到唐朝首都長安(今西安市)。
  • 敦煌壁畫中的猴子
    《西遊記》中,唐玄奘西去取經,孫悟空就是除妖降魔、護送唐僧取經的重要使者。絲綢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經的必經之路,後世民間的藝術畫師和當地的一些佛教信徒,為了表達對唐僧西行取經偉大精神的敬仰,他們就以當時流傳的唐僧取經的神話故事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畫中,創作了多幅《西遊記》還沒有成書前的《玄奘取經圖》。
  • 最早的「西遊記」圖像在哪裡——關於玄奘取經圖的區域分布
    目前所知紀年最早的玄奘取經圖像在陝西子長縣鐘山石窟第2窟西壁的水月觀音龕像中,時間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 玄奘取經圖像的區域分布玄奘是歷史的幸運者,能夠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被一代代人銘記。 圖一 玄奘取經圖像區域分布圖(張利明制)延安地區的取經圖像目前所知紀年最早的玄奘取經圖像在陝西子長縣鐘山石窟第2窟西壁的水月觀音龕像中,時間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圖二)比發現較早的安西榆林窟和東千佛洞西夏晚期的玄奘取經壁畫早近百年的時間。
  • 看看這幅1000年前的敦煌壁畫,你就懂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且我們在敦煌的壁畫中,也確實能得出答案和證據。大家不妨參照下圖。 上圖畫作是敦煌研究院披露的《玄奘取經圖》壁畫之一,關於玄奘取經的故事,敦煌壁畫一共有六幅作品。畫面均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
  • 榆林窟唐僧取經圖 比《西遊記》早300多年的寫實壁畫
    榆林窟唐僧取經圖比《西遊記》早300多年的寫實壁畫榆林窟第三窟西壁南側《普賢變》中的唐僧取經圖 網絡圖片東千佛洞第二窟南壁西側壁畫中的行者 網絡圖片  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察榆林窟時,在第2、3窟中發現了唐僧取經圖,它們繪於西夏時期,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唐僧取經壁畫,比吳承恩寫《西遊記》早了300
  • "榆林石窟唐僧取經圖"是根據唐玄奘真實故事繪製
    6月24日消息 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連古代石窟壁畫裡也有反映。蘭州大學敦煌學專家的最新考證表明,榆林石窟群壁畫裡的取經圖是根據唐玄奘途經瓜州時的真實故事繪製而成。榆林石窟群位於甘肅省瓜州縣境內,由榆林窟和東千佛洞構成,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石窟,也是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在榆林窟第2窟、第3窟、第29窟及東千佛洞第2窟內,都繪製了這樣一幅壁畫:一名出家人面對洶湧的河水雙手合十,身後長著猴相的弟子牽著一匹馱經老馬,遠處有一片樹林。
  • 敦煌藏經洞《行腳僧圖》與玄奘大師畫像之謎
    行腳僧畫卷《行腳僧圖》也叫「雲遊僧圖」、也有稱「寶勝如來像」,可能是受當時唐玄奘取經的故事影響,此內容是敦煌當時流行的主題。在敦煌遺畫中相同題材的有十二幅,是圖像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類型。其中法國伯希和收集七幅,三幅收藏在吉美博物館,四幅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圖籍互鑑呈現中國僧人取經之路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特刊發《西遊記壁畫與玄奘取經圖像》作者的文章,主要介紹了唐僧取經圖像研究的五個主要方向與新動態,以及中國僧人取經事業的先驅和遺產。大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28歲的玄奘法師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取經,過秦州、蘭州,潛入河西,經停涼州、瓜州等地,最終從玉門關出境,歷經千難萬險,兩年後到達印度。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
    (圖三、四)嗣後,黃湧泉編撰《杭州元代石刻藝術》也將之命名為唐僧取經故事。這應該是關於中國境內取經圖像的最早研究。對於飛來峰的這組取經圖像,後來又引起了一些爭鳴。史巖先生的調查報告還提到了兩個很關鍵的問題,一是《西遊記》的文學來源是在唐代的張鷟《朝野僉載》、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人的《唐三藏》、元代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和明代的《四遊記》等傳奇性小說中吸取材料,加以貫串和敷衍而成的。
  • 歷史課本那幅著名的「玄奘取經圖」裡,玄奘背的究竟是什麼
    在我們的中小學歷史、語文課本裡,關於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天竺取經的介紹,都會配一副下面的圖片。這幅圖片其實叫《玄奘取經圖》。看了這幅圖後,其實很多人會很好奇,圖上面玄奘身上背的是什麼東西?手裡拿的又是什麼?還有玄奘頭頂上圓蓋樣的是什麼?圓蓋下面掉著又是什麼呢?
  • 【莫高寶藏】藏在敦煌壁畫裡的秘密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石窟的初建年代相傳為東晉時期。話說有一年,一位前秦的僧人領悟了佛法的真諦,開始雲遊四方。一天,他來到了敦煌,看見山上發出萬丈金光,覺得是佛祖在召喚他,於是他開始架梯子鑿巖,開鑿了一個佛窟,以示供養。
  • 學者將在玄奘大師取經古道立碑(圖)
    83歲高齡的馮其庸    玄奘西行往返路線圖佛教在線8月13日訊 由學者馮其庸擔任總顧問的「玄奘之路」文化考察團將於8月12日出發,前往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國時經過的古道——「明鐵蓋達坂山口」,在那裡立一座高1.4米的石碑
  • 唐玄奘萬裡西行取經的詳細路線
    玄奘回程路線 :從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蔥嶺(帕米爾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瑪幹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長安;途經國家 :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玄奘西行詳細路線 :玄奘取經的路線是從長安出發,佛教最初是從西域傳過來的,所以玄奘向西走,穿越河西走廊,過星星峽、流沙河(莫賀延磧),進入哈密,再穿越吐魯番盆地、塔裡木盆地,登上帕米爾高原,到了中亞。
  • 天下第一說敦煌|中國最早最大的形象地圖——五臺山圖
    天下第一說敦煌|中國最早最大的形象地圖——五臺山圖 2020-05-12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絲路傳說》唐僧西行取經 被困敦煌
    《絲路傳說》的封閉開始一段,想必很多玩家已經從古都西安出發了到達了絲綢之路的藝術古城——敦煌。在敦煌,就有位傳說中的人物在這裡等待玩家們的幫助,他就是西行取經的玄奘法師,也就是西遊記的主角之一,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師傅——唐僧。
  • 原來敦煌壁畫藏著那麼多我們熟悉的故事
    九色鹿:敦煌最早的連環故事畫對不少80後而言,對敦煌的印象來自一部叫做《九色鹿》的動畫片。這部曾經伴隨著幾代人成長的經典之作,來源於敦煌一幅《鹿王本生故事》壁畫。這是敦煌最早的橫條連環故事畫,曾經獲贊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這幅壁畫,講述了九色鹿王用愛喚醒愛的故事:它救起了一個失足溺水者,卻被這個人出賣,惹來國王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