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筆1年賺85.34億,卻遭日本品牌搶市場!現竟持續虧損6年?

2020-12-04 富豐財經

大家還記得上學時用的中性筆都是什麼品牌嗎?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用百樂的中性筆,這是一個有101年歷史的日本文具品牌。除了百樂,還有人用無印良品甚至是幾百元的凌美。

70~90後大家在上學的時候,買筆不會像現在的小孩子追求高端品牌。那時最多歡迎的就是一個老品牌晨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些年晨光都去哪裡了。

為一支筆竟24小時不停歇

晨光文具成立於1996年,創始人是陳湖雄。陳湖雄在17歲的時候,第一次走上社會開始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文具用品的推銷員,沒想到一幹就是10年。

陳湖雄在這10年時間裡,對整個文具用品行業的行情和規律特別熟悉,也掌握了不少的銷售資源。後來,陳湖雄所工作的公司倒閉後,他只能另謀出路。

考慮了很久後,陳湖雄決定在上海組建制筆工廠。陳湖雄覺得自己對制筆一竅不通,便聘請了幾位專家來當廠長,自己邊學邊幹。

就這樣過了兩年,晨光沒什麼大發展,只能勉強維持。陳湖雄面對這一情況,及時調整策略,自己親自帶領隊伍。此外,陳湖雄還擴大了工廠面積,從而來提高產量。

這段時間,陳湖雄24小時都住在工廠,車間也是不停歇的工作。大家肯定不知道,一支筆的生產要經過40道程序,如果這些環節中有一個出錯,那做出來的就是廢品。

靠賣筆賺了85.34億成市場老大

陳湖雄為了工廠,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無論是哪個環節,陳湖雄只要把產品看一下,就能知道這支筆是否是合格的。

晨光產品的價格和日本品牌的價格比起來,只佔了三分之一,純利率在15%~20%之間。接下來的很多年,晨光出現在市面上,並深受學生黨的喜愛。

近8年,晨光文具的純利率一直在25%~28%之間,雖然看著不高,但還是穩坐市場老大。文具行業的齊心集團的純利率為17.9%,廣博股份的純利率為20%。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晨光文具的純利率和其他公司比起來還是很高的。

晨光文具在2018年的營收為85.34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將近35%。其中公司的純利潤為8億左右,比2017年增長了27%左右。

大家肯定沒想到,一隻3~5元的中性筆竟能賣出85.34億元。

國外品牌來與它爭市場?

文章開頭我們說了,現在在學生群體中受歡迎的是像百樂一樣的國外品牌。畢竟現在這時代,筆已經不再是當時只要可以用就好的年代。現在的學生更加注重品牌效應,這也不僅僅體現在文具行業。

根據海關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制筆行業的出口金額為27.45億美元,下降了1.9%左右。而制筆行業的進口金額達到了7.5億美元,增長了13.5%左右。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內文具行業出口減少,但國外文具產品進口卻增加了。國外品牌現在深受學生群體喜愛,正在與我們國產的文具企業爭市場。看來,文具企業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

其實,晨光文具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市場熟悉度。畢竟曾經喜歡用晨光中性筆的人都已經長大了。對於00後來講,晨光就像是老古董,很少人會為其買單。

新業務發展6年仍虧損3030萬

晨光在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中,也開始擴展了業務。晨光第一個嘗試就是開設晨光生活館,即兩家零售店:晨光生活館以及九木雜物社。

晨光生活館建立於2013年,是一家全品類的文化時尚購物場所,而九木雜物社主要是賣精品小百貨以及中高端文具品牌,目的是消費升級。相信大家在逛商場的時候,都注意到了這些精品小店了吧,它們都是晨光旗下的小店。

相信大家都明白,晨光開設生活館是為了賺錢,那現在已經第6年了,很多人一定很好奇這些小店到底給晨光貢獻了多少資產呢。

根據2018年年報的數據顯示,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的總營業收入為3億元左右,比2017年增長了49%左右。其中淨利潤為負3030萬元,也就是說,這些新業務至今還在虧損中。

總的來說,晨光現在面臨的挑戰確實不少。文具業務遭國外品牌搶市場,新業務卻連年虧損,晨光未來的路不好走呀。

不過,晨光畢竟是我們國產品牌中的老大哥,相信它以後可以帶領著整個市場走向輝煌。晨光能靠一支筆賺到85.34億元,也是非常厲害了!

