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不需要羅永浩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海克財經」(ID:haikecaijing),作者:齊介侖,36氪經授權發布。

儘管近日不時有些關於「復出」的小道消息傳出,但事實上自從4月24日宣布暫時退居幕後以來,號稱快手「帶貨一哥」的辛有志,直到今天也沒有重新出現在快手,更不曾繼續帶貨直播。

這當然不是辛有志第一次暫別快手,此前已經有過多次,包括主動的和被動的,但這一次,與以往有所不同,因為退出的時間被認為非常微妙,是辛有志涉入某直播爭端之後沒多久,但快手官方和辛有志一方都沒有明確提及這到底是不是出於退網反省的目的,因此也便無從知曉辛有志什麼時候能夠再次上線。

當下電商直播如火如荼,淘寶、抖音、快手這三個國內核心玩家激戰正酣,京東、拼多多也在快速跟進,快手在這個關鍵時段把自己的頭牌選手關進小黑屋,好像在邏輯上講不通;但如果這是即將籌備上市的快手,站在更為深遠的戰略全局的視角祭出的殺伐決斷之舉,以期敲山震虎,糾正社區風氣,樹立平臺威信,同時又照顧到當事人情緒,倒也不能說全無根據。

還有一種說法稱,這是快手響應最近特殊時期的淨網行動而對頭部大V的隱退性保護。

無論如何,辛有志是個觀察快手的風向標。

01 草根玩出大動作

別名辛巴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籍的90後青年辛有志,出身草根,是個崛起於快手而且一直別無分店的直播網紅,他的快手暱稱是「辛有志辛巴 818」。

辛有志入駐快手的時間比較早,是2016年,當時已經成立5年的快手,雖然上線了直播功能,但還沒有啟動商業化,還不能賣貨。辛有志是通過在短視頻和直播中分享自己早年創業心得的方式積累和運營初期粉絲的,在這中間他得到了快手在流量及資源上的加持。

在快手直播帶貨功能開啟後,因為辛有志創立的公司及品牌能夠做到從源頭拿貨,近於自產自銷,價格可以壓到很低,加之辛有志從十幾歲便離開老家做生意,在找到短視頻直播這個結合點之前,已有頗為豐富的經商經驗,這讓他很快在快手直播帶貨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辛有志的直播帶貨能力十分強大,他在2019年的直播帶貨總額據稱達到了133億元。

不僅如此,辛有志還特別精於自我營銷,敢於製造大動靜。

這當中值得一提的例子,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大辦婚禮,一個是巨額捐贈。

2019年8月18日,依照辛有志的表述,他是以3000多萬元的總投入,而不是媒體口中以訛傳訛的7000萬元,邀請到了成龍、張栢芝、王力宏、鄧紫棋、光良、周傳雄、胡海泉等40多位明星,在北京奧體中心為自己的婚禮舉辦了一場大型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為辛有志的旗下品牌以及他個人,極為高調地做了一輪宣傳,他得以成功破圈,大量吸粉,而且演唱會當晚,他立刻開啟快手直播帶貨,據稱2個小時成交量1.3億元。

新冠肺炎爆發後,1月23日,快手決定向武漢市政府捐款1億元,用以幫助後者抗擊疫情;1月24日,辛有志以壓倒快手的氣勢,宣布向疫區捐款1.5億元,其中1億元現金捐給武漢市慈善總會,5000萬元現金用於成立物資救助基金。

網友查詢發現,辛有志這1.5億元捐贈承諾,確已兌現。

暫且撇開動機不談,如果說早前草根微商喜提高鐵動車組像個荒誕不經的低智商笑話,那麼同樣被指微商套路的草根創業者辛有志,動輒砸出上億元真金白銀,基本上是把這個笑話玩成了真的。

不得不說,同樣是刷存在感,相比辛有志,孫宇晨被甩出了幾條街,而這樣的大手筆,不免讓人聯想到拿罐頭換飛機的牟其中。

辛有志的快手粉絲,現在已經差不多4800萬,如果算上他的同樣是快手網紅的妻子初瑞雪,以及他的多位網紅徒弟及旗下藝人「時大漂亮」「蛋蛋」「鹿」「貓貓」等人的帳號,辛氏快手軍團加起來的粉絲規模,已經過億。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從數字看,不要說辛有志本人,就是他的妻子或徒弟,現在一場直播下來,帶貨數億人民幣似乎已是通常狀況。如果數字沒有水分的話,那麼這樣的戰鬥力,放在當下任何一個直播平臺都算得上極其兇悍,非一般網紅所能企及。要知道,羅永浩備受關注的抖音首場直播,3小時帶貨不過1.1億元,第二場則斷崖式掉到了3440萬元,第三場有所回升,定格在了5700萬元。

