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巨人們的短視頻戰爭史

2020-12-17 虎嗅APP


2020年,中國網民平均花了多長時間在短視頻上?


一個略微保守的答案是每天110分鐘。權威機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2020年10月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短視頻的人均使用時長已經超過了即時通訊,成為用戶「殺時間」的第一利器。另外,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0%,用戶規模也達到了8.18億,不論從哪個數據維度上看,短視頻都是2020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一大用戶時長、流量和內容的來源。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繼續加碼對於短視頻的投入,不論是對創作者的追逐,還是天文數字般的巨量現金和流量投入,抑或是提出新的命題、概念,無一例外,都昭示著短視頻在2020年的火熱,也預告著它在2021年仍是網際網路公司們競爭的主舞臺。


年終歲尾,刺蝟公社想要從幾「對」最具代表性的短視頻產品,梳理出短視頻行業在這一年裡發生了什麼,並展望它在2021年將往何處去。


從快手看抖音:越來越像的雙巨頭


2020年11月5日,快手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當天下午,就有媒體報導字節跳動尋求以180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將抖音、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打包赴港上市。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字節跳動在提醒投資者,「別忘了另一場盛宴也快到了」。


快手的上市野心一直都在。2017年,快手就招來了原汽車之家CFO鍾奕祺,被很多人看作釋放出了即將赴美上市的信號。但據科技媒體《深網》的報導,當時美國市場投資人表示看不懂快手的模式,這次上市計劃最終擱淺。


隨後,快手加快了它的商業化節奏。有媒體將快手的商業化比作三級火箭,第一級是直播,在2019年達到了314億,但這塊的增長將比較有限。


第二級是廣告,和抖音在上線後不久就鋪開信息流廣告不同,快手為了用戶體驗相對克制,直到2020年,快手上線了8.0版本,兼容單列、雙列瀏覽,將極速版日活做到了一個億,將達人商業合作平臺「快接單」升級為「磁力聚星」......圍繞著磁力引擎,快手也搭建起了一整套廣告營銷體系,截至2020年上半年,快手線上營銷收入達72億,佔總收入中的28.3%。


第三級是電商。招股書顯示,快手在2020年前六個月的GMV達1096億人民幣,平均月復購率達到了70%,在經過了「淘寶+小黃車」、「有贊+魔筷」和快手小店階段後,快手電商又推出了商品分銷庫「好物聯盟」,打通了從牌、工廠、農場、達人四方供應鏈體系。


快手生態示意圖


儘管快手的三級火箭已經跑出了高速度,已經取得部分領先優勢的抖音絲毫沒有放慢腳步。


在快手傳出上市消息前不久,一份網際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海通證券字節跳動專家會」文檔顯示,2020年,抖音在媒體廣告上就將有大約1000億~1050億的營收,在廣告收入上遠超快手;在直播上,抖音也在快速縮小和快手的差距,有望在2020年底、2021年初,成為「全球最大的直播平臺」,實現直播流水450億~500億,僅「略低」於快手;電商方面,抖音的GMV也為千億級,和快手不相上下。


從這份數據上看,抖音在商業化上明顯領先於快手的地方,只在於信息流廣告。這並不是快手商業化做得不好,而是起跑比抖音晚得多。


真正拉開差距的則在用戶上。據Questmobile的數據,兩者的差距自2020年春晚當天一度縮小到快手日活只比抖音少6000萬,這之後兩者的用戶數量差距又開始拉大——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快手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快手國內的應用程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躍用戶為3.02億。


雖然其中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差距,但從中可以看出,「抖音系「的用戶日活,已經是「快手系」的兩倍了。


但不論如何,抖音和快手將在不久之後雙雙上市,暫時迎來短視頻兩強之爭的平局。據晚點Latepost報導,快手2020年戰略方向的三個關鍵詞分別為「上下滑、南方和產業化」,快手越來越像抖音了,不論是內容、創作者、內容展現形式還是商業化策略。


「大戰已經過去,兩個數億DAU的產品格局,已經不會走入你死我活的境地。」一位快手高層在回應媒體訪談時這樣表示。


從B站看西瓜:複雜競合,而不是單純競爭


對於很多內容創作者來說,已經很久沒有享受到被兩大巨頭競相邀約的待遇了。而在2020年,即使一些中小PUGC視頻創作者,都體會到了一把被重視的感覺。


比如在B站,一些做視頻沒幾個月,作品也不過是幾十個的Up主,也收到過西瓜視頻的入駐邀約,對方開出了百萬計的流量扶持優惠,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邀約並不是強制性的,即使入駐西瓜視頻後,也不限制創作者在其他平臺發布自己的作品。


