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吸毒的「燈下黑」效應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明星吸毒的「燈下黑」效應

2014-07-11 02:02:09來源:北京晨報作者:責任編輯:程濤

  要從根本上突破「燈下黑」困境,就是不能只建一座燈塔,而是要有更多的燈塔,將資源真正分散開來,通過多元化方式,來緩解不公平現象。

  香港藝人張耀揚因吸毒,成為繼寧財神、張元、李代沫、滿文軍、黃海波等人後,又一位落入法網的演藝圈人士,令人驚嘆:貴圈怎麼這麼亂?

  明星是公眾人物,理應約束行為,為青少年做好榜樣。他們佔有更多社會資源,理應承擔更多社會義務,這就是為什麼,對明星的逾矩行為,任何社會均採取零容忍態度。

  但,也不能忽視其中的「燈下黑」效應——在夜晚中,我們很遠就能看到燈塔的亮光,卻忽略了它身下往往最黑,因為那是光照的死角。

  當我們被明星的光環吸引時,往往忽略了他們是社會邊緣群體,競爭激烈,規則不臧,由於回報豐厚,造成機會成本高昂,在驚人落差面前,並非人人都能做出正確選擇。換言之,亂,不僅是個人素質問題,也是圈子性質的產物,只有去除其中高風險高投機的因素,才能去亂歸正、解決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不沉迷在燈的亮度上做文章,而是要從最黑的地方抓起。

  其實,不僅明星機制本身存在「燈下黑」效應,在傳播中,同樣也存在著「燈下黑」效應。

  明星出事了,這樣的新聞確實很能抓眼球,讀者喜歡看,媒體有銷路,廣告商收益增加,由此構成了一個利益鏈,但它與法治精神並不完全契合,甚至會在一些細節上產生衝突。一個社會的法治進步靠的是制度改善、法治精神提升,短時期看,抓個案確實有一定推動作用,但不能由此形成路徑依賴,否則就可能走進娛樂化、雜耍化的誤區。

  事實證明,從百姓最關心的地方做起,才是法治建設的基礎,如何與民眾溝通、服務質量如何提升、普法教育是否深入、權利意識是否普及,這些細節可能不太耀眼,沒有抓幾個違法的大明星那麼「風光」,但沒有這些扎紮實實的工作,就無法解決「燈下黑」的問題。

  當然,要從根本上突破「燈下黑」困境,就是不能只建一座燈塔,而是要有更多的燈塔,將資源真正分散開來,通過多元化方式,來緩解不公平現象。如果解決問題的路不止一條,通過其他的方式也能贏得掌聲,那麼,誰還鑽牛角尖、走獨木橋?換言之,期待協商文化,就應從建立協商空間入手。