當然,如果單論粉絲規模,本名陳偉傑的「散打哥」,無疑才是真正的「快手一哥」。

散打哥的快手粉絲,已接近5086萬。

但非資深老鐵可能並不知道誰是散打哥,誰又是辛有志。在普通網友看來,這兩個人,比淘寶直播網紅李佳琦、薇婭的名氣差得太多,更不要說最近活躍在抖音直播間的超級網紅羅永浩和董明珠了。

很多人是從4月下旬持續多日的微博熱搜及爆料當中得知辛有志與散打哥互相瞧不上這碼事的。二人之間的這場爭鬥看起來更像是兩個軍團在快手地盤上的隔空對決,最終引得多位快手大V捲入其中,而且兩個派系之間,除了在直播中叫陣,還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互撕,「黑材料」滿天飛。

雖然爭鬥以辛有志和散打哥幾乎同時宣布暫時退網告一段落,但餘波迄今未平,下文仍不得而知。現在不僅兩位「一哥」沒能歸位,還有多位涉事網紅主播處於休息狀態,有傳兩會之後恢復。

事件的發生使得如下兩個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其一,快手大V們應當如何看待自己在快手上的成功,又將如何解決自己的安全感以及生意進一步做大的問題?其二,快手接下去將如何有效監管快手大V,以達成和諧共生,使之貢獻營收和人氣,但又不違背社區規則及平臺整體利益,同時還要必須兼及3億普通日活用戶需求,進而實現宿華與程一笑在創業之初為快手設定的整個生態的公平普惠?

02 大V的玻璃屋頂

網紅與明星僅一線之隔,而在短視頻直播帶貨領域,超級網紅的魅力甚至已經蓋過了很多一線明星。

這從近來大量明星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東施效顰躍躍欲試可見一斑。

但正如大家所見,完全出於賺錢的目的而出發的所謂帶貨,因為既不了解貨,又不了解人,甚至對直播這件事本身也不精通,用戶其實是不買帳的。無論是李佳琦還是辛有志,他們的人氣無不來自長期耕耘與投入,不僅能夠做到推銷的商品性價比極高,而且他們對電商直播當中的所謂人、貨、場,是了如指掌的。

但網紅的成功,又絕不僅僅是他自己奮發有為的結果,他所入駐的平臺的助推,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而平臺顯然也不是活雷鋒,二者是個彼此成就的關係。

人紅是非多,在快手也是一樣,很多是非難於判定真偽。比如海克財經發現有網友發帖說,辛有志背靠快手聲勢,經常挑起事端,帶壞了節奏,此前好幾位快手網紅被封殺,就跟他的一些說法做法有關。

帖子是否屬實自有公論,這裡不做探討,但它至少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主播在成為超級大V,有了巨大影響力特別是破壞力之後,理應對標公眾人物,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理應更為克制包容,不能隨心所欲黨同伐異,更不能各立山頭形成幫派。

一個更為尖銳的指向是,辛有志過於狂妄,目無快手,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事實上辛有志並非不知感恩。

2019年8月高調婚禮之後在接受新浪專訪時,辛有志曾說,人的一生需要感恩,首先是自己多年的堅持,然後當初選擇了快手,在快手有了這麼多的粉絲,在快手商業化後找到了空間,不管自己在大家口中是好的還是壞的,這一切都是快手給的。

即便如此,網絡上對辛有志仍多有嘲諷,尤其最近淡出快手之後,辛有志及其團隊曬出的商業規劃再度引起熱議。它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辛有志如何定義他自己,是獨立的企業家,還是背靠快手的網紅而已;二是辛有志能不能離開快手投奔其他平臺,如果投奔了其他平臺,他還能不能成功?

