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江時評:傳承創新,中秋文化味道濃

2021-01-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吟詩詞、觀非遺、賞民俗、做月餅……近日,一場別具一格的「網絡中國節·中秋」節日文化展示活動在北京前門大街北京坊舉行。嘉賓與網友們齊聚一堂,親身感受傳統佳節的文化魅力。

&nbsp&nbsp&nbsp&nbsp「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豐富的傳說,吃月餅、飲桂花酒、賞月等習俗源遠流長。挖掘中秋文化內涵與價值,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涵養文化自信,是煥發中秋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之舉。

&nbsp&nbsp&nbsp&nbsp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多彩,由此對「節味」的追求也大不相同,不僅僅是吃月餅,更是希望有深厚的節日文化氣氛。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的追求,各級組織利用中秋這一團聚的日子,為文化大宴點菜下單,推出特色盛宴,以江西為例,免費或優惠景區門票,開展中秋八天樂,紅歌大合唱,詩詞誦讀會,文藝輕騎兵進社區、下農村,體驗海昏侯國遺址考古活動等等,中秋節既是家庭團聚的盛會,也是文化的大展示,形式多樣,亮點紛呈,為群眾送上了一道文化盛宴。

&nbsp&nbsp&nbsp&nbsp網絡過節讓節日文化更具魅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傳遞迅速,功能更強大,在親人團聚的時刻、在旅遊的途中、在欣賞精彩文藝節目的同時,拿起手機留下美好的記憶,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挑選精彩的鏡頭,編輯簡短的文字,自編自導,與親朋好友共享這美好瞬間。此次,「網絡中國節·中秋」全國聯動賞月大直播活動,廣大網友屆時將通過直播平臺觀測到各地天文臺發布的中秋月景,一場人文學者、天文專家與媒體人「跨界對話」也將精彩呈現。網絡跨越時空,讓中秋文化香味濃鬱,今年的中秋節更加難以忘懷。

&nbsp&nbsp&nbsp&nbsp文化是一種精神食糧,有很強的穿透力,通過藝術欣賞,寓教於樂,讓受眾受教育得啟發,產生一種精神動力。中秋節是團圓節,記住鄉愁,弘揚家國情懷,用優秀的文化塑造人,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讓更多傳統節日乃至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血之中,激發使命擔當,為了家庭團圓和幸福,為了祖國繁榮昌盛,不懈努力,持續奮鬥。

&nbsp&nbsp&nbsp&nbsp中秋節年復一年,中秋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傳承創新中秋文化,讓中秋節具有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的動力。