吸引創作者,一方面靠社區氛圍,另一方面靠真金白銀。不論是B站CEO陳睿還是西瓜視頻負責人任利峰,對此都是信心滿滿。


「西瓜視頻不用擔心錢的事情,可以專注做更深度、更專業化、知識面更廣的內容。」


2020年初,張一鳴找到任利峰討論西瓜視頻的業務,聊到最後,任利峰提起了對資金投入的擔心,但是他得到了張一鳴的保證。2020年10月,任利峰宣布了多達20億人民幣的創作者補貼,並且「上不封頂」。


「中國最會創作視頻的人基本都在B站,都在B站做Up主。」


B站CEO陳睿也很有信心,他的信心更多的來自於B站的社區氛圍。「B站用戶足夠年輕,活力更旺盛,商業價值更大。」一位沒有接受西瓜視頻邀約的B站Up主這樣解釋。


一些頭部創作者,也在B站和西瓜視頻之間做出了選擇。


2020年3月,「趕海天團」漁人阿烽、老四趕海、漁戈兄弟等創作者離開B站,獨家籤約西瓜視頻;7月,知名遊戲創作者「敖廠長」在和西瓜視頻合約期滿後回到了B站,並和B站達成了長達5年的獨家內容合作;同樣在7月,知名知識類創作者「巫師財經」開始了在西瓜視頻上進行獨家更新......


很多人將這種爭奪看作兩個平臺正在進行激烈的對抗和競爭,但在刺蝟公社看來,B站和西瓜視頻的關係更為複雜。


因為這兩家平臺和創作者之間的博弈,國內的PUGC視頻生態空前繁榮,養活了一大批原創視頻創作者,讓他們能藉助視頻獲得相對體面的收入,甚至成為了一種新的職業業態,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一直以來,很多視頻平臺都在追求成為中國的Youtube。而從創作者生態這一視角來看,B站和西瓜視頻共同達成了這一目標,它們聚集了最多的PUGC視頻創作者。B站最新一季度的財報顯示,萬粉Up主數量同比增長75%,百萬播放爆款同比增長73%,增速依然很快;西瓜視頻也有近400位創作人,達到了年入百萬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西瓜視頻也在孵化屬於自己的原生內容創作者,來自其他平臺的創作者只是它內容生態的一部分。


除了西瓜視頻的標誌性創作者李永樂老師等,阿木爺爺、韓船長等民俗、旅行類創作者,也在西瓜視頻加速破圈。在創作者生態和社區氛圍上,西瓜視頻都在加緊形成自己的風格。


「視頻號」們,要連起來看


據刺蝟公社統計,2020年一共有三個平臺提出了「視頻號」的概念——微信、微博和小紅書。


其中,微信視頻號有一個明顯的內容平臺,也包含一系列針對創作者的獎勵扶持政策;後兩者的「視頻號」,則更偏向於鼓勵平臺上的創作者生產視頻內容,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另外,知乎也和微博、小紅書一樣,提出了類似的創作者激勵政策,為創作者提供了將文字內容「一鍵轉化成視頻」等能力。


微信、微博、小紅書、知乎,儘管視頻是它們內容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視頻卻不是這些平臺創立之初的核心業務。而在2020年,這些典型的、傳統的「非短視頻產品」也在短視頻業務上不約而同,傾力投入。


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微信視頻號推出不到半年,日活就突破了兩個億,可謂是2020年增長最快的短視頻產品,用幾個月時間,就走過了抖音、快手長達數年的增長過程;微博預計將在未來一年,扶持1萬個百萬粉絲級別的視頻號,重點聚焦垂直領域;小紅書視頻號內測一個月,中腰部創作者普遍收穫了超過 5 萬的粉絲增長......


