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 「轉」出新天地(產經觀察·危中尋機謀轉型·產業集群...

2021-01-17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圖為奧飛娛樂公司的玩具生產場景。 人民視覺

廣東汕頭市澄海區,是我國數一數二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近30年來,澄海逐步形成規模可觀的玩具產業集群,上下遊企業達2萬多家,從業人口超10萬人,多數產品銷往海外。

當下,全球疫情蔓延擴散,海外市場需求下降,讓澄海玩具出口面臨不小壓力。危機之下,一些企業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穩住海外訂單的同時,也著手出口轉內銷、嘗試「兩條腿走路」。出口轉內銷,「轉」的意義何在,效果如何,還面臨哪些問題?請看記者對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的調查採訪。

是應對之舉也是主動轉型

看長遠,出口轉內銷有利於外貿企業優化經營結構、降低運行風險、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國外大型商超業務保持正常,但一些中小客戶訂單新增乏力。」

「近幾個月,海外終端賣場和跨境電商都將銷售重點放在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上,多數國家的玩具嬰童用品銷量有所下滑。」

「有些海外客戶提出暫緩發貨、延長帳期,有些希望下調售價,還有些直言要取消訂單。」……

疫情給國際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對此澄海玩具企業的感受直接而明顯。儘管多數出口企業有訂單才生產,廠裡不會積壓庫存,但需求起不來,產線便難以開足馬力。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傳統玩具累計出口額為105.9億美元,同比下降12.1%。

挑戰來襲,機會在哪裡?不少企業開始將視線轉向國內市場。

「半年來,內銷在公司業務中的比重從往年的10%左右上升到30%—40%。」偉力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蔡偉東告訴記者,企業原以生產航模、遙控飛機等海外消費者較喜愛的戶外玩具為主,但考慮到疫情對海外市場的影響,便及時調整了業務方向,加快生產更受國內市場青睞的益智類積木,「上半年,國內積木類產品銷量增至去年同期的3倍。」

近幾個月,內銷比例原本只佔1/3的星輝互動娛樂公司也在國內市場投入了更多精力。公司副總經理盧醉蘭認為,目前國內人均玩具消費水平遠低於歐美,市場潛力巨大,「做內銷與做出口並不矛盾,可以彼此學習、相互促進,有利於企業長遠穩健發展。」不少受訪企業均表示,出口轉內銷既是壓力倒逼下的應對之舉,也是事關長遠發展的主動轉型。

「看眼下,推動出口轉內銷是應對疫情衝擊、保市場主體的當務之急,能幫助企業緩解壓力、渡過難關;看長遠,它有利於外貿企業優化經營結構、降低運行風險、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所長王微分析,出口企業轉向內銷有助於豐富國內市場供給、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辦法總比困難多

依託線上打造銷售渠道,相關部門助力推廣產業集群品牌

對澄海玩具企業來說,出口轉內銷並非全新課題。過去,每逢外部市場環境出現波動,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都有部分企業趁勢「轉身」。相比以往,這次「轉」有何不同?

競爭更激烈,難度並不小。王微認為,過去國內消費水平較低,高質量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容易受到市場歡迎,但近年來國內消費升級加快、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轉」更加考驗著企業的真本事。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玩具業務負責人蔡金順擔心,如果過多企業轉向內銷,國內市場可能會供過於求,甚至引發價格戰等不理性競爭。

「辦法總比困難多!」調查中,更多企業看到了積極有利的一面——線上銷售的蓬勃發展有效化解了銷售渠道這一出口轉內銷的最大障礙。

近年來,不少澄海玩具企業已經開始兼顧出口與內銷,單純做外貿的企業比例在逐步下降。「對多數企業而言,在生產製造上做到『同線同標同質』並不難。」在蔡金順看來,出口與內銷的最大區別正是銷售渠道。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長梁梅認為,國外市場渠道相對集中、規模效應比較明顯,只要品牌商能進駐海外大型零售企業,即可覆蓋大部分渠道;但在國內,內銷渠道具有碎片化特點,企業想在線下進入一座城市起碼要找三種類型的經銷商,分別負責商超、百貨、專業玩具和母嬰用品店,想銷往全國更得組建至少數十人的自有內銷團隊。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在線推廣……豐富多元的線上銷售方式,讓出口企業建立內銷渠道更加方便。「線上銷售渠道比線下渠道更集中、更便捷,也更有利於出口企業快速上手、打開市場。」驊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邱良生說。

