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它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

2020-12-12 西安城本地資訊

西安是一個多民族散雜而居的城市,雖然回族人口數量不算多,卻也是本地第一大少數民族。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西安有少數民族49個,共8.53萬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有64216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5.28%。蓮湖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約有3.5萬多人,其中回族佔3.2萬人。

因為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回民街,讓很多人誤以為西安回民人口很多,就連安安這樣的本地人之前也有這樣的錯覺。

在這裡小科普一下,西安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它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組成。這裡清真飯館與攤點密密麻麻連成一片,老西安把這一帶叫做「坊上」。目前這裡有6萬多回族穆斯林群眾聚居,街區內眾多街道都充滿了濃鬱的伊斯蘭風格,清真美食街、民族購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區「相映成趣」,是全國聞名的西安旅遊必打卡之地。但這裡其實並不只有美食,還有高家大院、年羹堯故居、鼓樓、都城隍廟等古建築遺址;也有都城隍廟廟會、西倉集市這樣的風土民俗活動,可被挖掘的旅遊文化資源很多。回到正題,為什麼這裡會形成回族的聚居區,其實與絲綢之路有著深刻的淵源

唐朝——穆斯林開啟定居長安的歷史

西安回族的來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8世紀。唐朝廷與波斯(今伊朗)、大食(古阿拉伯帝國,今阿拉伯)等國家建立了友好關係,阿拉伯、波斯、中亞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員、宗教人士等在「絲綢之路」上交往日趨頻繁。此後便有大批穆斯林到長安,雲集於「長安」的東西兩市。這些入居長安的穆斯林是西安回族的先民。

關於回民來源,目前最接近歷史原貌的是馬士年先生提出的「四來源說」:(1)波斯、大食穆斯林商人、貢使和少數伊斯蘭教的傳教者,其中絕大多數是商人。這些到長安的穆斯林久居長安,從事商業活動,史書稱其為「胡商」、「蕃商」、「賈胡」。據《資治通鑑》載,到唐貞元三年(公元787年),胡商在長安聚積資財,放債取利,置田買地,娶妻生子,安居不歸者達4000餘人。(2)從大食國逃至長安一帶的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公元7世紀80年代,阿拉伯帝國內部反抗伍麥葉王朝的武裝鬥爭失敗後,一批反抗的什葉派穆斯林被迫東遷到中國北方,一些人流落到長安定居下來,學會當地語言,成為從事中外商貿生意的「牙客」(即經紀人)。長安是「牙客」主要聚居地之一。現在西安有許多回族經營著馬、牛、羊、乾果等生意,習慣稱他們為「馬牙家」「牛牙家」。(3)為助唐平安史之亂後留居長安地區的回紇官兵。唐天寶十四年至廣德元年(公元755~763年),唐王朝曾藉助回紇等國兵力,收復長安和洛陽兩京,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允許這些官兵中的部分人留住長安和關中其他地方,並允許他們同唐女子通婚,並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其修建清真寺一座。但此寺雖有記載但無跡可尋。(4)中亞「九姓胡人」。九姓胡指隋唐時的中亞錫爾、阿姆兩河流域間的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王國,九姓胡人來長安經商久居,各以其國名為姓。公元8世紀,九姓胡各國被阿拉伯帝國徵服後,改信伊斯蘭教。留居在長安的穆斯林,經過唐、五代的繁衍生息,為西安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唐朝兼收並蓄的開放外交和移民政策,為回族先民在漢文化主流城市得以實現族群認同,並且維持民族特色綿延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兩宋——西安回坊雛形

據現有資料顯示,西安回坊的雛形大致形成於兩宋時期。也有學者考證,西安回坊雛形空間的形成與唐末昭宗遷都洛陽有較大關聯。史上,長安自唐昭宗遷都洛陽,遂為丘墟。隨後,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在原長安皇城的基礎上進行縮建,改建了一座四面城牆高築、與原長安城相比範圍大大縮小的城池。直至北宋建立,遷都後凋零荒蕪的皇城內逐漸有居民入住,居住環境得以恢復。西安早期回族也於此前後不斷遷入皇城,並聚集於北城牆以南範圍居住生活。這為回坊的形成創造了歷史空間條件。

