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永浩遇見陳冠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12 36kr

投身電子菸的羅永浩,與做錘子的羅永浩,顯然不太一樣了。

經營那家手機公司似乎消耗掉了他骨子裡的情懷和理想主義,他需要一場成功的生意,去償還這幾年的債務,經濟上的,以及精神上的。

選擇陳冠希出任小野電子菸代言人成為他計劃中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

消息最早是在今年4月放出來的。他在微博中稱,下半年準備找一批明星代言人,並期望這個人能和單純鮮肉類同行不一樣。其中,他提到了樸樹和陳冠希的名字。

陳冠希成為最終的那個人選。8月27日,羅永浩用連續3條微博高調宣布了這條消息,稱與陳冠希合作,是他和前錘子科技總裁彭錦洲一直以來的夢想。

「野」成為這位娛樂明星與電子菸的契合點。陳冠希轉發的商業文案裡,透著一股桀驁不馴的野性:

「我是陳冠希,我走過很多路,包括彎路,我很碰到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很壞的人,經歷過很多事情,包括一些很糟糕的事情,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到現在,我還是我,還是我自己,有人說我很野,其實沒有啦,可能一點點而已,不要那麼野,小野一下就好。」

彎路,壞人,糟糕的事情……當這些詞彙從陳冠希的口中說出時,很多人的回憶被勾起。無需過多包裝,也沒有人會否認,陳冠希只要站在那裡,臉上就寫滿了故事。

2008年那場不光彩的風波,成為他從一線明星滑向深淵的命運轉折。巧合的是,也是在那年,新東方的網紅英語老師羅永浩決定放棄這份費盡心力才得來的工作,自己單幹,他為新公司取了個略帶戲謔意味的名字:

「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1年後,這兩個命運迥異的男人因電子菸相遇。一個是浪子回頭的中年鮮肉,一個屢敗屢戰的創業執者,他們聯手敲響了這個時代最為複雜的變奏。

他們身上有不少相似之處。

在周杰倫與蔡徐坤的「崑崙大戰」中,羅永浩一反主流論調,直言方文山的歌詞寫得很爛,還在微博底下「親切回復」網友的評論,並問候網友的母親。

在Vice為陳冠希拍攝的紀錄片中,陳冠希說,如果有時光機可以回去, 「我什麼都不改變」。

從「壞小子」到「壞大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冠希和羅永浩都是沉溺在自我世界中的理想主義者。

他們永遠極度自信。即使這些過了頭的自信,會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傷害。

從去年年底開始,羅永浩逐漸與錘子科技脫離關係,陸續退出4家錘子旗下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此後全力轉戰電子菸市場。

今年4月,羅永浩加入彭錦洲創立的電子菸品牌小野,並擔任聯合創始人。自此以往,他幾乎每天都泡在深圳電子菸代工廠裡,挑煙油,研究硬體。

他面向的消費群體還是年輕人,只是,從錘子時期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年輕人,變成了對電子菸好奇的富有冒險精神的年輕人。

羅永浩選中了陳冠希,其中大概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但更多的還是出於商業目的的考量——在青年人的語義中,陳冠希是一種另類的「酷」的化身。

這種酷,與小野電子菸的產品性格完全吻合。

老羅不傻。

2008年2月21日,陳冠希在香港就豔照門事件發表道歉聲明 :

「我向所有的相關的女士和他們的親屬,為他們受到的任何的傷害進行道歉,我很抱歉,同時我也想向我的父母道歉,因為我為他們帶來了傷痛。

最重要的是,我想向所有香港人民道歉,我向你們誠懇地道歉,毫無保留衷心地向你們道歉。

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夠教育每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我想我並不是你們學習的榜樣。」

隨後,陳冠希宣布「indefinitely(無限期)」退出娛樂圈。

經香港某報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當時多達4成香港中小學生曾接觸過不雅照片,其中近半人是在朋友及同學間互相傳閱。

