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大怪象,紅白喜事越來越冷清,老農:年輕人都不願意走親戚

2020-12-18 碳碳推文

在以前農村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紅白喜事,都非常的熱鬧,來的親戚朋友都非常的多,在那個時候,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不僅村裡面的人都會來幫忙張羅,自家的親戚也會上門來幫忙,然而,在最近一些農村,卻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不僅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冷清,找不到過節的那種氣氛,而且紅白喜事的時候也非常的冷清,這讓我們農村很多老人都非常的無奈,感嘆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走親戚了。

這些年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先不說九幾年的時候,十就跟十年前比起來,都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現在農村年輕人受到的教育越來越多,因此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於各種紅白喜事,自然就不會那麼積極了。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走親戚的,有的會認為這跟他們沒有關係,而且走親戚,因為年齡差距的原因,他們往往會覺得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知道那裡有很多年輕的人都不認識,而對長一輩的人又沒有共同話題,這樣一來就沒多少年輕人願意走親戚了,即使是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也很少願意去。

另外就是以前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是在家種地,其實有出門的也離家不遠,那個時候有種紅白喜事的話,大家空閒的時間比較多,而現在不一樣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外面打工,或者是在城裡面上班,這樣一來,空閒的時間就少了,而且有的工作比較特殊的,就是逢年過節有,不能休息,自然走親戚的時間也就變得少了,時間長了,親情也就淡了,即使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也不給我打一個電話問候一下,很少去走親戚。

最後就是因為現在各種開銷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隨禮上面,以前的紅白喜事,隨禮也不過幾塊,十幾塊甚至幾十塊,超過百塊的都不多,而現在不一樣了,即使關係一般的少了100都拿不出手,關係好的話就幾百上千,希望越來一年的開銷就得幾千上萬,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對於一般的親戚,就很少願意去聯繫了

正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很少跟親戚聯繫,也不願意走親戚,時間長了以後,即使是遇到紅白喜事,一般也不願意去,有的去了以後還會遇到各種攀比,還不如不去,年輕人不願意去了,自然也就沒以前那麼熱鬧了。

