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遊記》,你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什麼?孫悟空大鬧天空、降妖除魔時的英姿?成天好吃懶做、一看見美女就挪不動步的豬八戒?整天背著包袱,經常喊著「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的沙僧?還是讓孫悟空對妖怪寬容、還經常念緊箍咒的唐僧?不論你是否砍過這本小說的原著,你都會書中的這些角色有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跟你說的可不是這部名著,而是另一個佛教遺址——敦煌莫高窟中的《西遊記》故事。


眾所周知,吳承恩寫出的這本《西遊記》,絕非他一人之功,而是在唐朝的玄奘法師去古印度取經的故事基礎之上,經過了自唐代以來的各種傳說故事與文學創作的改編,最後在吳承恩手中加工而成的。而作為玄奘當年取經的途徑之地,同時也是佛教的重要傳播地區,擁有以玄奘當年取經故事為藍本創作的繪畫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這些敦煌壁畫:

在這張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繪製的玄奘西行圖中已經有包括玄奘本人在內的四個人的身影,這與《西遊記》中敘述的師徒四人的相符。而在這四個人當中,騎馬前行想必就是玄奘本人,趕著大象向前行進的僕從和後面跟隨的僕從相對而言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從這張壁畫中,還看不出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的身影。

這是一幅敦煌榆林窟第2窟中的壁畫臨摹,在這幅畫面上,玄奘法師身後跟著一位留著長發的侍從。玄奘法師正雙手合十,好像正在膜拜某種事物,而隨從則是牽著馬匹向遠方眺望。在玄奘法師所寫的《大唐西域記》中,他曾寫到有一位胡人出身的僧侶曾隨他一同前往印度,而畫面中的這位隨從披頭散髮,與當時中原漢族講究的「二十而冠」的傳統禮儀並不相符,而且相貌也異於常人,可能是以胡人為原型而繪製的隨從,這也是孫悟空最初的原型。



敦煌榆林窟第3窟的壁畫中,也有一幅以玄奘取經為藍本創作的壁畫。這幅壁畫中同樣也是兩個人,但這次是玄奘法師與一隻穿著僧衣的猴子隨從一同向東參拜,旁邊跟從的馬身上也多了具有佛教象徵意味的蓮花和隨行的包裹,旁邊也有祥雲等圖案相伴。相比於前一張繪畫中隨從異於常人的長相,這幅壁畫中的隨從更像是一隻猴子,也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更為接近。

而在這幅東千佛洞第2窟的彩繪《玄奘取經圖》中,雖然畫面已經有些斑駁,但還是可以看出一隻身穿行者服裝的猴子正一手打著蓮蓬,一手撫在胸前,並努力向前張望。這就和我們印象中那個降妖除魔、威風八面的孫悟空更為接近了。

關於敦煌壁畫中的玄奘取經圖形象,小編今天就說到這裡。歡迎到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