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用筆寫過字了,籤名除外?
在倡導節約能源,推崇無紙化的今天,提筆忘字也成了大多數人成年人不可避免的小尷尬。
猶記得,學生時代,每用完一根筆芯,就有一種莫大的成就感。而如今,我們手上寫字磨出的繭漸漸褪去,再難用完一支筆。
即便如此,作為如今的文具界巨頭,有著紅黑相間「M&G」招牌的晨光文具店在學校周邊隨處可見,據說晨光在全國覆蓋了超過8.5萬家零售終端,是深受國人喜愛的「國貨之光」。
你更想像不到的是,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冷門生意卻隱藏著巨大的商機,2元一支筆的晨光文具,竟然可以做到一年上百億的收入,市值600多億,穩坐「中國文具第一股」的位置。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晨光文具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又是如何做大做強的?
壹
近2000一瓶的茅臺,市值2萬多億元;10塊左右一瓶的海天醬油,市值6000多億; 2塊一隻的原子筆,市值為什麼就不能有650多億?
9月3日,那個賣中性筆的晨光文具(603899.SH)股價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也已超過50%,市值已超過650億。
自2015年1月上市算起,晨光文具的總市值已經由上市之初的72億元增長至如今的650億元,5年增幅已經接近9倍。按照目前的上漲勢頭,晨光文具很可能在不久後將成為A股下一個十倍股。
公開數據顯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M&G) 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整合創意價值與服務優勢的綜合文具供應商,公司於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
晨光的產品就是常見的中性筆等辦公文具,既沒有白酒的高毛利率,也沒有晶片股那樣的高科技概念,卻成了國內文具第一股!
而且,晨光文具卻在全國覆蓋超過8.5萬家零售終端,擁有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等380家零售大店;
擁有「4大類,50餘個品項,超過5000款品種」,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夥伴遍及全球。
2019年,晨光文具營收111.4億元,淨利超10億元,連續15年保持2位數的快速增長。
沒想到,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冷門生意卻隱藏著巨大的商機,2元一支筆的晨光文具,也可以做到一年100多億的營收,並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文具製造商之一,成為深受國人喜愛的「國貨之光」。
可見,有風口固然重要,但腳踏實地、辛勤耕作,豈不更是一條康莊大道。那麼,是如何把2元一支筆生意做到極致的文具類公司的呢?
這一切都要從晨光文具創始人——那個為一支筆較勁的潮汕人陳湖雄說起!
貳
陳湖雄,1970年出生於廣東汕頭潮陽穀饒,年少時家境貧寒,偏偏陳湖雄又不愛學習,連續三年參加高考都落榜了,最後只好外出打工,但沒有學歷沒有門路的他打工兩年卻還是一事無成;
1989年,就在他要放棄回家的時候,一家文具廠門前長長的隊伍吸引到了他,破釜沉舟一搏的他最終在200多人脫穎而出,成為文具廠的一名推銷員。
陳湖雄心裡知道,這是在自己在外拼搏的最後一站,所以格外的吃苦賣力!
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10點還在客人家門口等著,手裡一套推銷的文具不肯離手,不放過任何一個賣文具的機會。
憑著這股執著的信念,陳湖雄一個人承擔了廠裡總銷售額的40%,從推銷員做到了銷售總代理,在文具廠裡連續8年蟬聯銷售冠軍。這種執著的精神也為後來創辦的晨光文具打下堅實的基礎。
1997年,陳湖雄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由於亞洲金融危機,很多國外文具供應商的工廠都相繼倒閉了。
面對貨源緊缺,即將無貨可代的情況下,陳湖雄判斷中國的消費市場剛剛崛起,市場空間無限,於是決定從純銷售變身為製造;
1999年,陳湖雄憑藉著做銷售攢下來的錢,跑到老牌筆廠的發源地上海,建立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並將公司名稱取名為「中韓晨光文具」,被人認為「晨光」是韓貨就是因為這個名字。
在當時的90年代,青年一代沉浸在哈韓哈日氛圍中,陳湖雄便藉助「韓」字打擦邊球,吸引學生。直到後來,哈韓的光環逐漸退卻,才把「哈韓」兩個字去掉,成為今天的晨光。
叄
中性、油性和水性是原子筆的三種類型。
中性筆書寫介質的粘度間於油性和水性之間,是一種比水性筆更耐水、比油性筆更順滑的書寫工具,廣受市場歡迎,晨光一年的產量就高達到50億支。
制筆技術看起來門檻很低,實際上一支小小的中性筆要經過40多道工序配合國外的設備才能製造而成,儘管在文具廠有多年的銷售經驗,但陳湖雄對於文具生產完全是個門外漢。
陳湖雄先是貸款買了機器,然後在他半個月「N顧茅廬」的誠懇邀請下,終於請到了業內的老師傅,幫他攻克了產品質量這座大山。
自知產品質量還不過硬,陳湖雄打出同行1/3價格的超低價戰略,配合擴建工廠後增加的產量,使晨光文具的銷量逐漸有了起色。2002年,晨光文具終於售出了兩百萬套自產品,開始在文具廠佔有一席之地。
然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學生文具也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學生文具需求的增長,中國文具行業也從傳統百貨行業中逐漸被分離出來,形成一個獨立行業。
而且,晨光文具用連鎖零售的方式,統一店面形象,亮眼的招牌也讓路過的人多看幾眼,無形中提高了銷量。
2015年1月,隨著上市鑼聲的敲響,晨光文具正式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文具第一股。
財報顯示,晨光文具2015年至2019年營收從37.49億元增長至111.4億元,淨利潤從3.84億元增長至10.05億元。上市以來,毛利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
不過在8月22日,晨光文具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其營收與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61億元,同比下降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5億元,同比下降1.44%。
可見,晨光文具這半年日子並不好過,難道是原子筆賣不動了嗎?
肆
中國文體用品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文體用品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達2429家,制筆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215家。
其中,晨光在國內文體用品行業的市場份額為7.3%左右,在制筆行業的市場份額為13.3%,處於行業龍頭地位。
另外人們對文具的提價也敏感度不高,屬於必需品,有很大的提價、提量空間:
目前,中國擁有3億左右的學生(大中小等)和1億左右辦公人士,構成了文具產品龐大的核心消費群體,作為日常文化生活必需品,龐大的消費群體為文具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
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每天都要用筆,光是19年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就有1000來萬,可見中性筆的耗量有多大。
曾有一位網友曬出高三下學期用掉的筆芯,整整124根,引發眾多考生共鳴。有人回憶,讀高中時寢室合夥買了一箱筆芯,最後竟在高三畢業前全部用完。
所以,就目前階段來看,晨光還算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十多年時間,晨光文具在全國覆蓋超8.5萬家零售終端,產品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光中性筆的產量,一年就50億支,造就了「一支筆賣超100億元」的神話,而且在其網上旗艦店還創下了一天賣出近200萬支的驚人成績。
作為晨光文具的創始人,陳湖雄「較勁」生產出的筆,如今正供萬千學子書寫人生答卷。
回首晨光創始人陳湖雄一路以來的輝煌和傳奇,足以證明他是個敢闖敢拼的商人,不懼挑戰和競爭,做事情有目標有計劃,執行力極強。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更是循環漸進的過程。
參考資料:
財經銳眼《晨光文具,650億市值的「抄襲巨頭」》、
海哥的投資筆記《該不該愛你?風口浪尖上的晨光文具》、
天下網商《一天賣出200萬支,晨光「作業神器」何以成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