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相貌都會不一樣,從相面角度認為容貌相貌可以從一個人的個性性格、人心作為等等這些特徵表現出來。人的面貌從出生開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有變化,平常我們認為一個人長相神態落落大方、眉清目秀可能多為內心善良之人;賊眉鼠眼、尖嘴猴腮,從長相氣質看,多為尖酸刻薄算計之人。
有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為什麼每個人的相貌會不一樣呢?佛教對相由心生又是如何理解和闡述的?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世間事物並沒有固定的形態,形態只不過是自己內心心性的展現,佛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界萬物皆是化相。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有一個很美麗的相貌,都拒絕有一個很醜陋的相貌,所以想有一個美麗的容貌,我們應該怎麼去改變?
佛在經教裡頭跟我們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所以在佛法中一定要修好因,心好一個人的相就好;心惡想要相好怎麼求都求不到。存好心做好人,這個人相貌久而久之一定會慢慢變好,這是一定的道理。佛跟我們講,佛的報身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如來的這種妙色身是如何成就的?佛的相好無比殊勝,也是修得的,佛應化身在世間,應身就是示現修得,感得的福報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經上有說過百福莊嚴,就說明要修一百條福能莊嚴一個相好。
我通常叫我們不講妄語,也就是不犯口業。不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修這一種福。一個人如果三世不妄語,口業保持著很清淨,這就能得到三十二相中的廣長舌相。佛生生世世都不妄語才知道佛的三十二相是百劫所修,每一相都能有隨形好。
佛心裡頭一切汙染都沒有,也就是發無垢心,色相就圓滿。我們如今心有「色香味觸法」汙染,更嚴重的有「貪嗔痴」,汙染的嚴重色身就顯得很差,很醜陋;染得輕的就顯得美麗莊嚴。從這方便來說人的相貌體質是由此而來,所以一個人心裡的念頭全在面孔上,騙不了人。
人生出來的相貌特徵是父母給的,也與遺傳因素有關。而到了自己的後半生,我們的相貌也會隨著我們自己的內心或者修行功夫的轉變而改變,一個人心靈的美好必然會展現在一個人的儀表之上。如今有人用整容手段改變自己的容貌,但大家都知道這起不了根本作用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會引起副作用,我們想要相貌好你修清淨心心好相就好,心慈悲清淨一點,相貌自然也會變得美貌一點。如果你是念佛的佛弟子,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念阿彌陀佛,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相隨心轉』,縱然不能讓你的面貌變得蛻變重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讓你的相貌能跟佛一樣看起來面目慈祥、容光煥發、盡善盡美讓人覺得有親和力。
關注百家號,關注作者!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