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多了千餘件寶貝,與這個諸暨人有關!

2020-12-17 浙江在線

2020-10-13 16:19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諸暨站 周雨文 編輯 楊凌燕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9周年紀念日,2020年辛亥革命實物捐贈特展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開展,來自海內外的51位收藏家和1個社會團體捐贈了辛亥革命實物、資料1224件(套),其中有38位藏家的1000多件藏品,是在諸暨人趙錚的發動下捐贈的。

「今年武漢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災難之痛,我們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給予武漢支持。」趙錚說。

趙錚(上海晚清民國紙品收藏家)(老照片、煙卡、火花共計309枚)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漢首義100周年而建,博物館規定,從建館起10年內向社會公開徵集辛亥革命實物和資料藏品。一直以來,每年辛亥革命紀念日,博物館都會對所捐贈的藏品進行展覽。

趙錚是全國火花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他收藏的火花以清末民國時期的居多,題材主要為辛亥革命、日本侵略史和美女人物。從2017年開始,趙錚每年以個人名義向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自己的藏品。

趙錚(上海晚清民國紙品收藏家)(老照片、煙卡、火花共計309枚)

今年他想到,今年是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接受捐贈藏品的最後一年,武漢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災難,大家都向武漢伸出了援助之手,全國火花收藏協會的收藏家們是否可以通過捐贈藏品的形式,向武漢人民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於是,5月份,他在微信群發出了動員令,號召群友向武漢辛亥革命博物捐贈藏品。消息一發出,立刻得到了日本、美國、法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等海內外許多藏友的響應。

「疫情期間,從國外寄東西過來特別麻煩,大家都是想盡了辦法。」趙錚說,不少藏友一聽說是武漢的博物館,都表示願出一份力,以表達對這座英雄城市的敬意。

王春華、關敏夫婦(旅日華人,古籍文獻收藏家)(武漢抗戰書籍一冊)

新加坡有3位藏友捐贈,其中一位年邁的藏友住在新加坡郊區,因為時間比較趕,所以讓他寄順豐快遞,那時候是大熱天,老人不顧高溫天氣,一個人從郊區坐地鐵到順豐點去郵寄;旅日華人王春華、關敏夫婦是最先捐贈者,夫妻倆是古籍文獻收藏家,捐贈了武漢抗戰書籍一冊,特地從日本寄回國內;

張振武(北京火花收藏家,87歲高齡)(辛亥火花一組6枚)

來自北京的火花收藏家張振武是這次捐贈者中最長者,今年已87歲高齡,他捐贈了一組6枚辛亥火花;趙錚自己向博物館捐贈了包括老照片、煙卡、火花共計309枚,其中有一套雙十節火花完整成系列的比較稀少;還有臺灣民國火花收藏家黃俊賓捐贈的一份1908年清末畫報也十分珍貴。此外,藏友們還捐贈了一些辛亥革命實物,如夏富仁、王蘭芝夫婦捐贈的辛亥水煙槍等。

「從5月份開始,藏品陸續寄到上海,我初步篩選、整理、打包後再寄給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趙錚說,這次捐贈的實物和資料在辛亥革命109周年紀念日展出後,內心感到十分激動,雖然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1602577176000