另一方面,大學生間互相傳閱有關淫照的情況更為嚴重,不少大學生認為沒有看齊所有的不雅照,就會「被人笑話」。

有人說,豔照門代替了生理課。

一位看過豔照的15歲女生說:

「身處一群純情少女和懵懂少年的茫然議論中,我覺得自己,一個看過男性生殖器照片的初中女生,實在是太特別了。」

後來,人們習慣稱呼陳冠希一句「陳老師」。

這個老師,是與蒼老師的意義對標。

身處風波之中,陳冠希曾收到過2次死亡威脅,過了一段擔驚受怕的日子。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等再有機會面對鏡頭,他身邊的女朋友還是在不停換,他還在繼續裝酷扮潮,但多了點小心翼翼。

一張帥得無可挑剔的臉,再加上一張巧舌如簧的嘴,讓陳冠希總能輕易攻破一座座少女的心房。密友曾經如此評價他:「追女人時,他很厲害,能看穿女人心理。知道她們喜歡名牌,就買限量版贈送,再送上高帽子,誇對方是公主,個個女友都以為自己身材賽過模特。」

「豔照門」前,完美無瑕的陳冠希,是九億少女的夢。

「豔照門」後,身經百戰的陳冠希,又變成了九億少男的夢。

在北京海澱區那些行色匆匆備戰出國的年輕人之中,羅永浩的魅力不亞於陳冠希

2008年,藉助牛博網的影響力,羅永浩重新回到教育行業,創辦了老羅英語培訓機構,這也是他的第二次創業。

牛博網的失敗經歷,讓羅永浩決心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企業家。

他給老羅英語定下戰略:提供一個在教學品質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有價值觀影響力的商業培訓機構。

很明顯,羅永浩依舊不改理想主義者的本色。

這一時期的羅永浩,進入瘋狂的工作模式,他經常在辦公室裡過夜,暑期班連續3個月,每天只睡3小時,其他時間每天睡6小時,非常地拼命。

英語培訓旺季集中在寒暑假,3月投入的宣傳成本,6月才能收回,每個月的資金流動很不均勻,為了鼓勵學生早繳費,羅永浩推出過促銷方案:越早交錢,收費越低。

與此同時,羅永浩研究了很多市場營銷的書,為老羅英語制訂了一系列的方案。

站在2008年的時間節點上,下墜的陳冠希與上升的羅永浩,心境截然不同。

他們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環境。

羅永浩沒有上過大學,很長一段年輕時光都在漂泊動蕩中度過。

篩沙子、擺舊書攤、代理批發市場招商、走私汽車、做期貨,甚至以短期旅遊的身份到韓國打工……這些工作羅永浩都嘗試過,但都不成功,不僅沒有幹得長久,還沒有賺到錢。

有一年春節回老家,羅永海發現所有兄弟姐妹都給父母帶禮物,只有他兩手空空。

那一刻,他才意識到「知識分子要活得有尊嚴,手上就得有點錢」。

羅永浩想過要移民,所以在夜校上過一段時間英語口語課,他也幫做傳銷的朋友講了半年培訓課。

「英語基礎+傳銷口才」的技能組合,讓他大膽給俞敏洪寫了一封萬字求職信,後來成功得到試講的機會。

但羅永浩試講了兩次,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苦求之後,他才得到了第三次試講的機會,這一次,他順利成為新東方學校的英語老師。

在講課時,羅永浩犀利而風趣的語言,被一些學生錄下來發到了網絡上,「老羅語錄」就此誕生,並風靡一時。

越成功,野心越大。

2006年,羅永浩從新東方學校辭職創辦了牛博網。

由于堅持不刪帖,很多公共事件在牛博網討論熱烈,網站一度吸引了超高人氣。但兩年後,由於言論尺度和盈利模式的緣故,他只能選擇關閉。雖然依舊沒賺到錢,但他因此結識了一大批社會精英和意見領袖。