其中,微信視頻號最受矚目。微信對它的重視自不必說,單單一個發現頁中僅次於朋友圈的入口位置,就足以證明微信對這個短內容平臺的重視。


特別是在2020年下半年,視頻號還開通了直播功能,並與微信小商店進行了打通,與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密切聯動。從來就沒有一個短視頻產品,能在微信內部這樣暢通無阻,與12億用戶的社交圈進行如此緊密的深度連接,能夠讓運營者充分享受到微信的私域流量紅利。


刺蝟公社在一次視頻號創作者的聚會上,了解到了視頻號的用戶畫像——20到45歲,男性用戶稍多,覆蓋了一線城市到下沉地域。


目前,微信視頻號也有了第一批原生創作者,內容上覆蓋了泛生活類的美食、旅行、攝影,泛娛樂類的舞蹈、體育、遊戲、運動,知識類、新聞類等品類內容也廣受用戶歡迎,還有不少品牌和媒體用戶入駐。也有創作者利用視頻號+直播+微信小商店,賺到了視頻號的第一桶金。


儘管微信並沒有公布準確的運營數字,但肉眼可見的是,隨著年底的到來,各地舉辦的「視頻號峰會」之類的活動越來越多,足以說明它正在影響到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


視頻號仍在加速向前。2020年12月,微信向認證過的視頻號創作者開通了定製紅包封面服務,在此之前,這項「特權」僅限於企業用戶。


對於騰訊來說,紅包和「封面/皮膚」一直都是逆襲對手的利器,如今,這兩樣東西被結合起來用在視頻號上。在節日密集的年底,視頻號也將很有希望實現新的一輪增長。


再看BAT:他們從未離開


這裡要講的,是百度、阿里和騰訊這三家巨頭的短視頻業務。在2020年,他們的短視頻業務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繼續在短視頻領域進行投入。這些巨頭並非短視頻賽道的領跑者,但也從未離開,對行業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的投入和決心,並不比其他巨頭差到哪裡去。


先說百度。2020年11月,百度宣布整合旗下兩大短視頻產品「全民小視頻」和「好看視頻」。前者類似抖音,後者類似西瓜視頻,已經做了有兩三年,直到最近才成立了一個統一的短視頻業務部負責管理,結束了以前各自為戰的局面。


在選人用人上,百度也不拘一格。


短視頻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名叫宋健,於2020年8月來到百度。此前,他曾在今日頭條負責過短視頻業務,也就是後來的西瓜視頻。


離開字節跳動後,宋健參與了一次不太成功的短視頻平臺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宋健和幾個同事共謀,利用內鬼,採用技術手段抓取老東家字節跳動伺服器中存儲的視頻數據。


由此可見,百度在短視頻領域用人並不拘泥於成規。宋健也為百度在短視頻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做知識類、服務70後等網際網路「中堅人群」的短視頻內容,希望為用戶提供「有用」的價值,「讓用戶的每一秒都有收穫」。


這並不是在逃避與短視頻「列強」們的競爭。相反,知識類內容,也是包括B站、西瓜視頻、抖音、知乎等相當大一部分平臺共同的發力點。


比如B站,就在2020年6月專門上線了一級分區「知識區」,把這個內容品類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10月~11月,西瓜視頻和抖音合力推出「知識創作人」活動......百度這樣做,也是想發揮它在百科、知道、文庫等知識類產品上積累的既往勢能,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力。


再說阿里和騰訊。相對於百度,這兩家巨頭在獨立的短視頻產品上的新動作都不太大。


阿里在短視頻領域的創新型研發,主要集中在夸克瀏覽器。7月底,夸克推出了一款名叫「Z視頻」的知識類短視頻產品。他們希望藉助智能搜尋引擎的理解能力,為用戶精準匹配相應的短視頻內容。


「Z視頻不單是信息聚合的產品,而是通過技術的創新,讓檢索更高效,視頻播放的體驗更好。」 大魚號總經理楊鋒表示。


騰訊的微視也在持續投入。


刺蝟公社了解到,微視的團隊規模已經超過了千人,目前隸屬於PCG,是PCG的主力業務之一。最近一年,微視更多地在打牢基礎,在技術、內容和運營上補齊短板。儘管微視和抖音、快手仍有不小的差距,它的存在,表明騰訊更多地希望它能夠發揮長期主義價值,保持短視頻領域的存在感。


2020要結束了,2021會更好嗎?


