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農村,舉辦紅白喜事可謂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會提前好幾天就開始了忙碌、做準備工作,街坊鄰居也會紛紛的前來幫忙,熱鬧的場面是農村的一道風景,在家辦理酒席,好處有很多,最為主要的是:實惠,首先食材都是自己採購而來,之後請人加工製造,跟外面酒店相比,無論是從質量上面,還是從口味品質上面。都不次於酒店,而且量大實際,還有個好處就是省錢。自己採購食材,自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但這樣的情景這幾年在農村,變得逐漸的少了起來,越來越多的紅白喜事酒席,都開始像飯店進發,雖然飯店的飯菜質量和用量都劣於在家中舉辦,而且錢還要花得比在家裡要多很多,但依然阻擋不住這樣的風潮愈演愈烈,光我們鎮上,就有四家專門舉辦酒席的大型飯店,而且生意還都不錯,遇到了良辰吉日還需要提前下定金,才能預約上地方,這是什麼原因造成都開始紛紛去飯店辦酒席了呢?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農村留守人員減少:過去的農村,大家外出打工的不多,遇到紅白喜事,都有時間前來幫忙。光街坊鄰居,就能夠完成酒席的製作流程,各負其責都有活幹,大家忙得開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外出打工,農村,也變成了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根據地。這樣一來自然就少了幫忙的人手,加上現在忙碌的節奏,誰忍心讓人家放棄一天的工錢前來幫忙?去飯店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啥也不用管,只需要掏錢就行,事情就辦得圓圓滿滿。
攀比心理: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存在,尤其是對於婚娶來說,這樣的情況更易多發。我們村的老李去年的時候,給兒子娶媳婦,原本說的是在家裡舉辦,但後來臨到結婚的前夕。女方那邊傳話過來,說女方的親戚都不同意在家裡舉辦,道理是現在都流行去飯店,人家的姑娘能去飯店,我們家的為什麼就不可以?難道我們比別人的差?這個理由確實很讓人無語,但也無力反駁,老李最後自然是乖乖的去飯店趕忙定了酒席,婚禮這次如期完成。攀比心理的做崇,有時候很難讓人招架。
如今的農村環境也不適宜:舉辦酒席,自己家可是承受不了的,這就需要借用周圍街坊鄰居的屋子、院子。過去的農村家家戶戶有人,熱鬧非凡,如今的農村,很多都是舉家外出,即便是剩下一些人,也是老人孩子居多,這就讓借用地方變得困難起來,加上如今的現實現狀,人家不借用你的,自己如何去張開呢?思來想去,還是去飯店來的爽利。
去飯店還是在家舉辦,這也是地域性的差距,有的農村現如今還是保持著在家舉辦的習俗,有人說去了飯店之後,總感覺不到原來的那種熟悉的氛圍,沒有了氣氛烘託,再加上吃的不好,為啥還要多花錢去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