比起羅永浩磕磕絆絆的前半生,陳冠希要順利得多。

他在加拿大出生,從小家境富裕,父親陳澤民手下有多家演藝唱片公司,身價不菲。

幼年時父母離異,他在13至19歲時非常叛逆,父母便只在金錢上不斷進行補償。

二姐吸毒,女朋友背著自己跟最好的朋友發生關係……這些經歷都在陳冠希的記憶中留下黑色的烙印,鏽蝕著他本該陽光而閃耀的青春。

1999年,回港度假的陳冠希,應父親朋友黎明的邀請,參演了一部英文信用卡廣告,由此開啟了演藝生涯。

一年後,陳冠希首次出演電影《特警新人類2》,並在英皇娛樂發行EP《陳冠希》,正式宣布出道。

初出茅廬的陳冠希,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 ,並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和十大中文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新人獎金獎,和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全年最高新人獎。

世紀之交,香港吹來了一陣「性格小生」的風潮。

比陳冠希早一些進入娛樂圈的謝霆鋒,在當時也是以「桀驁不馴」作為賣點。

陳和謝兩人從小接受西方教育,洋氣會賣帥還有點壞,他們成為「酷一代」的模板,也是小鎮男青年一度追著模仿的優質偶像。

此後,從《無間道》中的劉健明,《千機變》中的吸血王子Kazaf,到《頭文字D》中的高橋涼介…… 大銀幕上的陳冠希,極致詮釋著當紅小生的肆意和瀟灑。

圖:《頭文字D》劇照

他喜歡側臉抿嘴笑,一副透著壞勁又男孩子氣的樣子。

26歲的陳冠希在上《康熙來了》時,節目給他的評價是:「越壞越迷人」。

背景雄厚,天資聰穎,他從來不需要為缺乏優質的演藝資源而憂愁。

能夠困擾他的,只有如何拒絕繁雜的工作邀約,晚上該和哪個女生去約會。

無比順利的演藝事業,似乎是命運為了補償他那扭曲而空洞的青春。狂奔中的事業與生活,也讓他的身心極速膨脹。

直到28歲那年。

陳冠希的夢,徹底脹破了。

豔照門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陳冠希嘗試過多種方式的回歸。

他做過慈善,無人喝彩,被認為是作秀;他的潮流生意頗為成功,但未能贏得主流目光的青睞;他在好萊塢電影裡演戲,但無法突破電影的禁令。

2012年,陳冠希發布粵語嘻哈專輯《三角度》,媒體和樂壇反應冷淡;2013年,他在深圳開演唱會,鮮有問津;2014年他參演《探靈檔案》,反響平平。

直到2015年,陳冠希推出了個人紀錄《觸手可及》。

在豆瓣上,這部紀錄片獲得了8.2分的高分。

此時,距離「豔照門」事件已經過去了7年,公眾的心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在信息互聯的狂歡年代,人們被各種各樣的桃色新聞完全包圍:明星出軌劈腿,貪官包養多名情婦……這極大麻木了大眾的感官神經。

所以當人們再去審視那個袒露心聲、表達自我真性情的陳冠希時,似乎更多了一份「理解和接納」。

墜入低谷的陳冠希活成了勵志的模樣。

自己聲名狼藉,父親公司破產,往日「朋友」四散離去,甚至害怕與陳冠希扯上什麼關係……他選擇了逃離香港。

在日本生活期間,他結識了許多時尚人士,其中包括東京街頭教父藤原浩和潮界傳奇 Bape 的創始人長尾智明(Nigo)。

藤原浩鼓勵有型也有態度的陳冠希:「你不是非常喜歡Hip-hop、熱愛潮流文化嗎?你可以做自己的衣服,做自己的店,做自己的文化,我們支持你。」

陳冠希從此愛上日本街頭文化,去往紐約和洛杉磯拓展商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憤怒的街頭文化和無畏的 Hip-hop吶喊中,普羅大眾眼中的汙點事件,反而代表著某種程度上的前衛和解放。