相關焦點

  • 餘任天先生誕辰110周年!百餘件精品亮相諸暨博物館
    百餘件精品亮相諸暨博物館 2018-11-25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68件珍寶
    本報記者 原麗陽 攝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謝方 通訊員 盧奕)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館又增新寶貝,廣東省收藏家協會13位收藏家向該館捐贈68件(套)珍貴文物,包括黃興、白崇禧、孫墨佛等人的墨寶,雙旗紋指揮刀、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新時代三民主義教科書等文物。昨日下午3點半,《辛亥革命實物捐贈儀式》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
  • 武漢革命博物館和辛亥革命博物館獲評「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我省武漢革命博物館「弘揚抗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武漢革命博物館抗疫物證的收藏保護和利用」項目、辛亥革命博物館 「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志願隊特展」,
  • 「我和武漢的城市故事」,辛亥革命博物館紀念改革開放40年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盧奕)12月18日,「流金歲月40年——我和武漢的城市故事」分享會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來自各行各業、出生於不同年代的講述者們,在分享會上動情講述了他們在改革開放一線奮鬥進取、見證國家發展壯大的故事,與現場觀眾共同分享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獲得感
  • 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188件(套)珍寶
    原標題: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188件(套)珍寶 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館又添新寶貝,全國十省市民間收藏團體向該館捐贈188件(套)珍貴文物。副省長甘榮坤,省老領導王少階、陳柏槐,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民革元老李濟深先生孫女李靄君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 80餘件河北武強木板年畫珍品亮相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
    80餘件河北武強木板年畫珍品亮相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 2019-01陳賀芝 攝   (新春走基層)80餘件河北武強木板年畫珍品亮相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  中新網衡水1月29日電 (崔志平 陳賀芝)據河北武強年畫博物館透露,29日,農曆臘月二十四正值中國南方「小年」,《風韻千載——武強年畫與我們的春節》武強年畫專題展及體驗千年武強年畫傳統技藝活動在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拉開帷幕
  • 博物館日感受"傳統的未來" 武漢推出50餘道"文化大餐"
    武漢市屬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及非國有博物館推出50餘項展覽活動,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進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武漢文博資源豐富,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82處,各類博物館116家,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前謀劃,發動全市文博場館勇擔宣傳文化工作使命任務,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策劃系列展覽活動。
  •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八七會議……武漢這些博物館可在線參觀
    在5月10日至6月13日期間,市民在線就能參觀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山艦博物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當日由湖北省文旅廳主辦中國聯通承辦的「英雄武漢英雄城革命精神永傳承」武漢革命文物線上展示月活動正式上線。
  • 千餘件校徽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中新網北京新聞8月18日電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18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開展。
  • 5月18日來博物館感受「傳統的未來」,武漢推出50餘項活動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好公僕——孔繁森》專題展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19年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武漢市屬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及非國有博物館推出50餘項展覽活動,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進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餘任天先生110件真跡將展於諸暨博物館!
    今年是餘天任先生誕辰110周年。11月2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諸暨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諸暨市委宣傳部、諸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浙江省餘任天藝術研究會等承辦的餘任天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將在諸暨市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諸暨文化藝術界的一件盛事。
  •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湖北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廠,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舊址佔地面積1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000平方米。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諮議局局址,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一舉光復武昌。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場,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舊址佔地面積1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000平方米。
  • 鄂軍都督府舊址——辛亥革命博物館
    發布時間: 2011-06-19 19:47   來源: 光明網   進入電子報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來啦!武漢這些有趣又好玩的博物館,一定要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16:00停止入館)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95號辛亥革命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武漢大世界連環畫博物館在武漢創意天地開展,這也是我省首個連環畫博物館,本次展覽共陳列4000多冊連環畫,包括文學名著、人物傳記、神話傳說等10個類別,武漢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
  • 辛亥革命博物館獲最大規模民間集體捐贈
    昨日是辛亥革命102周年紀念日,來自廣東、浙江、上海等十省市的36位收藏家,集體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188件(套)辛亥實物。這批包括孫科手書孫中山名言軸等在內的珍貴文物,昨日以特展形式首次與公眾見面。據悉,這是該館自去年接受13位廣東藏家集體捐贈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全國民間收藏團體的集體捐贈。
  • 武漢博物館展出120件清朝宮廷遺珍(圖)
    ……24日(下周三)開始,在武漢市博物館舉行為期兩月的「清宮遺珍——南京博物院藏清宮文物展」,讓市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滿清時期的120餘件宮廷文物珍品,了解清代皇宮及皇帝的起居、辦公和祭祀生活。南京借來120件國寶此次清宮文物展將展出文物120餘件(套),全部由南京博物院針對武漢市博物館展出場地挑選提供。
  • 辛亥革命博物館,位於首義廣場南側,是文化區的核心建築之一
    辛亥革命博物館位於首義廣場南側,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也是首義文化區的核心建築,與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臺紀念碑、烈士祠牌坊等串聯成首義廣場炫目的文化符號。
  • 鄉村教師荒山尋寶40年 欲捐千件文物建博物館
    鄉村教師荒山尋寶40年 欲捐千件文物建博物館   昨天,記者見到了南召縣鄉村教師張志芳,經過長達40年收集的1106件「寶貝」,這些形狀怪異、來自家鄉田野的石頭,其實都是「南召猿人」用過的器具,張志芳希望能建個古人類遺存博物館
  • 辛亥革命元勳熊秉坤之子曾為文物館藏積極奔走(圖)
    ,留存在辛亥志士後裔手中的文物已不多。他以4萬元拍得這件藏品,並無償捐給我們。」姚明修說。  接市民報料「撿回」一級文物  廣東收藏家的捐贈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武漢一收藏家受其感染,捐出了自己的70餘件藏品。另一徽章收藏家無償捐出的一批藏品中,湖北諮議局議員證章被定為二級文物。  市民也紛紛為該館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