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紅白喜事」變得越來越冷清,只剩下老人,為何年輕人不愛湊熱鬧了?
在過去,農民一年當中最「幸福」的幾天,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刻,以及村裡有人家「紅白喜事」的時候。為什麼這幾天最「幸福」?因為就算平時捨不得吃肉,捨不得買好吃的,到了這幾天,也可以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一般遇到「紅白喜事」,無論人們多忙,也要擠時間去參加,去幫忙。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一年當中,即使是農忙時節,農民也不會太忙,至少不會像城裡人那麼忙。很多沒來過城市的農村人,認為城裡人很悠閒,「整天就做辦公室」。其實,城裡人在辦公室不假,但是卻天天加班,沒時間閒聊、串門。但農村人每天都去串門,悠閒得很。
不過,這僅僅是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態,並非農村年輕人的生存狀態。農村裡的年輕人,雖然生活節奏沒有城市年輕人那麼緊張,但是卻比農村的老人緊張多了。所以農村裡的老人非常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總是一天到晚瞎忙和?比如紅白喜事吧,這麼重要,有的年輕人竟然不去。
在老人看來,這種不經常參加「紅白喜事」的年輕人,屬於「不懂事」的年輕人。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品質,應該是聽話、懂事,知道別人想要什麼,想聽什麼話,讓別人開心。至於自己是不是開心,一點也不重要。但年輕人不這麼看,他們覺得,自己開心最重要,此外都是浮雲。
從年輕人的變化,可以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很多年以後,農村的許多舊風俗,可能會消失。現在老人還在,年輕人為了照顧老人的面子,還會走個形式。等到老人去世了,走形式也就沒什麼必要了。年輕人為何不湊熱鬧?因為關係沒那麼深,特別是在外上學的年輕人,可能數年未聯繫。
年輕人不愛「湊熱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工作都很忙。因為大部分年輕人選擇了不在家務農,而是來到了城市,變成了打工族。大家都知道,與務農相比,上班,時間是不自由的。所以,很多時候,年輕人不會因為村裡有誰娶媳婦,就跟老闆請假,那樣也忒划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