對於短視頻行業來說,這是一個確定的答案——它仍將是用戶的「殺時間」利器,用戶時長的黑洞。不論是平臺、MCN還是內容創作者,這都是一個挖不完的富礦。


相對固定的格局之下,也將只有巨頭才有機會講出新的故事。


最近一年,真正意義上實現從零到一的短視頻產品只有微信視頻號,而它背後的,是一款舉世無雙的十億級產品;在抖音和快手之後,它將很有可能成為短視頻行業的第三極。但如果從日活上看,視頻號已經是了,相比抖音和快手,缺的只是創作者生態和用戶習慣。


但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短視頻的故事永遠講不完。


2021年,抖音、B站、西瓜視頻、百度、知乎等平臺發力知識類內容的趨勢仍將繼續。這是因為,知識類內容相對純娛樂、資訊內容更具用戶價值,能夠帶來更多長尾流量。但由於這類內容的創作門檻較高,將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將是創作者的重要機會。


巨人們的戰爭已見尾聲,普通人的號角正在吹響。在2021年入局視頻行業,依然為時不晚。


相關焦點

  • 短視頻戰爭:2021
    巨人們的戰爭已見分曉,普通創作者的冒險即將開始。作者 | 園長編輯 | 楊晶2020年,中國網民平均花了多長時間在短視頻上?權威機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2020年10月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短視頻的人均使用時長已經超過了即時通訊,成為用戶「殺時間」的第一利器。另外,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0%,用戶規模也達到了8.18億,不論從哪個數據維度上看,短視頻都是2020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一大用戶時長、流量和內容的來源。
  • 2020視頻行業新戰事:長視頻變短 短視頻變長 中視頻攪局
    TechWeb 1月11日 文/菜醬2020年的視頻行業熱鬧非凡,甚至充滿了硝煙味。一方面,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長視頻平臺紛紛加碼短視頻,或推出獨立APP,或加大扶持,向綜合性視頻轉型的趨勢明顯。另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在加快向長視頻領域探索,在影視、短劇等方面大展拳腳,並向直播電商領域攻城略地。
  • 2020年做什麼生意賺錢 拍短視頻成為2020暴利行業
    2019年已經過去,2020年我們能抓住的暴力行業還在短視頻上,那麼短視頻變現有哪幾種呢?
  • 小豬優版重磅亮相2020短視頻大會 助力影視版權短視頻創作
    12月3日至4日,2020短視頻大會在福建廈門召開,大會以「新視頻 新動能 新生態」為主題,融聚中國短視頻內容生態,助力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進步,共謀產業未來。小豬優版內容運營總監蔚騰飛先生受邀出席大會,並在大會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 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7.92億,2020成視頻社會化元年
    2020-11-25 21:53:27 來源: 玩機生活 舉報
  • 2020金網獎聚焦短視頻營銷 優秀作品紛至沓來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金網獎已陸續接收到來自300+參賽公司的近千件優秀案例,覆蓋了短視頻、直播帶貨及內容、場景、效果營銷等主流類別,其中不少精品均代表了2020年數字營銷、數字商業領域的新變量、新思維,在創意、轉化及場景媒介整合上表現不俗。而且,這些表現突出的優秀作品身上都有創新的特質,契合了金網獎一直所秉承的「關注創新力量」的理念。
  • 「看鑑」多部系列短視頻榮獲2020廈門短視頻大會最佳作品獎
    2020廈門短視頻大會是短視頻行業最高規格的盛會之一,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福建省廣播電視局、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廣聯合會微視頻短片委員會主導承辦,匯聚了中央級媒體、省市主流媒體,百度、字節跳動、快手、咪咕、愛奇藝、優酷、騰訊、B站等行業頭部嘉賓以及知名MCN機構代表。
  • 觀察|風口浪尖的舞者——2020,短視頻編劇崛起的元年!
    2020年1月15日,新浪網發過一個通稿,來看下標題:《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8.2億 市場規模2千億》  沒錯,用戶規模遠超艾瑞預測,而且超出了兩億!  這一年,短視頻確實在爆發式增長,滲透率與增長速度遠超傳統視頻行業,刷抖音/快手、拍短視頻成了無數人的生活常態,成為時下最火的娛樂形式,各種短視頻內容也異彩紛呈。
  • 2020年中國資訊短視頻市場洞察報告
    根據艾瑞2020年4月用戶調研數據顯示,用戶在過去接觸過的內容形式中,短視頻位列首位。艾瑞數據監測產品UserTracker同時顯示,截至2020年6月,移動網民端短視頻滲透率已達65.8%,伴隨5G網絡的落地和加速普及,短視頻用戶規模預計仍將進一步增長。