那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4年虧損1.2億,文具行業領軍者坎坷的探索之路
    2018年A股上市公司虧損企業的數量是2017年的1.99倍,高達452家。而平時被我們忽視的文具行業中,一家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是24.4%、36.4%和34.3%,2018年的營業收入高達85.34億元,利潤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4.5%,2018年歸母扣非淨利潤7.49億元。
  • 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暴利模式你們永遠不懂!
    另外,這個背後靠年輕人養活的玩具公司,已經準備赴港上市了。這就意味著6月以來喋喋不休的上市傳言,終將成為現實。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估值高達400億的玩具帝國,一開始只不過是藏身於北京中關村某個角落的一間「雜貨鋪」。 而說到這間「雜貨鋪」,就不得不聊到他的創始人王寧。
  • 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暴利模式你們永遠不懂
    另外,這個背後靠年輕人養活的玩具公司,已經準備赴港上市了。痴迷零售的85後創業者近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已通過聆訊,同時將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就意味著6月以來喋喋不休的上市傳言,終將成為現實。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估值高達400億的玩具帝國,一開始只不過是藏身於北京中關村某個角落的一間「雜貨鋪」。
  • 日本隱形冠軍:靠賣拉鏈,年賺400億,做到了世界第一
    靠350日元起家,至今全球銷售額高達765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8億元)。從日常穿著的牛仔褲到太空人的太空服,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這就是日本拉鏈巨頭YKK的傳奇之路。YKK與豐田、索尼並列,代表了日本發達的工業製造水平。讀懂了YKK,就能看清楚日本工業製造的崛起之路。
  • 從連年虧損到年賺4.5億,靠賣玩偶估值460億,成為盲盒第一股
    12月11日消息,泡泡瑪特即將上市,這家買玩偶的企業最終估值有望達到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億。從上癮到上市,泡泡瑪特即將成為國內「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起初只是一家小型潮品雜貨店,主要銷售文具、飾品、化妝品等潮流周邊產品。2014年,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上市三年間,泡泡瑪特每一年都在虧損,虧損額分別達到277萬、1600萬、2480萬。
  • 靠「一支筆」年營收39億,日本「三菱」還製造鉛筆?有133年歷史
    資料顯示,三菱鉛筆創建於1887年,經過上百年的發展,使得公司成長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文具品牌。旗下鉛筆、籤字筆、原子筆等產品,備受消費者好評。1878年,真崎仁六在巴黎世博會上見識到了各式各樣的鉛筆,內心大為震動。回國後,他便開始了研究。鉛筆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商品,但其中蘊含的技術卻並不簡單,為真崎的研究帶極大的困難。
  • 索尼「斷臂」求生背後:5年虧損百億美元
    不斷賣資產填補虧損索尼2013年再次陷入虧損。索尼最新發布業績預報顯示,預計2013財年的淨虧損將達到1300億日元(約合13億美元)。這是索尼第四次下調2013年的業績預測。索尼最初發布2013財年業績預測是在去年8月,預計淨利潤將達到500億日元。這也是索尼六年來第五次虧損。
  • 資生堂預計2020年將虧損220億日元,中國市場將實現超10%正增長
    8月7日,日本著名化妝品品牌資生堂周四發布預測稱,截至12月底的2020年財年將虧損220億日元(上一財年盈利735億日元),銷售額將下降16%,至9530億日元。這是自2012年財年(截至2013年3月)以來首次轉為最終虧損。
  • 最成功的商業案例:85年打造一款打火機,年賣超10億
    來源:一財網很少有一個品牌可以像Zippo一樣成為一個產品的代名詞。大多數人只要提及打火機品牌,可能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其他的牌子。在日常用打火機的市場,中國溫州打火機曾經以輕便小巧、價格便宜的優勢,上世紀90年代曾壟斷全球,讓日本的打火機生產商毫無還手之力。
  • 「欺騙」中國消費者多年,靠「賣吊牌」年賺30億,原廠竟早已倒閉
    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南極人走的是直銷路線,而不是代加工路線,質量也受到嚴格控制,這讓很多人願意選擇南極人品牌。然而,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開始全面轉型,並從同行競爭對手「恆源祥」身上汲取靈感,切斷了公司所有的生產經營環節,經營十多年的工廠也被賣掉,拋棄經銷商,轉型為「商標授權」的生意。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感到奇怪,南極人每年僅僅靠賣標籤就能賺錢嗎?
