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最後一次上朝,朝臣們鞠躬後,清朝皇帝至此正式退位

2020-10-30 小說推書醬

辛亥革命一發生,全國各省比賽似的宣布獨立。大清的江山是保不住了,投機分子袁世凱瞄準這個機會,跟南邊的革命黨玩起了談判。雙方約定,袁世凱負責勸清帝下臺,而革命黨推舉袁世凱做總統,並不再向北方進軍。

想做總統的老袁立即哭喪著個臉,來宮中拜見隆裕太后(光緒的媳婦和慈禧老佛爺的親侄女)和娃娃皇帝溥儀。到了宮裡,老袁就一彎腿跪下,他滿臉是淚,哽咽地對隆裕說:「我的太后啊!南邊的人說了,如果皇上自動下臺,他們會給你們優待。如果堅決跟他們拼到底,等他們打到北京的時候,就把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全部殺光。」

聽著老袁這句話,隆裕冷不丁打了個寒戰。她膽怯地說:「老袁,你的北洋軍不是實力還挺強嗎?

難道就扛不住南邊的軍隊?」老袁心想,我扛住了,總統有我的份兒嗎?開什麼玩笑!但嘴裡說出來的卻是:「太后啊!你不知道,南邊那幫革命黨一個個都是玩命的。再說,現在北洋軍很多人,也想玩什麼共和。這不,他們還給我寫信,叫我也反了呢。」袁世凱站起來把幾封信交給了隆裕:「但大清對我多好啊!這種事,我老袁絕對不幹!」

說完這句話,老袁趴在地上又痛哭起來。看著這內外交困的形勢,想著未知的前途,再加上老袁表演藝術的感染,隆裕也是放聲大哭。但地上的袁世凱一想,咱今天可不是專門來哭喪的,還是說正經事吧!於是他抹了把眼淚,平靜地對隆裕說:「太后咱老哭也解決不了問題,您還是拿個主意吧!看該不該答應他們的要求。」

這時的隆裕哪還有什麼主意,她悲涼地說:「就按他們說的辦吧!只不過我們皇家的待遇問題,老袁你還得幫幫忙!」老袁連忙說:「行!我一定不會讓他們做虧待你們的事。」

後來革命黨聽說清帝願意自動退位,就真的開出了優厚的待遇,而且還立了份法律文件《清室優待條例》。

於是,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舉行了最後一次朝見儀式,準備正式宣布退位詔書。朝堂上,隆裕臉色憔悴,雙眼紅腫。坐在她腿上的小溥儀,卻用小眼睛好奇地打量著下面的各色老頭。因為這是下臺之前的朝見,大臣們就沒那麼客氣,只向隆裕太后和小皇帝鞠了鞠躬。

這時有個大臣就說:「袁大人今天感冒了,燒得厲害,所以今天的早朝他來不了,但他叫我帶了句話,就是讓太后和皇上多保重!」其實老袁頭根本沒病,只是謊話說得太多,自己也覺得心虛,就不願意來了。

隆裕聽後只能點點頭,說:「袁大人這都是累的,他能為皇室爭取到優厚的待遇,也實在不容易。今天我就按照說好的辦,發布文件正式宣布皇帝退位。」可是說到「退位」兩個字,隆裕太后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她摟著不懂事的溥儀抽搭起來。這個時候的隆裕太悲痛了,她心想祖宗這二百六十多年的江山,最終在自己手裡斷送,死後怎麼有臉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想到這裡,隆裕太后由抽搭變成號啕大哭,嘴裡還喊著:「祖宗啊祖宗!我有罪呀!」

