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國時期的「神棍頭子」是如何受到各路軍閥追捧的?

2021-01-08 青史兩行

清末明初是一個很特別的時期,因為腐敗的封建制度剛剛被廢除,而新思想都是來自西方的外來文化。在這個傳統文化思想與外來的全新思想交互摻雜在一起的年代裡面,出現了很多令人感到離譜事情;比如說國學大師胡適建議大力推行西方醫學,棄用傳統中醫。某些「文學名人」甚至還建議改用英文,用來「接替舊思想,迎接新思想」。有趣的是,最後胡適的頑疾就是中醫治好的,而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字現在也正在展現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歸根結底,就是剛剛破除了封建統治的我們對於文化的極度不自信而造成的。

在民國時期就有這麼樣一個奇人,他可以稱得上是民國時期最大的「神棍頭子」。可是就這麼一個看起來永遠上不了臺面的職業,卻讓這他弄得出神入化,甚至關乎一個省的軍事政治大事他都可以隨意擺弄。他的名字叫劉從雲,一個靠著謊言與欺騙走向人生巔峰的大能人。

光緒九年的時候,在四川的威遠地區,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們的男主人公——劉叢雲。劉叢雲出生之後的人生計劃和理想可以說和當時的大多數人都相差無幾:讀書、考試、入仕途做官……但是在那個黑暗腐敗,人人自危的清朝末年,劉叢雲意識到這樣是不可能有出息的。這時候的他接觸到了一些卜卦、看手相等等的算命知識,這些帶有著神秘色彩的東西令劉叢雲深深的著迷。有點走火入魔的他找到了一個「大師」,傳授他一些命理知識;劉叢雲從小就非常的機靈,把這些知識是用的非常靈活熟練。在出師之後給自己起了一個「白鶴」的道號,因為他的善於揣摩人心,又僱了一些人為自己的「預言」作假。劉叢雲被周圍的老百姓們傳得越來越神,甚至半個四川地區都知道了這個人。

劉從云為了斂財和提高自己的名望,開宗立派開始招信徒。他自己把佛教、道教,和一些儒家的知識混雜在一起,並且灌輸了一套自己認為的「真理」,傳授給那些信徒們。最有意思的是為了讓那些信徒們相信劉叢雲自己真的有神力,他還僱傭了一堆人秘密的幫助自己:比如劉叢雲預言某一天,哪個地區要發生火災,那些僱傭的人就悄悄地去那裡放一把火;這讓四川地區的老百姓們不禁對劉叢雲的神力感到敬畏。並且都把他叫做「劉神仙」。

為了保持神秘感,劉叢雲還編出了一套話,要求那些信徒們在練功時候的技巧不能給親人透露,否則就會遭到上天的處罰。轉眼清朝已經滅亡,因為當時的民國各路軍閥混戰,所以劉叢雲那套教義說辭特別受到歡迎。劉叢雲就這樣積累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他在這種順風順水的情況之下把自己的教館開遍了四川地區,成為了四川地區屈指可數的大勢力,不僅是普通老百姓相信這些,那些軍閥官員對這種迷信方面的東西更加相信。就這樣,劉從雲順利地進入了上流社會,成為了備受歡迎的大師級人物。劉叢雲可以這般的順利得益於他那超乎常人的記憶力;只要是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劉叢雲都能說出名字。劉叢雲可以把以前經歷的一切事情可以隨時說出來,與原來沒有任何差別。為了保持他「神仙」的風度,他不會犯任何錯誤。他還非常注重收集和分析各種信息和情況。據估計,雖然當時的四川人口多達數萬人,但他對所有人的細節都了如指掌。

當時的四川是整個中國境內軍閥身份最多的省份;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多達十多個。可是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信奉——「大師」劉叢雲。這麼說的話劉叢雲還是給當時四川的和平做出了一點點的貢獻,因為他調解了不少軍閥之間的矛盾。在劉叢雲那麼多信徒之中有一個人的地位最高,勢力最大的人——大軍閥劉湘。

此後的劉叢雲就被劉湘供為大師,並且請他為自己出謀劃策,參謀兵馬。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劉叢雲發揮了作用,劉湘以後的仗打的是越來越順,沒有一次敗仗。這下的劉湘可是真的把劉叢雲當作神仙了。

劉湘後來為劉叢雲建了一個特別豪華的「仙府」供劉叢雲居住,內飾奢華無比,據說這座宅子一共花了大約幾萬人馬差不多一個月的軍費。在這裡我們可以見到劉湘對劉叢雲是多麼的尊敬。劉叢雲就在這裡面運用著各種「術法」幹預四川省的各種事件,當時甚至於每個軍閥連帶他們手底下的將軍都是劉叢雲的徒弟,誰敢違抗師傅的命令,那豈不是自取滅亡嗎?