事實也證明,陳冠希很有做潮流生意的天賦。

此後幾年間,陳冠希的CLOT 越做越強,旗下擁有服裝店、服裝品牌、公關公司、演藝經紀公司等業態。

陳冠希的9 間潮店分布在香港、臺北、上海、北京、成都、長沙、洛杉磯、巴黎,CLOT也成為年收益過千萬美元的潮流領軍品牌。

商業的成功,讓陳冠希身上的桃色標籤逐漸淡化。

商業也在影響著羅永浩,整個2018年,他與錘子都在被壞消息包裹著:高管接連離開、資金缺口嚴重、供應商欠款、被法院凍結資產……每一條負面消息的曝出,都是對這家搖搖欲墜的公司的重大衝擊。

2019年到來時,情況也並未好轉。

1月3日,錘子科技價值1500萬元的財產被採取保全措施,平安財產保險公司提供擔保。4天後,羅永浩在成都錘子科技集團價值1億元的股權被凍結。

很難相信,眼前這個節節敗退的羅永浩,僅僅半年前,還在鳥巢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發布會,雄心勃勃地發布那款「讓人嚇 尿的產品」:堅果TNT工作站。

這款被羅永浩定位為「重新定義下一個十年」的產品,並沒有吸引來自矽谷的投資,由此引發的眾人嘲笑,卻在某種程度上吹響了錘子的喪鐘。

今年年初,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3億元收購部分錘子科技業務的消息傳來,錘子科技的命運逐漸走向終點。

錘子科技被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羅永浩負責的軟體和項目孵化,專注於提供產品方案和解決方案的公司,如子彈簡訊、聊天寶等,另一方面則是錘子科技CTO吳德周帶領的硬體部門歸入字節跳動。

很多人說,羅永浩太不像企業家。

他自知短板。錘子科技日益衰落時,他說:「我的心在疼痛,像童年的委屈」。

明年,陳冠希就年滿40歲了。

「不惑」這個詞,對於陳冠希來說,似乎已經在生命中提前到來了。

今年春天,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與觀眾見面,陳冠希在片中飾演私家偵探老A。但公映版中,老A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對於「刪除」、「禁止」、「敏感藝人」這些關鍵詞,陳冠希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過去的十年裡,關於他復出的消息,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

也許,他這輩子也沒有可能「真正的復出」。

但他依然會去參加一些小眾音樂節,投資了自己的店鋪,偶爾出來為某個產品站個臺,在一些好萊塢電影裡「打打醬油」。

或者是與命運抗爭無效的結果,如今,陳冠希只能以一種地下先鋒文化教主的姿態活著。在這片地帶裡,沒有人會去指責他的過去,人們只貪晌當下片刻的歡愉。

早早嘗遍人情冷暖的陳冠希,在此刻代言羅永浩的電子菸產品,是出於商業的互相選擇,陳冠希得到代言費用,羅永浩得到把電子菸推銷給更多年輕人的機會——這聽起來並不體面,也無法披上理想主義的外衣去高歌,但毫無疑問,這是眼下最火的生意之一。

合作裡也透著惺惺相惜的味道。

倔強,是存留在他們身上的最大公約數。

他們都不願意屈從命運的安排,他們都願意用有限的生命做無限的折騰,他們也都在努力對抗著大眾的遺忘曲線。

在過去這些相近的時間節點裡,他們有著不同的起落曲線,直到最近,曲線交叉,繼而並行,以同樣的驕傲姿態努力上升。

柴靜曾經評價羅永浩,很多人喜愛老羅都是因為他的彪悍,叛逆,幽默,獨立,詭異。

對現在的羅永浩而言,這些標籤都不再那麼重要。

黃章晉在文章《說說我知道的羅永浩》中提到,羅永浩現在急著掙快錢。

「他掙錢的動機很簡單也很離奇:讓他內心最糾結痛苦的,不是夢想破滅、英雄變騙子,懟天懟地的妄人變縮頭烏龜之類的問題,而是清理盤點資產負債時,他才得知,被他們欠了款項的很多小供貨商狀況非常可憐。」

