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老公現工資7500,上兩個半月休假兩個半月,另一個公司挖他過去工資一萬五,一年休一月,哪裡划算?
我有個老同學,他在公司是負責信息技術這塊工作的,月薪7000左右。照理來說,以他的經驗和能力,賺個1萬一個月還是可以的,據說外面也有公司給他伸出過橄欖枝,然而他都拒絕了。
有次我好奇問他:「老周,你這能力埋沒在個傳統國企裡頭,不是浪費了嗎?上次你不是說有家大的網絡公司想請你去,開了1萬多工資,為啥拒絕了呢?」
小周笑笑說:「老丁,並非我不愛錢。只是我也要考慮很多因素啊,比如我們家不是最近剛添了二寶麼,我老婆也要工作,家裡總要我幫忙多照顧,起碼在國企朝九晚五雙休日,時間很充裕。要是去了網際網路公司的話,直接996,哪怕薪資上萬,也沒很高的性價比啊!」
我聽了他的話以後,覺得確實有道理。
可見,職場上選擇offer,並不是單純只看薪資的,也要考慮綜合因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才行。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參考。
一、評估家庭的經濟條件來考慮
再說說我的一個同事,他在我們公司是做外勤工作的,勞務派遣合同,薪資大約3000多一個月。
他的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異常輕鬆,基本上外勤上午半天結束後,下午就在公司整理整理材料就可以,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
而且這哥們在公司幹了三年,也從來沒有提出過要漲工資的需求。
我私底下和他交流,問他為啥不想著換個收入高一些的崗位?
他居然告訴我,他並不缺錢,就圖這個工作輕鬆,賺錢少無所謂啊。
後來經他自己說出來我才知道,原來他是個本地的土著,家中拆遷後分了幾套房子,現在靠著出租房子的收入,一個月都好幾萬!
難怪他完全不考慮在事業上賺錢了,家庭的經濟條件這麼好,一點動力都沒了。
所以就這個話題而言,到底7500好還是15000的工作好,我覺得也要看看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如果經濟壓力巨大,比如房貸很高,還有二娃要養的那種,確實賺錢的動力很足,那麼1萬5的收入可能更適合當下的階段了。
反之,家庭比較富裕,沒有那麼多動力的,7500這個工作休假時間久,也許更有吸引力一些。
二、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來定位
我自己也是職業規劃師,許多朋友來問我職業問題,類似工作選擇這些,我都會建議他們要考慮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就拿這個話題來分析:
第一,要考慮兩份工作的內容差別,是否都是符合自己的職業興趣,匹配自己的職業能力的?
比如7500這個工作,雖然看起來假期很多,但是也許工作都是瑣碎的重複操作型,幹十年和幹一年也沒有對你個人的能力有太大幫助,這種情況下我就建議你儘量換一個更有利於自己職業發展的。
第二,要考慮兩份工作未來的職業前途
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快了!
幾年前河北高速公司那個收費大姐的事情大家還記得麼?收費站撤銷的時候,大姐說自己只會收費,其他啥都不會,失業了去幹什麼呢?
放到這個話題也是一樣,如果7500的這個工作只是眼前輕鬆,未來卻充滿危機的,我勸你趁早走出舒適區。
第三,要結合自己的能力擅長來匹配
比如你最擅長的工作是技術開發,有個機會能讓你收入翻倍的,卻讓你跑快遞,你幹不幹?
這裡沒有說跑快遞任何不好的意思,只不過你最擅長的方向沒有去深耕,努力去提升專業價值,那麼相當於廢棄了自己的優勢能力,確實過於可惜。
也許技術開發這個崗位你努力幾年,也可以收入翻倍甚至幾倍呢?
三、賺錢重要,但也要注意身體的平衡
很多人看到這個話題,覺得收入能翻倍,那毫不猶豫就該去做了!
可你仔細分析以下,15000的這個工作機會,一年就休息一個月,差不多每個月才平均2.5個休息天,哪怕是沒有國家法定假期,雙休日都保證不了的。
這樣的工作性質,強度確實很大,甚至超出了996模式!
我不知道當事人的年齡多大,要是30歲以後的中年人,我真心建議你謹慎考慮。
20多歲精力旺盛的時候,你沒有感覺,可是過了30歲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毛病會越來越多顯現,如果只為了賺錢,過度消耗身體,也許幾年後就需要為此買單。
我並非危言聳聽,我以前工作的單位就有一個30歲的男同事因為過度勞累得了重疾,導致工作都沒法開展,只能長期在家休養,這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那次去看望他的時候,他就對我們講:」你們都要好好保護身體,沒有什麼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了!「
我想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只有經歷過傷痛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