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紅白喜事變得越來越冷清,只剩老人,為何年輕人不愛湊熱鬧了

2020-12-18 大灶臺小鐵鍋

農村「紅白喜事」變得越來越冷清,只剩下老人,為何年輕人不愛湊熱鬧了?

在過去,農民一年當中最「幸福」的幾天,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刻,以及村裡有人家「紅白喜事」的時候。為什麼這幾天最「幸福」?因為就算平時捨不得吃肉,捨不得買好吃的,到了這幾天,也可以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一般遇到「紅白喜事」,無論人們多忙,也要擠時間去參加,去幫忙。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一年當中,即使是農忙時節,農民也不會太忙,至少不會像城裡人那麼忙。很多沒來過城市的農村人,認為城裡人很悠閒,「整天就做辦公室」。其實,城裡人在辦公室不假,但是卻天天加班,沒時間閒聊、串門。但農村人每天都去串門,悠閒得很。

不過,這僅僅是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態,並非農村年輕人的生存狀態。農村裡的年輕人,雖然生活節奏沒有城市年輕人那麼緊張,但是卻比農村的老人緊張多了。所以農村裡的老人非常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總是一天到晚瞎忙和?比如紅白喜事吧,這麼重要,有的年輕人竟然不去。

在老人看來,這種不經常參加「紅白喜事」的年輕人,屬於「不懂事」的年輕人。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品質,應該是聽話、懂事,知道別人想要什麼,想聽什麼話,讓別人開心。至於自己是不是開心,一點也不重要。但年輕人不這麼看,他們覺得,自己開心最重要,此外都是浮雲。

從年輕人的變化,可以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很多年以後,農村的許多舊風俗,可能會消失。現在老人還在,年輕人為了照顧老人的面子,還會走個形式。等到老人去世了,走形式也就沒什麼必要了。年輕人為何不湊熱鬧?因為關係沒那麼深,特別是在外上學的年輕人,可能數年未聯繫。