從辛有志的商業操作軌跡可見,他很早就在為更大的一塊生意做準備,而快手更像是他的一個導流平臺,而既然是導流平臺,那就可以不限於快手,而且不一定是他親自下場,他只要在幕後整體操盤就OK了。

這裡需要首先提到辛有志在2017年創立的品牌「辛有志嚴選」,這是他直播帶貨事業的起點。

雖然都叫嚴選,說的也都是在售商品來自團隊的嚴格用心挑選,但辛有志的這個嚴選,與丁磊2016年創立的電商平臺網易嚴選,沒有任何關係。

據說正是因為嚴選這個名字總被拿來說事,2019年,辛有志把它改了改,改成了「辛選」。

如你所知,辛選這個名字,從讀音到語意,都結結實實地跟「淘寶心選」撞了車。對於早已是規模化團隊作戰,而且精通電商營銷的辛有志來說,不知「心選」那是不可能的,這裡有刻意碰瓷之嫌。

4月30日,由黑龍江團省委、黑龍江省青聯發起的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辛有志位列其間。

這當然是需要投入的。

在這份已必然經由辛有志團隊確認,並在後來廣為傳播的資料中,多次捐贈黑龍江抗疫,其中為綏芬河抗疫一線捐出500萬元現金和5萬個口罩的辛有志,被稱為「直播電商行業領軍人物」、「黑龍江走出的企業家」,他的名字的前綴是「辛有志嚴選直播電商平臺創始人」。

文字表述雖有溢美,但也不算太出格,但因為大多數網友對辛有志的商業路徑不甚了解,於是當這個評選結果被辛有志團隊拿來作為宣推物料時,招致網上一片噓聲。有人留言揶揄說,不就是個快手網紅嗎,還成了創始人,還成了企業家,還要不要點臉?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5月初,一款叫做辛選幫的APP的上線。

辛選幫是由辛有志團隊推出一個供應鏈平臺,它是為直播網紅們供貨的,是個To B的產品。可以理解為,辛有志正在從網紅主播,轉型成為網紅主播的上遊,網紅們即將成為他的賣貨渠道。

這還不是全部。

現在看,無論辛有志還在不在快手的前臺做直播,只要帶貨的大V們能夠在他的平臺上持續大量下單,他就能繼續財源滾滾,電商平臺的故事就能夠講下去;而且不僅他旗下的妻子及網紅徒弟們可以帶貨,他的這套孵化網紅藝人的方法論,還能夠不斷批量複製張大奕,演化出一個比如涵控股更大的MCN,不是沒有可能。

但這些藍圖的鋪展,無疑首先建立在不觸動平臺既得利益,雙方互利互惠,對方願意與之友好合作的基礎上,否則如果招致平臺封殺、限流,那麼一切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快手這一步極為重要,而離開快手去往其他平臺,用戶基礎大為不同,難度可想而知。

03 大氣候,小氣候

從產品底層邏輯看,快手一向並不那麼強調大V的價值,雖然大V能夠帶來立竿見影的更高的社區熱度和更可觀的商業變現。

宿華在2019年12月出版的《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麼》一書序言中談到,快手非常在乎所有人的感受,包括那些被忽視的大多數人;同時快手非常強調注意力的分配,因為幸福感的來源有一個核心問題,即資源是怎麼分配的,而網際網路的核心資源是注意力,這一資源分配不均的程度,可能比其他資源更嚴重。

宿華稱,在做注意力分配時,快手希望儘量讓更多的人得到關注,哪怕降低一些觀看的效率。在他看來,就價值觀而言,快手還是非常有希望能夠實現公平普惠的。「注意力作為一種資源、一種能量,能夠像陽光一樣灑到更多人身上,而不是像聚光燈一樣聚焦到少數人身上,這是快手背後的一條簡單的思路。」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2019年4月騰訊大學自製節目《臨場發揮》中發表演講時有過大同小異的表述。他說,大家知道快手是保護普通人的,快手不捧大V,這都沒錯,但它的背後是公平普惠,而對於中小生產者的保護,能夠讓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到他其實是有機會的。

價值觀有如企業的靈魂,它是企業能夠做多大、走多遠的決定性因素。快手要想成為一家像宿華和程一笑構想的那樣的偉大的公司,團隊對價值觀的堅守無比重要。

直播包括直播帶貨只是快手當前生態當中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它首先應該遵循上述公平普惠原則。如果站內流量都集中到了少數網紅、大V的身上,中小商家及主播因為缺乏流量而沒有生意,這同樣違背快手的創業初心。

此刻距離2019年6月宿華發出全員內部信,宣布快手告別「佛系」和「慢公司」,開啟戰鬥模式,已經過去近一年。依據2020年2月21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9快手內容報告》,宿華內部信中提到的「2020年春節前3億DAU」的目標,在2020年年初已經實現。但進入2020年後,國內電商直播業務陡然升溫,特別是在淘寶和抖音重注加碼的情況下,快手似乎需要拿出更為積極的動作。

