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之間只會惺惺相惜,弱者之間才會嫉妒成性。
在這個競爭十分殘酷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合作共贏是時代的選擇,很多事情的成功在於合作。合作也可凸顯共贏,攜手共進,合作共贏是1+1,但它不等於2,而是要大於2,合作可以使雙方共同發展。
在科技領域,華為堅持打開邊界,與世界握手,與合作夥伴一起建立「互生、共生、再生」的產業環境和共贏繁榮的商業生態體系,共同促進數字世界、智能世界的加速發展,讓所有人受益更多。在居住服務領域,鏈家建立ACN合作網絡,並由貝殼平臺將其打通,實現更多品牌的合作。
對外,ACN合作網絡實現鏈家、德佑、21世紀不動產等強經濟品牌之間的合作;對內,ACN合作網絡則打造經紀人之間的合作網絡,讓合作共贏成為經紀人之間的共識。
近日,北京鏈家宣布面向旗下近1300家門店推出口碑互評機制,意在助力ACN合作網絡生態健康發展。
來源:北京鏈家供圖
「門店互評」成北京鏈家門店評級關鍵指標
事實上,北京鏈家在「門店互評」機制之前,已上線門店分級體系。
據官方透露,北京鏈家門店分級體系已於近日正式上線。此次門店分級體系將重新定義門店優秀程度,除人均貝殼分、人均業績、作業關鍵指標三項經營性指標之外,結合門店互評,綜合進行評估,給出ABCD相應等級。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門店評級四大維度中的一項,「門店互評」擁有一票否決權,如果被評為不共贏門店,直接為最差一級門店。
北京鏈家總經理李峰巖表示,「門店互評」的目的,是要「評出共贏門店和不共贏門店,讓冰山浮出水面,甄別出運營一線在合作中的真實感受,解決合作中無法留痕的問題,也讓不好的合作體驗和案例被反饋出來,指明提升改進的方向,從而營造健康合作的生態環境。」
對於北京鏈家內部來講,此次評分不僅會推出相應的獎懲措施,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所在門店的人才選拔與晉升。據悉,此次門店互評中,共贏門店會給予門店貝殼幣激勵,以及公司群英會正式表彰,該門店人才後續晉升擁有優先權。不共贏門店,會進行改進研討和座談,多次進入「不共贏門店」名單會重新評估門店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對於是否會出現業績排名很高的門店在「門店互評」中評分卻很低的情況? 北京鏈家表示,業績比較好的門店被評為「不共贏門店」的概率更大,因為他們在平時作業過程中與外店同事的競爭、協作、摩擦更多。因此,業績好的門店被評為「不共贏門店」意義更大。如果一家店僅僅是業績做得好,但在平臺內部不善於合作,其實會影響更多的內部同事和外部客戶的整體利益。
門店互評作為線上評分的綜合評估工具,在匿名投票的前提下,為避免出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北京鏈家會考核區域內的投票有效率,各級管理層會宣導經紀人真實投票,表達真實的合作感受。此外,北京鏈家重視互評的結果應用,讓經紀人知道自己的一次投票是能夠產生影響的,從而激發運營員工投票的意願。
經紀人整體的文化價值觀會通過互評,越來越趨於一致。北京鏈家表示,此次投票本身就是一個感知度的投票,每個人對合作好壞的評判標準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但不影響大局。
「共與不共」為鏈家提升品質提供更多可能
合作共贏是指交易雙方或共事雙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項交易活動或共擔一項任務的過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夠實現雙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
據悉,「鼓勵合作」是2020年北京鏈家的七大舉措之一, 「門店互評」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北京鏈家自開展「門店互評」以來,有效地提升了組織內部的作業效率,並進而影響到消費者層面的成交體驗。數據對比顯示,目前鏈家跨店帶看佔比為67%,跨店成交佔比為69%。
以實際體驗舉例:以往消費者整個交易流程需「間接」通過多位經紀人來回進行信息溝通,平均成交周期需要61天,而通過內部合作體系的打通,消費者全程只委託一位鏈家經紀人的情況下,平均成交周期縮短了18天,降低至43天。
據鏈家發布的2019年經紀人數據報告顯示,合作共贏已經成為鏈家經紀人的共識,每一單成交平均會有6個角色分邊合作。在日前結束的5月評選頒獎中,望京北大區的新澳洲康都店憑藉最佳的互評反饋,榮獲北京鏈家首批「合作共贏門店」的第一名。數據顯示,該門店5月的跨店帶看量137次,跨店成交7次;跨店帶看量佔比47%,跨店成交佔比88%。
「共贏門店」其實可以說是更多的將ACN合作網絡更具體化和細節化,也意味著門店本身需要與其他門店共享很多諸如房源、業績方面的自身優勢,對於本就很優秀的新澳洲康都店來講,會不會出現心裡不平衡?
對此,北京鏈家望京北大區商圈經理李昌紅坦言,並不排除會有一些業績好的門店會有個別人出現一些這樣的想法。但在鏈家這個大集體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價值觀的趨同,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當合作共贏成為常態,順勢者才能成為最終受益者。合作共贏下,會使一線門店以後作業會越來越輕鬆,越來越簡單,堅持「看長不看短」。
關於成為「合作共贏門店」第一名的獲勝要素,李昌紅表示,我們夥伴們「信」這件事是正確的,而且能長時間堅持下去。當合作共贏真正成為企業的文化,合作本身就已經是我們的行為準則。
當然,有共贏就會有不共贏。中國網地產採訪到本次門店互評中,等級從B級直接降到D級的商圈經理。對於評級下降,該商圈經理也坦言,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被評為「不共贏門店」而「不共贏門店」則是集中在同事來了解門店房源信息的態度感受不是很好,不積極主動參與陪看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北京鏈家作出的所有改變和調整,最終都可以歸結為為了提高客戶服務品質。
「合作共贏」成行業共識為行業長遠發展助力
你敲你的鑼,我唱我的戲,最終也只能落個雙敗的結局,合作共贏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
對於北京鏈家來講,門店互評能夠側面反映對帶客戶來門店看房的同事被陪看的服務感受,門店是否值得繼續合作等,是一種風向標;能讓門店管理者看到平時看不到的不共贏現象,督促經紀人更好的服務同事,這也是一種築巢引鳳的作用。「門店互評「可以理解成店鋪評級中除了業績,線上轉化等硬數據以外的軟數據,因此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北京鏈家「門店互評」機制的創立,正是基於以「合作共贏」為目標理念的鏈家ACN經紀人合作網絡為基礎,成為助力ACN合作生態更健康的一條通道。
「鏈家的成功,一定是文化的成功。落實到運營一線,就是合作。合作能夠提升效率,也是我們能夠領先於其他企業的原因之一」北京鏈家總經理李峰巖指出。北京鏈家希望通過更加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式,促進越來越多的團隊重視合作,形成更好的合作氛圍,並通過制度和組織架構建設來保障合作,從而提高作業效率,打造更高品質的用戶服務體驗。
在今天的鏈家,在遵守房源信息真實並充分共享等規則前提下,通過ACN合作網絡,每個經紀人都能按照參與角色的分傭比例享受到成交分成,這樣的相互合作不僅實現了共贏,也讓服務更加高效,在經紀人中間形成了良性合作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