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扒一扒康乾盛世的皮,其實當時只是表面光鮮,內裡卻是腐朽不堪
文/土老帽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為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原創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清朝入關之後,出了兩個好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甚至被吹噓成千古一帝。而康熙、雍正、乾隆統治時代,甚至被美化成康乾盛世。其實所謂的康乾盛世是經不起推敲的,很大程度上是清朝自我吹噓的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那個時期是一個相對的盛世,所謂相對的盛世,是相對於明末清初戰亂時期的餓殍遍野,和近代百年內憂外患時代的民不聊生,清朝統治的268年裡只有康乾時代,相對好些,如此而已。
(康熙像)
康乾時代從1662年康熙繼位一直到乾隆1796年讓位給嘉慶持續130多年,這一百多年是清朝相對安定的時期,社會經濟得到恢復,政治上也相對穩定,但是把這一段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背景下來研究,它算不上是盛世,理由如次:
(乾隆像)
人們現在還稱康乾盛世,一個重要的理由是,當時清朝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一位,但是不要忘了,清朝的人口也是世界第一,而且佔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按人均值來說,清朝的經濟就很一般了。而且清朝的經濟質量無法跟西方相比,因為西方完成了工業革命,清朝還是個農業國,雖然有少量的手工業,但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工業。
即使單純比農業,清朝的農業也無法跟西方比。當時清朝人均佔有糧食200公斤,而美國人均接近1000公斤。英國每個農場都有一臺蒸汽機,而清朝使用的還是最傳統的耕作方式。而英美農業在經濟中只是一個小的組成部分,而清朝卻幾乎是其經濟的全部。
這樣綜合來看,清朝的經濟其實沒法跟西方列強比。
當時的西方各國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而清朝還沉醉在天朝帝國的美夢之中。西方列強早已虎視眈眈,要瓜分清朝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落後腐朽的國家,而清朝不僅一無所知,還空想懷柔四夷,要讓四夷來朝。清朝在政治上已經落後於西方一個時代而不自知。
(乾隆接見英國使者,還喜歡端架子)
從康熙開始,就確定了清朝的對外政策,而他所確定的政策基本上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這個康熙非常奇怪,他個人非常喜歡西方的現代科學,他請來很多西方的傳教士給他講授現代科學知識,他也確實是當時清朝最淵博的學問家。但是悲催的是現代科技從來也沒有走出皇宮,沒有跟清朝的經濟和生活發生聯繫。相反,康熙非常排斥對外貿易,基本上奉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而且從他之後一直到乾隆卸任,一直沒有改變。清朝跟西方只有有限的貿易,而且清朝跟西方人貿易的目的也根本不同,西方貿易是為了追逐利潤,而清朝的貿易是為了懷柔四夷,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而清朝的政治又是遠遠落後於西方的。
人們動不動就批評清朝的閉關鎖國,其實閉關鎖國的最大責任應該歸於康熙。
清朝經濟的落後和科技的落後是一致的,清朝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經濟,也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科技。清朝基本上在吃科技文化的老本,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留下的科技文化,在康乾時代基本上沒有什麼發展。反觀西方,科技文化可以說突飛猛進,蒸汽機和各種機械在工業上廣泛運用,而工業的飛速發展又反過來推動科技的進步,西方經濟和科技的這種良性發展,在清朝絲毫也沒有發生。
中國歷來重視科舉取士,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基層文化的發展。但是在所謂的康乾盛世,老百姓能讀書的卻很少,大量的農民大字不識一個。當時的中國根本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學校,承擔國民教育的是私塾,而能讀得起私塾的又寥寥無幾。
而且三位皇帝都大興文字獄,對思想文化的破壞不說空前絕後,至少也達到歷史上的一個高峰。
(文字獄才最能反映康乾時代的科技文化狀況)
最能反映康乾盛世成色的是百姓的生活,17世紀,一個英國使團來到清朝,其中有一位名叫約翰·巴羅的使者這樣寫道:「一登上陸地,發現到處是觸目驚心的貧困,跟我們想像的樣子完全不一樣……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總要千恩萬謝,我們泡過的茶葉,他們貪婪爭搶……百姓異常消瘦,民眾吃糠咽菜度日……」
(康乾盛世的黎民百姓)
所以所謂的康乾盛世,是一個假象,甚至是一個笑話,它不過是清朝給自己臉上貼的金。真正的康乾時代,危機四伏,早已為後來的落後挨打拉開了序幕。如果真有所謂的康乾盛世,就不會出現1840年鴉片戰爭那樣的慘敗。因為距離乾隆卸任才只有40年,一個剛經歷盛世的清朝不會衰落到那種地步。
參考文獻:
徐敏《荒唐的民國》
苟琳《溯源 中國傳統文化之旅》