  蔡輝

相關焦點

  • 港臺明星吸毒 誰之過?
    為什麼明星圈經常與「毒」掛鈎?吸毒真的能激發藝術靈感嗎?明星吸毒對社會有負面示範,是應該從嚴懲處,還是應期待「浪子回頭金不換」? 娛樂圈涉毒事例多 早年間,走入我們視線的吸毒明星通常是西方人。歌手羅琦1997年因為吸毒被捕,她後來坦承,曾聽信圈中人介紹吸毒能帶來靈感,但是「那絕對是個誤導,後來我才明白這完全是錯的」。 道完歉又是好漢一條? 明星吸毒,還有個重要原因是錢太多了。北京電視人尤小剛炮轟明星吸毒都是「錢多燒的」,「為什麼那麼多年輕演員吸毒?就是成名得太容易了。錢來的太多了,燒的!他要是沒飯吃還會吃毒品?」
  • 燈下黑,黑的是誰?
    燈下黑,黑的是誰?又有多少人擺拍在燈下而不自知,仗著周身三尺光鮮,對窗外一無所知,看見的仍是那片亮。有時在想,人,嚮往光,白天走動在光環下,晚上行走在燈光下,燈下黑的生物,一點都不為過,相互看看,互說再見,再見的也只是舞臺!
  • 嚴防執紀執法「燈下黑」
    「燈下黑」不只影響在涉案當事人心中的公信力,也損害機關和群體形象。近日這類事件接連被曝光,與輿論的聚焦效應有關係。但也要看到,相關部門都及時介入調查,以鮮明的態度清除了害群之馬。不過,本著亡羊補牢、防微杜漸的原則,各級執紀執法部門還是應該保持警醒,儘早查補制度漏洞,不給少數人以可乘之機。
  • 消除「燈下黑」 中紀委揪出哪些「內鬼」?
    除此之外,還有山西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森林以及中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原監察專員曹立新等成為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燈下黑」。 據《廉政瞭望》報導,2014年8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反腐專家李永忠在一個講座中感嘆道,「幾年來,曾任職東南西北四個省的紀委書記王華元、李崇禧、金道銘都出了問題,實在讓人痛心。這也說明中央紀委查案沒有禁區。」
  • 不要用八卦心態去看寧財神、張元等明星吸毒
    原標題:寧財神張元吸毒不能當八卦     有人把寧財神、張元吸毒當八卦談論,這是他的自由。但應該說,對於吸毒這件事,公眾還是要嚴肅一點。這樣的話,這一事件才不會從「法制頻道」被調至「八卦頻道」。   昨天是國際禁毒日,影視圈再度傳出名人吸毒被拘的消息。
  • 破解「燈下黑」 更需各方主動有為
    最近,北京、成都等中心城市周邊地區「燈下黑」現象引發關注。從空間角度來看,現代社會的經濟活動多是以城市為對象而展開的。中心城市往往是區域內經濟活動的中心地,而周圍的中小城市無論經濟強度、還是產業構成和效益水平都概莫能及。「燈下黑」就是對這一現象的真實描寫,道出了中心城市與中小城市間發展不均衡的實際。
  • 為什麼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
    隱蔽性——難以監督有權力的地方,必然會發生權力腐敗,也必然會出現權力「燈下黑」問題。與直接面對社會大眾的權力部門發生的腐敗問題不同,權力「燈下黑」問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常常發生在領導者自身及其「身邊人」身上,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由於信息不對稱,監督者對腐敗證據難以收集;由於領導本人的權力影響及遮蓋效應,監督者也往往「投鼠忌器」等。
  • 有一種黑,叫「燈下黑」
    有一種黑,叫「燈下黑」 2020-05-31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少來|「燈下黑」現象難以消除的深層次原因
    在黨中央不斷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基本形成的新的歷史時期,為什麼權力「燈下黑」現象還屢屢發生?而且權力越集中的地方,越容易發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大量案例表明,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這就不能僅僅用幹部的作風素質來加以解釋和解決,而必須從此種現象發生的體制機制上來加以梳理和辨析,以期追本溯源,從根本上消除權力「燈下黑」現象。
  • 「燈」下為什麼會「黑」?怎樣讓「燈」下「亮」起來?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節點,更需要拿出刀刃向內的勇氣,嚴肅處理「燈下黑」這一權力異化現象,實現權力監督全覆蓋,時刻保持黨員幹部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如何治理「燈下黑」、讓「燈」下「亮」起來?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遼寧教授在《國家治理》周刊進行了精彩解讀!
