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唐芙蓉園顛覆了我對西安景區的印象,未免有些太武斷,畢竟古城西安是華夏的旅遊勝地,眾多的歷史文物,風景名勝無疑是古城的厚重,尤其是西安的小吃也是全國文明,在一些美食的排行榜當中,西安也是榜上有名,這裡面當然是西安有一條街道,它不但匯集了陝西乃至西北,甚至全國各地的名吃也都匯集於此,這條街道就是久負盛名的西安回民街,有人說到西安不上回民街就不算到西安,我雖然是第一次到西安,但是回民街的名號在我的腦海裡刻印了很多年。
這次到西安其中的一個願望就是要到回民街吃一頓,尤其是回民街的西安泡饃定為這次必吃的小吃,所以出了大唐芙蓉園就打開了導航,直接的目的地就是回民街,儘管還有大約20分鐘的路程,但是回民街的西安泡饃散發的濃香仿佛就已經出現了口唌,當然也希望通過街道的一路風景來感受西安的厚重,尤其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好的城牆,無不讓人感到西安燦爛的文化,和西安人對古建築保護的強烈意識。
轉過西安鼓樓,向東百米,就到了盼望已久的回民街,也許是路況的不熟悉,儘管有導航設備,還是往返的兩趟才進了回民街的地下停車場,出了停車場就是回民街,站在回民街的一側就感到西安回民街的繁華和熱鬧,熙熙攘攘的人流可謂川流不息,每個不大的門面都是打著當地特色的小吃,無論是刀削麵,炒涼粉、那些帶著回民白帽的小夥子在扇著烤著的牛羊肉串,陣陣的烤肉香味瀰漫著整個街道。可以說回民街上集中了西安各式各樣的清真小吃,有在賣烤羊肉串的,有在賣桂花糕的,有在賣肉夾饃的,有在賣牛羊肉泡饃的各種食物的香味瀰漫在整條街上,香極了!店家的叫賣聲、遊人的說笑聲夾雜在一起,也真夠熱鬧的。
在這裡還看到我目前見到的筆畫最多的字,起初是不認識,經過打聽才知道叫Biang biang面,它是是陝西關中地區一種知名傳統麵食,扯麵的一種,被譽為陝西十大怪,其中「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褲帶面我聽到過,它展現的是三秦大地陝西漢子的性格氣質,是心底寬長,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爽快精神,也是陝西人為之自豪的飲食文化。
為了能夠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我們捨棄了很多小店的老闆的招呼,沿著智能容下兩三人並排行走的街道,說成這樣並不是街道就是這樣的窄,關鍵是兩旁都是一些具有特殊的民族小店,有民族工藝,有民族服飾,也有一些當地的剪紙、木偶、皮影的道具,當然也有現代氣息濃鬱的現代簡約服裝、玉器批發、金銀首飾等可以說在小商品的方面也是集中了西北字精華,尤其是街道上還有一些老房子,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據說都是一些明清時期的建築,當然也是昔日的商賈之家,是他們在這裡成就了今日的遠近聞名的回民街。
據歷史記載這裡曾經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後成為普通市民的生活區域。漢、唐時代以來西域商人、學者、使節及其後民留下的諸多文化遺產,成為改造工程的重點保護對象。回民街區是一塊面積約1.8平方公裡的區域。 由於街區處於西安市中心地帶,是經濟發展的熱點地區,穿過有點像迷宮般的街道,就到了所謂的回民街的主街道,也就是小吃的一條街,既然是特意來這裡吃羊肉泡饃,那就要到最正宗的羊肉泡饃館去品嘗一些真正的西安泡饃,於是我們看到一家老x家的羊肉泡饃館,選擇這家館子的原因就是這家是顧客贏門,雖然館子的門面小一些,但是進去之後看到卻非常的寬敞,更令人欣慰的是整個館子的爆滿,有的因為天氣炎熱不願意到二樓去,就情願在一樓等位置,在這樣的館子一定能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要說羊肉泡饃的價格儘管要高出其他地方很多,但是總是考慮到這是西安的市中心,又是旅遊的重地,價格高一些也是正常的,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我們坐下來之後,當我們等著上羊肉泡饃的時候,服務生卻給我們端來了每人一個泡饃和大碗,一問才知道是讓我們自己將泡饃掰成米粒大小的饃塊,然後自己在端著送到廚房的操作間,這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泡饃需要顧客自己加工,而且還要送到廚房,不過也真的感嘆,還是生意太好了,人家餐館的服務人員忙不過來的緣故。當然也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加工,其他的遊客也是和我們一樣想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那就自己動手。
不管怎樣還是感到馬上就可以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饃了,一切抱怨都化作一種吃的力量,可是等到端上我們期盼的羊肉泡饃我們就感到有些不理解了,泡饃就沒有泡透,而且湯味也是非常的一般,我雖然不是美食的品嘗家,但是是不是好吃還是知道的,而且整個碗裡一片羊肉都沒有,這樣將近40元一碗的羊肉泡饃真的有一種被坑的感覺,隨後我們又要了一份當地的特色小吃肉夾饃,價格就不說了,是其他地方的兩倍,結果味淡如無味,勉強參合著羊肉泡饃的殘湯才下肚,嘴裡很自然地念道:回民街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