看到這裡,底下的大臣們眼睛也溼了,好幾個人甚至哭出了聲。但其中有個大臣想,既然都這樣了,哭有什麼用!他淡定地對隆裕說:「太后,如今事情都這樣了,您再傷心流淚也沒用,還是保重身體,想想以後怎麼過日子吧!」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次上朝,首次沒有對皇帝叩拜,究竟發生了什麼
    宣統三年的臘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號,大清王朝最後的一天,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上朝在紫禁城中舉行。五更天鼓聲響起紫禁城門外眾大臣分文武品軼進入紫禁城,過了金水橋在乾清宮東南角的廊子下面候旨,雖然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早朝但是規矩依舊沒有改變,二月份的北京依舊寒冷,有執事太監捧著蓋碗茶送與百官,但是這次上朝捧著茶的心情都各不相同,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最後一次上朝的意義是什麼,清朝貴族大臣一個個的垂頭喪氣猶如亡國之痛,而擁護大總統制度的卻是難掩的狂喜。
  •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殿內發生了什麼?大臣們乾脆不再三叩九拜
    宣統三年末,即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朝最後一次早朝,但是這一次大臣們早早地來了,卻沒有像過去那樣三叩九拜,殿內發生了什麼?在我國封建王朝中,大臣面對皇帝的禮節極其重要。如果他們在朝庭上禮節不當,就會被認為是對皇上的不敬,輕則影響仕途,嚴重甚至會掉腦袋。三叩九拜可以說是面見聖上的必行大禮,這是不可忽視的。
  •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大臣們不再行跪拜禮,皇帝和太后大哭
    這一天清朝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正式滅亡。這不僅是一個王朝的終結,也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終結。在這一天清朝進行了最後一次早朝,這一次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早朝。在這次早朝上出現了很多特殊的狀況。這一天文武百官和之前一樣正常上朝,不過他們行的禮節和之前完全不同。之前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都要行三跪九叩大禮,這是規定。
  • 「大清」由來——清朝正式的國號
    至大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永曆帝在雲南遇害,清朝得以基本統一全國。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軍收復臺灣,全國統一。清朝成為最後一個中華大一統王朝,「大清」的國號,也隨之成為中華大地廣袤疆域的代稱。至於以後的對外交往,清朝最初的自稱是「大清」、「中國」混用,例如中俄《尼布楚條約》中,漢文內容裡就使用了「中國」、「中國大皇帝」的自稱。
  •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退位,這一天都發生了什麼?
    宣統三年末,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是清朝末年。 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上朝在紫禁城舉行。 宦官召喚,眾臣跨入陽心殿。 等了片刻,六歲的溥儀皇帝和他的養母隆裕太后,慢慢地走向龍位。 溥儀登基之初,隆裕太后從幕布上聽政,特別是國家攝政王辭職後,隆裕太后是清帝國的舵手。
  •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大臣們不再三叩九拜,當時發生了什麼
    說起古代的大臣上朝,我們知道的有很多的規矩。一旦弄錯的話輕則影響仕途,重則失去性命。從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以來,都是三叩九拜的禮節。這個古人最高的禮節,都是見到天子的時候才用的。而且是正式的場合才用的,一般場合沒有這麼多禮節。
  • 清朝上朝,皇帝說的是漢語還是滿語?
    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多數人往往會認為上朝是每天必須的,其實並不然。就拿清朝來說,上朝是很有講究的,皇帝和大臣都要穿禮服,還有其他事項,極為繁瑣。儘管按律,每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要舉行朝會,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做,甚至一年都不舉行一次。
  • 歷史上最後一次早朝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早朝,這一天大臣們都早早地來到了乾清宮,隆裕太后沒有像以往一樣垂簾聽政,而是同溥儀一起坐下,等待蓋章退位,大臣們也沒有像以往一樣對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而是鞠了三個躬代替。這次早朝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退位詔書上蓋章,隆裕太后在蓋章之前一直號啕大哭,難以控制,哭訴皇親國戚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自己母子的死活,最後無奈之下外交大臣胡維德只能恐嚇太后說:若不早在退位詔書上蓋章,革命黨之前答應的皇室優待條件就會作廢。聽到這隆裕太后只能在詔書上蓋章,宣布退位,清朝滅亡。
  •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年幼的溥儀不太明白,大臣們為何不再三叩九拜
    尤其對於廟堂中的皇帝和大臣們來說,必須謹遵各種各樣的繁文禮節。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尚禮之邦,儒家道義是封建社會存在的根本。大臣們在皇帝面前,必須時刻謹記自己和皇帝的尊卑關係,君臣相見要行跪拜禮,在重要的儀式中更是要"三叩九拜"。 清朝作為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君臣關係的要求同樣是非常嚴格。"
  • 大清朝滅亡後,大清皇帝的妃子們去哪裡了?這裡告訴你答案