  • 「絕命毒師」的啟示:掃毒須防「燈下黑」
    因此掃毒須防「燈下黑」,換言之,各地警方在查處吸毒、販毒案例之時,還應防「燈下黑」,要去尋找販賣毒品的來源,掃盡打著「正規」牌子卻在生產毒品的窩點,從源頭上扼止毒品,如此才能有效控制毒品泛濫。    通過此案例,還給我們一點小啟示:夫妻間的矛盾在所難免,但夫妻間的信仁與關心不可缺失,因為家庭的散架還會釀成整個家庭的輪陷。
  • TOP吸毒牽出GD權志龍吸毒史 盤點Bigbang成員黑歷史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
  • 又一個吸毒被捕!?這位的黑歷史也是很多!
    又一個因為吸毒被捕的嗎!?伊勢谷友介在1996年模特出道,當時就拍攝了不少廣告和雜誌。1998年,他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下一站,天國》正式演員出道。出道這麼些年,他也跟非常多女明星有過戀情,例如長澤雅美、麻生久美子、常盤貴子、木村佳乃等。2016年跟森星傳出戀情後,這幾年倒是沒有別的緋聞女友了。話說伊勢谷友介之前也有很多黑料啊...之前曾經和長澤雅美分手的時候傳出來他曾經家暴過麻醬!
  • 投資研究要避免「燈下黑」
    這種現象,筆者為「燈下黑」現象。身邊企業「燈下黑」所謂「燈下黑」,就是越靠近燈的地方,反而越黑。現代的人們很難理解,因為用的都是電燈,燈的下面正好最亮,怎麼還會黑呢?古代則不然,大家用的大多數油燈、蠟燭,這些燈都有一個燈臺。
  • 思維的盲區:燈下黑
    燈下黑認識一位老江湖,文能於廟堂之上「舌綻蓮花」,武能在流氓堆裡談笑風生,是出了名的長袖善舞,精明無雙。可一不小心,被一個最親近的學生拉入一起涉案金額近百萬的詐騙案。出事之後,他用三個字來形容這個事的性質-「燈下黑」。在大清雍正年間,青海省發生一起大叛亂,時任大將軍年的羹堯奉旨前去平叛,但叛軍深知他的本事,就故意避其鋒芒,把主力隱藏起來,躲避清軍。即使年羹堯調動大軍把全青海的對外出口圍堵了個水洩不通,可幾個月過去,還是看不到這支數萬人的叛軍的影子。
  • 緝毒英雄被剝皮碎骨,明星吸毒屢禁不止:吸毒明星就是毒販的幫兇
    明星吸毒被抓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這些明星出獄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粉絲道歉,態度也是相當誠懇,一些年輕時尚的粉絲也跟著呼喊:「再給他一次機會吧,孰能無過,他都道歉了,哥哥吸毒的樣子還是蠻帥的嘛」。5月22日下午,日本33歲人氣男星田口淳之介與38歲女友小嶺麗奈因違反日本大麻管理法被警方逮捕。
  • 吸毒明星再戰好萊塢困難重重 琳賽·羅翰沉淪
    同樣是吸毒,李代沫人人喊打,各種補刀;寧財神的遭遇也強不到哪裡去,在微博討論一下中國大麻合法化的問題,就被網友譴責:不知悔改;而擁有一張帥臉的柯震東卻得到網友「不管你怎樣我都一樣愛你」的支持。這待遇簡直是天上地下。前幾天,「各大演出公司承諾永不聘請涉毒藝人」的消息席捲網絡,但在柯帥哥進去後,就有人出來澄清:只是「在明星吸毒被曝光後直至他們完成強制戒毒這段期間」不聘用。看來,長得帥真的很有用!
  • 從一個吸毒者案例,想到那些吸毒的明星
    她給我一個其中的案例,想讓我寫一篇關於吸毒的警示文章。案例背景:葉某,男,四十歲,從2007年開始吸毒,吸毒史十年。做生意非常成功,目前貴州,安徽,廣東有多家超市。家庭父母關心寵愛,與姐姐關係親密。與妻子人生觀不一致,生活上有一些小摩擦。
  • 用巡視「探照燈」掃除權力「燈下黑」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姚龍華 古人照明所用油燈,光源會因燈具遮擋,而在燈下產生陰暗區域,成為我們熟知的「燈下黑」——它離光源最近,卻容易讓人「抓瞎」。作為一種物理現象,「燈下黑」的存在讓人無奈;而作為一種認知現象,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反而不易察覺,「燈下黑」也著實讓人惱火。 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
  • 「四化同步」根治「燈下黑」
    為抓好機關黨建,郾城區委組織部促使責任落實「明確化」,印發了《機關黨建工作「燈下黑」專項整改方案》,全面推行黨建問題責任清單、8項黨建重點責任清單、年度創新性黨建工作清單,實現了「三單合一」,各單位黨組織圍繞落實清單任務,建立工作檯帳,明確目標任務、推進措施、完成時限和具體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