羅永浩不再談情懷了,這是他為情懷付出的代價。

好好活著,是中年男人最重要的命題。

陳冠希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倔強活著。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候,他也沒有上演過惺惺作態的苦情戲碼,去博取公眾諒解,如今,他更無需跪下與這個世界和解。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是老羅語錄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

這戳中過很多「瘋子」的內心。他們保持著稜角,抵抗漫長而平庸的歲月。他們站在黑暗的角落裡狂舞,從未放棄向現實宣戰。

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47歲的羅永浩彪悍不再,39歲的陳冠希人氣不再,當他們相遇在電子菸賽道,有人聽到不甘,有人看到誘惑,也有人感到疑惑。

小野的前途尚是未知數,電子菸也還未被證實是門好生意,但此刻,至少有那麼一瞬間,他們造出了一場夾雜著青春、曖昧、幻想的夢境,讓人覺得似曾相熟。

對於一門新生意,以及新入場的選手,這無疑是個不錯的開端。

部分資料來源:

1.《那年陳冠希有張近乎完美的臉》,巴依依,《博客天下》

2.《陳冠希「豔照」生成記》,劉月嬌,《時代人物》

2.《當陳冠希第二次成為焦點》,李姝,《文史博覽》

3.《老闆陳冠希》,趙薇,《青年與社會》

相關焦點

  • 無主之地:A站暗黑資本史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從接近A站融資交易的人士處獲悉,由於本輪最大潛在投資方阿里與A站原大股東奧飛系在股權上的爭議,A站在2月1號阿里雲服務到期的最後期限前未能完成融資,據悉阿里本輪對A站的估值相比原先融資方案大幅折讓不少,最新要求的股權份額也達到了
  • 快手不需要羅永浩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海克財經」(ID:haikecaijing),作者:齊介侖,36氪經授權發布。 儘管近日不時有些關於「復出」的小道消息傳出,但事實上自從4月24日宣布暫時退居幕後以來,號稱快手「帶貨一哥」的辛有志,直到今天也沒有重新出現在快手,更不曾繼續帶貨直播。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B站「百大暗殺名單」又新增一位流量Up主。 日前,B站粉絲排名前十的Up主「機智的黨妹」在最新發布的視頻裡說道:「我被勒索了!」 根據工信部透露的數據,一季度疫情期間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同比增長了40%,B站CEO陳睿也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中表示,一季度用戶增長幅度、時長、活躍度都遠超預期。 「B站正在逐步破圈」,陳睿這樣形容現階段的B站。
  • 那些沒上過大學的網際網路大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高考結束了。2013年,汽車之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資訊平臺,並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市值超過30億美元,網站用戶高達千萬人。 2015年6月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同時李想開啟了第三次創業,成立了車和家,而後改名為理想汽車,李想還參與創辦了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擔任公司董事。
  • 雙11消費熱詞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姚贇,36氪經授權發布。 人在江湖,名號多就是一種資產。 恭喜各位少俠,歷經11載雙十一武林大會,算力、手速、臂力、社交圈維護能力、倉庫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卓越的提升,也收穫了買一發十的電商消費江湖名號。 今年天貓雙11數據匯報,與往年有些不同。
  • 被打假的直播大V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曹珈赫,編輯:李彤彤, 內容總策劃:郭楠,36氪經授權發布。 「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高達76%」、「李雪琴直播間311萬觀看量,真實觀眾僅11萬」、「吳曉波60萬元坑位費賣13罐奶粉」......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蘇蘇,36氪經授權發布。 「現實」開路,5歲的網絡電影正迎來新的生命力。追隨《道士出山》系列的腳步,此後市場作品多參考90年代的香港電影熱門題材,「借光」當時市場流行的劇情模式和熱點話題;重感官刺激,以恐怖、暴力與色情博噱頭,抓眼球。
  • 陳冠希代言小野電子菸,羅永浩稱實現心願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陳冠希最新資訊 > 正文 陳冠希代言小野電子菸,羅永浩稱實現心願