年輕人不愛「湊熱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工作都很忙。因為大部分年輕人選擇了不在家務農,而是來到了城市,變成了打工族。大家都知道,與務農相比,上班,時間是不自由的。所以,很多時候,年輕人不會因為村裡有誰娶媳婦,就跟老闆請假,那樣也忒划不來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一大怪象,紅白喜事越來越冷清,老農:年輕人都不願意走親戚
    在以前農村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紅白喜事,都非常的熱鬧,來的親戚朋友都非常的多,在那個時候,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不僅村裡面的人都會來幫忙張羅,自家的親戚也會上門來幫忙,然而,在最近一些農村,卻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不僅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冷清,找不到過節的那種氣氛,而且紅白喜事的時候也非常的冷清
  • 在農村,以前紅白喜事都是一個村的大事,為什麼現在卻越來越冷清
    但是現在農村辦紅白喜事明顯沒有以前那麼的熱鬧了,為什麼呢?問了當地農民才知道,原來是這幾個原因首先是現在年輕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現在的年輕人早早的便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很少有時間在村子裡面待,所以和村裡面的人一個是不熟悉,還有長時間不再村子裡對村子裡面發生的事情也是不了解,所以自然而言時間一久就沒什麼感情了。以前要是誰家有個事,大家都是互相幫忙。
  • 臨近年底,農村的集市依舊冷清,看不到年輕人,都不買年貨嗎?
    導讀:臨近年底,農村的集市依舊冷清,看不到年輕人,都不買年貨嗎?文/農夫也瘋狂現在已經是冬月了,距離今年過年也就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如果是在往年,一般都是到了年底就提前做準備了,因為過年可是大事情,要準備的東西較多,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很多的農民都會把自家的一些土特產拿出來賣,大街上常常是擠不開的人流。可是現在農村的集市依舊很冷清,根本就看不到幾個年輕人,這是為何呢?難道大家都不買年貨了嗎?由於工地沒事可做,筆者返鄉也有幾天了。
  • 由於疫情的影響,農村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今後會不會變得很平淡?
    可以說,現在農村的紅白喜事比之前是冷清了很多,雖然是一個村子裡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加大了,可以這麼說,同一個村子的人在外面相遇,如果不交流,根本不知道原來還是住在同一個村子的,現在的農村孩子有很多也都上了大學,與農村的距離自然就拉大了。以後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會不會成為一種回憶?
  • 農村越來越冷清,人情味也變淡了,為啥呢?老農3句話說出真相!
    但是現在在農村生活的人越來越少了,鄰居之間發生什麼事情能夠搭手的人也變少了,現在過年在家的人也變得少了。雖然大家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是過年那幾天能夠在村子裡面碰到的熟人也變少了。那麼為什麼以前大家都那麼窮,但是卻有那麼濃的人情味,過年的時候是必須在家的,不管什麼地方都會趕回家,但是現在變富裕了,交通也方便了,為什麼回家的過年人卻變少了呢?
  • 農村人越來越「少」,為何城市也這麼「冷清」?人都去哪兒了?
    城鎮化不斷發展,農村裡可以說是「人丁凋零」,甚至連城市裡都很冷清,人都到哪裡去了?如今人群聚集一般只在節假日,甚至連節假日都聚不齊。如果不是逢年過節,在農村幾乎看不到多少人,頂多只有那些年紀較大的大爺大媽們,想要看到年輕人比較困難。我們知道農村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除了春節一般不會回來。
  • 農村人之間越來越冷漠,甚至在老人去世之後都不幫忙,怎麼回事?
    現在的農村不像以前了,人情味越來越淡,人們也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純樸,趨炎附勢、仗勢欺人、互相攀比等等現象越來越嚴重。像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們都會去幫忙,而現在卻沒人幫忙了,那以後該怎麼辦呢?2 農村裡的人越來越少其實走在農村會發現,村子裡面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為了掙錢而選擇外地打工,長年累月的無法回家,這樣一來即使村子裡有白事他們也無法及時回來。
  • 「年味」變淡又添一錘,農村趕集越來越冷清,大家都不買年貨嗎?
    家家戶戶需要的產品,一般在農村的集會上都能搞定。但是隨著小夥伴們的長大,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十分令人惋惜的現象:趕集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於很多90後來說,童年的美好記憶中,有一部分就是屬於趕集的。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普通的趕集會,都是孩子們撒歡的好機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的趕集也越來越冷清,不僅人越來越少,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少,一點沒有曾經的輝煌。
  • 農村紅白喜事「怪相」,寧肯請服務隊也不找人幫忙?這是為啥呢
    導讀:農村紅白喜事「怪相」,寧肯請服務隊也不找人幫忙?這是為啥呢過去的農村,尤其是到秋季之後,紅白喜事就開始多了起來,冬季也是農閒之際,大家農田也沒有了什麼活,富裕人手比較多,這時候舉辦紅白喜事是很容易找人來幫忙的,尤其是舉辦白事,更是不用通知,大家都會自發的前去幫忙,場面也是熱鬧得很,但這幾年的農村舉辦紅白喜事,就有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寧肯請服務隊也不找人幫忙,這是因為什麼呢?