宋始,隨著區域經濟文化的恢復,沿河西走廊東傳的伊斯蘭教和經商的穆斯林與世居西安的蕃坊後代逐漸融合,大致在北宋晚期至金朝初年西安回族雛形出現,其聚居在新城西北隅,與今回坊範圍相似,附近的秦川驛為胡商往來的物流和人流提供了保障,北市為商貿活動提供便利,對於以商業為主要謀生手段的穆斯林具有很強的吸引。

元代——西安回族迅速壯大

元代,中亞、西亞的穆斯林隨蒙古軍又不斷來到中國,在關中建立屯田區。長安也有許多蒙古穆斯林駐軍,其中賽典赤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時,帶來不少穆斯林官員士兵,使西安回族又融入了不少新成員。此後,經過明清兩代的大發展和西域回回以及河西與江南回民的遷入,至清代同治中期,關中地區回村遍布,素有「漢七回三」之說。而西安地區所屬的長安、鹹寧及周至、戶縣、臨潼、高陵等縣又都是回族人口較密集的地方。

明清——回坊空間形態定型

明初統治者採取政治寬容政策、高額貿易利益,從洪武中期到萬曆初年形成了西域回回歸附中原的高潮,使得許多回民來到陝西。清中期以前西安回族持續增長,坊內人口稠密,省城西安回民不下數千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安城內回族世居西北區,有13坊,不下數千家,約3萬人。與此同時,以農為主、農商結合的回族經濟在陝西也得到長足發展與增長。

此時,宋元時期西安回坊形成的北市、馬市、羊市等分工更加細緻,出現了製革、皮毛、屠宰和清真食品加工等市場,大皮院和小皮院是皮具生意集中地,西羊市以牲畜為主,餐飲業迅速發展。回族人口迅速的增長,使他們對日常生活物品的需求增加,西安回坊的經濟與城市社會經濟融為一體。以清真寺為核心的「寺坊」形態日益鮮明,形成了 「七寺十三坊,八寺在東倉」。

此外,回坊內部並不是只有回族與伊斯蘭教,也有不少漢族居住和其他宗教景觀。從清代西安府城圖中可見,回坊內有佛教西五臺,道教都城隍廟、關帝廟、真武廟等宗教建築,定期舉辦的廟會可以方便回族群眾進行商品貿易,也說明西安城內各族混居,包容開放的文明形態。