相關焦點

  • 農村紅白喜事變得越來越冷清,只剩老人,為何年輕人不愛湊熱鬧了
    農村「紅白喜事」變得越來越冷清,只剩下老人,為何年輕人不愛湊熱鬧了?在過去,農民一年當中最「幸福」的幾天,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刻,以及村裡有人家「紅白喜事」的時候。為什麼這幾天最「幸福」?一般遇到「紅白喜事」,無論人們多忙,也要擠時間去參加,去幫忙。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一年當中,即使是農忙時節,農民也不會太忙,至少不會像城裡人那麼忙。很多沒來過城市的農村人,認為城裡人很悠閒,「整天就做辦公室」。其實,城裡人在辦公室不假,但是卻天天加班,沒時間閒聊、串門。但農村人每天都去串門,悠閒得很。
  • 農村怪象:隨禮也說攀比?老農說了2句話,你認同嗎?有道理嗎
    近些年,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也有提升,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於此同時,農村擺酒席的人是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酒席在農村迅速蔓延,在過去,人們擺酒請客大多是一些紅白喜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擺酒的名目卻比之前增多,送禮的次數也是越來越頻繁。
  • 在農村,以前紅白喜事都是一個村的大事,為什麼現在卻越來越冷清
    在我國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是走的比較近的,只要是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基本上整個村子都去了。聽老一輩人說在往年農村隨份子也就幾毛一塊的,然後一家人都去了。而現在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村裡面隨份子錢也是越來越高了,在農村這個自給自足的地方,隨份子很多時候已經成為農村家庭比較大的一個開支了。而且在往年的時候村子裡面只要誰家有事,那都是非常熱鬧的一件事,很多人都是主動去幫忙,放鞭炮、唱大戲連著都要好幾天。
  • 農村一大怪象,年前熱鬧過年冷清,老農:這有啥意義,還不如不過
    以前在農村過年,年初到年尾都是熱熱鬧鬧的,但最近這幾年卻出現了一種怪象,就是年初的時候特別熱鬧,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但過完大年初一很多農民,就直接出去外面打工了,導致過年期間村子裡沒什麼人,到處都是冷冷清清的。有的老人看到這種情況後,就頗有感觸的說:「這樣的年有什麼意義,還不如不過」,可以說是十分的扎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象呢?小編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都說親戚血濃於水,如今農村卻現「斷親」怪象,見面如見陌生人
    而近些年這些願望也終於實現,特別是農村的變化更是驚人,現在的新農村人們嘴邊就常掛著這樣的順口溜「種田不交稅,看病不太貴,洋樓轎車硬化道,衝水公廁垃圾桶,髒亂差已無蹤影,收入翻又翻」。不過隨著農村的經濟越來越好後,一些怪象也突顯了出來,其中最被大家熱議的就是農村的「斷親」怪象,何為斷親怪象?就是原本有著血緣關係,平常相互扶持的人,現在選擇不再聯繫。
  • 農村越來越冷清,人情味也變淡了,為啥呢?老農3句話說出真相!
    在幾十年前的農村,人們的掙錢主要是依靠種地,基本上沒有出去打工的,一年四季都能到處看到人。那個時候平常在家的人都比現在過年的時候的人多,以前農村有什麼紅白喜事的時候,真的是人擠人的狀態。農忙的時候,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地裡幹活,農閒的時候就三五成群的在門口瞎聊天。
  • 由於疫情的影響,農村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今後會不會變得很平淡?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的紅白喜事可以說基本上不用鄉親們幫忙,一切都是一條龍服務,再也見不到曾經那樣熱熱鬧鬧的場面,因為都是花錢叫來的,幫忙的人也少了,村裡的人慢慢的也就不來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對於好酒好肉也不稀罕,有的人在城裡給孩子買了房,結婚的時候鄉親們都不願意去。
  • 臨近年底,農村的集市依舊冷清,看不到年輕人,都不買年貨嗎?
    導讀:臨近年底,農村的集市依舊冷清,看不到年輕人,都不買年貨嗎?文/農夫也瘋狂現在已經是冬月了,距離今年過年也就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如果是在往年,一般都是到了年底就提前做準備了,因為過年可是大事情,要準備的東西較多,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很多的農民都會把自家的一些土特產拿出來賣,大街上常常是擠不開的人流。可是現在農村的集市依舊很冷清,根本就看不到幾個年輕人,這是為何呢?難道大家都不買年貨了嗎?由於工地沒事可做,筆者返鄉也有幾天了。
  • 在農村,年底走親,為啥農民飯都不吃就走了?老農3句話很真實!
    但現在,除非是關係很相近的親戚,對於其他親友,農民很少走親會在親戚家過夜,甚至是直接放下禮品,飯都不吃就走了,為啥?老農3句話很真實!1.交通方便了前面也談到,以前農民走親在親戚家過夜是交通不便的緣故,那個時候農民走個親戚可能用步行的方式,白天啟程,可能到夜晚才到親戚家,所以索性就在親友家住了。現在農村的交通順暢了,不少農民家裡購置了摩託車,小車,當天來回完全沒問題。所以久而久之,農民慢慢就戒掉了這個走親過夜的「習慣」。
  •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在上世紀農村家庭條件普遍不太好的時候,春節走親訪友不管是對於大人還是對於小孩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然而現在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走親戚也成為一種應付式的差事了,越來越「沒意思」,為啥短短20多年的時間,春節走親戚為啥會變成這樣呢?老農的4句話,說到農民的心坎裡了。
