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館獲最大規模民間集體捐贈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昨日是辛亥革命102周年紀念日,來自廣東、浙江、上海等十省市的36位收藏家,集體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188件(套)辛亥實物。這批包括孫科手書孫中山名言軸等在內的珍貴文物,昨日以特展形式首次與公眾見面。據悉,這是該館自去年接受13位廣東藏家集體捐贈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全國民間收藏團體的集體捐贈。

  記者了解到,此次捐贈的辛亥實物種類涵蓋清代槍械、辛亥名人墨寶,以及民國時期的文獻、書刊、徽章、旗幟、貨幣、債券、票證、郵品、服飾、紀念瓷器等。其中萬學工先生捐贈的「湖北諮議局證章」被評定為國家二級文物;向永強先生捐贈的「孫科為樊仲雲書錄孫中山名言軸」、陳宏浩捐贈的「民國初期議員服飾配『眾議院』銀質徽章」、黃大釗先生捐贈的青花雙旗「中華民國」字紋紀念盤等均是難得一見的實物和珍稀墨寶。

  去年10月10日,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發動、組織當地收藏家群體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了68件(套)辛亥革命實物。廣東收藏家協會發出倡議,將每年的10月10日作為「捐贈日」,邀請全國收藏界向該館捐贈。

  相比去年,今年捐贈規模更大,數量更多,質量更高。這些實物從不同側面見證和記錄了辛亥革命歷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收藏價值。辛亥革命博物館負責人表示,36位全國藏家的義舉令人感動,將會帶動更多熱心人士關注辛亥革命博物館,關注武漢。

  昨日,由民革中央聯絡部、湖北省政府參事室、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湖北省文化廳、武漢市文新廣電局、湖北省參事活動促進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十省市民間收藏團體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實物儀式」在該館舉行。

  連結>>>

  明年或有海外藏家捐贈

  廣東省收藏協會副主席向永強捐贈的一幅孫科書孫中山名言軸,是其花4萬元從拍賣市場上拍得。向永強說,孫科的這件「墨寶」在市場上不止這個價,當他在拍賣會上表明向武漢捐贈的意願後,其他藏家紛紛放下了手中的號牌。

  作為兩次捐贈活動的發起人和組織者,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收藏家協會主席陳少湘先生,去年一口氣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了包括黃興手書「相與觀所尚」書法立軸在內的14件(套)實物。今年,這位收藏界「大佬」又向該館捐贈了包括8支「老槍」在內14件珍貴實物。

  陳先生說,明年將會有海外藏家加入捐贈行列。(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盧奕 實習生唐姍姍)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焦點