劉湘相信劉叢雲的程度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後期幾乎什麼重要的軍事大事都是由這位「神仙」一手操辦,劉叢雲在劉湘身邊這麼多年,早就比劉湘自己還了解他。劉叢雲知道劉湘的內心不甘於僅僅是稱霸一省,而是全國。他就經常對劉湘說他有「九五」的面相,給劉湘哄得十分高興。

1934年的時候,紅軍部隊來到四川地界,各路軍閥對紅軍十分的敵視,開始採取針對紅軍的各種軍事行動,經過劉湘的大力推薦劉叢雲擔任了總指揮。好運氣終歸有用盡的一天,劉叢雲率領的部隊被紅軍打得不成樣子,而失去「神力」的劉叢雲也被劉湘趕出了四川。

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劉叢雲被判處死刑,之後還沒等到時候就因病死了,也給劉叢雲這位「神棍」荒誕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相關焦點

  •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十大特色軍閥
    自1916年袁世凱死後,軍閥分裂,各方混戰不堪,直到張學良率領東北軍宣布「易幟」,民國政府才算是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在這十三年的時間裡,各路軍閥你方未罷我便登場,其中有英雄,亦有敗類,今天為大家盤點下民國軍閥中的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你知道幾個呢?像極了我國以前的戰國時期
    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你知道幾個呢?像極了我國以前的戰國時期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妄圖復闢帝制,在位僅僅83天就去世。袁世凱去世後,北京民國政府的控制力不足,加之國外勢力的扶植,整個中國又變成了軍閥割據的狀況。
  • 看一看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的外號,哪一個最搞笑?
    民國時期,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百姓對於各路殘民害民軍閥痛恨不已,但又無能為力。為此,大家紛紛在私底下給那些混蛋軍閥起各種外號,以表達自己對軍閥的憎惡之情。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的外號,看一下哪個軍閥的外號最搞笑?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各軍閥的實力排行榜
    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有的在混戰中被消滅,有的則較長時間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縱觀這些軍閥,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而這些軍閥中,勢力最強的無疑是脫身於北洋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大軍閥。
  •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各路大帥的軍費給養是從哪來的
    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爭鬥不休,為此都很注重擴充實力,導致軍費開支是一直居高不。而各路軍閥軍費來源也是五花八門,下面簡單說一下。一是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軍閥,他們的來源主要是北洋政府的財政收入。在軍閥混戰時期,北洋政府的當家人也是幾次易主。最開始是袁世凱,袁世凱死後是段祺瑞,段祺瑞在直皖大戰失敗以後,則換成了曹錕,之後又是段祺瑞、張作霖、馮玉祥聯合主政,到最後的張作霖安國軍政府。雖然因為軍閥割據,北洋政府收不到各地的賦稅,不過這鐵路、郵電幾個部門還是收入頗豐的。
  •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樣的?
    四川在民國的時候軍閥是非常多的。客觀上來講,第一是四川比較富饒,土地多,人口數量龐大,過去有「天府之國」的稱呼。這為軍閥割據和混戰提供了物質基礎。比如四川當時最有名的便是鹽。在民國時期,四川鹽的產量很高,這為四川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 北洋混戰時期的民國軍閥五大軍閥,有沒有你們省的?
    北洋混戰時期的民國軍閥五大軍閥,有沒有你們省的?在民國時期的軍閥又何止五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興起的軍閥大大小小也有上百個,想要總結出五個,那是相當不容易的。縱橫就將各路軍閥最巔峰時納入排名,並且借著這個機會也講講民國的軍閥。
  • 軍閥都是愛國者?為何民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宣布獨立?
    說起民國時期的軍閥,很多人並不陌生,加上前段時間一些無腦網紅擺拍軍閥姨太太的醜劇,民國軍閥這個特殊群體再度成為後人討論的焦點。時至今日,在洗白翻案風越刮越猛的大環境下,軍閥這個曾經被萬眾唾棄的詞彙以「還原歷史」的名義再度走到前臺,瘋狂衝擊著世人的認知。
  •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東北王張作霖的財產如何?網友:不愧是大帥!
    民國軍閥時期,奉系首領張作霖資產如何?網友:不愧是東北王!引言中國在民國時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各路英雄豪傑也是層出不窮,可以說每一位軍閥首領都是響噹噹的厲害人物,不然也不可能牢牢把控住自己的地盤。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而在軍閥混戰不斷的四川省,1932年時,有些縣的田賦稅收,竟已「預徵」到了1978年。作為軍閥混戰「重災區」的河南省,更是生動寫照:從1916年到1926年,河南境內城頭變幻大王旗,各路「大帥」「精英」來了又去,動輒就要刮一筆。