  • 成為中本聰 | 星球列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我甚至不知道他的性別年齡或任何過往,圍繞他的重要線索包括一篇名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散落在bitcointalk論壇上的575篇帖子,還有他的名字,Satoshi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17、騰訊UP2019大會發布20餘款新遊戲動態,動漫將探索輕量化 「事件回顧」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於3月24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一花一世界」。騰訊遊戲公布20餘款遊戲的最新動態。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誇可志」(ID:CoolCocooo),作者:誇可君,36氪經授權發布 藝術可以對抗災難嗎? 「藝術就是活著的科學。」 與以往疾病通常只是個別事件不同,本次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群體性病毒災難,讓居家隔離都成了一個集體事件。就好像群組視頻裡所體現的,小隔間裡的我們,孤寂卻並不孤獨❤️。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與運氣競爭」(ID:ShinengResearch),作者立濤,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預付費最後的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多名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在教育行業,預付費加劇了群體性暴雷事件的風險,但出於行業存在課程周期的屬性,短周期的預付費依然需要。而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按照財務口徑核算,可能只有5%的從業者能盈利,「跑路」的是絕大多數,這也在傳統健身行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如果嚴格執行新規,超過八成機構會立刻停業。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應該會有中間地帶。
  • 可口可樂返華四十一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史蒂芬老夢,36氪經授權發布。 1984年4月30日刊發的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出現了一個手持可口可樂站在長城前面帶微笑的普通中國百姓,雜誌封面標題是「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中國新面貌,裡根在見證)。
  • 中國洗髮水廝殺風雲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 館長,出品 IC 實驗室,36氪經授權發布。 從「清潔」到「去屑」再到「防脫」,年輕人的頭髮都經歷了什麼? 作為一個奔三的男青年,本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日益後退的髮際線。
  • 興風作浪的雪糕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毛麗娜 編輯 | 李春暉 氣溫一下飈到三十幾,某便利店趕緊給硬糖君推薦了「第二根半價」的雪糕。而一年一度的雪糕大戰,其實早已開跑。 椰子黑?東北大板?鹹蛋黃?那已是過氣網紅。
  • 微商2.0:線上安利王國|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雲集微店A輪投資方、鐘鼎創投合伙人孫豔華此前告訴36氪。 如果說拼多多充分利用了「拼團」這種輕度的社交關係,那麼雲集模式則是在挖掘「導購」這種更重的社交關係——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中,你的「熟人」把商品推薦給你,「自用省錢,分享掙錢」。 「社群電商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是人與人之間強關係後最重要的連接。」
  • 算法之下,以人為「資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銀杏財經」(ID:yinxingcj),作者:風千語,編輯:吳不知,36氪經授權發布。 然而目前一切系統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能夠識別簡單的好惡,卻解讀不了用戶的深層次需求。當然,對於背後的操縱者來說,深層次的需求可能並不重要,因為只有激發動物性才能讓人不斷沉迷。 那對於用戶而言呢?是否一定要追求更高級的目標,而放棄即時的快樂?當然不見得,個體無論是要追求片刻的享受還是追求長遠的理想,都值得尊重,只是當這件事放到群體中來看,態度就很值得商榷了。
  • 歐洲隱形矽谷的秘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雜誌」(ID:i-caijing),作者王曉楓,36氪經授權發布。 愛沙尼亞曾經的支柱產業是伐木業,如今這裡最繁榮的是科創企業,很多全球知名的獨角獸級科創企業從這裡誕生。
  • 《紐約時報》2020 年度十佳電視劇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紐約時報》近日評選出了 2020 年全球最佳電視劇(劇集)榜單。榜單共三個,每個榜單有 10 部電視劇,分別由三位編輯評選。都來看看自己看過哪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