  • 辛亥革命博物館獲捐132件實物 含辛亥時期文獻(圖)
    辛亥革命博物館獲捐的部分實物本報訊(記者歐陽春豔 通訊員盧奕)昨日,「2016年辛亥革命實物捐贈儀式」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海內外27個民間收藏團體的108位民間收藏家,向該館無償捐贈了132件(套)實物。辛亥革命博物館「雙十捐贈日」活動自2012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本次捐贈的辛亥革命實物有清末及民國時期的文獻、錢幣、明信片、票證、火花、紀念瓷和名人墨寶等,它們傾注了收藏家們傳承首義精神的理想與精神。
  • 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188件(套)珍寶
    原標題: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188件(套)珍寶 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館又添新寶貝,全國十省市民間收藏團體向該館捐贈188件(套)珍貴文物。副省長甘榮坤,省老領導王少階、陳柏槐,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民革元老李濟深先生孫女李靄君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 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獲民間藏家馬連珠無償捐贈藏品
    2019年8月29日,民間收藏家馬連珠向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無償捐贈啟新水泥花磚四塊和1958年新華月刊一本。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館長助理孟祥元向馬連珠先生頒發捐贈證書,並對他無償捐贈藏品、大力支持博物館建設表示誠摯的感謝。
  • 《藝覽無餘》專欄: 熊秉坤穿過的風衣「現身」辛亥革命博物館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盧奕2017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6周年紀念日,由民革中央聯絡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湖北省文化廳、武漢市文化局和湖北省參事活動促進會主辦的「雙十捐贈日」活動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
  • 辛亥革命博物館再添68件珍寶
    本報記者 原麗陽 攝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謝方 通訊員 盧奕)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館又增新寶貝,廣東省收藏家協會13位收藏家向該館捐贈68件(套)珍貴文物,包括黃興、白崇禧、孫墨佛等人的墨寶,雙旗紋指揮刀、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新時代三民主義教科書等文物。昨日下午3點半,《辛亥革命實物捐贈儀式》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
  • 廣東湖北共同主辦辛亥革命實物捐贈儀式 張通出席
    在辛亥革命101周年之際,同為革命重要紀念地的廣東和湖北再續革命之緣。10月10日,由兩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共同主辦的「辛亥革命實物捐贈儀式」在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副省長張通出席,並為13位捐贈者頒發收藏證書。
  • 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多了千餘件寶貝,與這個諸暨人有關!
    109周年紀念日,2020年辛亥革命實物捐贈特展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開展,來自海內外的51位收藏家和1個社會團體捐贈了辛亥革命實物、資料1224件(套),其中有38位藏家的1000多件藏品,是在諸暨人趙錚的發動下捐贈的。
  • 「紅樓」≠辛亥革命博物館?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嗎……
    超長待機的秋天最終還是結束了,喜歡玩玩玩的小夥伴看到近期的天氣預報估計都會有些失落吧,氣溫驟降+雨雨雨雨雨……雖然對晴朗的天氣萬般不舍,也要迎接美麗的冬天呀,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好好感受這座城的文化底蘊,思索,沉澱。
  • 熱心市民向「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捐贈多件南京保衛戰文物
    3月8日上午,位於安德門大街的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來了幾位熱心市民,他們是南京保衛戰戰跡尋研團的團長張定勝,許晶老師、張育松老師。他們今天過來有著特殊的任務,把近期他們在紫金山抗戰遺址中挖掘出來的一些抗戰文物捐贈給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讓更多的市民能親眼看到這些戰爭遺物。
  • 展覽開幕:「紀念辛亥革命109周年捐贈特展」開展啦!
    今年是紀念辛亥革命109周年。10月10日上午,「2020年辛亥革命實物捐贈特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多功能展廳開展。捐贈者代表、辛亥後裔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參加了展覽的媒體見面會。
  • 武漢革命博物館和辛亥革命博物館獲評「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我省武漢革命博物館「弘揚抗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武漢革命博物館抗疫物證的收藏保護和利用」項目、辛亥革命博物館 「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志願隊特展」,
  • 他向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捐贈了4600餘件(套)文物!
    他向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捐贈了4600餘件(套)文物!記者了解到,文物鑑藏家楊銓先生一共向該館捐贈了4600餘件(套)文物。1959年,以廣東地區最負盛名的清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氏書院(陳家祠)為館址的廣東民間工藝館正式成立,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60年來,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努力做好保護和管理陳家祠古建築的工作,不斷提升博物館的藏品管理、陳列研究、教育推廣等業務水平。
  • 大連服裝博物館迎來第一批捐贈文物藏品
    央廣網大連4月27日消息(記者田彤 賈鐵生 通訊員李亮)4月27日下午,在大連工業大學舉行的捐贈儀式上,盤錦興隆石化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向大連服裝博物館捐贈了價值38萬元的服飾文物藏品,這也是大連服裝博物館接受的第一批捐贈藏品。  此次捐贈的文物藏品為8套22件民族服飾品。
  • 中國浙江省藝術家向蒙古國家博物館捐贈手工藝術品
    龍泉青瓷,始於1700多年前的三國兩晉,是我國制瓷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窯系之一,是世界級的文化符號。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鍛制歷史長達26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劍」。青田石雕,始於南北朝,距今1600多年,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一,被譽為「印石之祖」,其雕刻技藝有巧奪天工之美,多次被選為國禮。今天展出的每一份精美的作品都凝聚著工藝美術大師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湖北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廠,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
  • 辛亥革命元勳熊秉坤之子曾為文物館藏積極奔走(圖)
    近年來,辛亥革命博物館通過媒體報導、網上徵集等多種渠道加大宣傳,激發了不少辛亥志士後裔以及民間收藏家的捐贈熱情。  館長姚明修說:「我們對辛亥志士的崇敬之情,打動了熊秉坤之子熊輝、張難先孫女張銘歌等辛亥後裔。他們和越來越多的收藏家不僅踴躍捐贈珍貴文物,還積極提供線索,我館也成為辛亥文物一個溫暖的『家』。」
  • 觀察|門票與捐贈,超級博物館何去何從
    澎湃新聞特此刊發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左奇志所撰一文,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為例,探討超級博物館的門票與捐贈問題,談及博物館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一、為何重啟強制性門票?在如此感召之下,紐約的市民們達成了共識:他們為自己的城市所施的最大善行,莫過於幫助大都會獲得她最需要的東西:藝術品和支撐她運轉的錢。除了紐約市政府每年有限和不固定的財政資助,社會資助始終是大都會賴以生存的巨大支撐。為藝術慷慨解囊,成為高雅的生活方式,更是身份的象徵。
  • 南京小學生向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捐贈30幅兒童畫作
    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來臨之際,12月12日下午,南京市建康路小學向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捐贈了30幅以「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為主題的兒童畫,旨在通過孩子們最真摯的視角和最童真的筆觸來傳達和平祈願。
  • 中國一重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建廠時期老工具機
    中國一重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建廠時期老工具機 2020-12-02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學者捐贈許壽裳印章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原標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再獲珍貴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