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初是一個很特別的時期,因為腐敗的封建制度剛剛被廢除,而新思想都是來自西方的外來文化。在這個傳統文化思想與外來的全新思想交互摻雜在一起的年代裡面,出現了很多令人感到離譜事情;比如說國學大師胡適建議大力推行西方醫學,棄用傳統中醫。某些「文學名人」甚至還建議改用英文,用來「接替舊思想,迎接新思想」。有趣的是,最後胡適的頑疾就是中醫治好的,而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字現在也正在展現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歸根結底,就是剛剛破除了封建統治的我們對於文化的極度不自信而造成的。
在民國時期就有這麼樣一個奇人,他可以稱得上是民國時期最大的「神棍頭子」。可是就這麼一個看起來永遠上不了臺面的職業,卻讓這他弄得出神入化,甚至關乎一個省的軍事政治大事他都可以隨意擺弄。他的名字叫劉從雲,一個靠著謊言與欺騙走向人生巔峰的大能人。
光緒九年的時候,在四川的威遠地區,一個嬰兒的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們的男主人公——劉叢雲。劉叢雲出生之後的人生計劃和理想可以說和當時的大多數人都相差無幾:讀書、考試、入仕途做官……但是在那個黑暗腐敗,人人自危的清朝末年,劉叢雲意識到這樣是不可能有出息的。這時候的他接觸到了一些卜卦、看手相等等的算命知識,這些帶有著神秘色彩的東西令劉叢雲深深的著迷。有點走火入魔的他找到了一個「大師」,傳授他一些命理知識;劉叢雲從小就非常的機靈,把這些知識是用的非常靈活熟練。在出師之後給自己起了一個「白鶴」的道號,因為他的善於揣摩人心,又僱了一些人為自己的「預言」作假。劉叢雲被周圍的老百姓們傳得越來越神,甚至半個四川地區都知道了這個人。
劉從云為了斂財和提高自己的名望,開宗立派開始招信徒。他自己把佛教、道教,和一些儒家的知識混雜在一起,並且灌輸了一套自己認為的「真理」,傳授給那些信徒們。最有意思的是為了讓那些信徒們相信劉叢雲自己真的有神力,他還僱傭了一堆人秘密的幫助自己:比如劉叢雲預言某一天,哪個地區要發生火災,那些僱傭的人就悄悄地去那裡放一把火;這讓四川地區的老百姓們不禁對劉叢雲的神力感到敬畏。並且都把他叫做「劉神仙」。
為了保持神秘感,劉叢雲還編出了一套話,要求那些信徒們在練功時候的技巧不能給親人透露,否則就會遭到上天的處罰。轉眼清朝已經滅亡,因為當時的民國各路軍閥混戰,所以劉叢雲那套教義說辭特別受到歡迎。劉叢雲就這樣積累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他在這種順風順水的情況之下把自己的教館開遍了四川地區,成為了四川地區屈指可數的大勢力,不僅是普通老百姓相信這些,那些軍閥官員對這種迷信方面的東西更加相信。就這樣,劉從雲順利地進入了上流社會,成為了備受歡迎的大師級人物。劉叢雲可以這般的順利得益於他那超乎常人的記憶力;只要是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劉叢雲都能說出名字。劉叢雲可以把以前經歷的一切事情可以隨時說出來,與原來沒有任何差別。為了保持他「神仙」的風度,他不會犯任何錯誤。他還非常注重收集和分析各種信息和情況。據估計,雖然當時的四川人口多達數萬人,但他對所有人的細節都了如指掌。
當時的四川是整個中國境內軍閥身份最多的省份;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多達十多個。可是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信奉——「大師」劉叢雲。這麼說的話劉叢雲還是給當時四川的和平做出了一點點的貢獻,因為他調解了不少軍閥之間的矛盾。在劉叢雲那麼多信徒之中有一個人的地位最高,勢力最大的人——大軍閥劉湘。
此後的劉叢雲就被劉湘供為大師,並且請他為自己出謀劃策,參謀兵馬。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劉叢雲發揮了作用,劉湘以後的仗打的是越來越順,沒有一次敗仗。這下的劉湘可是真的把劉叢雲當作神仙了。
劉湘後來為劉叢雲建了一個特別豪華的「仙府」供劉叢雲居住,內飾奢華無比,據說這座宅子一共花了大約幾萬人馬差不多一個月的軍費。在這裡我們可以見到劉湘對劉叢雲是多麼的尊敬。劉叢雲就在這裡面運用著各種「術法」幹預四川省的各種事件,當時甚至於每個軍閥連帶他們手底下的將軍都是劉叢雲的徒弟,誰敢違抗師傅的命令,那豈不是自取滅亡嗎?
劉湘相信劉叢雲的程度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後期幾乎什麼重要的軍事大事都是由這位「神仙」一手操辦,劉叢雲在劉湘身邊這麼多年,早就比劉湘自己還了解他。劉叢雲知道劉湘的內心不甘於僅僅是稱霸一省,而是全國。他就經常對劉湘說他有「九五」的面相,給劉湘哄得十分高興。
1934年的時候,紅軍部隊來到四川地界,各路軍閥對紅軍十分的敵視,開始採取針對紅軍的各種軍事行動,經過劉湘的大力推薦劉叢雲擔任了總指揮。好運氣終歸有用盡的一天,劉叢雲率領的部隊被紅軍打得不成樣子,而失去「神力」的劉叢雲也被劉湘趕出了四川。
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劉叢雲被判處死刑,之後還沒等到時候就因病死了,也給劉叢雲這位「神棍」荒誕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