  • 受疫情影響,農村禁止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為何卻有人歡喜有人憂?
    農村的紅白事一直是除了春節以外,農村最熱鬧的時候,但是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農村已經不再允許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但是卻有人歡喜有人憂,這是為何呢?近幾年由於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操辦紅白喜事時也越來越聲勢浩大,甚至還出現了攀比風。
  • 幾十年後,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將不在人世,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說到農村,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冷清,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在城市裡面工作,發展的空間也是更大的,正因為這樣,農村裡面便有了很多的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問題是一個非常現實卻又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老人的子女都進入城市裡面工作,有的子女在城市裡混得好的話也許會將父母接到城裡去生活,但是很多老人也是開開心心的去過大城市的生活,但是絕大部分的人群最後都是選擇回到農村來生活,因為他們根本就適應不了城市的那種封閉式的生活。
  • 農村紅白喜事鬧哪般?嗩吶、樂隊泛濫成災,寄託哀思還是縱情享樂
    眾所周知,在農村最熱鬧的時刻除了過年、過節,就是紅白喜事了。每逢結婚、辦喪事,農村的左鄰右舍都會積極的出人出力,不圖回報的互相幫襯著,可謂是一呼百應,再加上嗩吶的助興,紅白喜事變得好不熱鬧。可現在一切都大不相同,農村紅白喜事也變了味,嗩吶、樂隊更多的傾向於縱情享樂。這真的好嗎?
  • 現在農村人也喜歡白天插門閉戶了,是人情味淡了,還是什麼原因?
    但是時過遷境,二十年後的現在,農村裡的那一些互相串門的想像也少了,除了幾個老頭老太太外,一些70、80後的青年人家卻過著獨門獨戶的日子。甚至有農村人也喜歡上了城裡的白天插門閉戶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農村裡的人情味變了,還是有別的苦衷?李子是農村人,來回答一下:第一,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在村裡湊熱鬧了。
  • 農村老人也愛「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農村老人的日常娛樂方式
    近年來一種老年人觀點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和中年子女的認同,那就是老人服不服老有時不在他們自己,而在於生活是否給老人們不服老的機會。如果老人平日的生活很空洞,每日都在重複單獨、無趣又沒有多少期待的生活,這些老人通常會真的去相信他們老了,而老年人也應該服老,老了以後的生活也應該就是眼前這樣。
  • 春節臨近,農村大集卻異常冷清,農民為何不在大集上買年貨了?
    每年在臨近春節前,農村的大集上都會十分熱鬧,人們三五結伴一塊購買過年所需要的年貨,但是最近這幾年,春節前的農村大集已經變得沒有往年那麼熱鬧,尤其是今年,離過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農村大集上異常冷清,為何現在農民不在大集上買年貨了呢?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趕集,每到我們村子大集時,都會向媽媽多要點零活錢,等下午放學後便和小夥伴們一塊到大集上買零食吃。
  • 農村紅白喜事席面越來越豐盛,成本比酒店包席都高,卻還互相比較
    文/農村曉劉農村紅白喜事席面越來越豐盛,成本比酒店包席都高,該怎麼解決?記得以前村裡誰家過紅白喜事,大家都會遠遠近近的趕過去幫忙,而小孩子通常也一起跟著蹭一點席面。慢慢的時間長了大家對於紅白喜事也是各種套路層出不窮,有的也開始搭起了戲班子,好好的熱鬧,甚至有家裡老人去世,過的也沒有多少悲傷的氣氛。吃的煙也是從幾塊錢的到十幾塊的再到後來二十幾塊的。總的來說是越來越大操大辦還相互比較,這事情到底該怎麼去評價呢?
  • 進入冬天后,農村辦白事的增多,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看了看日期,距離大雪節氣還有8天的時間。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由於冬季地裡邊已經沒有農活,所以人們會選擇在農閒時舉辦婚禮來,這樣前來參加的親朋好友會很多,婚禮也會很熱鬧。那麼在入冬後,農村的白事也會增多是怎麼回事呢?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原因一、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舊疾。
  • 紅白喜事擺酒席無可厚非,農村3種酒席純屬為收份子錢,不去也罷
    因為在農村裡,三天兩頭地可以看到人們在辦熱鬧的酒席,不論是紅白喜事,哪戶人家辦酒席,鄉親們都會來捧場湊熱鬧,提前通知一聲,就有很多村民來幫忙,等下次人家家裡辦喜事的時候,再去幫忙,有來有往的,加深了鄰裡鄉親的感情。
  • 農村紅白喜事都是在家操辦酒席,為啥現在變少了呢?看完明白了
    過去的農村,舉辦紅白喜事可謂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會提前好幾天就開始了忙碌、做準備工作,街坊鄰居也會紛紛的前來幫忙,熱鬧的場面是農村的一道風景,在家辦理酒席,好處有很多,最為主要的是:實惠,首先食材都是自己採購而來,之後請人加工製造,跟外面酒店相比,無論是從質量上面,還是從口味品質上面
  • 為啥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管事人,在村裡沒什麼官職,卻深受人們尊重
    在我們菏澤農村,紅白喜事上面的管事人被稱作大支客,意思就是說不管大事小情,他們都是可以做主的,我們這裡的大支客是沒有任何待遇的,不管誰家有事情,只要招呼一聲,馬上就去,不但沒有一分錢的收入,並且什麼菸酒禮品都是不收取的,完全就是給村民義務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