出口轉內銷,既要建渠道,也得樹品牌。正如梁梅所說,部分外貿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缺少品牌知名度,轉內銷時要面向消費者持續開展品牌宣傳和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市場認可度。

可是,在澄海玩具產業集群中,像奧飛、星輝這樣擁有中高端品牌的龍頭企業畢竟只是少數。品牌不響亮怎麼辦?握緊拳頭、集體推廣。「我們安排了20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外貿企業參加線上線下內銷展會,全方位推介澄海玩具品牌。」澄海區副區長鄭向平告訴記者,今年「618」電商促銷期間,區裡組織了超百家玩具出口企業與龍頭電商平臺對接,一起舉辦「母嬰玩具廠貨日」等活動,「6月份,區裡數十家玩具出口企業的內銷訂單環比增長超過200%。」

尊重企業意願、滿足企業訴求

國際市場形勢千變萬化,出口和內銷規則大不相同,應讓出口企業自行作出理性選擇

「不一定會『轉』,先看看再說。」對於轉內銷,大業塑膠玩具公司總經理邱志宏仍在觀望。他的考慮,一是公司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疫情防控做得較好,需求下滑幅度有限,訂單還能再撐段時間;二是有前車之鑑。「10年前就嘗試過內銷,可因資金壓力大、市場不成熟,兩三年後就沒再做了。」

轉還是不轉?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影響企業決策的因素十分複雜。

一方面要看必要性。國際需求在不斷變化,盧醉蘭發現,7月初過後,此前一直居家辦公的部分海外客戶開始復工復產,海外市場有復甦跡象。邱良生說,5月底開始,一些原本取消訂單的海外客戶又重新下單,「目前,驊星科技的訂單已經排到10月份,轉內銷沒那麼緊迫了。」

另一方面要看難度。出口與內銷,有著不同的運行規則、支持政策和交易制度。在習慣從事出口的澄海玩具企業看來,自己在內銷市場難免有些「劣勢」——

資金壓力更大。「外貿訂單大部分採用預付帳款方式,或是承諾30天、60天付清,貨款基本能夠及時到位;做內銷,有的採用月結,有的要等半年,回款時間不確定。」盧醉蘭說。王微分析,企業做外貿基本不需操心資金問題,但做內銷,採購、經銷、物流等環節都需要不少支出。

產品認證不同。在我國,出口玩具產品在國內上市,要先通過CCC認證(強制性產品認證)。邱良生表示,認證包括申報、驗廠、符合性檢驗、發放證書等多個流程,且每一品類產品均須單獨認證,整套流程下來至少需3個月,費用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利潤空間有限。盧醉蘭表示,玩具出口主要面向發達國家,消費者承受力較強,定價較高,再加上企業享受出口退稅,利潤更高。蔡偉東表示,按照經驗,內銷利潤率往往比出口低5—8個百分點。

針對「轉」的障礙,國務院已於6月下旬出臺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有關部門也採取了不少舉措,讓企業的顧慮少了很多。

「做出口,我們一般都會購買出口信用保險以保障貨款的安全,但做內銷,保險公司還開展不了這一業務。《實施意見》提出『支持保險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保險服務』,期待能加快落地。」盧醉蘭說。

「《實施意見》提出『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簡化出口轉內銷產品認證程序』,切中了關鍵點。」邱良生表示。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新的玩具CCC認證實施規則,大幅簡化認證流程,發證前不再進行工廠檢查,並允許企業先完成型式試驗再提交認證委託。新規則規定,檢測時間一般不超過10個工作日,如果產品已經通過了檢測,可在一周內拿到CCC證書。此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規定,對我國已加入並能夠承認相關檢測、檢查、認證結果的國際多邊、雙邊合格評定互認體系,CCC認證指定機構應對轉內銷企業和產品相關檢測、檢查、認證結果予以承認或接受,儘可能避免重複評價。