&nbsp&nbsp&nbsp&nbsp文/邱春桃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多彩時評:在新時代傳承弘揚成昆精神
    【地評線】多彩時評:在新時代傳承弘揚成昆精神 2020-12-16 16:41:39 他們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什麼是成昆精神,回答了成昆精神該如何傳承。  讓無懼犧牲的建設精神融入新中國建設者的基因裡。
  • 擦亮中秋底色 濃鬱文化自信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來了,中秋那輪圓月,是孩子們的所盼,更是遊子們的思戀,是每個中國人心底最樸素的情感。中國傳統佳節實際上就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歷史來看,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不可能鍛造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小罐茶中秋藍:色彩經濟學助力茶葉傳承與創新
    作為全品類高端中國茶品牌的小罐茶,正在將色彩經濟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行對應、嫁接。日前,小罐茶宣布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攜手發布中國傳統顏色對應報告,意外發現中秋節在大眾的深層認知中是藍色的。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韓東林)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 【地評線】講好「中國故事」,繪就奔小康的最大「同心圓」
    近年來,全國上下集中力量,眾志成城地開展精準扶貧,書寫了偉大復興路上的新篇章。目前,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國的扶貧政策、脫貧幹部的感人事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攻城拔寨的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都是值得講述的好故事、好聲音。每一個小康故事的背後,都是一段勵志的傳奇,感人的史詩。
  • 洛陽與中秋文化傳承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兩漢之間成書的《周禮》,其中就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唐朝是中秋節的起源時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內涵豐富的中秋文化。盛唐時期賞月活動十分流行,導致許多唐朝詩人寫了「與諸公望月」「與某某賞月」的詩歌。檢索全唐詩,其中八月十五賞月詩共111首,出自65個詩人之手。
  • 中秋佳節要彰顯文化價值底色
    儘管不情願,但我們必須承認: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中秋佳節的情感和文化意義似乎發生變化,僅剩下一個商業包裹的、形式性的節日意義。文明體現為文化,而文化又形成節日,節日就是這樣一個承載著文化傳統卻又不斷融入時代特質的載體,並不會因為悠久而變質。中秋的「商業味日濃,文化味趨淡」的質疑、惋惜乃至詬病之聲也沒有停息過,人們對中秋的文化價值依舊珍視如初。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民族復興車輪滾滾向前
    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實現法治建設的引領作用,真正做到黨科學地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要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有機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堅持人民至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錨定核心方向。
  • 70年手工傳承!帶你回味兒時月餅的味道...
    「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一塊月餅一片情啊……」中秋近,鄉愁濃,每當夜幕中一輪明月高高懸掛時,思鄉之情就會在心中翻滾湧動,總會想起故鄉的鄉音,想起那兒時的味道。月餅,作為佳節標配,送的是禮,吃的是情意,是團聚,更是鄉愁。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暢通「四條」扶貧路,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
    「看天一條縫,看地一條溝」「巖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這些都是獨龍江鄉的真實寫照。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了交流靠「放炮傳信」,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聯繫方式,在這裡卻是常態,也說明了他們的交流非常困難。為了讓獨龍族人通訊聯繫零距離,從建立水電點到開通4G基站建設,讓「網際網路+」成為了深山裡的「新標配」,實現溝通交流零距離,也讓山間的農產品與世界零距離。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檢驗擔當作為
    廣大共產黨員要繼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把志願服務的善行當作弘揚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範,把為群眾做好事作為密切群眾關係,提升黨的影響力與感染力的重要載體,結合開展「雙報到」活動,結合學習踐行雷鋒精神,服務社區、服務群眾,為黨和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有效地將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轉換為推動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組織凝聚群眾,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細落實,做到實處。
  • 【地評線】大江時評:中醫藥為抗擊疫情貢獻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藥是在中國傳統哲學孕育下產生的醫學科學,雖然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但是古老的中醫智慧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能夠為我們攻克重大疾病提供寶貴的研究思路。新冠肺炎防治中,必須要有中醫藥的身影,也應該有中醫藥的作為。
  • 「我家的中秋味道」 濰坊市民情意濃濃過中秋
    中秋是一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長期積累的情愫就在此刻的相聚中慢慢舒展。又是花好月圓時。如果用一種味道來形容中秋節,你會想到什麼?是圓圓月餅,甜甜的味道?是團圓時刻,幸福的味道?還是千裡共嬋娟,濃濃思念的味道?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致敬人民英雄,爭做新時代民族脊梁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我們更需要堅守和傳遞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理直氣壯地倡導正確思想、駁斥錯誤言論,為人民英雄點讚,高舉人民英雄精神的偉大旗幟,做好人民英雄精神的捍衛者,用人民英雄精神為靈魂「補鈣」、為品德「提純」、為本領「淬火」。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堅定不移的做新時代人民英雄捍衛者、擔當者,擘畫新時代宏偉藍圖。
  • 「網絡中國節·中秋」美好中秋涵養本土特色文化
    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不僅傳承了夢遊廣寒、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的美麗傳說,也衍生出拜月老、舞人龍、做月餅、編豬籠、看浮針等別具湛江特色的本土民俗文化。挖掘本土中秋民俗的文化內涵與價值,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做強經典節慶品牌,這不僅是煥發中秋文化生命力、過好「我們的節日」的重要途徑,也是助力湛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涵養文化自信、提高市民對城市歸屬感的關鍵一環。
  • 傳統文化傳承,小罐茶攜手清華色研所創新過佳節
    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喜歡中秋這個節日嗎,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喜歡喝茶嗎,雖說中秋的習俗是月餅,但是月餅吃多了也會膩,來杯清爽的茶解解膩,倒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想像一下,在院壩裡,吃著月餅,喝著茶,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這不,小罐茶推出中秋新品禮盒,陪我們度過不一樣的中秋。
  • 香港過中秋:看大坑舞火龍 體味百年不變的文化傳承
    這項傳承了百餘年的風俗,不僅寄託了香港人對中秋團圓的美好祈願,也讓人感受著時尚都會和傳統文化的奇妙融合。  百年不變的中秋傳統  從天后地鐵站出來,繞到香港中央圖書館背後,喧鬧的車流聲漸漸減小,寧靜的生活街區出現在眼前,這裡便是舞火龍的所在地——香港大坑。
  • 《神武3》中秋月餅禮盒:非遺+校企合作+手繪插畫詮釋遊戲文創新方式
    隨著中秋佳節的氣氛越來越濃,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或產品正輪番上演中秋禮盒競豔大比拼。快樂社交網遊《神武3》官方也陸續釋出其「佳節人間」文創計劃下的「無憂餅坊」中秋月餅禮盒細節圖。與眾多另類設計的月餅禮盒相比,仍然沿用喜慶紅色調的《神武3》中秋月餅禮盒看似傳統,卻顯得尤其別出心裁以及其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執著追求。(圖1:《神武3》中秋月餅禮盒)《神武3》官方介紹,此次「佳節人間」文創計劃下的中秋禮盒周邊,是通過對中秋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表達來來對傳統中秋佳節進行傳承和保育。
  • 我們的節日 · 中秋 | 千年文化也可以這麼「潮」
    《南方》雜誌全媒體記者丨楊洋通訊員丨汕頭潮陽宣年有年味,中秋也有中秋的味道。農曆八月十五將至,汕頭潮陽人家開始籌備「拜月娘」,巧手的女子剪出精美的潮陽剪紙,孩子們新學的笛套音樂古韻飛揚,街道上英歌舞跳起來……潮陽作為千年古縣,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完好地傳承下來,成為今天的年輕人也喜聞樂見的「潮」文化。
  • 央廣時評:留住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與魂
    央廣時評:留住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與魂 2020-06-13 12:58:48   2020年6月13日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圍繞「文物賦彩全面小康,非遺傳承健康生活」主題開始先後舉辦異彩紛呈的活動,以文物增強文化自信、點亮人文城市、提振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非遺傳承進校園社區等不同形式,傳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