市場在快速變化,但未來空間仍非常巨大。

據招商證券2020年1月發布的《新零售研究之直播電商報告——直播電商三國殺》,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已超3000億元,未來有望衝擊萬億元體量;同時MCN機構快速發展,當前市場規模超100億元,未來有望加速放量成長;三大直播電商平臺陷入三國殺,業務型網際網路巨頭+流量型網際網路巨頭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演繹不同競合戰略,電商形勢不斷變化,表面比拼流量,實際比拼供應鏈能力。

能夠看到,快手在直播帶貨層面,除了自建業務快手小站之外,另已接入淘寶、京東、拼多多、有贊、魔筷星選等第三方平臺。目前快手頭部大V,通過私域流量運營,具備了一定領先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小商家及個人沒有嶄露頭角、衝到前排的可能。

同樣基於前述公平普惠價值觀,快手儘管希望能夠有更好的直播帶貨GMV,但相較頭部大V一時創造的數字,它或許更為看重的是更大規模更高比例的普通用戶的入駐、參與、創造價值、收穫幸福感、形成口碑傳播及正向循環。速度可能稍慢,但這是把快手商業生態做深做透的重要一步,大可將其理解為快手直播商業化的下沉。而一旦實現了全面滲透這一步,後面便會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從這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大V對快手的價值。簡單說,沒那麼重要。

不僅沒那麼重要,而且如果大V實力過於強大,阻礙了新生力量的成長,或者過於囂張,破壞了社區風氣,那麼,即便有代價,快手也大概率會做出調整,用宿華的話說,會把尾巴往上抬一抬,把頭部往下壓一壓。