  • 賣「吊牌」年入13億,300億網紅白馬股開年「崩盤」,到底發生了啥?
    牛年開市,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卻陷入了漩渦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1月6日,南極電商繼續下挫6.49%,振幅達13.35,換手率13.06%,成交額超過27億元。截至1月8日收盤,南極電商報收10.16元/股,短短5個交易日,市值蒸發了86.4億元。
  • 賣「吊牌」年入13億,300億網紅白馬股開年「崩盤」,發生什麼?
    牛年開市,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卻陷入了漩渦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1月6日,南極電商繼續下挫6.49%,振幅達13.35,換手率13.06%,成交額超過27億元。截至1月8日收盤,南極電商報收10.16元/股,短短5個交易日,市值蒸發了86.4億元。
  • 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 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
    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31萬股民有點懵,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 摘要 【又被減持!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 31萬股民有點懵 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果然又是大股東拋售中興通訊,並且拋售的席位、時點、規模與去年幾乎如出一轍!
  • 達芙妮虧損近10億港元,KISSCAT母公司賺了2.5億
    這也意味著市場的重新洗牌,蛋糕的重新切割。相比於上面兩家,KISSCAT的日子要舒服得多。1、業績創新高天創時尚是KISSCAT的品牌擁有者和經營者,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2016年初上市。「大眾鞋王」達芙妮2018年股東應佔虧損約9.94億港元,同比上升35.4%,至此已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29億港元。達芙妮的市值也從巔峰的170億港元慘跌到約5億港元,縮水超過9成。
  • 連年虧損拖央企後腿,民企接手2年賺7億
    「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這是2005年陳寶國的這一句廣告詞,那一年非油炸方便麵引爆了中國市場,有一個國產品牌脫穎而出,在康師傅和統一所主導的高端方便麵市場,很快佔據了一席之地,最高的時候一年銷售額超過20億。然而,2008年後五穀道場逐漸退出市場,幾乎銷聲匿跡,然而神奇的是,最近兩年突然間又活了。五穀道場的創辦人叫王中旺。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在這種局面下,商家只能轉變銷售策略,放棄了之前的產品,成為品牌銷售商,所以你現在可以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品牌加盟店。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南極人這個品牌應該很多人都穿過,即使沒有穿過,也一定聽說過。
  • 2017年虧損6900萬!2018年賺了...
    其中一次是在去年9月,在中國重汽千人幹部會議上,譚旭光談及集團戰略時這麼說:重汽房地產幹了10年,佔有100多億的資金,好的年份掙了一個多億,不好的年份只有98萬元,這一定是虧損的年份,一定是做的假帳,不信你們就查查。100億的資金存在銀行裡存款也能掙2個億元、放貸也能掙6個億。
  • 日本三菱鉛筆,靠筆年營收39億,它跟造汽車的三菱有關係嗎?
    只是兩家都用「三菱」這品牌,導致很多人都以為三菱集團還製造鉛筆。 資料顯示,三菱鉛筆創建於1887年,經過上百年的發展,使得公司成長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文具品牌。旗下鉛筆、籤字筆、原子筆等產品,備受消費者好評。
  • 持續虧損、市值蒸發46億 金山雲等中小雲廠商「夾縫求生」?
    另一方面,阿里雲、騰訊雲等頭部企業佔據強勢地位,市場競爭態勢將會進一步持續,金山雲等中小雲企業面臨市場進一步縮水、地位下降、淨利潤下降的風險。持續虧損、資本市場反應冷淡、競爭壓力巨大……金山雲該何去何從?奔赴在雲計算賽道上的中小雲企業又當如何求生存?
  • 靠8分錢利潤年賺2.6億:你看不起的行業,往往最賺錢!
    小小的一段煙屁股包裝紙,年淨賺近億!你敢小看這個行業嗎?  02  8分錢的手套,居然年賺1.8億  藍帆醫療(002382)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山東淄博,看名字你以為它是個連鎖醫院,或者是做醫療器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