相關焦點

  • 西安回民街:比臺北士林更熱鬧的夜市(組圖)
    西安回民街夜市。(中國臺灣網 高旭 攝)  中國臺灣網5月21日西安消息 夏天是啤酒烤串的季節,夜市隨著氣溫升高也逐漸熱鬧起來,除了「令人振奮」的廣場舞之外,更令人興奮的要數各種爽口過癮的夜市小吃了。想到夜市,也許大家會首先想到臺北的士林夜市,不過當你置身西安回民街時,絕對會讓你忘掉士林,因為回民街的熱鬧和繁華可謂驚豔而別致。
  • 全國人民都熱愛的回民一條街,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的原因是?
    西安旅遊除了文化底蘊深厚的陝西博物館,鐘鼓樓,最後關注的應該就屬西安的回民一條街了。西安回民一條件可謂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旅遊景區,位於鐘樓正下方。走過路過絕對不會錯過的一條香味瀰漫的美食一條街。回民街簡直就是民族大融合,全國56個名族團結統一的最佳印證地。是西安回民聚集創業的好地方。且將回民的生活美食以及民風民俗發揚光大。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區。回民街所在北院門,為清代官署區,因陝西巡撫衙門在鼓樓之北,故名北院。
  • 吃喝玩樂|西安回民街小吃排名,各色小吃轟炸你的味蕾!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區,也是來西安必去的地方。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西安回民街作為西安風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組成。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近 300 種特色風味小吃是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的魅力所在 !
  • 西安回民街地道美食攻略,看到第3家你流口水了嗎?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是西安小吃街區。回民街所在北院門,為清代官署區,因陝西巡撫衙門在鼓樓之北,故名北院。1990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經營餐飲,蓮湖區遂改向餐飲街方向改造,北院門遂成為回民街。
  • 回民街並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街區!遊客跟當地人去的地方不一樣
    西安的回民街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街區,回民街在當地人眼裡是一個小吃聚集,休閒逛街的好去處。但是說到美食這塊,當地人眼裡的回民街跟外地人眼裡的回民街有一條分割線,遊客眼裡的回民街是鼓樓往西,而當地人眼裡的回民街在灑金橋區域。不過相隔並不遠!
  • 充滿民族特色,真正的小吃一條街,西安回民街有哪些必吃的美食
    西安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老城市,秦兵馬俑、鐘鼓樓、古城牆,享譽聞名的景點幾隻手都數不完,還因此流傳出隨便往地上一挖,就能夠挖到古董的故事。香氣濃鬱的羊肉泡饃,熱氣騰騰的胡辣湯,強韌有嚼勁的肉夾饃,想想就令人垂涎三尺,如果你是第一次來西安遊玩,既想逛景點又想一次性將這些美食吃遍,那麼千萬不能錯過西安回民街。
  • 小九帶你咥西安 | 最實用的「回民街」美食攻略
    有一種懷念 它叫做曾經來過有一種旋律 它扯著嗓子唱歌在它的中心人們叫它鼓樓鐘樓......「HUI MIN JIE」西安回民街說到西安你會想到什麼別告訴我是三秦套餐裡的肉夾饃……雖然時常被大家蜚語但走進了解它就會發現
  • 有人說西安回民街東西又貴又難吃,本地人都不去,那請問去哪吃?
    我今天要說的是西安的回民街,有人說西安本地人從不去回民街,為此我專程走訪了回民街,看看是不是如人們所說。拍攝於陝西西安。西安,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名勝古蹟以及眾多的特色美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爭相前來。說到西安美食,不得不提著名的回民街。
  • 心中嚮往的西安回民街,這裡的羊肉泡饃顛覆了我對西安小吃的印象
    ,這條街道就是久負盛名的西安回民街,有人說到西安不上回民街就不算到西安,我雖然是第一次到西安,但是回民街的名號在我的腦海裡刻印了很多年。這次到西安其中的一個願望就是要到回民街吃一頓,尤其是回民街的西安泡饃定為這次必吃的小吃,所以出了大唐芙蓉園就打開了導航,直接的目的地就是回民街,儘管還有大約20分鐘的路程,但是回民街的西安泡饃散發的濃香仿佛就已經出現了口唌,當然也希望通過街道的一路風景來感受西安的厚重,尤其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好的城牆,無不讓人感到西安燦爛的文化,和西安人對古建築保護的強烈意識。
  • 西安美食街排行榜,回民街竟然不是第一!
    大皮院西安的經典老店匯聚地在這條人流量非常大的小巷裡,因為有著各式各樣的美食而顯得生活味道濃厚。這裡屬於西安人眼中的「回坊」。每每來到這條街,你都會有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感覺,裡面的好吃的大多不出名,但味道卻是實打實的棒。嘗嘗這兒的美食,品品這兒的風土人情,你一定會發現這裡與大型美食街的不同。你也一定會堅定地認為:「沒來過回坊,請千萬不要妄自評論」,因為,這裡確實有她的迷人之處。