相關焦點

  • 當羅永浩遇見陳冠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投身電子菸的羅永浩,與做錘子的羅永浩,顯然不太一樣了。 經營那家手機公司似乎消耗掉了他骨子裡的情懷和理想主義,他需要一場成功的生意,去償還這幾年的債務,經濟上的,以及精神上的。 選擇陳冠希出任小野電子菸代言人成為他計劃中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B站「百大暗殺名單」又新增一位流量Up主。 日前,B站粉絲排名前十的Up主「機智的黨妹」在最新發布的視頻裡說道:「我被勒索了!」 對此,鳳凰網科技(微信搜:iFeng科技)聯繫到「機智的黨妹」本人,在她看來,B站最近的遭遇是因為樹大招風,而百大暗殺名單不過只是一個「梗」,「實在沒辦法想像是有人惡意針對(B站),太恐怖了,我不敢想」,黨妹說道。 在「百大暗殺名單」這個梗背後,最近的B站的確不太平。
  • 無主之地:A站暗黑資本史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最新的動態表明,A站離真正的破產重組只有一步之遙。 早在2017年1月18日,36氪就曾獨家跟進A站融資生變的新動態: 36氪獨家 | 阿里雲鋒入股恐生變,A站再臨生死劫 原定由阿里及雲峰入股並實現控股的A站新一輪融資再生變數。
  • 被打假的直播大V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曹珈赫,編輯:李彤彤, 內容總策劃:郭楠,36氪經授權發布。 「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高達76%」、「李雪琴直播間311萬觀看量,真實觀眾僅11萬」、「吳曉波60萬元坑位費賣13罐奶粉」......
  • 長短視頻無戰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金璵璠 最近,視頻行業有好幾件大事接連發生。 先是快手提交了IPO申請,同一天,字節跳動被媒體報導稱正考慮推動將抖音、今日頭條以及西瓜視頻打包赴港上市。
  • 那些沒上過大學的網際網路大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高考結束了。「不上大學也能成功、大學無用」這句話現在還成立嗎? hao123創始人李興平 學歷:初中 李興平出身於客家農民家庭,沒背景沒學歷,初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 2013年,汽車之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資訊平臺,並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市值超過30億美元,網站用戶高達千萬人。 2015年6月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同時李想開啟了第三次創業,成立了車和家,而後改名為理想汽車,李想還參與創辦了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擔任公司董事。
  • 抖音之後,網際網路失去創造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 林文龍 曹楊,36氪經授權發布。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評論時下火熱的社區團購,奉勸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應該將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用於促進創新。 可惜的是,網際網路創新乏力的狀況已經存在了好幾年。
  • 雙11消費熱詞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姚贇,36氪經授權發布。 人在江湖,名號多就是一種資產。 恭喜各位少俠,歷經11載雙十一武林大會,算力、手速、臂力、社交圈維護能力、倉庫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卓越的提升,也收穫了買一發十的電商消費江湖名號。 今年天貓雙11數據匯報,與往年有些不同。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59、日本京都動畫遭到縱火,36人遇難 「事件回顧」7月18日上午,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遇人為縱火,造成36人遇難,33人受傷。縱火嫌疑人為一名41歲男子,名為青葉真司。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有飯研究」(ID:YouFunLab),作者:有飯蛋包飯,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最早和最成功的商業化MCN分支,賺錢才能讓內容創作生生不息。 2.接收創作者觀點,可能是對遊戲或對其他事件的理解,並站隊找歸屬感。 3.以其他習慣、形式消費遊戲的需求。比如喜歡玩遊戲又愛小說,就需要同人網文,愛看視頻,就出現解說和劇情類視頻。 當內容可以滿足以上三點,創作者就能積累流量,靠這些流量賺錢。
  • 噤聲的醫美需要一道光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江湖」(ID:VIPIT1),作者:網際網路江湖團隊,36氪經授權發布。 冰山消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網際網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就是這樣。 當傳統產業鏈條紮根較深,並且涉及的利益主體較多時,上下遊間的話語權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對稱,醫美產業就是這樣一個領域。
  • 預付費最後的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多名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在教育行業,預付費加劇了群體性暴雷事件的風險,但出於行業存在課程周期的屬性,短周期的預付費依然需要。而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按照財務口徑核算,可能只有5%的從業者能盈利,「跑路」的是絕大多數,這也在傳統健身行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如果嚴格執行新規,超過八成機構會立刻停業。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應該會有中間地帶。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蘇蘇,36氪經授權發布。 「現實」開路,5歲的網絡電影正迎來新的生命力。追隨《道士出山》系列的腳步,此後市場作品多參考90年代的香港電影熱門題材,「借光」當時市場流行的劇情模式和熱點話題;重感官刺激,以恐怖、暴力與色情博噱頭,抓眼球。
  • 時間沒這麼多朋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何伊凡,36氪經授權發布。 喜歡自稱時間朋友的人越來越多,這只是美好的希冀,時間很挑剔。從來沒這麼多朋友,公司太弱或者太強了,都容易成為時間的敵人。 太弱了可以理解,為什麼太強了也可能是時間的敵人?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與運氣競爭」(ID:ShinengResearch),作者立濤,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成為中本聰 | 星球列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我甚至不知道他的性別年齡或任何過往,圍繞他的重要線索包括一篇名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散落在bitcointalk論壇上的575篇帖子,還有他的名字,Satoshi
  • 微商2.0:線上安利王國|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從多信源獲悉,幾個重要「社群電商」起量,就是由微商背景的團隊做起來的。 「拉人頭」的規則是一個激進與保守的分野。在一些行事謹慎的平臺,如雲集微店,招募獎勵已經由消費券代替。另一位社群電商創業者則認為,甚至399這種「入門費」也頗為敏感,「因為付費的邏輯很明顯,拉人會比賣東西賺錢要快。」
  • 可口可樂返華四十一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史蒂芬老夢,36氪經授權發布。 1984年4月30日刊發的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出現了一個手持可口可樂站在長城前面帶微笑的普通中國百姓,雜誌封面標題是「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中國新面貌,裡根在見證)。
  • 歐洲隱形矽谷的秘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雜誌」(ID:i-caijing),作者王曉楓,36氪經授權發布。 愛沙尼亞曾經的支柱產業是伐木業,如今這裡最繁榮的是科創企業,很多全球知名的獨角獸級科創企業從這裡誕生。
  • 算法之下,以人為「資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銀杏財經」(ID:yinxingcj),作者:風千語,編輯:吳不知,36氪經授權發布。 然而目前一切系統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能夠識別簡單的好惡,卻解讀不了用戶的深層次需求。當然,對於背後的操縱者來說,深層次的需求可能並不重要,因為只有激發動物性才能讓人不斷沉迷。 那對於用戶而言呢?是否一定要追求更高級的目標,而放棄即時的快樂?當然不見得,個體無論是要追求片刻的享受還是追求長遠的理想,都值得尊重,只是當這件事放到群體中來看,態度就很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