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複雜,很多家庭都沒能好好處理這種關係,甚至有些婚姻會因為婆婆的介入而導致破裂,造成世間不少或重或輕的悲劇。
在婆媳關係中,最難做人的便是兒媳婦。為什麼呢?就拿和不和婆婆一起住這個問題來說吧。
前幾年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妻子以死相逼不與婆婆同住,男子租房藏母養九年。
這個新聞評論下,很多人都說兒媳婦不孝,以後會遭報應;或罵丈夫太懦弱應該和妻子離婚!
可事實並非如此,新聞中的男子是上門女婿,而他母親有三子一女,他是老三。
身為上門女婿的老三為了照顧母親,把母親接到身邊,但母親與他妻子處得不好,是因為在母親的觀念中,自己作為長輩具有絕對的主持「家政」的權威,因此,兒子家裡大小事,她都要管。
而在媳婦看來,婆媳平等,加上婆婆是一個外來人,不應幹涉家政。於是媳婦才會以死相逼。
你兒子是上門女婿啊!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啊。接你過來住是表達孝義,而作為婆婆還要擺譜,媳婦當然會受不了啊。
且不論這些,男子的母親還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呢?他們人呢?
按男女平權的理論和相關法律,三個兒子五個女兒都應養老,二兒子掌握的財產最多,應為養老主力,其它人應該出錢出力共同贍養自己的父母,婆婆沒人養老從法律上說跟兒媳婦沒關係。
只是呢,世人都會一個勁地說兒媳婦壞話,因為這個社會並不平等,傳統的家庭觀念並沒有消亡,世人的道德觀念還是有陳舊,尤其是在婆媳關係這方面。
所以說,兒媳婦很難做人!不和婆婆住要忍受不孝順的非議,住在一起不是自己受委屈,就是反抗成別人眼裡的不孝兒媳。總之,左右都不是人。
我同事快要生孩子的時候,和自己的婆婆在分娩方式上起了矛盾。
她堅持要剖腹產,而婆婆堅持要順產,兩人爭著爭著,說話的語氣越來越大,到最後竟演變成互罵。
同事覺得怎麼生是自己的選擇,而且自己的爸媽也支持自己,憑什麼要讓一個婆婆來幹涉。而自己的老公,跟個身外人似的,就眼睜睜看著自己和婆婆吵!
同事越想越委屈,竟決定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引產,打算孤手一擲捍衛自己的權利。可沒想到,婆婆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向她跪下了,還不斷地求她順產,哭得跟個啥似的。
而她老公呢,一邊扶著婆婆,一邊也求她。
同事無奈,最後妥協選擇了順產,只是她和婆家的關係徹底沒了和睦。
不僅如此,生完孩子後,她還經常聽到街坊鄰裡說她不孝順。
日復一日,同事選擇了離婚。不離婚還能怎樣,那不是家,家怎能讓她受盡這般委屈!
婆媳相處不好的根本原因,不是沒有血緣關係,而是男人的懦弱,沒有站出來說話!
一個懦弱的男人的家庭裡,才會有婆媳關係很差的事情。
作為男人,當媳婦和公婆意見不一致的,你一定要跳出來說:我決定這樣!這是我的意思,不要再羅嗦了,我說什麼就什麼。
就像那個新聞和我同事的事情,如果男人跳出來了,勇敢霸氣點,結局絕對不會是這樣。
為什麼呢?因為兒子和父母吵架,當天吵完第二天和好,誰都不往心裡去。誰沒和自己的父母吵過架啊!
但媳婦和公婆只要有一次翻臉,很可能一輩子雙方都記得,都有個心結。
所以身為丈夫,絕對不要讓媳婦和你父母發生矛盾,一旦有意見不一的,你必須站出來攬下問題,讓你媳婦站你身後去,明白?無論什麼問題,一概如此處理。
家庭問題中,最愚蠢的莫過於讓媳婦去直面公婆,只要對上了,無論什麼事怎麼討論,最後結果都不會理想。
這個時候你不站出來撐你老婆,那她要你這個丈夫有什麼用。
任何時候,在你父母那裡想商量事,都絕對不要讓你媳婦出面,一概由你出面。
因為你的話語權很重,你才是家裡的核心,如果你選擇退到一旁,把問題交給你媳婦去面對,焉能沒有矛盾?
我一直認為婆媳關係,兒子或老公的立場很重要。
我在家裡屬於說一不二的。家裡有什麼矛盾,要麼我搞定媳婦,要麼我搞定老媽,必須以我的意見為主。所以現在家裡面我是反面教材,媳婦和老媽合起來對付我。
還有什麼讓婆媳有共同敵人更好的方法呢?男人就得犧牲點,讓自己的母親和媳婦同仇敵愾來對付自己,她們的關係才會和睦、融洽。
而她們對付你的方法,不外乎就是管著你而已。所以此文並不贊同那些一味幫媳婦的看法,也不贊同那些一味幫母親的看法,而是贊同像個負責任的男人那樣,站出來說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