「企業有訴求、政府部門應滿足,同時,政府部門也不能大包大攬、替企業決策。」王微認為,考慮到出口企業面臨的困難,有關部門出臺支持政策是必要的,但也應注重讓內外貿企業平等競爭,讓出口企業依據市場形勢自行作出理性選擇。梁梅則建議,隨著更多企業轉向內銷,國內市場競爭將有所加劇,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我國玩具產能中有75%用於滿足海外需求,國際市場對玩具企業至關重要。」梁梅分析,2019年全球玩具市場規模為907億美元,而中國市場規模只有約108億美元,「轉內銷有一定空間,但目前國內市場不可能容納所有玩具產能。因此,不少企業還應堅持『兩條腿走路』。」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出口轉內銷 「轉」出新天地(產經觀察·危中尋機謀轉型·產業集群篇)
    人民網-人民日報廣東汕頭市澄海區,是我國數一數二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近30年來,澄海逐步形成規模可觀的玩具產業集群,上下遊企業達2萬多家,從業人口超10萬人,多數產品銷往海外。當下,全球疫情蔓延擴散,海外市場需求下降,讓澄海玩具出口面臨不小壓力。
  • 自行車行業為何表現亮眼(產經觀察·危中尋機謀轉型·行業篇)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製造業正迎難而上、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中國製造業發展要克服哪些困難,又將迎來怎樣的機遇?今天起,本版推出「危中尋機謀轉型」系列報導,從一個行業、一個產業集群、一個平臺等小切口入手,展現中國製造業主動作為、化危為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 出口轉內銷,外貿紡企的救命稻草?
    出口轉內銷,外貿紡企的救命稻草? 2020-11-04 15:45:39 來源:化纖頭條   今年以來,「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領域的熱詞,不少外貿受阻的企業,嗅到了家門口的機會,這就要揚帆返航。
  • 外貿受阻 廣東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發力內銷
    外貿受阻 廣東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發力內銷 2020-04-3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玩具產業帶的「新批發」:B端直播轉內銷 工廠貨直供夜市
    作為經濟肌體的「毛細血管」,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正在危機中主動轉型,煥發出新的生機。首座「新批發之城」汕頭作為阿里1688「新批發城市聯盟」計劃中的首座「新批發之城」,有它的魔力在。汕頭的兩大特色產業帶是玩具和內衣,因此產地IP定義為「玩美之城」。
  • 廣東潮州陶瓷企業出口轉內銷 實現海內外雙循環
    受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響,海外訂單遇冷,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出口難的問題。日前,針對外貿轉內銷時所面臨的種種難題,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外貿企業參加線上線下內銷展會,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 張衛平:民營經濟與中小企業「走出去與轉內銷」應對策略
    鼓勵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網上交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引導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加大對帶動中小企業出口的外貿服務平臺的支持,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若達到"走出去"的高級階段,即當在某一東道國市場的中資中小非公企業在產業鏈協同效應,以及對當地市場的拾遺補缺效應達到一定層次時,可以考慮整合資源,搭建境外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平臺,形成某一優勢產業的集聚地,抱團取暖。加入產業集群,對中小企業信息獲得的便利、物流成本的降低、客商合作關係的發展,都有正面的意義。
  • 上海市政府聯合拼多多等啟動出口轉內銷,覆蓋1000家上海外貿企業
    預計整個活動期間,拼多多將推動超過1000家精品外貿企業入駐平臺專區,全面助力上海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拓寬線上渠道、擴大市場佔有率。活動當天,拼多多的「出海優品 雲購申城」專區也同步上線。上海外貿企業轉型內銷,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出海優品 雲購申城」活動正式啟動前,上海市政府方面針對外貿企業的摸排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展多時。
  • 京東「企業超省月」落地蘇州 精準扶持為出口產業帶轉內銷「闖三關」
    來源標題:京東「企業超省月」落地蘇州 精準扶持為出口產業帶轉內銷「闖三關」 「今年的疫情,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外貿人卻要打全場。」一句從業者的自嘲之語,道出了外貿型企業今年的艱難處境。