  • 中老年人刷短視頻比年輕人更瘋狂,媒體:迷上短視頻但別迷失自我
    她們口中的「靳東」實際上是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頂著靳東名字和頭像的視頻號,該視頻號通過剪輯靳東的影視作品片段並搭配男子配音,從而上演「假靳東」向粉絲求關注、求點讚的拙劣戲碼。此事登上熱搜,我們不禁訝異:原來沉迷於短視頻的不僅是年輕人,很多中老年人也深陷其中。對於短視頻上的網絡騙局,年輕人還有些識別力,可中老年人卻會固執地選擇「全情投入」。
  • 上外《防疫英語大家說》系列短視頻,拯救防疫前線逆行者們的「散裝...
    上外《防疫英語大家說》系列短視頻,拯救防疫前線逆行者們的「散裝英語」 2020-04-01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億短視頻用戶的下一站,短視頻工具將迎來新機會
    2020年,圍繞短視頻而生的種種工具,開始頻繁被資本看好:  3月,短視頻智能創作平臺「來畫視頻」完成B2輪融資;  6月,短視頻智能創意生產平臺「秒影工場」宣布獲得千萬級天使輪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港股上市公司微盟集團;  7月,在線視頻內容保護服務供應商「阜博集」獲得9027萬人民幣戰略投資,投資方為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  8月,音視頻雲生產協同平臺
  • 短視頻星夢場丨12月11日短視頻新聞集錦
    1、網易傳媒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正式發布12月10日,在經過近一年的內容IP打磨之後,網易傳媒在京正式推出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此舉意味著網易傳媒全力布局知識短視頻領域取得了標誌性成果,知識短視頻已經成為了網易傳媒最重要的內容創新方向之一。
  • 短視頻的哪些內容最有吸引力
    【微調查】  #知識經濟那些事兒#【短視頻的哪些內容最有吸引力】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日均使用時長110分鐘。短視頻內容不止於娛樂,還包括美食、影視、音樂、生活技巧等,還在向電商、直播、教育等多元領域擴展。
  • 快手上的音樂熱門推薦 2020快手短視頻bgm大全
    快手作為一個能讓人忍不住連續刷上好幾個小時的APP,不少的音樂都從這開始進入人們的耳朵,那麼快手短視頻的音樂熱門推薦?小編精選了2020快手短視頻bgm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快手作為一個能讓人忍不住連續刷上好幾個小時的APP,不少的音樂都從這開始進入人們的耳朵,那麼快手短視頻的音樂熱門推薦?
  • 刷爆朋友圈的4D魔法,LIKE短視頻5分鐘輕鬆搞定
    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流行的更替往往僅需幾周,不經意間,朋友圈的霸主已經從曾經的美顏特效圖到短視頻,又從短視頻到了如今垂直專業的魔法視頻。不僅在中國,遠在海外的潮男潮女們也是把魔法短視頻玩的6到飛起。而在垂直短視頻的黃金時代,LIKE短視頻正是憑藉其獨一無二的BOOM、音樂魔法、3D特效等百餘款特效玩法風靡全球,其全球首創、海外首發的4D魔法特效,更是霸榜全美APP Store總榜第一,被外媒稱讚道「正在掀起短視頻領域的革命風暴」,一上線國內,便受到國內小年輕們的熱力追捧。今天小編就手把手教你如何玩轉這款風靡全球的魔法特效短視頻。
  • 微博"趕路"短視頻
    原標題:微博「趕路」短視頻   社交前浪微博不肯放過每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瘋狂「補課」短視頻。6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微博開始內測視頻號和獨立短視頻App「星球視頻」。
  • 進軍短視頻的「Tony老師」們: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存
    除了小有名氣的網紅髮型師,普通Tony們現在也越來越倚仗於短視頻帶來的巨大流量。 北京某知名美發連鎖沙龍的技術總監小龍告訴我,除了老客人,現在主動來到店裡的新客人基本上都是因為看了他們發在大眾點評、小紅書上的圖片和視頻作品。 在大眾點評,髮型師們發布的個人作品,是顧客進行選擇的重要參考。
  • 短視頻上的成功學大師們:周文強,聶梟,吳帝聰……
    如今,曾以線下課堂為主戰場的「大師」們又將目光匯聚在短視頻風口中。 三言財經注意到,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中,經常能刷到各種所謂成功大師們的激情演講視頻。今天,我們深入了解下他們如何在短視頻時代運作自己。 樊登 首先,就以被羅永浩「Diss」的樊登開場。
  • 短視頻爆發之下,寫字的人還有多少機會?丨2020新盟盛典
    2019年5月,快手日活躍用戶(DAU)超過2億,並有望在2020年春節前達到3億。新浪、騰訊也在推進短視頻應用與平臺開發。2016年11月,新浪以1.2億美金投資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秒拍成為微博的官方短視頻應用。2018年6月,新浪還發布了自己的愛動小視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