  • 臨近春節農村出現3種怪象,城裡人感到疑惑,村民卻不以為奇
    在幾周後,你或許就會看見機場和高鐵站會有著許許多多在外漂泊的遊子趕到農村老家中,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回到農村中的年輕人在臨近春節時,也是特別的愛逛集市,農村也是一改往日的平靜,出現了一片歡聲笑語的景象。就是在這個時期呢,農村中就存在了一些怪象—"睡衣外穿","段親現象","偽富現象";而不少的城市人在看到這裡後就感到特別的奇怪,但是農民卻不以為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農村白事為大,2個怪象卻愈演愈烈,專家費解:喪事也能這樣辦?
    在我們印象中的農村都是親戚之間互幫互助的,雖然現在因為某些利益關係,農民之間的關係有些淡薄,甚至親戚之間因為一點金錢利益,就鬧得面紅耳赤,翻臉不認人的很多,但是在一些大事兒上,大家都是統一戰線,而值得一說的也就是在農村辦「白事」,人生經歷的莫過於「生老病死」,婚嫁喪娶更是大事兒。
  • 農村新怪象:喪事要「喜辦」,難道很值得高興嗎?老農有話說
    農村紅白事是農民一輩子之中的大事,每當村上誰家有喪事或者喜事,十裡八村的人都要趕著去隨份子,還有很多人義務幫忙,借東西等。在農村,將喜事和喪事都稱為「紅白喜事」,為啥把喪事也稱呼為「喜事」呢?雖然表面上稱呼是「紅白喜事」,但喜事的主色調是高興,喪事的主色調應當還是悲傷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紅白喜事也加入了很多「現代」因素,例如嫁人娶妻等喜事,年輕人都崇尚西式婚禮,農民也都興起了在酒店辦喜事,請司儀,還要找婚慶公司來操辦。喪事同樣也變得和往常「大不一樣」。
  • 「年味」變淡又添一錘,農村趕集越來越冷清,大家都不買年貨嗎?
    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普通的趕集會,都是孩子們撒歡的好機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的趕集也越來越冷清,不僅人越來越少,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少,一點沒有曾經的輝煌。對於農村趕集的漸漸衰落,除了農村人口規模的縮減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仔細了解過的人會知道,農村趕集火爆的那些年,其實正是農村交通不發達、信息交流並不暢通的時候。
  • 過年走親戚,為何會變「冷漠」了,老農這些話說到了農民心坎裡!
    在農村,農民也開始忙活起來,備年貨,殺年豬,辦酒席,這年味是越來越濃。每到春節,走親訪友是必不可少,畢竟在外忙碌了一年,也只有春節才能聚在一起,一大家子相互交流的同時也能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年味也開始變淡了,那股熱鬧勁也不如以前,走親訪友也漸漸也變得「冷漠」,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以下老農心裡的那些話?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摘要: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文/農夫也瘋狂臘月十五就到了,從這天開始也要迎來春運了。今年的春運來得有點早,從1月10日就開始了。害怕過年,春節也不敢回家。就算是回到農村老家了,過年走親戚也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去到親戚家裡放下禮物,前腳剛到後腳就又要準備離開了。和過去相比,如今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年味卻更變淡了。又快要過年了,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真的很懷念。老農也說:這才是過年。第一張是騎著驢車去走親戚。
  • 為何農村越來越少人走親戚?
    現在小編長大了,卻發現農村走親戚的人越來越少了,人們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淡薄。這都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尋其中的原因!一,農村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裡的距離當然是指空間距離,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村城鎮化,農村也變得越來越開放。源源不斷的農村人都跑到城裡、市裡甚至省會去打工。
  • 農村怪像:為啥年前熱鬧,過年時冷清?老農的話很無奈
    農村怪像:為啥年前熱鬧,過年時冷清?老農的話很無奈對於農民工來說,一年中最快樂的事情可能是新年回家,因為新年不僅是休息的時候,也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候。因此,到年底,數億農民朋友,將加入隊伍回家,一張車票,一邊是城市的繁華,一邊是故鄉的親人,一年的酸甜苦辣,在這濃濃的思鄉之路上,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被清除了。昔日的農村,人們都很開心,大人們聚在一起談論著沒完沒了的話題,而孩子們卻在邊跑邊玩,氣氛是那麼的熱鬧。
  • 農村2怪象凸顯,年輕人見怪不怪,老人卻說:害人不淺,家庭禍害
    如今隨著農村事物的高速發展,農民家庭的生活節奏也是十分的快,農村地區得以高速發展,這一切得益於國家對農村發展的,關心,及對農村發展的不斷大力扶持,同時也離不開農村人自身奮鬥與努力。短短幾十年裡,農村從以前的生活條件艱苦,農民家庭吃穿困難的「泥攤」中走出來了。時下無論是農村的面貌,還是生活基礎條件,有或是農民家庭的生活質量,都早已舊貌換新顏,今非昔比啦!
  • 「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 這是年輕人不願意走親戚的原因?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快過年了,一到過年,很多人都會有走親戚的習慣,人們常常買上禮品,到親戚家去拜年,小朋友們這時候都會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而很多年輕人就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