  • 出口轉內銷單品達到百萬銷量,煙臺春雪食品走對了哪幾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在當下,「出庫轉內銷」在國際國內形勢的巨大變化下,已經成了一個流行詞。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主要解決政策銜接問題,為外銷轉內銷打開大門。這份文件的出臺,再次強化了以下這個趨勢:未來,相當一批產能要為國內市場服務,商品要「出口轉內銷」。
  • 今非昔比,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 本報記者 吳 力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
  • 範冰冰日本高調復出,衣不蔽體,欲出口轉內銷?
    企圖利用日本市場對中國出口轉內銷?在「偷稅門」事件發生之前,範冰冰可是說是娛樂圈的一姐,拍劇是票房保障,電視劇也是紅遍網絡,而各種大獎也是拿到手軟,時裝秀和明星晚會也少不了她的身影,憑藉著自己的身姿,可以說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而那時的她已經不靠作品來增加影響力了,她本身的地位就在那裡,話題,流量與廣告接到手軟。
  • 超35萬外貿企業借1688拓內需 新批發模式轉內銷獲推廣
    來源:中國網科技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在新批發能力的支撐下,1688推出了整套「一鍵外貿轉內銷」解決方案。每天有近700家外貿工廠利用1688新批發拓客,每月新增2萬外貿企業轉內銷。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文稱,「1688作為全球B2B電子商務採購批發平臺,聚焦解決企業採購批發難題,提升企業供應鏈競爭力,搭建數位化產銷體系,多渠道幫扶企業出口轉內銷」。
  • 危中尋機 福安電機再出發
    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不少企業充分利用相關幫扶政策,危中尋機,實現逆勢增長。近日,記者在位於福安市溪北洋工業區的福建大成電機集團公司看到,水泵、高壓洗車機生產線均是滿負荷作業。董事長楊旺章介紹說,大成電機未雨綢繆,提前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既出口海外,也拓展內銷,特別是電商渠道,為企業帶來不少訂單,這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底氣。
  • 【兩會熱議】應對疫情危機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怎樣才能「加把火」?
    【兩會熱議】應對疫情危機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怎樣才能「加把火」?商務部數據顯示,1-4月,我國進出口總額下降4.9%,其中,出口下降6.4%。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外貿企業「眼睛向內」需要哪些支持與幫助?  外貿出口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穩外貿至關重要。受疫情影響,海外消費市場持續走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 國產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會出口轉內銷嗎?
    原標題:國產AH4超輕型榴彈炮會出口轉內銷嗎?自從AH4超輕型榴彈炮在珠海航展亮相以來,因其設計理念和性能可與「高大上」的M777相媲美,於是便迅速成了「網紅」。
  • 京東京喜推幫扶政策助外貿型商家轉內銷
    其中,出口2.04萬億元,呈現了兩位數的降幅。3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隨著國際疫情進一步擴散,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面對困局,很多外貿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尋找出口轉內銷機會。
  • 五五購物節|出口轉內銷,大批上海外貿企業上線多個電商平臺
    4月28日,上海電商平臺支持外貿出口產品內銷暨「出海優品·雲購申城」活動啟動。2020年,上海將助力千企億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平臺開專區。外貿企業也拿出最大誠意,商品低至一折。上海市商務委透露,在前期調研摸底過程中,一批外貿企業表示受疫情影響,境外市場需求不足,國外客戶訂單縮減或取消,產品面臨積壓風險。
  • 蘇州聯合京東、工品匯啟動「企業超省月」 打造外貿轉內銷突圍新路徑
    如何充分發揮產業帶優勢,大力引進優質市場資源,幫助當地外貿型企業加速「轉內銷」成為各地地方政府的重要命題。6月18日,在疫情後首個B端全行業、全量級大促之際,蘇州市經發委、蘇州市總商會、蘇州工業園區與京東企業購、工品匯共同啟動「企業超省月」專項服務活動,以「政企聯合」形式加大對於當地中小企業、特別是外貿型企業的成長扶持力度。
  • 「雲上蘭洽會」首秀 危中尋機謀轉型
    中新社蘭州7月6日電 題:「雲上蘭洽會」首秀 危中尋機謀轉型中新社記者 丁思不同於往年邀請老顧客前往展館體驗,在第26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蘭洽會」)上,將蘭州百合售往全世界的甘肅爽口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將產品推介在近40個網絡銷售平臺同時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