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未來鄉村如何能振興

2020-12-13 大紅人哥

?我是三農扶貧達人團成員組成員大紅人,關於這個話題今天我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希望能給大家起到參考性建議:

1、國家正在都現在農村存在的現象進行宏觀調整:根據目前很多農村出現年輕人不願意種地、還有很多地方出現的空心村等問題進行宏觀調控和對振興鄉村的扶持力度、現在我國成功的加入RCEP這對我國農業發展是重大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農村現在的年輕人不願種地的主要原因有諸多因素、最主要是很多地區農村種地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這也是很多地區土地資源太分散和太少種地沒能發揮規模化的經濟效益。還有種地沒能形成長期長效的支柱產業。

2、國家在加大對農村振興鄉村的扶持力度:現在國家出臺很多相應的舉措、比如鼓勵回鄉創業、鼓勵鄉村成立農場及合作社等鄉村集體經濟體的發展形勢。並且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支持和力度、並且國家更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國家也正逐步改善農村的各種居住條件和化境和基層建設。

3、未來鄉村會形成鄉村的發展優勢:未來鄉村會形成鄉村的空間優勢、鄉村的環境優勢、鄉村文化優勢、及鄉村的地域資源優勢,在未來的振興鄉村發展中會形成鄉村和城市相互協調發展態勢。未來鄉村會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利用網際網路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4大紅人與你相識是緣分:請你關注:大紅人、更多三農創業精彩思路與你分享、更多的合作機契機等待著你的關注分享!大紅人等待著與你攜手同行。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種地的父母不願讓孩子回農村種地,這是為什麼
    尤其是農村人,傳統觀念比較強,家裡出了個大學生,在村子裡說話都有分量些,受人矚目。種地在村子裡會被人瞧不起的,所以,農村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白領、骨幹,讓孩子走仕途,不願孩子繼續「下愚」下去。打從我記事以來,父母經常訓斥我,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修地球」,就只能與泥巴打交道,就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就……。
  • 回農村能幹啥?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現實嗎?
    農村留不住人,城市發展太快,城鄉發展差距太大,嚴重失衡!因而,近年來鄉村振興成為我們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鄉村振興這個概念我們聽得不少,但達到怎樣的局面才算是鄉村振興呢?我想對於農民來說,鄉村振興的概念大多數人都是模糊不清的,總之我們可以感覺到鄉村正在發展,我們可以感受到農村越來越好!
  • 鄉村振興攔路虎,攻克才有好明天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取得了世界性的輝煌成績,但背後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卻依舊很嚴峻。鄉村振興戰略要落地,還得腳踏實地去攻克這些難點。
  • 如何振興鄉村 聽老少村支書談「振興大計」
    老支書張選民說,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涉及經濟、生態、文化、政治和社會各個方面,人才缺口非常大。「鄉村要發展,要振興,還需要更多有能力的年輕人回鄉發展。要讓更多的年輕人滿懷熱情投入到農村,當好村裡的帶頭人,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村幹部的待遇,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  「鄉村振興離不開思想開放、敢想敢做的人。農村發展迫切需要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
  • 90後的農村年輕人都不會種地,以後城市人吃什麼,值得思考
    現在農村種地的人基本上都是50後和60後的人,90以後根本就沒人會種地了,許多城市人看不起農村人。假如農村人不種地,城市人能吃什麼?特別是在動蕩的年代,糧食就是硬通貨幣。農村其實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就是90後的農村人現在基本上都不會種地了。為什麼農民不願意種地,年輕人不願意種地?其實主要原因就是靠種田,根本不能養活家庭。
  • 鄉村振興必須人才先行
    發展離不開人,鄉村發展更是如此。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大批農村勞動力走上進城務工之路,農村逐漸只剩下老人和兒童,這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之一。今後誰來種田,如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這些困擾農村長遠發展的問題,近年來日益凸顯,一直在尋找有效破解辦法。鄉村如何吸引人,尤其是吸引能幹的人,吸引更多年輕人,顯然決定著鄉村的未來。
  • 如何打通鄉村振興「任督二脈」?在這裡傾聽鄉村的聲音
    又該如何解決?12月28日,「傾聽鄉村的聲音」主題訪談在寧波大學舉辦。來自黑龍江、內蒙古、河南、山東、安徽和浙江的一線鄉村幹部,與百餘位專家學者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鄉村振興亟待年輕人加盟與其他地區相比,浙江是資源小省,人均耕地面積僅0.54畝,是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36%,卻有著現代農業強省的成就。
  • 如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部提出四大舉措
    如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未來,重點在夯實農業基礎,推進質量興農,抓好產業融合,抓好特色產業四個方面推動落實鄉村產業振興。資料圖:稻田和龍蝦生態養殖。 趙春亮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正部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介紹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
  • 鄉村振興,全世界聆聽河南故事!
    河南也是農村人口大省,有將近5000萬人生活在鄉村。在「三農」問題上,河南具有典型性。將會場設在蘭考,讓他們近距離感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一線,對國際社會深入了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做好「三農」工作對中國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