  • 民國時期各軍閥爭奪部隊番號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正規番號,民國時期的正規番號是地方軍閥部隊取得一個合法地位的標誌,在當時如果一個軍閥沒有正規番號那麼就和武裝土匪是沒什麼區別的。取得一個正規的番號,也能讓各地的軍閥成為名正言順的部隊。而番號可不只是用來為自己正名的,他還有著許多的功能,他可以直接向當地政府來申請軍費,並且可以公開招募士兵,籌集糧食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兵力,如果一個地方軍閥沒有正規番號來做這些事,那麼他就是明目張胆的像中央宣戰。這樣的行為也會招引來其他軍隊的大幅討伐。但在當時想要擁有正規番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 民國時期的五大軍閥實力排行,張作霖才排第三,第一名毫無懸念
    民國時期的五大軍閥實力排行,張作霖才排第三,第一名毫無懸念提起民國時期,可以說有太多的故事了。那個時候,湧現出各路能人。那個時候,各路軍閥嶄露頭角。當時大半個中國都被軍閥所割據,一時間國內各種內戰無數。能坐上軍閥,肯定需要一定的本身。要會用人會打仗,自己還得學會經營。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民國時期的五大軍閥。
  • 民國巨匪張慶,匪眾達3萬人之多,裝備精良,各路軍閥都避之不及
    民國巨匪張慶,匪眾達3萬人之多,裝備精良,各路軍閥都避之不及民國巨匪張慶,匪眾達3萬人之多,裝備精良,各路軍閥都避之不及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百姓生活困頓不堪,許多人為了生計落草為寇。再加上軍閥為了保存勢力,不願意圍剿土匪,所以匪患極為猖獗。以至有的土匪勢力做大,匪眾竟達數萬人之多,成為地方一害。河南巨匪張慶就是其中之一。張慶家境貧寒,從小勇武好鬥,又頗為狡詐,不過他倒是很講江湖義氣,因此雞鳴狗盜之徒多喜與他交往。 張慶的父母早死,他一直和哥哥相依為命,生活異常艱難。 清朝皇帝宣告退位前一年,河南因天災顆粒無收,百姓飢餓難耐。但官府卻依然橫徵暴斂。
  • 民國軍閥大起底——揭開民國時期錯綜複雜的軍閥
    前言民國期間,而這38年,是中國近代最混亂、軍閥割據最嚴重的時期。這一段時期,軍閥多如牛毛,你方唱罷我登場,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也使中國國力內耗嚴重。北洋軍閥時期軍閥圖當時的中國,按照時間劃分,大的軍閥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北洋軍閥時期,第二階段是新軍閥時期。
  • 民國梟雄閻錫山僅有山西一個省,為何能成為獨霸一方的大軍閥
    民國時期,群雄並起,互相舉兵徵伐,致使天下生靈塗太,百姓民不聊生。在亂世的民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稱霸一時的大軍閥,其中閻錫山就是典型代表。閻錫山是山西五臺縣人,在他的一生中,和各路軍閥都打過交道,他依靠的主要是山西一個省,但他能夠憑藉區區一省之力和東北軍,中央軍這樣實力強悍的軍閥對抗,那麼他靠的是什麼呢?閻錫山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貨店的店員,在晚清末期,閻錫山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加入了同盟會。
  • 駁殼槍在性能上有什麼優點,為什麼在抗戰時期的中國,受到追捧?
    駁殼槍在性能上有什麼優點,為什麼在抗戰時期的中國,受到熱烈追捧?駁殼槍, 原產於德國毛瑟公司,正式名稱是「毛瑟M1932衝鋒手槍」,我國軍民喜歡稱之為盒子炮、快慢機、匣子槍等。在民國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歲月,駁殼槍和漢陽造一起構成了戰場火力的主力輸出,是一款時代氣息感十足的標誌性武器。駁殼槍自從清末進入中國,從清末革命黨各次起義,到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每一個戰場都能看到雙方裝備的大量的毛瑟手槍。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軍閥,都是如何走向神壇的?
    1916年,袁世凱在一片罵聲中去世了,可民國卻進入了軍閥混戰之中。這是一個遍地烽火的年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北洋三大系皖、直、奉相繼控制北京政府。不過全國還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地方軍閥,雖然比不上北洋,但也是虎視眈眈。
  • 民國時期,六個強大的地方軍閥落得一個不如一個的下場!
    民國時期,一大批軍閥紛紛湧現,其中不乏一些實力強大的軍閥,他們成為一方的老大,對當時的局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民國時期六個非常強大的軍閥,作為執掌一方軍政大權的人,他們的下場如何?
  • 民國時期的軍閥們勢力很大,為何沒有一個敢獨立?
    北洋時期,各地都是自治,但沒一個宣稱獨立! 即使是當時保持著混亂割據的局面,但是卻沒有軍閥率先站出來宣布獨立,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無論是哪個時期,個人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會受到所有人的抵抗,軍閥宣布獨立也就意味著脫離了自己的國家,這是一種原則上的分裂現象。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軍閥。軍閥,其實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而且是日本舶來品。不過,軍閥這種模式卻自古有之,東漢末年的群雄、唐代的藩鎮,乃至於近代民國時期的各路草莽英雄,都可稱之為軍閥。那麼,除了袁世凱和常凱申之外,民國曾經崛起的難以數計的軍閥之中,究竟誰的勢力可名列前茅呢?民國時期,中國的軍閥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清朝滅亡到1928年這一段,這一階段也可大致稱為北洋軍閥時期。另一階段是北伐勝利後,國民黨所代表的新軍閥取代舊軍閥,成為中華大地新一任的統治者,這段時期可稱為國民黨軍閥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