  • 西安有一個西安人常去的小吃街,不輸回民街美食
    去西安要去回民街成了遊客的一個習慣,回民街是一條美食小吃街,每個人都想嘗嘗西的當地小吃,所以他們想去回民街,其實遊客是這裡的主要遊客,當地人來得不多,每個城市都有當地人喜歡去的地方,西安也不例外,當地人通常去哪裡吃飯?
  • 回民街:國內十大美食街之一,展現了西安的風情,你們都去過了嗎
    這次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陝西西安的回民街。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回民街吧。回民街,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街道化覺巷社區。回民街是陝西西安的美食文化街區,也是展現西安風情的代表地之一。回民街又叫做北廣濟街、回坊,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街道組成。這裡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區,來西安一定不能錯過回民街。
  • 沒有一條街,能像西安回民街令我一去再去:為何網友說它坑又騙
    用一句話形容西安回民街,你最想說什麼?雖然總有一些網友表示「本地人都不會去,專門坑騙外地人」此類聲音,但說實話,不管本地人會不會去,這些吸引著外地人的美食小吃街,確實是有它的可取之處和一定的魅力。就說西安回民街吧,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是第幾次來到這條街上了。但在我眼裡,能夠代表西安美食小吃一條街的,還真的只能是回民街。
  • 西安最知名的10條美食街,您逛過幾條?
    西安的美食聞名全國,以麵食和清真風味為主。其中,涼皮、肉夾饃和冰峰汽水三樣陝西美食還被冠以「三秦套餐」的美稱。西安,絕對是吃貨們最想去的城市之一。本期分享來西安最不能錯過的10條美食街。西羊市也算是回民街美食圈的一部分,許多外地遊客,到回民街遊覽,在南北街上逛一下就返回了,其實很多地道的小吃都在西羊市以及裡面的巷子裡,不妨多走幾步,就能品嘗到更多的特色小吃。西羊市算是挺長的一條街,一直走到頭,差不多就到西安城牆西門了。
  • 西安爭議很大的一條美食街,遊客鍾愛,當地人卻不屑
    今天,筆者和朋友們分享西安這條美食街,可以說存在很大的爭議。西安是舉世聞名的十三朝古都,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現在更是中國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是誰對西安印象留在黃土高坡」,那可是「舊黃曆」了!這裡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值得欣賞的名勝古蹟和說不盡的美食,因為網絡的飛速傳播,西安更成為遊客口中的網紅城市,是大家出門旅遊的打卡聖地。
  • 西安回民街小吃攻略
    西安回民街小吃攻略,是每一個來西安的客人所應該了解並掌握的,西安蜀湘情緣的老師介紹,西安回民街不只是小吃街,還是一道風景,而回民街的小吃不只是小吃,更是很多民俗的融合與人文的體現。西安回民街的小吃種類繁多,口味豐富,造型奇特,常引得南來北往的商旅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小編在這裡就做一個介紹吧,但願能讓朋友們盡興。
  • 西安兩條人氣美食街 一條新晉「網紅」街,一條老街 你更鍾意誰?
    如果你詢問周邊去過西安旅行的朋友,西安最著名的美食街是哪條街?他們一定會說是「回民街」!是的!以前幾乎所有到西安旅行的遊客,想品嘗西安美食都會選擇去回民街。但是從2014年開始,回民街遭遇到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那就是西安新晉「網紅」美食街區——永興坊!究竟二者孰好孰差呢?
  • 西安回民街,從迫不及待到漠然無視,中國最早美食街的記憶
    現代飲食街中最具代表的,當屬西安回民街,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安一批做飲食的回民在鼓樓後北院門街租房開店,這條三百米長的飲食街逐漸成型,並伴隨著餐飲市場和西安旅遊的發展而興盛繁榮。需要強調的是,這條現如今被稱為回坊美食一條街的北院門,做餐飲的歷史並沒多長,以前住的也不都是回民。
  • 這條街在所有城市都有一條,甚至國外也為中國人開設了這條街!
    這條街在北京叫南鑼鼓巷,南鑼鼓巷是一條胡同,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也是最賦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寬8米,全長787米,於元大都同期建成。
  • 你以為回民街熱鬧的地方就好吃?本地人教你去哪才能吃到最正宗!
    說起回民街,很多人認為就是一條普通的美食街而已,哪個城市沒有啊?都是宰客的地方。其實這是狹義的回民街,真正的回民街是在回民很多的街區街道的統稱,是很大的一個區域,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