    大清朝滅亡之後,大清國皇帝的妃子們去哪兒了,這裡告訴你答案,相信許多小夥伴們也都特別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上世紀初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袁世凱的脅迫之下退位,因此清朝也就正式的滅亡了,袁世凱為了督促溥儀退位,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有一個就是保存著皇帝的稱號,原本在宮裡面伺候滿清皇帝的妃子們也都可以繼續留在宮中,一直到後來,馮玉祥以宣統帝乃至滿清宗室參與過張勳復闢為名,與溥儀重新籤訂對待清朝宗室的條件,而皇帝的稱號就此也就不復存在了,而且還被限期搬出紫禁城
  • 隆裕籤了退位詔書,把大清拱手讓給袁世凱,臨終時一句話反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後一個太后,隆裕太后在養心殿被迫下達「清帝遜位」的詔書,延續了兩百多年的清朝就此落幕。這一天袁世凱本沒有上朝,而是派了心腹參加,當近侍把此前擬好的退位詔書擺到裕隆太后面前時,想到大清朝在自己的手裡終結了,隆裕太后已經抑制不住悲痛,在朝堂之上痛哭起來,引得一眾老臣也抹起了眼淚,但卻已經無力回天了。
  • 隆裕籤了退位詔書,把大清拱手讓給袁世凱,臨終時一句話反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後一個太后,隆裕太后在養心殿被迫下達「清帝遜位」的詔書,延續了兩百多年的清朝就此落幕。這一天袁世凱本沒有上朝,而是派了心腹參加,當近侍把此前擬好的退位詔書擺到裕隆太后面前時,想到大清朝在自己的手裡終結了,隆裕太后已經抑制不住悲痛,在朝堂之上痛哭起來,引得一眾老臣也抹起了眼淚,但卻已經無力回天了。
  •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大臣們不再三叩九拜,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清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了接近三百年的風雨飄搖之後,早已氣數已盡,有隨時崩塌之狀。特別是在辛亥革命之後,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權力更是被完全架空,清朝基本上只剩一個空架子。這個曾經給中國古代史帶來輝煌但也刻下過恥辱的王朝,在宣統三年的年末,即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啟了王朝的最後一次早朝。
  • 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清朝的皇親國戚們都到哪裡去了?
    清朝經歷了12位皇帝。在大清覆滅的時候,當時還有600多名皇親國戚,那麼這麼龐大的愛新覺羅氏都去了哪裡...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大清封建王朝宣告結束。清朝經歷了12位皇帝。在大清覆滅的時候,當時還有600多名皇親國戚,那麼這麼龐大的愛新覺羅氏都去了哪裡?大清覆滅後,很多王公貴族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有的王爺甚至變賣家產來度日子。
  • 大清最後一次早朝:6歲的溥儀不知遜位意義,也不明大家為何會哭
    大清朝自孤兒寡母興;從孤兒寡母沒,二百七十六年的風雨飄搖歲月,從攝政王多爾袞入關定都北京開始,也從攝政王載灃結束。 宣統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公元1912年2月12日,這一天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那天眾朝臣在養心殿裡進行了了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早朝儀式。
  •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當過三次皇帝,卻沒有光復大清
    說到溥儀後世很多人對他的遭遇都是比較同情的,他曾經當過三次皇帝,但是最後都沒有光復大清。身為末代帝王,親眼見證了大清的滅亡,溥儀即使是個再不負責任的帝王,他的內心也是悲痛的。溥儀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並且充滿色彩的,雖然他最後也沒有留下任何血脈,但是在溥儀回憶此生時,他也覺得無憾了。畢竟沒有幾個亡國皇帝能夠活得像他一樣泰然的。
  • 大清朝享國276年,你知道它是怎麼樣度過它的最後那一天的嗎
    南方政府打不過袁世凱,只好採用「攻心計」,承諾只要袁世凱能逼迫清帝退位,大總統的位子就讓給他坐。袁世凱心花怒放,立刻著手去逼溥儀小皇帝退位去了。隆裕太后和溥儀為了保命,袁世凱又開出了還算優厚的條件,母子倆最終決定在1912年2月12日這一天宣布溥儀退位,大清朝正式關門大吉。
  • 到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 大清還有多少銀兩呢
    那麼,曾經輝煌一時的達清王朝,到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時,大清國庫還有多大銀兩呢?不過這些白銀很快作為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軍費開支了,清朝的統治者們開始越來越敗家了,一個比一個能敗家。到慈禧大攬朝政時,國庫的錢早已不夠花,六十歲生日時,更是計劃斥資三千萬兩白銀想仿照舉辦乾隆皇帝大壽那樣的盛大排場,下令挪用各部門資金,軍防400萬兩,戶部500萬兩,內務府500萬兩,刑部50萬兩。北洋艦隊的軍費被挪用後,原本要打造成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最後被日本輕而易舉就摧毀了。錢不夠花的慈禧,多次向民間義捐,向晉商、徽商、官商「借錢」。
  • 清朝十二位皇帝簡介,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徹底終結。 歷來都有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的說法,尤其是清朝後期,由於當政者的夜郎自大、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我華夏大國從此盲目自信,最終一步一步落後於個列強帝國,而後造成了屈辱挨打的局面出現。 此篇簡單來介紹下滿清的歷代皇帝。
  • 清朝十二位皇帝名單,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徹底終結。歷來都有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的說法,尤其是清朝後期,由於當政者的夜郎自大、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我華夏大國從此盲目自信,最終一步一步落後於個列強帝國,而後造成了屈辱挨打的局面出現。此篇簡單來介紹下滿清的歷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