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為何劉備二者皆得卻只能三分天下?

2020-12-19 無風卻起念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智商接近妖怪的人,比如,鬼谷子,孔子,劉伯溫等,但要說道智商最高的一個人,要就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一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諸葛亮更是被譽為三國第一謀士。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但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還是勢力最小的一個。

鳳雛龐統意外死亡不說,諸葛亮可是跟著劉備了一輩子。但為何沒有幫劉備一統天下呢?諸葛亮雖然有大智慧,並且他的很多事跡我們都知道,如;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等神跡,但這些都是杜撰出來的,諸葛亮的確很厲害,但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諸葛亮為何一直都不能統一三國,還是要從他制定的隆中對分析。先佔領荊州,作為發展根據地,然後在攻取西川,最後兵分兩路攻打曹操和孫權。這個計劃是很美好的,但是當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毀了這個計劃。

諸葛亮最大的失策就是等天下穩定,他應該在兵力最強盛的時期去攻打曹操和孫權。到了後期,蜀國本來武將就少,人口也少。五虎上將一一死去,後期人口跟不上,並且戰線太長,兵力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荊州必會被東吳孫權偷襲,其結果還是一樣,

當時隆中對的策略主要是針對曹操,在諸葛亮和司馬懿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孫權偷襲了荊州,讓諸葛亮這個完美無缺的計劃出現了缺口。當時應該,佔領荊州以後火速攻打孫權。

從《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論,可以看出他諸葛亮最終失敗的根源,在《三國志》中這樣寫道:「諸葛為相國,開誠布公,撫恤百姓,賞罰分明,刑政峻竣而無怨者,識治之良才,可與管仲蕭何相比,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意義很清楚,說的就是諸葛亮善於管理,未雨綢繆,但不擅長帶兵打仗。劉禪繼位的時候,蜀國就沒人能打了,逼得諸葛亮親自帶兵打仗。但七次北伐都失敗了,就是最好的證明,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謀士,但卻不是完美的,他還是輸給了司馬懿。

