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上學時用的中性筆都是什麼品牌嗎?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用百樂的中性筆,這是一個有101年歷史的日本文具品牌。除了百樂,還有人用無印良品甚至是幾百元的凌美。
70~90後大家在上學的時候,買筆不會像現在的小孩子追求高端品牌。那時最多歡迎的就是一個老品牌晨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些年晨光都去哪裡了。
為一支筆竟24小時不停歇
晨光文具成立於1996年,創始人是陳湖雄。陳湖雄在17歲的時候,第一次走上社會開始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文具用品的推銷員,沒想到一幹就是10年。
陳湖雄在這10年時間裡,對整個文具用品行業的行情和規律特別熟悉,也掌握了不少的銷售資源。後來,陳湖雄所工作的公司倒閉後,他只能另謀出路。
考慮了很久後,陳湖雄決定在上海組建制筆工廠。陳湖雄覺得自己對制筆一竅不通,便聘請了幾位專家來當廠長,自己邊學邊幹。
就這樣過了兩年,晨光沒什麼大發展,只能勉強維持。陳湖雄面對這一情況,及時調整策略,自己親自帶領隊伍。此外,陳湖雄還擴大了工廠面積,從而來提高產量。
這段時間,陳湖雄24小時都住在工廠,車間也是不停歇的工作。大家肯定不知道,一支筆的生產要經過40道程序,如果這些環節中有一個出錯,那做出來的就是廢品。
靠賣筆賺了85.34億成市場老大
陳湖雄為了工廠,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無論是哪個環節,陳湖雄只要把產品看一下,就能知道這支筆是否是合格的。
晨光產品的價格和日本品牌的價格比起來,只佔了三分之一,純利率在15%~20%之間。接下來的很多年,晨光出現在市面上,並深受學生黨的喜愛。
近8年,晨光文具的純利率一直在25%~28%之間,雖然看著不高,但還是穩坐市場老大。文具行業的齊心集團的純利率為17.9%,廣博股份的純利率為20%。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晨光文具的純利率和其他公司比起來還是很高的。
晨光文具在2018年的營收為85.34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將近35%。其中公司的純利潤為8億左右,比2017年增長了27%左右。
大家肯定沒想到,一隻3~5元的中性筆竟能賣出85.34億元。
國外品牌來與它爭市場?
文章開頭我們說了,現在在學生群體中受歡迎的是像百樂一樣的國外品牌。畢竟現在這時代,筆已經不再是當時只要可以用就好的年代。現在的學生更加注重品牌效應,這也不僅僅體現在文具行業。
根據海關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制筆行業的出口金額為27.45億美元,下降了1.9%左右。而制筆行業的進口金額達到了7.5億美元,增長了13.5%左右。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內文具行業出口減少,但國外文具產品進口卻增加了。國外品牌現在深受學生群體喜愛,正在與我們國產的文具企業爭市場。看來,文具企業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
其實,晨光文具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市場熟悉度。畢竟曾經喜歡用晨光中性筆的人都已經長大了。對於00後來講,晨光就像是老古董,很少人會為其買單。
新業務發展6年仍虧損3030萬
晨光在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中,也開始擴展了業務。晨光第一個嘗試就是開設晨光生活館,即兩家零售店:晨光生活館以及九木雜物社。
晨光生活館建立於2013年,是一家全品類的文化時尚購物場所,而九木雜物社主要是賣精品小百貨以及中高端文具品牌,目的是消費升級。相信大家在逛商場的時候,都注意到了這些精品小店了吧,它們都是晨光旗下的小店。
相信大家都明白,晨光開設生活館是為了賺錢,那現在已經第6年了,很多人一定很好奇這些小店到底給晨光貢獻了多少資產呢。
根據2018年年報的數據顯示,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的總營業收入為3億元左右,比2017年增長了49%左右。其中淨利潤為負3030萬元,也就是說,這些新業務至今還在虧損中。
總的來說,晨光現在面臨的挑戰確實不少。文具業務遭國外品牌搶市場,新業務卻連年虧損,晨光未來的路不好走呀。
不過,晨光畢竟是我們國產品牌中的老大哥,相信它以後可以帶領著整個市場走向輝煌。晨光能靠一支筆賺到85.34億元,也是非常厲害了!
那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