  • 2021年,三農會向鄉村振興轉型,農村將迎來兩大喜事,農民期待
    不過,圍繞著農村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現在我國已經部署了一項新的規劃,下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中,三農發展也會下個「鄉村振興」轉型,在發展期間,農村也會陸陸續續迎來兩大喜事,農民期待嗎?根據國家的部署,「優先發展農村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發展」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固本之策,做好「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農村,實現農民過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農村美不美、農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關乎到億萬農民,因此,在下一個五年規劃中,現在我國已經提前部署了三項工作。
  • 數位化能給鄉村振興幫上什麼忙?聽聽 7 位專家怎麼說
    2020年12月29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如何運用數位化力量,彌合城鄉發展數字鴻溝,促進我國城鄉經濟的均衡發展,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 農村一大怪象,紅白喜事越來越冷清,老農:年輕人都不願意走親戚
    ,這讓我們農村很多老人都非常的無奈,感嘆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走親戚了。這些年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先不說九幾年的時候,十就跟十年前比起來,都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現在農村年輕人受到的教育越來越多,因此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於各種紅白喜事,自然就不會那麼積極了。
  • 鄉村服務官:鄉村振興的潮州探索
    採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葉彤  攝影:藍東旭  新農人  誰能當鄉村服務官?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未來5年,潮州將在上述人群中選聘、培育1000名鄉村服務官,包括全市每個村挑選一名鄉村服務官,在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挑選部分優秀的新農人、農村電商從業者。潮州希望以一人帶富一村、全村共同增收的方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通過媒體智庫、高校和主流網際網路平臺綜合賦能,讓鄉村服務官把各種先進的技術、知識融合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並總結出經驗。
  • 農村人為何不願意種地?有城市人想種地怎麼辦?解決辦法來了
    很多農村人不願意種植糧食作物,然而還有部分農戶的土地閒置荒蕪,幾年都沒有耕種了,新時代之下,農民不願意在田間勞動了嗎? 近幾年,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很多農民面臨的經濟壓力還是不小。因為現在的物價水平普遍比較高,農戶家庭開支也逐年增加,贍養老人,醫療費用,子女教育等等。另外,農村人現在還要考慮建房和購房,這些都需要很大資金,依靠種地根本不能滿足需要了,因此年輕農民選擇將老人和小孩留在農村,自己外出打工掙錢。
  • 陌上花開 鄉村振興新模式
    「國慶」七天長假,113個「北京最美的鄉村」再次成為鄉村休閒度假、體驗鄉村振興的熱點,據逐村統計並初步匯總,10月1日—7日期間,只佔全市行政村總數2.88%的113個「北京最美的鄉村」,共吸引了近百萬人次、總收入超過5600萬元,均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
  • 田園生活為趨勢,成功人士都想種地,為啥年輕人卻不願回農村呢?
    我國是農業大國,自古以來對於種地都有著特殊的情結,可以說種地就是我國的立根之本。 現在不像以前,大多數的人對在農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反而是一些成功人士更加喜歡回歸田園生活。
  • 改善鄉村振興中青年缺席狀況
    不同於前一階段,「青年缺席」正成為中國鄉村發展中遭遇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需要解決如何吸引鄉村青年回流、城市青年下鄉的問題。  青年參與推動鄉村發展  在傳統社會中,青年與兒童往往被視為社會的預備成員(social becoming)。
  • 俗諺:農夫不使勁,餓死世間人。如今農村人不願種地會餓死人嗎?
    由此可見,你所說的「農村人不願種地」的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是不會餓死人的。也許你不願意種地,同時,也沒有種地,但你不能說別人也不願意種地。畢竟,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已經超過十億,在這十億農村人口當中還是有人願意種地的,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農村人口願意種地,其糧食產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因此,不必為吃飯問題擔憂。
  • 辦好農村教育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中強調要建成教育強國,也同時提出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最終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無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對鄉村來說,教育既承載著傳播知識、塑造文明鄉風的功能,更為鄉村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在鄉村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
  • 滕州: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廣闊的農村腹地,沉澱著資源,也孕育著無限機遇。如今,劉超不僅實現了自己的「農業夢」,而且還帶領周邊40餘戶村民共同走出了一條致富路。「我相信,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以後農業絕對會越來越有幹頭,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種出最好吃的大櫻桃,改善中國大櫻桃農產品市場。」劉超堅定地說。如今,大櫻桃種植已成為羊莊鎮強勁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