總結來看諸葛亮是個頂尖的政治家、戰略家,但不是一個戰術家。所以,劉備既得到了臥龍 ,也得到了鳳雛,但是一個早死,一個只是戰略家,手下良將又不多,自然就沒有與曹操抗衡的實力了。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劉備二人皆得卻未得天下
    三國時期,世有臥龍鳳雛得二人,當世奇才。人說二人得一人能得天下,為何劉備二人具得卻寸土不增。或為世人誇大其詞。今人於孔明,鳳雛皆被演義所誤。三國演義對龐統術之甚少,只言其才與孔明伯仲之間。或為其過於早亡,出世並未施展多少報復。
  • 三國中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為何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備受崇敬的人物,他說的話都很有道理,比如他說諸葛亮雖得其主,未得其時,也被贊為說得非常到位。所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並非虛談,很多事情真的非人力所能為,雖然臥龍鳳雛俱歸劉備,然劉備仍未能一統天下,既有劉備討伐江東不作不死的愚蠢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劉備皆得而沒能如願,司馬徽:怪我咯?
    身在亂世,劉備一腔恢復漢室的熱血,但僅僅只有關羽、張飛這兩人是不夠,於是招募人才也成為了劉備日思夜想的話題,而劉備也有本事,相繼籠絡了不少人才,臥龍鳳雛皆在其中。正所謂: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人皆得卻沒能如願呢,司馬徽卻表示:怪我咯?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劉備得其二為何不能興復漢室?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劉備得其二為何不能興復漢室?「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這句話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但凡有看過三國演義或者有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吧。大致意思就是說臥龍和鳳雛能得到其中一人輔助,就可以成就大業得到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鳳雛死後,得到臥龍相助的劉備為何沒有一統三國呢?要知道這件事的答案,其實我們需要知道臥龍鳳雛分別是誰。臥龍指的當然就是三國最著名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了,而鳳雛就是諸葛亮的同門好友龐統。下面小編陪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大家或許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 劉備得臥龍鳳雛,為何沒有得天下?
    書裡的人物眾多,特別是曹操、劉備、諸葛亮這種風雲人物,更是家喻戶曉。其中諸葛亮一直以來就被看做是足智多謀的忠臣義士,但其實《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人才智與諸葛亮差不多,那就是龐統。《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諺語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鳳雛便是龐統。作為那個亂世之中最頂尖的兩位謀士,龐統和諸葛亮也是統治者勢在必得的兩位軍師。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卻只三分天下,是何原因?
    大家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這樣一句話:鳳雛臥龍,兩人得一,便可安天下!諸葛亮(字孔明)和龐統(字士元)素有「臥龍」、「鳳雛」的美譽。假如你是劉備,有臥龍鳳雛相助,讓你安定天下,你會失敗嗎?鳳雛者,龐統,龐士元也...臥龍者,諸葛亮,諸葛孔明也...
  • 既然得「臥龍鳳雛」便可得天下,為何諸葛亮最終未能統一天下?
    為何諸葛亮最終未能統一天下?三國時期世人皆說:「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劉備二者皆得,為何最後劉備和諸葛亮也沒能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至於為什麼沒能幫劉備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曾惜嘆:「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諸葛亮統一大業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第一、敵人太多,實力太強北邊有曹操,東邊有孫權,這兩個誰都不是善茬。我們真正研究三國,不難看出,諸葛亮在北伐時犯了比較多的錯誤。
  • 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我們讀三國,都對這一句話非常感興趣,「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在文中是荊州隱士司馬徽對劉備說的。劉備聽後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立馬找到這兩人,然後一統天下。皇天不負有心人,劉備通過三顧茅廬請來了臥龍諸葛亮,又在赤壁之戰後得到了鳳雛龐統,按理說臥龍鳳雛都得了,下一步該一統天下。可不想,龐統死於落鳳坡,自己也在攻打東吳時死亡,獨剩臥龍獨木難支,六出祁山隕落五丈原,為後世留下無盡的遺憾。那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卻沒得天下呢?
  •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劉備都得到了,為何至死不得天下
    三國之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那就是臥龍和鳳雛,任何一位爭霸天下的諸侯只要得到他們兩個其中一個輔佐,就可以得到天下。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為何最後到死都沒有得到天下呢?後來也確實證明他眼光毒辣,但是他說得到一人便可以安天下這句話確實是有些誇大,這只是他個人的眼光,並不是上帝的預言。天下最終歸於誰手包含的因素太多了,遠遠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還有就是人家說的是得一人可以安天下,得兩個就一定不行。為什麼這麼說呢?
  •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不提司馬懿?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不提司馬懿?雖然後來魏蜀吳成三國鼎立局面,但是劉備的起步其實是比曹操和孫權晚的,孫權和曹操名聲大噪的時候劉備還是只一個無名小輩,劉備在遇見司馬徽的時候曹操已經將北方統一了,而劉備還在躲避蔡瑁的追殺,在逃跑途中被司馬徽讓牧童引劉備去找他的,一番對話之後,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有得天下?
    問得好,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請一定要注意這個安字。換句話說,臥龍諸葛亮和送出龐統都是守天下之臣,而非得天下之臣。為什麼這麼說呢?臥龍和鳳雛都是上馬可管軍,下馬可管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全才。而這樣的全才劉備有兩個。按理說劉備一定會得到天下。因為諸葛亮,龐統他們守成的優勢要遠大於創業的優勢,因為創業需要進取,而守成則需要平衡關係。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劉備還是敗了?他忘了後半句
    徐庶入曹營之前,告訴劉備諸葛亮有大才,如果可以請到他出山,將會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後來劉備三顧茅廬打動了諸葛亮,二人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先賢傳》載:「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由於水鏡先生司馬徽避世隱居,所以「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就成了世間數一數二的謀臣。
  • 同時擁有臥龍鳳雛,劉備為何沒有得天下?曹操挖走了一個重要人物
    單單把身份拎出來比較,那劉備其實比曹操和孫權的地位都要高得多。為何這麼說呢?其實只看名字,就知道他是劉氏一族的人,而劉氏就是漢朝皇室。據歷史考證,劉備是漢朝開國皇帝的後代,妥妥的皇室血脈。而曹操和孫權不過只能算是大臣之家,也就是劉氏一族的下人。再說創業史。說到這,就不免為劉備感到可惜了。
  •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人可得天下,劉備2個都得了,最後還是敗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和龐統的評價,這個評價可謂是至高無上,也是兩位頂尖謀士的實力體現。可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劉備同時擁有臥龍和鳳雛,但最後也只要三分天下,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臥龍鳳雛得一而天下安,劉備兩人皆得,為何沒有一統天下?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是不世出的人才,開始都在南陽隱居,跟他們一起隱居的水鏡先生說,誰要是能得他們之中的一個,那麼就能安天下。劉備大半輩子南徵北戰,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啥都沒撈著,只好投奔了劉表,聽說二位大名,就把兩人收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劉備兩個都有了,為何最終還是失敗了?
    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鳳雛二人若是都得到的話,便可以統一天下,可是二者都被劉備得到了,蜀國卻沒有堅持過久,這是為什麼呢?,而龐統便是臥龍鳳雛中的另外一人。龐統通達人情世故,並且深知劉備的脾性,這點是諸葛亮比不上的,諸葛亮身居高位,眼光高,做事自然有了股上位者之氣,比起龐統的親和,讓諸葛亮顯得更為遙遠。有這件事就可以看出,龐統確實擔得起臥龍鳳雛中的"鳳雛",而當年他在曹操水寨中任意進出,只不過是不想在得罪人的情況下保住自己的性命,圓滑變通,這便是龐統的優勢。
  • 天下皆知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卻不知道劉備栽到了後半句上
    臥龍諸葛亮天下聞名,唯一能夠和諸葛亮齊名的,就只有鳳雛龐統了。有道是「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兩個人能夠得到一個就可以安天下,這個安天下可不是統一天下的意思。而是安定,或者實在點,就是說能讓你站穩腳跟,割據一方。諸葛亮我們都了解,那這龐統真的有這麼厲害麼?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可劉備二者兼得,為何沒統一天下?
    想必大家應該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幕,司馬徽曾對劉備說道,臥龍鳳雛,你只要得到一人便能得到天下,可是在後來劉備這兩個人才他都得到了,那為什麼這樣的劉備也沒有奪得天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 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為何劉備卻沒能一統天下?龐統一針見血
    劉備當初三顧茅廬,才請來了諸葛亮為自己出謀劃策。 有過這樣的一句話語,叫做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得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劉備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請來了諸葛亮。 後來劉備也是有了龐統為自己獻計獻策,可為何劉備卻沒能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